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铁生散文的世俗情怀
2017-04-15刘妍钰
刘妍钰
【摘要】史铁生是当代散文家的重要代表,他的散文总是给人一种亲切的体验,他的叙事温和而真诚,有着突出的世俗情怀。本文主要就史铁生散文中的世俗情怀进行分析。
【关键词】史铁生;散文;世俗情怀
从上世纪80年代末期开始,当代散文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很多作家利用散文来思考生活,史铁生就是其中的代表,他的散文充满对人本问题的思考,有着突出的世俗情怀。
一、史铁生独特的语言风格
散文与其他类型的体裁相比,在创作上不太讲究艺术技巧,但是却需要作者花费更多的心思去琢磨具有文采的言语,并把思想和感情的激流消无声息的渗透在里面。史铁生作为当代散文创作最具发言权的作家之一,在散文的语言表达上虽然不是那么完美无缺,却是有着独特的魅力,体现出理性的光辉与个性的光彩,这一语言特色让他的散文当之无愧地成为当代散文这一领域不可缺少的部分。史铁生散文的语言将客观性、思辨性、抒情性融为一体,形成了蓄智慧于认真、寄激情于从容、寓意远于朴素、含关怀于幽默的独特风格,让读者见之难忘。
二、史铁生对命运的追问
细细品读史铁生的散文,我们好像可以看见坐在轮椅上的“呆想者”,就是这个“活到最狂妄的年龄上却残废了双腿”的人,耗尽自己的一生去探求一件事,那就是命运。史铁生对命运进行了很多的思考,多到让我们一度觉得他更像一位哲学家而不是作家。在他看来,在命运所赋予的“人间戏剧”中所需角色不同,自己也难逃法则必定会成为众多角色中的一员,既然命运注定角色不能够互调,那么我们就只能尽力演好属于自己的角色。就好像在《好运设计》中,史铁生呆坐在轮椅上幻想来生的模样,他把此生未能完成的心愿全部寄托在来生上,期望自己可以活在自己的理想世界中。然而对命运的不甘和怨怼让他笔锋一转,把看上去无缺圆满的命运注入了插曲和波折,最后得出“上帝爱我”的结论。
命运的两个极端就是生与死,史铁生对生死这一生命历程看得非常透彻。我们发现在他的很多散文中都提到過“荒芜的古园”,史铁生通过观察四季变幻、莺飞草长体会出生命的真正意义。在他看来,一个人的出生,也不过是不再能够辩论的一个题目;而一个人的死亡也就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被他轻描淡写地当成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他在他的散文中不断的问自己,活着是为了什么,生存的目的又是什么,空灵清秀、淡漠生死的言语下面,隐藏着他对生命的渴望。《我的梦想》及《我二十一岁那年》中,史铁生拿生死和医生开玩笑,表现出他在了解生死的意义之后,内心有着更为强烈的对生的渴望。在面对绝境时,史铁生深深感受到生命的意义,认为那不过是在于你能否创造这生命过程的美好与精彩;生命的价值也无外乎你是否能够镇静而又激动地欣赏这过程的美丽与悲壮。史铁生探求生死的过程,也是他的散文逐渐由青涩走向成熟的过程。如果把史铁生的小说和散文相比较,我们会发现他的散文是在对人生进行总结,而他的小说则是在追忆过往。自《我与地坛》至《扶轮问路》,从《老屋小记》到《我遥远的清平湾》,史铁生边回忆,边总结,渐渐的弄明白了命运存在的真正意义,然后用文字撰写了生命历程,用记忆填满了整个人生。
三、对世俗情怀的关怀
有的人讲史铁生的散文一直有一个残疾的主题贯穿其中,这种说法是有一些道理的。但是这个残疾一语双关,既可指人们身体的残疾,也可指康健人的精神残疾。但是这个残疾的主题虽在,但史铁生的散文中依然洋溢着一种对生活的热爱,一种可以让身体残疾的人对生活充满乐趣与信心,让精神残疾的人也能够健全起来,健康而明朗地生活的强烈的情感。在小说中主人公也经常被设定为残疾人,史铁生想着借助他们的生活状态来探求残疾人种种生存的可能性,探索他们的命运。但在他的散文中,他就会很直接的表达出自己内心的真正感受。从《减灾四想》、《康复本义断想》、《忘了与别忘了》等散文中我们可以读出他由于残疾而造成的那种自卑又自尊、既脆弱又自强的复杂心态。残疾之所以会被当作是一种天大的灾难,不仅仅是因为残疾本身给他们带来的生活的不便,更重要的是社会带给他们那种强烈的被遗弃感。因此残疾人不仅要对自己的存在价值进行自我的肯定,更要努力得到社会的认可。史铁生的作品更加倾向于让他们融入世俗,亲近世俗。他所追求的是人格的独立与平等,而不是那种高高在上的同情与怜悯。
四、结束语
史铁生的散文内容真实坦诚、平实近人,用最简洁的语言探索了关于生命存在的意义,传达出更多的精神力量,引发人们的思考,是当代散文不可多得的作品。
【参考文献】
[1] 张 蔷. 史铁生作品中的“生死观”——从佛教视角的解读[J]. 明日风尚, 2016(17).
[2] 刘 莉. 苦厄中的信、望、爱——对史铁生散文遗作内涵的一种解读[J].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4(01).
[3] 孙晓娉. 存在之澄明——史铁生散文中的形而上思考[J].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9(04).
[4] 王 莹. “孤独”、“痛苦”和“恐惧”——史铁生生命体验散文的三重主题[J]. 苏州教育学院学报, 20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