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陶瓷肖像——一门独特的艺术

2017-04-15胡国明

景德镇陶瓷 2017年1期
关键词:遗像历代肖像画

胡国明

现如今,以陶瓷为介质的陶瓷绘画的门类十分繁多,陶瓷肖像画就是其中一种独特的艺术,其独特的历史背景和技法语言使得它在陶瓷绘画中占有一席之地。

一、肖像画独特的历史背景

肖像画,顾名思义就是指对于人物绘画的画作,隶属于人物画。说到肖像画,大多数人会想到西方的《蒙娜丽莎》等等画作,那么,为什么在大众眼里西方肖像画会比较普遍呢?我们可以将二者进行对比,这能够更加直观地看出中西肖像画的差别。西方肖像画兴起于意大利文艺复兴,并且以意大利为中心,波及整个西欧。文艺复兴的带头人高举“人文主义”的大旗,提出了“世俗文学”和“现实艺术”的口号,勇敢地向旧世界宣战,其中在绘画文学里面最大的改变还是人们把关注点从神转变到了人的身上,这彻底改变了西方的神级思想。

实际上,我国的肖像画出现的也很早,在元代以前就有很多大家之作,不过大多都是历代皇帝的肖像描绘和史实的记录,较为著名的有阎立本的《历代帝皇像》﹑《步辇图》﹑五代顾闳中的《韩熙载夜宴图》等等。我国肖像画发展最大的桎梏就是神似大于形似的观念,中国古代画论主张“画乃吾自画”,“必须处处有我”,画画理应是将作者的思想放入作品的,作者要有自己的个性和主观性。

大体来说,由于文化以及信仰不同,中西方对于肖像畫的观念差异,直接导致了这两者肖像画发展方向的大相径庭。我们可以将政治经济发展状况较为相似的中国明朝和16世纪欧洲的肖像画做一个比较。明朝和十六世纪的欧洲都由于商品经济繁荣和资本主义萌芽,由此引起的市民阶层力量的壮大,使人们开始关注和肯定自身,出现了大量的人文主义作品。对精神需求扩大,人们需要某些媒介来表达对自我认同的意识,肖像画艺术就是其中一种媒介。明代肖像画作为中国传统肖像画历史中的成熟时期,不仅继承了传统肖像画中的优良传统,而且在不断的发展中形成了那个时代的绘画特色。在审美表现中将传统肖像画以造型为主、色彩浓重的形式,转向追求线、色结合凹凸立体感和色彩的清雅淡丽。南京博物院藏有两套著名的明清肖像图册,一套是清代徐璋的《松江邦彦像册》,一套是佚名的《明人十二肖像册》。这两套画分别代表了明清时期最为出色的两个肖像画派的不同画法,可作明清肖像的范例。

并且明代肖像画和文艺复兴时期的肖像画也是互相影响的,有证据说是由于蒙古军队西征,以及东西方人口的大迁移导致了中西文化的交流。从成吉思汗家族的肖像画及蒙古西征来看,元代的肖像画与文艺复兴的肖像画在线条、造型上的现实主义、透视等方面与文艺复兴有一定相似性。也有的说是以波斯为中介交流了中西文化,波斯特殊的地理环境决定它既可以同希腊和拜占庭进行交往又可与中国进行交往,证据就是波斯的细密画受到了中方影响。还有人说是由于利玛窦带来的西洋画对明末清初肖像画产生了巨大影响。总而言之,就是当时的明朝和欧洲的肖像画是相互影响的。

二、我国肖像画的收藏

就收藏来说,我国肖像画分为民间收藏和宫廷收藏。民间收藏展示先人的肖像,一般都在自己的家庙或影堂、客厅中,具有祭祀和缅怀之意,一般情况下以家族的祖先像为主,基本上不收藏他姓、他族的先人肖像。民间的肖像画,由于是祖宗遗像,是像主后辈家人瞻仰缅怀祖先之物,很难成为收藏家收藏的对象,不被收藏家们所关注。一些世家和大家的祖宗遗像,随着家庭的败落而最终遗失、消失,或因朝代更替、战争的因素,大量的祖宗遗像也被毁弃,因而真正能流传下来的历代肖像画作品,尤其民间的祖宗遗像,非常困难。历代肖像画虽然创作的数量非常庞大,但存世总量并不多,加上不被收藏家收藏、著录,民间大批的祖宗遗像便最终消失在历史的烟尘之中。

而宫廷收藏顾名思义就是历代宫廷的肖像画。在古代社会,宫廷收藏的肖像画一直都是创作的主流,宫廷肖像画作为辅助政治教化的功能,“成教化、助人伦”,具有宣扬治乱兴废、纪功颂德的政治功用,因而历代宫廷都非常重视帝后像以及功臣、圣贤肖像的绘制和收藏,并辟有专门陈列展示的地方,如西汉宣帝甘露三年图画功臣于麒麟阁,这是文献明确记载收藏肖像画作品的场所。后汉时又有云台,作为肖像画的陈列之所。唐代凌烟阁、清代紫光阁,也都是非常著名的收藏陈列功臣遗像的地方。清代以来,宫廷收藏了大量历代帝后御容以及功臣画像,将他们收藏在古今通籍库中,乾隆十四年以后转储南薰殿,属于内务府广储司保管,大约有583幅。

