高校学业困难学生的成因分析
2017-04-15孟维晓
孟维晓
【摘要】高校学生学业困难群体正趋于现象化,成为高校学风建设不容忽视的重要问题,本文基于学业困难学生的心理特征剖析,分析了学业困难的类型,并从个人主观因素和外界客观因素两个维度详细阐释了当前高校学生学业困难的成因,期望能有效帮助高校学生克服学业困难,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
【关键词】学业困难;成因
一、高校学业困难学生的内涵界定
高校学业困难学生是指因个体自身的学习方法、学习技巧和学习动机产生偏差,以及受家庭、社会、学校、朋辈环境的负面影响导致其学习效率低下,无法实现正常学业目标的群体。主要表征为言语表达、逻辑推理、记忆感知、社会认知等方面出现问题,需要通过有针对性的教育措施或医疗措施给予补救或矫治,其包括无法达到国家规定的学业标准的学生,也包括考试成绩达标但学习效率明显低下的学生。
二、高校学生学业困难的类型
高校学生学业困难的类型大致有三种:第一,自制力差导致的学业成绩不理想。这一类型的学生自己知道“学习”专业知识是一件重要的事情,专业课的课堂上认真听讲,但大部分时间是在配合老师和自己思想云游中度过的;自修时间会去寻找合适的地点学习,甚至能在高手云集的图书馆自修室中抢得一席之地,只不过他从来都不去,因为他总能找到不去的理由;在忽视“功夫用在平时”的巨大作用力下,他只能在考前两周通宵达旦,身疲力竭,一边背着“毛中特”,一边轻弹掉“悔不当初”的泪水,痛苦的挣扎着,高声的呼喊着“让我全过吧”!呜呼!看情境确实很可怜。
第二,社会事务太忙无暇学习型。在我们的校园中,有这样一个奇怪的现象:院校学生会主席团、班长等主要学生干部等,学校大大小小的活动中,都活跃着他们的身影,他们是辅导员老师的左膀右臂,是班级学生眼中的风云人物,但十之八九学习成绩都不尽如人意,能拿到校级一等奖学金以上的人更是凤毛麟角。为何?美其名曰:“太忙了”。
第三,费力不讨好型。这一类型的学生群体,能认真上课,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但是从来不会提出问题,因为“没有问题可提”。并不是对该领域的知识已经了然于胸,胸有成竹。恰恰相反,其实还停留在对知识的“一知半解”上,在对知识“精益求精”的关键时刻,他们停止了自己的脚步,“止于现状”。继续沿用高中模式来应对大学课程和生活。所以,这一类型的学生在做大多数学生都在做的事情,如:局部解剖学的课堂上涉及到系统解剖学的知识点,他会像大多数同学一样拿出课本查找,阅读。下一次依然会重复这样的动作。但是他从来没有想过不再做这种“大多数同学”的行为,而是自己花费时间和精力,利用这难的的机会从头到尾“系统”学习系统解剖学的知识,从而领略系统解剖学作为医学大厦根基的重要意义。要知道这份“不寻常”,才能带给你“不寻常”的回报!
