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新时期大学生人际关系的心理健康问题及优化建议

2017-04-15张政符东绪孙启昕

青春岁月 2016年24期
关键词:人际关系心理健康教育大学生

张政+符东绪+孙启昕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影响,还有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缺失,导致人际关系的心理健康问题在大学生群体中日益广泛,由此,改善大学生人际关系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已经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人际关系;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大学是教书育人的地方,也是接受各种新鲜思想的“急先锋”,身处其中的大学生会在第一时间受到影响。随着时代的不断变化,新的思潮蓬勃兴起,价值观也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大学生必须要尽快适应不断变化的新形势,让自己的综合素质更能适应社会的要求,这也是现代高等学校进行教育的重中之重。高校不仅承担着文化知识和思想品德、健康体魄的培养任务,而且对大学生的心理素质的培养有着重要的责任。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工作一直是现代高校工作的重点之一,只有加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才能让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更能适应时代的要求,促进他们身心的健康和谐发展。

一、新时期大学生人际关系的心理健康表现

人际关系是一个人成功的根本,在经历了大浪淘沙的历练之后,许多人会发现,最后许多有所成就的人其实并不是传统意义上循规蹈矩的“好”学生,而是在人际关系处理中如鱼得水,思维比较灵活的学生。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呢?虽然这里有家庭、社会等方方面面复杂的因素,但是跟这些人较高的情商和良好的人际关系处理能力是分不开的。这一现象并不是说明学习成绩好的学生的成就就一定低,而是表明僵化的教育体制会让孩子成为过度关注自我,而缺失与外界交流能力的流水线上的产品。

中国传统的教育方式往往使得孩子死读书、读死书,忽视了与外界的交流,孩子胆小自卑、以自我为中心,与其他人相处时非常笨拙,虽然具备了较好的学识和素养,但是人际关系的处理能力是书本上无法学到的。这里面有教育体制的原因,教育体制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大学生的个性思维和个性发展,对其与人打交道的能力也出现了禁锢。这些大学生无论是在校还是步入了社会,一旦遇到问题,很容易产生自卑情绪,出现人际关系的淡漠化,刻意疏远与他人的交流,这导致的自卑心理反过来加剧了大学生的人际关系障碍。大学生人际交往失败的例子有很多,这原本正常,但是很多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遇到挫折时不能理性对待,采取一些极端的方法来处理问题,轻则影响到正常的学习和生活,甚至有的导致了严重的后果。

高校应当加强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引导,对遇到交往挫折的大学生及时进行心理疏导。对高校中普遍存在的人际交往的障碍,需要专业的心理咨询从业者进行疏导和解决,除了高校设立专业的心理咨询室、配备专业的心理咨询人员外,社会各界也应当共同努力,加强社会资源与家长的共同努力,用更积极的方法与孩子进行沟通,对大学生群体遇到的人际交往困惑进行积极地解答。

二、新时期大学生人际关系的心理健康标准

人际关系的心理健康具体标准是怎么界定的等一系列的关于心理健康的问题,在心理卫生学界,暂时还没有形成一个同一的标准性的回答。但是,这样并不能影响我们对健康的定义是什么,人际關系心理健康的标准是如何界定的这样的问题进行探究。存在主义心里学家马斯洛参阅众多文献,提出一个全面性的心理健康理论,他认为心理学的研究方向应该着眼于心理健康人的培养。他率先提出了界定心理健康状体的20条标准,比如:具备有效的观察能力、顶峰体验、接受自我、独立、民主性格、接受自然、欣赏的常新、独处的需要、善意与幽默感、意志自由等等。然而这些标准的界定是表现在语言文字定义上的界定,太偏僻,而且内容也不能让人明确的感知,因此如何判断人际关系心理是否健康这一问题上还是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而这样的情况是不利于问题的化解的。加强大学生人际关系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首先就是要弄清楚什么是大学生人际关系的心理健康问题,其判断的标准是什么。作者根据现有的人际关系健康方面的心理学理论,结合我国社会环境情况,和大学生这一特定的社会群体,归纳出以下的评判标准。

