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的刈麦女》的文体特征分析
2017-04-15洪铭培
洪铭培
【摘要】《孤独的刈麦女》的语言非常质朴,诗的内容通俗易懂,自然而又明朗。诗歌中有许多对我们的感觉起到刺激作用的具体形象,营造了优美的意境,让人们陶醉于其中。这首诗富有节奏感,它读起来琅琅上口。这首诗歌着重描写了一位孤独的刈麦女真实而丰富的内心世界。本文对它的音韵、语言、结构和意象四个方面的文体特征进行分析,使读者深入体会《孤独的刈麦女》这首诗歌。
【关键词】《孤独的刈麦女》;音韵;语言;意象;文体特征
华兹华斯是英国浪漫主义诗人。诗歌成就非常突出。华兹华斯的诗歌清新而又深刻,反对平板单调、典雅,具有浪漫主义诗风。1803年,华兹华斯在苏格兰游历,写了《孤独的刈麦女》。《孤独的刈麦女》是一首描述大自然和乡村风土人情的抒情诗。文章描述了孤独的刈麦女忧郁又动听的歌声。而旅人被这歌声所打动,更是被刈麦女的孤独所感动,他们有着一样的孤独,一样的境况。华兹华斯以自己的情感作为写下这首诗歌的依据,“他自己的情感才是他的靠山和支柱”。这首诗歌着重描写了这位年轻的刈麦女真实而丰富的内心世界,通过刈麦女展示华兹华斯的真实情感。
《孤独的刈麦女》的文体特征十分显著。它的音韵优美,富有规律;语言通俗朴素,充满自然气息;结构整齐,完整;意象丰富,深刻,构成美好的意境。
一、音韵规律节奏美
这首诗歌分为四节,每节八行,一共是三十二行。前面四句是隔行押韵,后面四句是两个对偶句,这样的排列方式恰恰体现了它不受到传统的格律的影响与限制。它读起来琅琅上口,富有节奏感,使人感觉有规律但是却不单调。每行一般包括四个抑扬顿挫的音步,尾韵一般是ababccdd,整齐统一,富有规律性。
作者以重复同源词的手法来表达诗歌的感情,如动词sing、名词song及分词singing等三个同源词,以不同的形式出现,重复回环又富有变化,体现了诗歌的音韵美。
这首诗歌第一、四诗节的韵式遵循民谣体的准则,为abcbddee。而第二、第三诗节的韵式为ababccdd。这正体现了诗歌的音乐性。这些音韵回环往复,使人久久不能忘记。同时,它们富有节奏,读起来琅琅上口。
为什么诗人要如此注重音韵规律节奏之美呢?首先,诗歌中描绘的是孤独的刈麦女的凄凉孤苦的歌声,这与诗歌中富有节奏感,音韵美紧密相关。在音韵上下功夫使得诗歌富有音乐性,适合歌唱。语言富有音乐性与刈麦女的凄苦的歌声融为一体。读者在进行阅读、吟诵、赏析、理解时,会浮现出一幅幅生动形象的画面,呈现在眼前的是大自然景色、孤独凄苦的人物,使读者身临其境,如痴如醉。
二、语言通俗自然美
华兹华斯的《孤独的刈麦女》这首诗的语言通俗易懂,清新自然,使读者读起来明白晓畅,更加深入体会诗歌的深刻内涵。真正的诗都是自然的语言,这种语言使各种思想及其与之关联的情感得到自然的体现。
作者多使用祈使句,拉近与读者之间的距离容易体会到刈麦女的动作、心理、神情等等。同时,祈使句的运用直接晓畅,把读者带入到当时的苏格兰的高地上,听着刈麦女凄苦的歌声,仿佛看到了她们在辛苦地劳作的画面。
作者选择的词语具有深刻性。标题中的solitary一词首先定下了全诗孤独的基调。继而在第一诗节又连续使用了四个同义词:single,solitary,by herself,alone,以“同义反复”进一步突出了刈麦女的孤独形象。重要的一点是,诗人在第七行中把alone放在主题位置,使孤独的感觉表达得更加深刻。语言中的词语展示了诗歌的主题,即孤独的主题。诗人运用unhappy,battle,humble,sorrow,loss和pain来突出劳动人民的艰辛。这正好表达了作者对于劳动人民的同情。第一节诗人运用现在时直接生动地展示刈麦女收割、吟唱的情景。而第四节诗人登上高岗,记住了刈麦女的歌声。作者使用一般过去时,回到现实。作者所看见的刈麦女唱歌、割麦子的事情已经过去了很久了,可是却还是念念不忘,记忆犹新。
