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中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017-04-14王海军
金 鹏,王海军
1.沈阳师范大学,辽宁 沈阳 110034;
2.辽宁省基础教育教研培训中心,辽宁 沈阳 110034
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中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金 鹏1,王海军2
1.沈阳师范大学,辽宁 沈阳 110034;
2.辽宁省基础教育教研培训中心,辽宁 沈阳 110034
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增强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实效性,应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创新能力,发扬中华文化精神,弘扬爱国主义、切实地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扎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之中。
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各族人民的精神支柱和原动力。作为一种精神力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一种牵引力量,可以在经济建设中起先导作用,在思想建设中起感召作用,在社会环境建设中具有昭示的作用,在人文素质的整体提高方面具有感染和同化的作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古老的华夏大地上所创造出来的具有恒久生命力的文化。
一、中华传统文化主要特点
(一)延续性
中国作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其文化是不间断的。中华传统文化强大的生命力具体表现在它的同化力、融合力、延续力和凝聚力等方面。就同化力来讲,中华传统文化对一切外来文化都具有很强的“改造”作用,使其具有中华民族文化的基因,继而成为中华文化的一部分。中华文化虽屡遭冲击,却历经几千年不曾中断,这在世界上是经无仅有的。传统社会使用的文字,现代社会还在使用,没有发生很大变化,这为文化不间断性提供了可靠的载体。中国文字是象形文字,但文字的构造有象形、假借、会意、指事等方法,因此,中国文字不完全是具象化的文字,也有抽象化、意象化的特征。在中华文化的传承过程中,文字起了极大的作用。
(二)务实性
中国文化植根于农耕文明,其思想基础十分朴素。孔子说:“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事,吾亦为之。”[1]因此,中国人形成了独具一格的“实用—经验理性”思想和重农、尚农、重实际的务实精神。这种务实精神植根于农耕经济的厚实土壤,以农为本的中华民族在长期的社会生产实践中形成了务实的共识。这种务实精神也使传统文化的价值取向立足于现实、安土乐天的生活情趣,倡导惜天时、尽地力、重本务的思想观念。中国伦理纲常观念形成庞大、严密的思想屏障,阻挡、淡化了宗教精神对国民意识的深度渗透。中华文化不是把人生价值的实现寄托在天国或未来世界,而是建立于现世人生。务实精神使古代中国在天文、农学、医学、数学等应用学科长期居于世界领先地位。
(三)人文性
人文性是中华传统文化绵延数千年而依然充满活力的重要因素。中华传统文化主要以思考人自身的存在为出发点,以人为中心,天地人合而为一。自周代以来,神权从未占据统治地位,王权始终高于神权。周代统治者们鉴于殷商灭亡的历史教训,已经充分认识到民意的重要性,“重民轻神”的民本思想开始兴起。重民轻神的观念随着汉代以来儒学的勃兴又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中国传统思想长期居于主流地位的儒学,高度关注现世人生。中华传统文化还体现在追求自我人生价值的实现。由于非宗教性的思想倾向,中国传统文化不刻意要求人们去追求灵魂的不朽,而是重视关注现世人生,把内在道德修养和外在的社会实践结合起来,努力去立德、立功、立言,从而成就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理想人格。
(四)道德性
伦理道德是中国文化的精髓与根本。它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的行为规范,在调解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实现人的价值方面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人类社会要和谐,各民族要和睦相处,都需要道德的力量来支持。中华传统文化关于道德的论述涵盖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全面而透彻。从中国哲学的“天命无常,唯德是辅”和中国古代史学的“寓褒贬,别善恶”,到中国古代文学的“文以载道”和中国古代教育的“教之道,德为先”,中华传统文化处处闪耀着伦理道德思想的光芒。崇尚伦理道德是中国封建社会调和人际关系的准则,更是维系整个社会大厦的精神支柱,以人为本的伦理道德受到历朝统治者大力倡导,也得到民众的重视。
中国文化强调“厚德载物”,即以宽厚之德包容万物。中国文化是对道德问题阐述最全面、最透彻的人类文化,其思想涉及人类道德的方方面面。首先,强调做人要成大器,必须虚怀若谷。其次,强调立志。孔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2]再次,倡导博爱精神。从孔子的“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到孟子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3],都是这一思想的体现。最后,倡导“节欲”、“制欲”,克制自己的欲望。孔子说“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4]孔子提倡的安贫乐道就是典型的“节欲”思想。关于为人处世,中国文化论述得很深透。首先,强调人与人之间要相互关爱,即孔子所说的“仁者爱人”。在孔子看来,“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5]其次,强调换位思考,倡导设身处地地替别人着想。孔子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一个人如果能够做到推己及人,将心比心,就会爱己及人。“仁者爱人”是社会稳定、人际和谐的道德基础,而换位思考是实现“仁者爱人”的催化剂。
