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学专业研究生创新教育实践与认识

2017-04-15开晓莉张平松胡友彪

青春岁月 2016年24期
关键词:导师研究生素质

开晓莉+张平松+胡友彪

【摘要】日益严峻的资源与环境问题和全球资源竞争以及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对培养地学人才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地学教育应该顺应时代和社会要求,改变地学专业的现状,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的地学创新人才,本文在简单分析我国地学研究生创新教育现状的基础上,结合教育工作实践提出研究生创新教育实施举措。

【关键词】地学专业;研究生;创新教育

科学进步与技术发展的关键在于人才。目前地质工作主要涉及资源和环境两大主题,它是经济社会发展重要的先进性、基础性工作。伴随着全球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全球人口的急剧膨胀,从粗放型发展到内涵式发展的可持续发展为地学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任务与要求。为了获得当前和未来发展的主动权,必须加快地学创新人才培养,把培养卓越地质工程师和卓越地质经济师作为地质教育改革的目标和灵魂,而具有国际视野的地学创新人才的培养,是确保我国在国际竞争中具有优势地位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如何有效地改变地学专业现状,培养地学研究生的創新能力,提出地学研究生创新教学的举措显得尤为重要。

一、地学专业实施创新教育的必要性

高校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基地,在我国高等教育中实施创新教育是必要的。如何科学地规划资源与能源发展战略,变粗放的开发利用为集约综合利用资源,依靠的是知识广博、视野开阔、能够吃苦耐劳、具科学创新思维、富有团队协作精神等素质的地学人才。只有具备良好创新素质的地学研究生,才能更好地进行专业实践和资源应用研究。研究生创新素质具体要求如下:了解专业动态,洞悉学科发展,掌握科学研究前缘,具有实践经验及实验分析能力,能独立提出并解决科学问题,富有团队协作精神和组织协调能力。

二、地学研究生创新教育的现状

保证高质量的关键更在于不断地创新,但纵观我国研究生创新教育的教学模式和人才培养的过程,其中尚存在许多问题,主要有:1、应试教育制度之下,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意识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压制;2、研究生大规模扩招导致生源质量下降,而与之相对应的教学管理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3、导师自身的创新精神和科研能力受到了经济利益和政治利益的牵制,阻碍了工科研究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的培养;4、教学方式陈旧,研究生课程设置失衡,教学方法比较单一,已无法体现研究生教育的特点;5、创新环境和氛围缺乏,需要突破传统的习俗和思维定势。

三、地学研究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措施

高校要开展研究生创新教育,需要从根本上转变观念,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完善研究生创新管理机制,转换培养模式,营造校园创新环境。地学研究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的主要举措有:1、改进研究生的考核考试方式,建立和完善工科研究生科研创新鼓励机制,创新评价方式和激励机制,建立新型、科学的考核评价和管理体系,引导学生探求新的真理,将系统知识加以运用、掌握,提高其创新能力,激发学生的创造力;2、创新教育教学方式,更新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使之多样化、信息化、国际化,建立以研究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重视和促进研究生个性发展,积极实行启发式、讨论式和参与式教学,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的意识;3、创新教学实践,加强野外基本功训练和室内动手能力,让研究生们将地质学理论应用于实践、培养对实际地质问题的分析能力和解决能力,以灵活多样的实践学习和训练方式,加强培养创新能力;4、加强导师队伍建设的创新,完善导师评定评价制度,建设一支能够把研究生带到学科前沿和创新领域的导师队伍,加强导师彼此问的学术交流,并在思想、生活和业务各方面与学生架起沟通和信任的桥梁,达到和谐的育人效果;5、加强学校与企业合作,共建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采用“两段式、双导师”模式培养人才,促使高校与企业实现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发展;6、努力营造浓厚的创新研究学术氛围,启迪学生的创新思维,让学生在广泛的交流中碰撞出创新的火花,鼓励研究生多出成果,并给予适当奖励,鼓励研究生标新立异,使他们能够在学术领域自由地思考。

四、结束语

研究生创新能力和创新素质的培养是高校人才培养的战略性问题,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是一项需要不断改进的工作,一定要从战略的高度,坚定不移地推进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营造有利于创新人才培养的外在环境,重视研究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加强地学类研究生吃苦耐劳能力的训练,加强敬业精神教育以及培养踏实的工作作风,培养出适应知识经济时代要求的且能为我国现代化建设事业服务的创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 倪师军, 曹俊兴, 程孝良. 新时期地学创新人才培养的思考[J]. 中国大学教学, 2011(2):12-14.

[2] 王葆华, 缪秉魁, 文美兰, 罗先熔. 地学研究生创新素质培养的探讨[J]. 中国地质教育, 2008(2):55-57.

[3] 奉 莉. 我国研究生创新教育的现状和改善对策[J]. 重庆教育学院学报, 2011,24(3):125-127,131.

[4] 尹淑萍, 范秉琪, 蒋德珑, 师 黎. 浅析工科研究生创新教育改革的深化[J]. 中国电力教育, 2010(21):25-27.

[5] 李树艳. 浅析我国研究生创新教育[J]. 北方文学, 2012(12):178.

[6] 齐 航. 浅谈我国研究生创新教育人才培养模式[J]. 华章, 2013(4):116.

【作者简介】

开晓莉(1986—),女,宁夏固原人,安徽理工大学地球与环境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导师研究生素质
素质培养目标下经管“专业课程链”构建研究
导师的猫
公关摄影师必备素质
广东鹤山实施新录用公务员双导师制
伍小东研究生作品选登
蔡智及其研究生作品选登
沈铭存研究生作品选
和谐秘诀
真正的爱是使人自爱
素质开发完全图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