作者选择的词语通俗易懂,能够展示情感。“任何语汇,只要在韵文中能够自然、贴切地表现观众的情感,那么它们在散文中也当然是自然、贴切的语汇。”在《孤独的刈麦女》中,作者能够真切地表达观众真实情感,我们需要轻轻地、温柔地走过刈麦女的身旁,不要打扰她的歌唱与收割,从这样的举动中,我们作为观众,情感就自然流露了出来。因此,文中“Stop here,or gently pass!”中“gently”可算是用得自然、贴切。
三、结构完整整齐
《孤独的刈麦女》这首诗歌分为四节,每节八行,一共是三十四行。诗歌的排列整齐有序,规整。
在第一诗节,诗人描写了刈麦女独自一人边收割边歌唱的情景,特别突出了刈麦女孤独的形象。第二诗节着重描写刈麦女音质的甜美和不同寻常。第三诗节关于刈麦女歌声的内容和主题。在最后一节,诗人描写了歌声对“我”的感染。这四个诗节是并列式,不分总分,互相关联,都是描写刈麦女的歌声。从歌唱的场面、音质、内容、主题和对作者的影响四个方面出发,完整地展示了诗歌的主题,表达了作者对于劳动人民的深刻的同情。
这首诗的结构完整,整齐,使读者在阅读的时候赏心悦目,带给读者一种舒服的感觉,激发读者阅读的兴趣。
四、意象丰富美好
《孤独的刈麦女》中有许多的意象,营造了优美的意境,让人们陶醉于其中。在《孤独的刈麦女》中,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这是一幅绘声绘色的图画,清新得像被水清洗过的样子,很自然,给人一种不一样的感受。
《孤独的刈麦女》一诗运用极其生动的意象来增强诗的韵味,讓诗歌读起来意味深长。其中,nightingale和cuckoo-bird这两个意象最具典型,夜莺是美好的,杜鹃鸟属于春天的,它们都是因为歌声的动听而有名。我国小说《老残游记》中,作者在描写黑妞唱戏时写到:“忽揭鼓一声,歌喉邃发,字字清脆,声声宛转,如新莺出谷,乳燕归巢。”这几句话中“新莺”和“乳燕”这两个意象的描写,使得“新莺出谷,乳燕归巢”画面生动形象地呈现出来。可见意象的运用对于画面的呈现和主题的表达非常重要。而诗歌中通过夜莺和杜鹃鸟这两种意象,与刈麦女的歌声比较,说明了刈麦女的歌声比这两种鸟类还要动听,突出了她歌声的美轮美奂,无与伦比。
五、结语
华兹华斯的《孤独的刈麦女》采用通俗易懂的语句,深刻的词语描绘一位刈麦女内心世界的孤独,大自然的景色等等。这首诗歌运用了丰富的意象,描绘出广阔的场面。它富有音乐美,韵律美,富有节奏感。结构整齐、完整,开创了新的风格。
这首诗歌是表现浪漫主义的,对于后来诗歌的内容与形式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参考文献】
[1] M.H.艾布拉姆斯, 著. 郦稚牛, 张照进, 童庆生, 译. 镜与灯:浪漫主义文论及批评传统[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4.
[2] 华兹华斯. 19世纪英国诗人论诗[M]. 北京: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4.
[3] 刘 鄂. 老残游记[M]. 人民出版社, 1997.
[4] 高秀雪, 潘冬磊. 《孤独的割麦女》文体分析[J]. 莱阳农学院学报, 20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