伦理道德思想是中国文化的核心与精髓。人们常常以“仁、义、礼、智、信”作为中国文化的代名词。所谓“仁”,就是以慈善之心对待他人。其核心就是关爱、呵护与尊重。所谓“义”,主要是指人的行为要合乎道义。古人讲“舍生取义”,是指为了道义可以献出生命。所谓“礼”,是指对别人的尊重。以及人的行为准则和规范。所谓“智”,是指通晓天地之道、深明人世之理的才能,也就是知。所谓“信”,是指人的言论应当是诚实的,不虚伪。这五个方面是对人在德才方面的基本要求。总起讲来,中国文化关于伦理道德的论述十分系统和完备的,在其中尤以“仁、义、礼、智、信”五种最基本的道德规范影响最为深远,备受世界各国道德学家所推崇。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臣对君要忠,子对父要孝,妇对夫要顺,弟对兄要恭,朋友之间要讲信义,伦理道德成为所有中国人安身立命的准则。修身作为立命的根本,仁义志士都要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己任,而修身必须从“正心”、“诚意”做起。《大学》云:“欲修其自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认为只要端正认识,时时反省,就能趋善避恶。突出个人道德修养的自觉性和主动性,目的是要塑造“至善”的人格,培养具有理想品德的君子。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凝结和升华
社会价值观的生成都有其自身的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国家层面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在社会层面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在公民个人层面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把涉及国家、社会、公民的价值要求融为一体,既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要求,又继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相结合的产物。中国传统文化在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历史发展中,对中华儿女的价值取向产生深远的影响,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构建不仅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更是充分借鉴了世界文明成果,最终实现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
在革命战争年代,中国共产党注重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抗战期间,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环境,延安创办的《中国文化》为宣传先进文化作出了重大贡献,为我国的文化建设积累了宝贵的经验;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把工作的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上来,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十七大指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然伴随中华文化的繁荣兴盛”,十八大以来,习总书记更是强调:“讲清楚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讲清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于中华文化沃土、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有着深厚历史渊源和广泛现实基础。”[6]一个国家的文化软实力,主要表现为自己的话语体系、价值理念、思维方式、人文科学、生活方式、社会制度等方面,是否为本国人民所认同、所遵循、所自豪,是否为世界人民所接受、所羡慕、所敬仰。“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核心价值观必须同这个民族、这个国家的历史文化相契合,同这个民族、这个国家的人民正在进行的奋斗相结合,同这个民族、这个国家需要解决的时代问题相适应”。[7]在实现中国梦的历史新时期,我们党要树立公民的文化自信,为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坚定的理论基础,重视传统文化的价值,使优秀的传统文化深深渗透于每个中国人的血脉之中。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在汲取了中华传统文化丰富营养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其与传统文化一脉相承、息息相通,既继承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合理成分,又实现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超越。儒家的“忠、孝”观念,是中华民族文化遗产的重要方面,要求我们孝敬父母,顺从父母,同时,传统中的“孝”又是和专制联系在一起的,子辈的社会价值就会遭到忽略;又如,中国封建社会的核心价值观“三纲五常”“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宣扬的是男尊女卑、绝对服从的观念,与现在社会要求民主平等的观念相悖,应当舍弃,但“仁、义、礼、智、信”的五常,不论过去还是现在都有永不褪色的时代价值,这就要求我们在弘扬传统文化时要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的予以继承,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代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理念,更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创造性发展,彰显了它的时代性和先进性。
三、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中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一)以文化人、以文育人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是继承传统文化的有益成分,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创新性发展,大力开展传统文化育人化人的作用。“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大爱情怀;“和而不同”、“执两用中”的思维方式;“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的人格修养教育等思想在今天仍具有永不褪色的时代价值。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要对一些经典古籍进行解读,使传统文化符合时代的需要,加大对大学生优秀传统文化的宣传,使大学生们喜闻乐见,符合大学生的口味,调动广大学生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服务的热情,充分发挥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功能。
