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大学生精神文化需求导向的思想政治教育探索
2017-04-15孙艳梅
一、引言
精神文化需求是指人在社会生活中进行社会行为规范、价值判断和建构思维模式的观念形式、意识要素,以及为了生存和发展而希望获得精神文化成果的需要[1]。大学生的精神文化需求是高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切入点,只有理解并尊重大学生的合理的精神文化需求,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才能被大学生接受,从而内化为大学生的自觉行动,达到理想的效果。本文从了解大学生的精神文化需求出发,探索了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二、大学生的精神文化需求的现状
为了解当前大学生的精神文化需求现状,课题组使用大学生精神文化需求问卷对大学生开展了调查,调查选取了同济大学浙江学院、浙江大学、嘉兴学院、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嘉兴职业技术学院、浙江财经大学共6所高校的1002名大学生作为调查对象,从大学生的基础型精神文化需求、享受型精神文化需求和发展型精神文化需求三个角度对大学生的求知需求、归属需求、社会交往需求、尊重的需求、文化娱乐状况、发展需求、理想需求和信念需求等方面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当前大学生具有较强烈的精神文化需求,并表现出一定的特点。
调查发现,当前大学生的精神文化需求总体上良好的,表现出一定的多样性,并呈现出时代特点,在当前的新媒体时代的影响下大学生的精神文化需求深受新媒体的影响。
在基础型精神文化方面,当前的大学生表现出较强的求知欲,在学习中不但注重专业技能知识的学习,同时也注重社会交往技能和综合能力素质的提升,注重自我的提升与发展,这种需求比较理性,能够激发大学生积极向上的自我学习能力。大学生获取知识的方式也不再局限于书本和课堂的教学,部分大学生会选择网络课堂来进行学习,使得学习更加的方便、自由和灵活。调查发现,社会交往方面总体良好,大学生除了日常的交流之外,更多地使用网络来进行交流,人际关系总体较好,希望能够通过学习来提高人际交往技能。大学生有较强的自我意识,对得到尊重的需求比较强烈。
在享受型精神文化需求方面,大学生的文化娱乐活动主要是看电影、唱歌、上网和看书,娱乐活动内容较为丰富,但多数的娱乐文化活动是通过上网来进行的,大学生上网主要也是为了娱乐,说明满足大学生的享受型精神文化需求的渠道较为单一,大部分是通过上网来进行的,从而使得互联网对大学生生活的影响越来越大。调查显示,当前的大学生对学校的文化娱乐活动满意度不高,参与的积极性不高。比起单一的理论知识的传授类活动而言,大学生们更喜欢选择动手能力强的实践类的活动。
在大学生的发展型需求方面,当前的大学生有强烈的自我实现需求,期待能够实现自我价值。大多数的大学生认为在大学期间应该好好学习,注重培养自己的工作能力,但也有部分学生对待学习的态度较为消极,没有学习目标。大学生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想要为他人和社会多作贡献,但也有部分学生比较务实,追求眼前的利益与功效。
三、以大学生的精神文化需求为导向,探索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当前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对新形势、新情况的适应程度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其中,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思想实际脱节是原因之一[2]。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该从当前的时代背景出发,把思想政治教育和大学生的精神文化需求相结合,从而适应当前的形势与要求,以大学生的精神文化需求为导向,满足大学生合理的精神文化需求,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精神文化需求,探索适应时代背景和大学生发展要求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法。
1.关注大学生的基础型精神文化需求,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转变思想政治教育观念
大学生的基础型精神文化需求总体上得到了满足,但得到他人尊重的需求较为强烈,调查显示大学生在家庭、朋友、学校三者间“非常受尊重”的程度依次递减,在家庭的受尊重程度较高,但是在学校的受尊重程度较低,仅有29.5%的大学生认为自己在学校非常受尊重,反映出大学生在学校期间的尊重需求没有得到较好的满足[3]。这一方面与当前大学生缺乏人际交往技巧有关;另一方面也与传统的教育方式有关,因此在思想政治教育中除了融入人际交往知识,高校的教育者在教育中还要注意方式和方法,让大学生在受教育的同时得到充分的尊重。
大学生政治理论课是高校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笔者在调查中发现,大学生对政治理论课满意度不高,在对“你对目前学校开设的政治理论课是否满意”的回答中,有8.2%的学生选择非常满意,35.5%的学生选择比较满意,43.1%的学生选择一般,9.8%的学生选择比较不满意,另有3.4%的学生选择非常不滿意。在对“你最满意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的回答中,有17.6%的学生选择老师的课堂教学,34.9%的学生选择同学们的交流学习,9.8%的学生选择通过书籍自学,34.7%的学生选择通过网络自学。由此可见,大学生对高校的政治理论课满意度不高,相较于老师的课堂教学,学生更愿意选择与同学交流学习和以网络自学的方式进行学习。