三、高校学业困难学生的成因分析
学业困难学生的成因不是单一的,而是学生个人、家庭、学校、社会等诸多因素相互作用、影响的结果。为此,研究高校学业困难学生产生的不同成因并依据他们每一个人自身实际情况制定出相应的可行的应对措施,是非常必要的。
1、个人主观因素分析
(1)学习动力缺失
在现今应试教育体制下,部分学生视考取大学为人生奋斗目标,一旦目标实现,就容易产生松懈心理。大学里的自由宽松氛围,学生远离父母的视线,父母已不再对学生有太多约束和呵护,学校也赋予学生自主成长的空间,这些变化对自我管理能力较弱的學生而言,沉溺安逸、不思进取、荒废学业等现象便随之产生。这就造成了考上大学前后的动机落差,学习进取的动力之源也随之减弱。
(2)学习兴趣缺失
由于高校招生体制的缺陷,以及高校自身资源的有限,高校录取学生的专业调剂的比例很大,一些学生就读的专业并非所填报的或志愿就读的专业;另有一些学生即使就读于所填报志愿,或是听从父母的安排,或是对专业缺乏了解、盲目从众、追求热门专业。进入大学后,发现实际情况与当初预期不符,就会产生愿望与现实的矛盾或冲突,导致这些学生对学习丧失兴趣,产生抵触情绪、厌学心理,甚至自暴自弃,考试都是不求优秀,但求过关,久而久之,导致学业困难。
(3)学习基础薄弱
学业基础薄弱也是造成学生学业困难的客观原因之一。由于高校生源来自不同的地域,部分地域教育质量差异较大,如:边远地区、西部地区、少数民族地区的基础教育相对落后,部分学生进入大学后基础薄弱的问题凸显,特别是在数学、英语等基础课表现尤为突出,给后续相关专业课程的学习带来客观上的困难,造成学习非常吃力,逐步失去学习的进取动力。
(4)自控能力薄弱
当前,学生的自我管理、自我学习的意识和能力较弱,高分低能的现象仍较为普遍。部分自控能力薄弱的学生,容易沉溺于网络游戏、网络小说,沉溺于动漫、电视剧,沉溺于人际交往、社会活动,缺乏足够的自控力,甚至发展到上课迟到、旷课或开小差、有的还夜不归宿,严重影响正常的学习生活规律,导致上课注意力下降、精神恍惚,甚至心理素质和人格发生明显的变化,最终身心俱损,学业荒废。
2、外界客观因素分析
(1)家庭因素
家庭教育是对学校教育的重要补充,家庭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学生的个人成长。调查发现,主要有3个方面的家庭因素影响着学生的成长:①家庭教育缺位。部分家长认为,孩子进入大学,自身教育孩子的任务已经完成,存在卸下包袱的思想,导致作为大学生教育完整体系中重要一环的家庭教育缺失。②家庭和谐因素。在不和谐或不完整的家庭里的学生,学生难以得到应有的温暖与关爱,承受着比一般学生大得多的心理压力和精神负担,其学习情绪和热情必将深受影响。③家庭经济因素。客观上,高校中还有相当比例的学生存在着家庭经济困难,这些学生在生活中要承受更大的精神负担和经济负担,往往为了减轻经济压力要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参加勤工俭学或社会兼职,从而影响到学业成绩。
(2)学校因素
学校层面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因素影响学生学业:①授课方式简单呆板。部分教师授课方式单一、内容枯燥、缺乏激情,理论与实际脱节,也会引起学生学习兴趣的消退,从而影响学生的学业。②校园学习氛围不浓。良好的校风学风对大学生学习行为的促进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反之,在一个消极的、缺乏进取精神的集体氛围中,不良学习情绪会相互传染与蔓延。
(3)社会因素
社会上腐败的消极的不良的风气也影响着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厌学情绪一定程度上在大学校园里扩散,导致部分学生缺乏学习热情,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动力缺失,学习目标迷茫,单纯在学校较为浑噩的打发时间。
四、结语
尽管目前高校学生出现的学业困难问题,已经引起越来越多教育学者的重视,但由于每一个学业困难学生的成因都是由各种因素交织形成的,一些固定的教育方式、方法在实际教育过程中很难得到应用。因此,要真正做好学业困难学生的预防和矫治工作,需要社会、学校、家庭的共同参与。只要思想重视,方法得当,措施有力,绝大多数学业困难学生是可以摆脱学业困境,走上健康成长成才之路。
【参考文献】
[1] 张启钱, 王小青, 谈静艳. 我国高校“学困生”的成因分析及对策研究[J]. 高等理科教育, 2011(2):77-82.
[2] 王 潇. 大学生沉迷电脑游戏的调查分析及思考[J]. 思想教育研究, 2009(6):205-207.
[3] 李秀云, 刘希庆. 贫困大学生“心理贫困”的成因及其辅导[J].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07(9):8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