(二)在国民教育中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应融入国民教育。教育的核心是“培其根”、“固其本”,使之“正”。从根本上改善一个民族的素质,必须从学生抓起。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需要长期不懈的坚持,帮助大学生普遍接受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使优秀的传统文化渗透到对广大青年价值观的培育中,进而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薪火相传。还可以定期开展经典阅读、收看传统文化视频宣传等形式,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进课堂,激发大学生的兴趣,充分发挥国民教育在文化传承中的基础作用,感受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树立文化自信,增强广大青年的自信心和自豪感,为广大青年的核心价值观教育指明方向。
(三)充分发挥现代媒体的舆论引导作用
在现代社会,一个国家文化的影响力,不仅取决于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而且取决于现代媒体的传播能力。因而各高校要非常重视利用现代传媒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教育和铸造青年学生价值观的形成。特别是在当今信息社会,社会和学校媒体要树立主旋律意识与阵地意识,坚持正确导向,唱响主旋律,宣传党的主张,弘扬社会正气,不断扩大主流舆论的覆盖面和影响力,针对社会热点难点问题,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作出有说服力的回应,引导青年学生干部在重大思想理论问题上划清界限,澄清模糊认识,有力抵制各种错误思想影响,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心和信念,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
(四)积极引导群众参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人民群众的人心之所向,体现着社会发展的方向,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定要全民动员,积极参与,共同建设。人民群众是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最深厚的力量源泉。发挥大学生文化创造积极性,是加强和改进文化工作的引导,提高推进文化发展科学化水平。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中,要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群众观点,自觉贯彻党的群众路线,为广大青年学生成为优秀传统文化建设者提供舞台,搭建平台。及时总结来自大学生中鲜活的传统文化创新经验,推广传统文化优秀成果,及时总结和宣传体现核心价值观要求的先进典型,特别是普通学生中的道德楷模,把他们的感人事迹、先进思想和高尚精神变成全社会的精神财富。
(五)党员和干部要在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中率先垂范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要采取切实措施,改进工作方式方法,提高青年学生党员和干部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本领。教师和学生党员担负着教育人,引导人的工作,在校园生活中表现出怎样的思想道德水平、精神境界,对其他大学生的行为起着一种示范作用。党员干部教育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要把对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视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更加注重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中华传统文化之根深深植入青年学生党员教育之中,真正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像空气一样无所不在,从而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精神力量。
大学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者和创造者,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积极实践者。新时期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应深深扎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之中,在传统文化教育中滋养大学生的价值观,使大学生能真正肩负起时代所赋予的伟大使命,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做到坚守和践行,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自身日常行为准则和自觉奉行的信念理念,[8]积极投入到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中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1] 程树德.论语集释[M].北京:中华书局,1990.
[2] 程树德.论语集释[M].北京:中华书局,1990.
[3][清]焦循著.孟子正义[M].北京:中华书局,1987.
[4] 程树德.论语集释[M].北京:中华书局,1990.
[5] 皇侃等注.论语[M].北京:中华书局,1998.
[6] 习近平.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N].人民日报,2013-08-19(1).
[7] 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N].人民日报,2014-05-04(1).
[8] 袁贵仁.坚持立德树人 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N].人民日报,2014-05-23(6).
(责任编辑:武 亮)
金 鹏(1978-),男,辽宁沈阳人,沈阳师范大学讲师,博士,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产业安全研究中心博士后,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文化产业;王海军(1974-),男,辽宁葫芦岛人,辽宁省基础教育教研培训中心,中小学德育(安全教育)研训部主任,高级教师。
本论文系2014年辽宁省教育厅科学研究一般项目“新时期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研究”(项目编号:W2014358)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2017-06-04
G641;G122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