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写意风景油画的审美精神研究

2017-04-15戴馥蔚

青春岁月 2016年24期

【摘要】中国油画已经有了一百多年的发展历程,而中国风景油画以丰富多样的创作实践与理论探索,在中国油画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回顾百年的中国风景油画发展历程,我发现很多艺术家在创作中都会有意识无意识地融入了中国传统的文化精神,风景油画中呈现出了一种意象化趋向。中国风景油画的“写意性”是油画创作的核心精神,拓展了传统中国绘画的艺术审美,也使得传统哲学文化在新的时代中有着新的延续,使油画艺术活跃于东方文化主体之中。

【关键词】写意油画;审美精神;油画山水;表现意识

一、绪论

中国风景油画起步晚,特别是对中国当代风景油画创作的理论研究相对较少,如果只是被动的学习、模仿西方的风景油画,那是无法使自己有所创新与发展,只有在学习西方风景油画的基础上,结合中国绘画的精神、美学思想、审美意识进行创作,才能走出自己的新路子。因此对中国当代风景油画创作表现意识进行研究,必须深入分析和了解印象派和中国写意山水,才能找到突破点。

二、中国风景油画创作的发展现状

从中国风景油画的发展和现状来看,中国风景油画已经经历了学习、模仿的初始阶段,正在走出一条自己的新路子,形成自己的风格和特色。那就是在学习西方风景油画特别是印象派风景油画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写意山水画的精神,在保持风景油画特质的前提下,进行创新和发展,创作出一批有别于西方风景油画的优秀作品。

风景油画属于西方画种,自传入中国以来,中国的风景画家一直在不断的学习、探索和研究西方风景油画,并创作出大量的风景画作品,特别是印象派風景画更是中国风景画家学习、模仿和研究的主要对象。印象派油画传入中国后,普遍受到中国画家及大众接受和偏爱,特别是印象派风景画更是中国画家学习研究的对象。或许就是因为印象派的审美趋向与中国传统山水绘画之间有某种相通、相容、契合和相互补充的东西,才让中国画家及观众对印象派风景油画产生如此大的魅力。中国的油画家们逐渐地尝试赋予油画以“民族化”,不但是很自然的过程,而且是非常可取的选择。

较早尝试赋予油画以“民族化”的代表画家当推林风眠。他将东方的神韵“移”入油画中,并将中国画的“笔墨”和西洋画的色彩结合起来,将文人画的意境和水墨画的笔墨韵味引入油画,赋予了油画以新的样式和精神内涵,这在他的山水、风景和人物画中都有体现,并融进了西方马蒂斯的艺术思想,而且发展了“写心”“写意”的艺术观。他说:“画不分东西。”中国古代提出“气韵生动”、“天人合一”的绘画精神,发展到现代,已经逐渐成为了东西方艺术的根本宗旨。林风眠的艺术思想培养出了赵无极、朱德群、吴冠中等享誉中外的艺术家。吴冠中理论上强调西方的点、线、面所构成的形式美,同时用尽可能少的点、线、面和最简练的笔法来表现。他在构成上的讲究和“减笔”的画法造成其油画作品富有浓郁的民族精神和情调的同时还具有极强的现代性。他曾经说过:“我把东西方艺术比作对聋哑但是彼此深爱的夫妇”。它们融合的成功正是因为吴冠中先生借鉴了西方艺术的形式和把握住了中国艺术最本质的精神——“意境”和“气韵”。

三、对当代写意风景油画的探索与研究

“写意油画风景”从词语构造上表现出了中西艺术交融的结合,“写意”道出了中西艺术合璧的精髓。作为中国画家,虽然用的是油画材料,但骨子里还是属于中国的,所以难以摆脱写意这一巨大磁场的吸引,而用油画材料进行表现写意画的语言结构和精神内涵是我们更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所以,在二者结合之前,我们要对中西方绘画的材料,技法和审美内涵有充分的研究,并且细细品读中西美术史,才能够既表现出“油画风景”的材料特性,又表现出东方审美特征。

西方绘画更注重写实性,这与西方文化传统中重视科学理性,用客观的、事实的、具体的,并以科学的精神来探索世界的本质有关。在审美和创作中,西方人用风景油画来实现对客观世界物理形式和谐的把握,在视觉的理想美形式中蕴涵了主体对客观世界的科学理性认识;西方人面对自然时,是以人为本,把景物看作与主体相对立的客观来加以观察和研究。特地逐渐建立和发展了透视学,解破学,光学,色彩学等系统学问,于是绘画在这些学科的基础上逐渐得到了发展和完善。另外,油画材料极强的塑造力和丰富的表现力,也使油画易于表现对象的空间,光影,体积,质感等外在的客观因素,它能够逼真地描摹对象,给人以强烈的视觉真实感,这些都源于他们在古希腊文化和基督教的影响下形成的那种以希腊和基督教精神为依据的美学思想。西方根据基督教义的理解,艺术家对外在美的准确、完整的体现,是想表示对上帝的靠拢,这本身是对上帝的一种贡献。因此也就不难理解西方艺术的写实性。

在中国,东方美学中写意性是其基本特点。写意是经过千百年来中国文人画家积累创造的一种高度纯熟的表现形式。中国绘画强调在造型上抓住对象最本质的特征,进行恰当的艺术夸张变形,提倡不拘于形似,甚至“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并且追求一种平淡天真的意境。

中国古典审美精神强调生命个体与宇宙相互交融、不分彼此的整体性;强调对生命的直观感悟;强调建立在现实人生基础上的理想价值,并由此形成了“天人合一”的独特审美观念,本文简单分析了中国古典审美精神中“天人合一”的主题思想,并简要阐述了古典审美精神的文化内涵。

【参考文献】

[1] 丹 纳. 艺术概论[M]. 安徽美术出版社, 1991.

[2] 宗白华. 美学漫步[M]. 河北美术出版社, 2000.

[3] 吴冠中. 我读石涛画语录[M]. 荣宝斋出版社, 1996.

[4] 李泽厚. 美的历程[M]. 文物出版社, 1981.

[5] 范景中. 比较美术与美术比较[J]. 新美术, 1985(04).

【作者简介】

戴馥蔚(1989—),女,汉族,庆城人,陕西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油画专业硕士研究生在读,主要研究方向:油画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