在问到“你觉得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哪些方面的创新”时,部分学生反映思想政治课堂缺乏互动,忽略学生的感受,理论性较强,没有充分发挥学生自身的创新能力等。究其原因,与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和方法的影响有关。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是靠教师课堂上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灌输,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传统的课堂上,教师单纯的教和学生单纯的学造成学生对政治理论课的消极态度,因此,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该积极转变教育观念,尊重学生,以学生为主体,满足学生的尊重需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不断地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为学生的自我教育提供机会,并适度地调控和启发,采用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本身的吸引力。
2.关注大学生的享受型精神文化需求,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使思想政治教育途径多样化
享受型精神文化需求主要包括文化娱乐状况。调查显示,在学校的文化娱乐的质量方面,有47.7%的学生选择一般,8.5%的学生选择不好。可见,大学生对于学校的文化娱乐活动的满意度不高。
校园文化活动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积极健康的校园文化活动具有重要的育人功能,而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是丰富大学生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保障。在校园内开展积极健康的校园文化活动,可以陶冶师生的情操,寓教育理念于活动之中。高校应该积极构建高雅的校园文化,建设符合当前时代背景、符合大学生需求的特点,同时用具有学校特色的校园文化提升大学生校园文化活动的参与度,不断满足大学生享受型精神文化需求。高校要积极倡导健康的大学文化生活,通过各种校园文化娱乐活动,引导学生用积极健康的思想丰富自己的头脑。同时高校应切实加强图书馆、宣传栏、健身场地等基础文化设施的建设,提供各项文化服务,从而满足大学生的享受型精神文化需求。
另外,调查显示,大学生的娱乐活动大部分是通过上网来进行的,大学生容易被新媒体的内容所吸引。因此,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该把握时机,利用新媒体构建思想政治教育新平台和新方法,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时间和空间,如利用论坛、微博、微信等平台以及微课、微视频、微电影等手段将新媒体有效地运用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去,在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趣味性的同时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
3.关注大学生发展型精神文化需求,加强思想引导,促进大学生树立积极健康的精神价值取向
在大学生的发展型需求方面,调查显示,当前的大学生有较强自我实现需求,其中有63.3%的大学生希望能够实现个人价值。同时,在调查中也发现部分学生对待学习的态度不够积极,表现出一定的功利性,有28.1%的学生在“对待学习的态度”调查中选择了“不必非常努力,只要考试通过就行”的消极态度。
大学阶段是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关键时期,一方面,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充分关注大学生的现实需求,把大学生的合理需求作为出发点,不断改革和丰富教育教学内容,最大限度地满足大学生的合理需求期望[4];另一方面,要对不合理的需求与价值取向进行正确的引导,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对促进人的思想和精神生活的全面发展的作用,加强思想引导,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为统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有针对性地开展坚定信念的教育,促进大学生树立积极健康的价值取向[5]。
四、结语
针对大学生精神文化需求中存在的问题,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该要采用多样化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和方法,通过丰富校园文化载体、创新思想政治课堂教学、创新课外活动模式等打造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满足大学生的精神文化需求,从而正确地引导大学生精神文化需求的走向,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与有效性,从而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6]。
參考文献:
[1]李婷雯.城市残疾人精神文化需求满足的社会工作介入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2.
[2]金艾裙,李 震.基于大学生需求现状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善探究[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2(4):103-105.
[3]孙艳梅.大学生精神文化需求调查[J].开封教学学院学报,2016,36(9):191-192.
[4]胡 凯.研究大学生需要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7(4).
[5]曹雪飞.大学生精神文化需求的调查研究[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
[6]李嘉慧.关于当代大学生精神文化需求的调研报告[J].青年与社会(中外教育研究),2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