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雨》的艺术结构探究
2017-04-15陈子婕
陈子婕
【摘要】《雷雨》是曹禺的代表作,这部作品通过对周鲁两家人尖锐的矛盾与复杂的人物关系展示了当时的社会阶级关系,生动形象的将当时的社会状态表现出来。本文主要就《雷雨》的艺术结构进行分析。
【关键词】《雷雨》;艺术结构;分析
《雷雨》是由剧作家曹禺写作的,它的诞生引起了中国文坛的轰动,而且,它还是中国现代话剧走向成熟的标志。并且,在当时,矛盾先生还称赞道“当年海上惊雷雨”。《雷雨》为人称道,当然离不开故事本身的情节及内涵。一直能流传至今,除了情节及内涵,也离不开它严禁的结构。下面就从《雷雨》的艺术结构入手,进一步的走进《雷雨》,进一步的详细的了解《雷雨》。
一、《雷雨》的主题
在详细了解《雷雨》之前,先了解一下《雷雨》的主题,明白它是在描述什么内容,想要传达什么样的思想。《雷雨》剧作成于1928年,它以1923年前后的中国社会为社会背景,描写了一个以周朴园为代表的带有浓厚的封建色彩的资产阶级家庭的生活悲剧。通过周鲁两家人之间复杂的人物关系和尖锐的矛盾冲突,生动地勾勒出现实的社会的阶级关系,反映了当时历史真实的某些方面。通过对周鲁两家之间矛盾的描述,形象的显现出了当时的社会状况,表达了作者对当时一些现象的看法:有对贫苦百姓的同情,还有对当时的地主资产阶级的愤恨。而且,《雷雨》中还有许多的感情线,通过对人物感情的叙述,写出当时人物生活的痛苦,极具讽刺意义。
二、《雷雨》的结构分析
1、情节曲折,故事性强,富有传奇色彩
在《雷雨》当中,讲述了两个家庭的矛盾,可以说是两个家庭的悲剧。故事还涉及到三十年前的事件,从上一辈的纠葛再引出子一代的纠葛,时间跨度如此的大,使得故事情节也极具曲折性。在故事不断延续发生的这三十年间,又不断地牵涉出更多新的不为人知的事件来,使得作品的内容更加丰富,极具故事性。而且,故事内容除了两家之间的恩怨之外,还有兄妹之间、“母子”之间的复杂关系。这些错杂的矛盾和复杂的任务关系结合在一起,又使得故事整体极具传奇的色彩。
2、结构特别严密
故事直接是从三十年之后开始,两个主要的人物意外的相见,然后引起往日的一些回忆。紧接着再由这两个人物引出三十年之前的旧事件,交代清楚矛盾的来源,再从这两个人的家庭入手,从他们的子女身上描绘出三十年之后的矛盾。三十年之前和三十年之后,父辈和子辈,这些人物和事件全都结合在一起,有条理的进行描述。故事的整体结构都十分的严谨,环环相扣,引人入胜。
3、故事存在明暗双线,纵横交错
这个故事当中,男主人公和他的第二任妻子之间的矛盾是一条明线。而男主人公和他三十年之前的恋人之间的矛盾是一条暗线。这一明一暗相互结合,使得故事本身更加的吸引人。而且,这两条线所描述的故事也是相互交错,相互影响的,使得故事的剧情更加的曲折紧凑。
4、线索分明,颇具匠心
在叙述故事的时候,作者将事件的时间、地点、人物、情节都十分清楚详细的叙述出来。在对于场景变换的时候,描述也是十分清楚的。这有利于观众对于剧情的理解,能将观众带入到故事当中,更有利于观众把握住事件发生的线索,能加深观众对故事情感的理解。
5、开始于矛盾,结束于矛盾
故事是由一个个的矛盾引出来的,通过主人公与他身边的各个人的矛盾来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每次出现一个矛盾,会引出一个故事的发展,但是故事在叙述完之后便又会引起下一个的矛盾,进而引出下一个的故事。通过对故事中的冲突的描述来塑造人物的形象和特點,每一处的描述都是在为下一次的爆发埋伏笔,每一次的描述都是在震撼观众的心灵。
6、采用闭锁式的结构
故事在叙述的时候,先是由三十年之后的场景引出三十年前的故事,说明现在的悲剧都是因为三十年前的矛盾。整个的故事都是用三十年前的故事来引出三十年后的悲剧,再用三十年后的故事引出三十年前的矛盾,就这样循环引出,层层描述,环环相扣。
7、结局极具逻辑,再引高潮
在故事结尾的时候,将三十年之前的旧场景重新的展现出来,又一次的掀起故事的高潮。并且,结局也是逻辑性极强的,使得结尾更加的有说服力,也能再一次的深刻的揭示故事的主题和思想。
三、结束语
通过对《雷雨》结构的分析,我们除了可以了解到它的写作方式,也对它的内容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雷雨》在中国的话剧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是我国话剧成熟的标志。这样优秀的作品值得每一个人去学习,学习它的表达方式,学习它的写作风格,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好的作品呈献给观众。
【参考文献】
[1] 张先飞. 形而上的困惑与追问——论曹禺《雷雨》创作时期思想的几个主题[J]. 文艺理论与批评, 2004(04).
[2] 傅红英. 挣扎在现实生存困境中的现代灵魂——曹禺《雷雨》深层语码解读[J]. 戏剧文学, 2008(08).
[3] 杨 敏. 爱·受苦·悲悯与人格——曹禺《雷雨》悲悯情怀的文化阐释[J]. 江苏教育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07(05).
[4] 马 跃. 从曹禺的人生情怀看《雷雨》中的俄狄浦斯情结[J]. 学术交流, 200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