由于西方收藏文化观念的不同,对于我国祖宗遗像多有购置,因而许多精美的肖像画作品往往散落海外。建国后,我国新生的博物馆才开始了这一方面的征集和收藏工作。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有相当数量的历代肖像画作品,主要为蒙元、明、清帝王后妃画像,尤其清代帝后像收藏数量最多,也最精美,如在清代帝后像收藏中,仅康熙御容即达24幅。辽宁博物馆收藏的明清肖像多达200余幅,主要是建国后在杨仁恺先生的坚持下征集、购置入藏的。由于辽宁博物馆库房保存条件不具备,这批藏品几乎报废,经过抢救性处理,有一批精品被保存下来,成为辽宁省博物馆非常珍贵的藏品。此外,在日本、欧美等国家的博物馆、美术馆等公私收藏机构,也有为数不菲的我国历代肖像画藏品,如美国波士顿博物馆藏阎立本《历代帝王图》,日本京都教王护国寺藏《不空金刚像》,美国大都会博物馆、美国弗利尔博物馆、美国耶鲁大学分藏《睢阳五老图》以及大量的明清影像等等,都是我国历代肖像画散落海外的肖像画精品。

三、陶瓷肖像画

陶瓷肖像画是传统瓷上绘画和肖像艺术的结合,经过泥与火的煅烧,就像是给肖像艺术加入了温度。瓷上肖像画在2008年成功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使得其独特的表达技法越来越受到大众的喜爱。陶瓷肖像画在南昌和景德镇的土话叫“瓷板画”,是一种直接在素白胎瓷板或瓷盘上绘画,随后再经烧制的制瓷艺术品。瓷上肖像画大约创始于1 9世纪末期,距今已有近百年历史,运用也是越来越广泛,不仅是出现在老百姓家中,更多是作为名人或者逝去长者的纪念艺术出现在博物馆、艺术展厅和酒店装饰中。

一幅好的瓷上肖像画必须精准地表现出人物神态,所处环境以及精神面貌,确保能真实有力地呈现在大众面前。瓷上肖像最大的特征是肖似,所以说像不像的确是它的首要要求。瓷上肖像画由于绘画材料的局限性、特殊性,使得瓷板上不允许有多余的线条,不能像素描或油画那样用线条或色块反复修改调整形态,而必须用较细的线条一次将人物脸部轮廓线勾准。所以画师们就需要借助九宫格来确定位置,九宫格绘制的步骤是:先用三角尺在瓷板找到中心点,然后用料笔沾料标好记号。接着用铅笔沿中点画好中线,之后就可以在这条线的上方合适的位置定好人物肖像头顶上的第一根横线的位置。这样依次按照中线,和头顶横线开始向左右及下方开始画出等比例线条,最终形成一个九宫格。通过九宫格我们可以找到人物脸上五官的基本位置,接下来就是进行彩绘了,彩绘过程有点像素描,像是有颜色的素描,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接下来就是要拉开作品的素描关系,暗部做阴影,亮部做高光,使得作品更加立体,更加逼真。上完色之后用彩笔将之前画的笔触完全盖掉,使画面呈现出一种朦胧的效果。当画完人物脸部颜色之后,基本的光影效果,脸部肌肉骨骼差不多成型,等画面差不多干了点就可以修像了。

除了肖似,神似也是极其重要。在肖像画中,形是传达神貌的依据,神是写形的目的,真正的艺术家从不只停留在照抄表面。虽然肖像画只局限于表现对象的某一瞬间形态,但是只有把握了这个人的外貌特征和内心世界,进行再创造,才能画好一幅肖像画。米开朗基罗曾经说过:“一千年以后,这个人像不像又有什么关系?他创作了一件艺术品,这才是最重要的。”所以说,艺术家的鲜明个性和绘画的永恒魅力才是创造肖像艺术的基本动力。

作为当代陶瓷肖像画创作者来说,我们的使命是艰巨的,我们要努力在中西方肖像艺术中找到一个平衡点。一方面服从于形象的结构质感、量感与神情,另一方面也要传达作者的感情,同时还要体现作者的个人风格,这是陶瓷肖像画后辈们所要去努力的。

猜你喜欢

遗像历代肖像画
古代肖像画为何千人一面
肖像画
糟糕的肖像画
历代论书诗选注《九势》
肖像画
梦境
《历代画谱类编》
历代竹林七贤主题美术作品的表现方式简析
思念
爸的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