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李安电影中的美学艺术

2017-04-15赵迪

青春岁月 2016年24期
关键词:李安电影

【摘要】李安电影,从东方到西方,从家庭伦理到武侠、爱情,再到科幻、3D,电影形式变换多样,题材也各不相同,以至于资深影评人都对李安的美学风格感到困惑,台湾资深影评人蓝祖蔚先生对李安的评价则是“没有风格,就是他的风格”。但是李安拍片有他一直在坚持的东西和他的特色,这是他能够在电影人才济济的好莱坞生存并长时间绽放光彩的原因,也是他的影片吸引人的地方。纵观李安的十二部影片,其美学风格仍然有迹可循。

【关键词】李安;电影;美学艺术

一、浓烈的悲剧美

李安电影的悲剧美体现在净化心灵上。李安曾在美国学习戏剧,对悲剧艺术显然具有相当深刻的理解,他不仅将悲剧应用到电影作品中,而且还应用得相当广泛。正因为如此,我们才总是能够在李安的电影中体味到一种浓烈的悲剧美,感受到一种精神上的浸润和洗礼,从而达到心理的愉悦和满足。虽然李安自己把《冰风暴》视作是“从通俗喜剧跨入悲剧电影的尝试”,但其实早在“父亲三部曲”中,李安电影的悲剧意识就开始展现了。“父亲三部曲”作为李安早期的三部华语影片,都是借助家庭伦理观念的冲突反映时代的种种矛盾,在东西方文化或新旧文化冲突的背景下,个人变得异常渺小,精神上备受压抑,个人诉求很难得到满足,由此造成个人命运的悲剧。《推手》中作为父亲的太极拳大师朱老先生,作为儿子的晓生以及儿媳、陈太,《喜宴》中同性恋的伟同、伟同父母、因与伟同假结婚而怀孕的威威,还有《饮食男女》中的三个女儿和老父亲,他们的个性和命运要么受到家庭伦理的束缚,要么受到文化差异的冲击,每个人都被一张无形的网控制,却又想要极力的挣脱。尽管这三部影片结尾一部比一部圆满,但是人物并没有最终摆脱家庭伦理和文化冲突的栓桔,只是在不断的追求中重新找到自我,在各种矛盾中寻求到一种平衡。

二、含蓄细腻美

李安执导的电影无论是华语片还是外语片,在人物内心情感的表达方面总是独具魅力,深入人心,呈现出一种含蓄细腻之美。影片中的人物往往都深沉而内敛,含蓄而克制,无论内心怎样风起云涌、波澜壮阔,都不会毫无顾忌地表露出来,一如《推手》中的朱师傅、陈太,《喜宴》中的高父,《饮食男女》中的朱先生,《理性与感性》中的埃莉诺,《卧虎藏龙》中的李慕白、俞秀莲,《断背山》中的恩尼斯,《色·戒》中的王佳芝,《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中的派等等。这些人物身上闪烁着孔子心目中理想的人格精神,也是中国传统文化所推崇的人格精神,那“就是中和的人格精神—直道中行、刚柔并济、外圆内方等等”。而深受中国传统文化浸染的李安在不经意之中己经将这种人格精神融入他的电影,但是这并不是李安的目的。对人性的关注决定了李安关注的重点只会是为了达到理想的人格精神而压抑挣扎的人物内心,而对人物内心的关注又通过一些细节表现出来。因此,影片中人物的一举一动,甚至一个眼神都仿佛包含着千言万语,传达着人物内心的情感世界。同时,影片的节奏也是沉稳舒缓、不疾不徐的,仿如老火煲汤,小火慢炖,越煲越浓,老到自然,恰到好处。正因为这样,影片的情感表达才总是那么细腻悠长、感动人心。这种含蓄细腻的风格在李安的早期影片中己经形成,一直延续到现在。

三、意境美

在《卧虎藏龙》中,李安对意境的营造颇有种登峰造极的感觉。开头一幕,李慕白牵着马行走在江南水乡,只一个画面,却己经勾勒出江南水乡的生机盎然、灵动秀丽、纯净温婉,寄托着一种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和向往之情,带给人无限遐想。这一点与李慕白此次下山的目的正好契合,暗示李慕白与俞秀莲好事将近。李慕白与玉娇龙在竹林打斗的一幕,更是具有一种超脱尘世的空灵之美。同着白衫的两个人,一男一女,在林海中穿梭,追逐,僵持,看起来是一场打斗,实际上却是意乱情迷、诗情画意;同时,两个人在打斗中的情绪变化和气场变化与竹林的光影婆r交相辉映,虚实相生;另外,竹本就是四君子之一,竹的“劲节”、“虚空”、“萧疏”的个性曾让无数诗人引为同道,以竹来喻李慕白绝不为过,实际上,林海中的李慕白玉树临风,更是有些仙风道骨的气度。总的来说,林海这场戏无论是情感的酝酿、想象的延伸,还是人生境界的感悟,都充满无限的张力,真可谓韵味无穷。

李安电影往往既包含东方的含蓄、细腻,又包含西方的开放、现代,既展示出美妙的画面,又拥有丰富的内涵,东西方观众都能够在影片中找到契合自身的价值观和丰富的审美体验。李安电影的成功显示出李安高超的文化融通能力、电影驾驭能力和审美水平。经过十二部影片、二十多年的积累和沉淀,李安电影开始显现出其独特的魅力和影响力,在迎合和引导大众审美的同时,给好萊坞和华语电影乃至世界电影工业都带来不容忽视的影响,对美学理论的研究尤其是电影美学理论的研究也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岳圣淞. 光影流转中,李安和他的“东方梦”——浅析李安电影中的中国传统文化再现[J]. 名作欣赏, 2013,06:130-133.

[2] 许 波. 李安电影创作对中国电影发展的启示[J]. 齐鲁艺苑, 2013,03:92-98.

[3] 李茂华, 邹 欣. 论道家美学思想对李安电影艺术风格的影响[J]. 名作欣赏, 2013,27:148-151.

[4] 向 宇. 跨界的艺术[D]. 上海大学, 2012.

[5] 石少云. 李安电影的自我认同研究[D]. 扬州大学, 2014.

[6] 杨利洁. 李安电影艺术特色分析研究[D]. 西北民族大学, 2014.

[7] 范圣怡. 李安电影论[D]. 上海师范大学, 2008.

[8] 钱飞遥. 李安电影的“色”与“戒”[D]. 暨南大学, 2008.

[9] 荆 宜. 李安电影中的道家思想解读[D]. 山西大学, 2014.

[10] 尤国辉. 论李安电影在多重文化背景下的探索[D]. 河北大学, 2007.

[11] 秦珊珊. 多重文化视点下的李安电影研究[D]. 山东师范大学, 2014.

【作者简介】

赵迪(1996—),女,河北保定人,河北大学艺术学院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在读本科生。

猜你喜欢

李安电影
青梅竹马
不做房间里最聪明的人
李安:当所有的路都行不通时,剩下的一条绝路就是路
论胡玫《孔子》编剧艺术得失
莫言文学作品电影改编
汤姆?提克威影片的审美特征
解读张艺谋影片的视觉审美
后现代视域下香港电影的解构与建构
国产“现象级”影片的跨文化症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