首先,第一要有一个明确人际关系自我定位。自我定位就是在人际关系中自身对于自己的认识。要求能客观公正的认识、评价自己的优势劣势;不对自己提一些过于理想化的要求;客观的原谅自己的失误与过失。人际关系心理健康的大学生表现在能够在交往过程中正确的对待自己的长处和短处;能够更加坦白的去面对自己一些缺陷,敢于面对和接受自我在现实中和理想中的差距,不会怨天尤人。

第二,保持积极的、淡定和平稳交往心态。在现实生活中,大学生人际关系心理健康受到情绪的很大影响。所以说,拥有完整的交往情绪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一个人际关系心理健康的大学生会表现出积极的交往心态,对于朋友间交往有一定的憧憬和规划,而且和人相处能够时常使对方处在一个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擅长于掌控和调整自己的情感波动,并且使自己的内心与环境相互适应,长期保持一个比较平和的心理状态。

第三,人际交往心理活动要与年龄特征相匹配。人际交往行为习惯是随着自己年龄和阅历的增长而受到不断的影响和不断的变化的。如果大学生人际交往心理和行为习惯总是表现的严重脱离于自己的年龄特征,这就是心理健康不达标的表现。只有是当大学生人际交往心理行为和其自身年龄所表现出的特点相符合的时候,我们才会把他看作满足心理健康的标准。

三、新时期大学生人际关系的心理健康优化建议

1、消除人际障碍,促进学生自我表达

研究表明,现在许多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来自于自我表达和自我评价的低下,进而导致了人际关系的障碍。这一现象普遍存在与大学生群体中。由于这部分大学生群体无法与外界产生正确的关联,所以导致他们出现了人际适应障碍,产生了低落或者焦虑等负面的情绪。

针对这部分出现了心理问题的大学生,可以适当调节方法,如音乐可以帮助这些大学生增强表达能力,帮助他们宣泄情绪,平衡自我,让他们的情感更为丰富和完满,从而进一步促进他们不断实现自我的超越与成长。在一些集体性的音乐活动中,学生可以通过音乐表达的方式产生情感上的共鸣,让内在压抑的情绪和情感得以释放和宣泄,对缓解情绪、平衡内心具有积极的作用。实践证明,音乐疗法对治疗大学生群体的心理障碍具有重要的作用,可以较好地缓解他们的不良情绪,提升他们对自我的认知度和认可度,从而更好地与自己、与外界相处。

2、陶冶良好性情,铸造完善人格

在人际交往过程中,心理素质和人格密切相关,可以说人格完善与否直接影响着心理素质是否完善健康。大学生处于身心发生巨大变化的时期,心理健康需要健康的人格,在这个阶段,学生的人格也处于不断成长的过程中,需要不断完善人格,积极建设和开发新的自我,完善的人格需要各方面的共同作用。例如可以多听听优秀的音乐作品,可以让人心灵中灰暗消极的因素被剔除出去,让人的精神世界得到升华,在人际关系中实现平衡感性与理性的冲突,从而获得内心的宁静和精神的安宁,也可以多参加社交活动,提升自己的社交能力,大学生应通过健康且合适的活动来提高人际交往能力,促进性情的完善,培养良好的品质,塑造良好的人格。其次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大学生应选择合适人,如家长、老师等进行沟通,跟他们说出自己的人际困惑。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大学生人际交往活动中要形成轻松、自由的氛围,大学生在与他人交往过程中,发现自身的问题,自觉反省,并能够与朋友沟通,找到合适的社交方法和方式,从而逐步建立起亲切、宽容、彼此信任的社交关系。

【参考文献】

[1] 姜晓云, 马重阳, 胥文华. 浅谈医学生宿舍人际交往关系的影响因素及解决方法[J]. 成功: 教育, 2011(09).

猜你喜欢

人际关系心理健康教育大学生
大学生就业趋势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高中班主任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英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社会的失衡及其人性的扭曲
微信对大学生人际关系的影响探析
微信红包传播中的用户心理分析
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心理健康教育初探
心理健康教育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全面渗透
党中央给大学生留下啥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