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语言的空白结构解读
2017-04-15苏州洲
苏州洲
【摘要】空白结构是文学语言的重要组成,作文一门艺术,文学的力量正是源自于其特殊的語言表达形式,空白结构的构建为文学增加了朦胧感与空灵感,构建出了一种完美的意境。本文主要针对文学语言空白结构的类型:语义空白、句法空白、意境空白进行探讨,并总结文学语言的空白结构的意义。
【关键词】文学语言;空白结构;类型;意义
任何的文学创作都离不开基本的材料,正是因为有坚实的艺术骨架,才造就了文学作品的成功,在长期的文学创作过程中,人们逐渐意识到文学语言空白结构的意义。作家常常在作品中留下空白,为文学增加了朦胧感与空灵感,构建出了一种完美的意境,引起了读者的阅读欲望。
一、文学语言空白结构的类型
1、语义空白
语义是人们在长期语言交流中形成的相对独立的表达方式,在文学创作中,常常存在多义表现,如“一语双关”、“一次多义”等等,文学有着独特的语言覆盖,文学语言不仅沿用了传统的语言用法,也打破了日常用语,采用了一些反常与超常的表达手法,营造出了似与非似的效应。如“乘月采芙蓉,夜夜得莲子”,其中,诗人就用“芙蓉”暗指了“夫容”、“莲”代表“怜”,这种谐音的用法让语句具备了复义。
2、句法空白
在文学作品的结构中,短语、句子是根本,短语与句子的组合会产生大量的句法空白,这种句法空白的应用也十分广泛。
如在鲁迅的《祝福》中,就有一段这样的对话:
“地域?——论理,就该也有,——然而也未必,……谁来管这等事……”,这句话语句断断续续,表达了“我”的矛盾,同时也寄托了作者的一种怜爱之情,利用这种句法结构来表现孔乙己的悲哀。
3、意境空白
文学作品的创作非常讲求意境,追求“弦外之音”,意境并非简单的平面再现,而是一种超越心灵的境界重构,这种意境之间,存在着大量的空白。如“断竹、续竹、飞土、逐肉”,在这首《弹歌》中,虽然仅仅只有八个字,却为读者呈现出一种完美的意境与形象,使读者随时可以联想到当时的场景,这是“只意会而不可言传的”。
二、文学语言的空白结构的意义
关于文学语言空白结构的发展,经历了多个历史阶段,传统文学作品叫做“留白”,代表的就是诗歌,其“留白”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抒情。现当代文学作品强调利用语言的省略来表达作者的言外之意。综合古今文学作品中的空白结构,其意义不外乎几点:
1、丰富文章的主旨
在陶渊明的《饮酒》中,作者写到“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这就应用了典型的空白结构,诗人在长期的田园生活中领悟到了人生的真谛,却无法通过短短的几个字为读者来解释,因此,利用空白之处让读者自己来领悟,这进一步丰富了文章的主旨。类似的用法还有很多,此处不一一论述。
2、淡化文章的背景
在李白的《静夜思》中写道:“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这是我们从小到大耳熟能详的一首诗歌。作者利用空白将自己的思乡之情表达的淋漓尽致,但是究竟自己身在何处,为什么思乡,作者却没有一一交代。读者在阅读之后,往往会联系李白的生平,体会他的遭遇与不幸。
3、语境的构建作用
语言是文学的出发点,但语言绝不是文学创作的终极归宿。文学是从语言出发而超越语言的。文学文本的终极目的是创造一种意蕴(氛围),它并不明确告诉读者确定的表述内容,只是从氛围上引导读者自己去领悟文本丰富的内涵。表现在实际创作中,一方面是文学创作中的语言越来越细腻、形象;另一方面却是语言之外的文学意蕴更加丰富,言外之意更浓厚。
4、意义建构的功能
在文学作品中,作者可以采用中断、沉默等方式来表达语言的有限性,无论是古今,人们都非常崇尚这种做法。如在《红楼梦》中,当黛玉知道贾母用掉包计让宝玉与宝钗成亲时,临终说了一句:“宝玉,你好……”,这究竟是悔恨,还是祝福,亦或是谴责,作者并没有交代,给读者留下了遐想的空间。作为语言艺术,文学不得不说(写),但它并不以语言的表达为终点。有人说:“小说创作的任何内容要素和形式要素都必须依附于语言材料得以物质实现,并潜在于语言表现方式之下构成文本,所以小说只能借语言来实现自己。”所有文学都是如此。读者从文学文本上得到的远比从相同的纯语言文字组合上得到的要多。
三、结语
空白结构是文学语言的重要组成,作文一门艺术,文学的力量正是源自于其特殊的语言表达形式,本文详细分析了文学语言空白结构的类型与意义,文学空白结构的意义非常丰富,在不同的语境下,代表着不同的含义,值得读者进行深思。
【参考文献】
[1] 蒋骁华. 典籍英译中的“东方情调化翻译倾向”研究——以英美翻译家的汉籍英译为例[J]. 中国翻译, 2010(04).
[2] 张金梅. 从《左传》到《史记》:《春秋》笔法的早期发展及其基本内涵[J]. 吉首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12(03).
[3] 邓春霞. 文本的意义空白与不确定性——兼谈文学翻译的审美效果[J].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06(05).
[4] 吴海丹, 窦潇潇. 试论文学翻译中的审美效果[J].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1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