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回顾与反思:我国幼儿阅读研究三十年*

2017-04-14山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山东济南250014

关键词:研究者幼儿过程

苏 敏 魏 薇( 山东师范大学 教育学部,山东 济南 250014 )

回顾与反思:我国幼儿阅读研究三十年*

苏 敏 魏 薇
( 山东师范大学 教育学部,山东 济南 250014 )

阅读作为幼儿学习与发展的重要方式,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一直备受我国早期教育研究者的积极关注。研究者们分别从不同视角对幼儿早期阅读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取得了丰硕成果。基于我国幼儿阅读研究三十年发展历程的总体回顾与反思,包括:述评已有研究文献,反思研究存有的基本问题,并追溯问题成因的理论本质,探讨幼儿阅读研究的发展方向,从而深化对于幼儿阅读研究的思考。为当下幼儿阅读研究问题的进一步深入展开,提供必要的探究背景和问题基础。通过研究发现:基于多学科维度,同构研究共同体、寓于研究问题,建构主体意义、回归生活世界,走向田野研究;已经成为幼儿阅读研究发展的三个基本向度。

幼儿阅读;发展历程;基本问题;理论取向;发展趋势

国际数字对象唯一标识符(DOI):10.16456/j.cnki.1001-5973.2017.02.010

幼儿阅读是3-6岁学前儿童与图文书面符号互动的过程。它是一种以幼儿感官机能为基础,寓于幼儿生活经验中的内在体验与外在表达过程,包括以“听赏”为主的接受方式,以“读图”为主的理解路径,以“体验”为主的审美特性等。幼儿阅读研究涉及儿童文学、儿童心理、儿童教育和儿童审美等多学科且跨学科,而究其研究历程与当下研究势态,可以发现,它受到各种不同的社会思潮、学术理论和研究方法的影响,不同研究理论与范式在其发展源流中都有不可磨灭的历史印记和现实回应。近年来,学界对幼儿阅读领域的诸多问题在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上都进行了比较系统和较为深入的阐述,但迄今为止很多问题仍然处于困惑与争议之中,如,我们到底应该如何理解幼儿阅读以及幼儿阅读研究的基本论域?我们究竟如何开展幼儿阅读研究才能更好地理解幼儿阅读本身?而当问题遭遇困囿,我们需要基于历史反思现实问题,追溯问题成因的理论本质,并探讨幼儿阅读研究的发展方向,从而对当下幼儿阅读研究问题的进一步深入展开提供必要的探究背景和问题基础。

一、掠影:我国幼儿阅读研究三十年发展历程

我国的幼儿阅读教育,“从晚清时期(蒙养院)就开始起步,不过彼时早期识字曾经作为我国儿童早期教育的代名词”。*周兢等:《早期阅读发展与教育研究》,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年,第3页。如若追溯这一教育历程,我们当下所谈幼儿阅读教育思想与理念已与彼时相去甚远,尤其是近三十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幼儿阅读研究在传统与现代之间已经发生了巨大变迁。梳理与分析我国幼儿阅读研究的三十年发展历程,对其理念与方法、理论与实践变革的具体表现作以考证与阐释,对于我们思考这一研究领域的问题现状及其发展方向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一)20世纪80年代前后的幼儿阅读研究

20世纪80年代,学界从最初关注西方幼教界儿童早期阅读争论,引入国外早期阅读教育概念,到重视将幼儿阅读与家庭教育相联系,建议人们思考与讨论学前儿童何时阅读与怎样阅读等问题;再到明确提出学前儿童阅读或幼儿阅读、幼儿早期阅读教育、幼儿初始阅读、“儿童阅读准备”等概念,历经了从家庭教育、儿童文学、图书馆学等视角对相关问题的初步探讨历程。这一阶段的幼儿阅读研究虽未形成普遍共识和独立的研究领域,但已具有了开拓性进展,标示了研究者对于幼儿阅读概念的某种认识或看法的整体性特征。具体来说,80年代幼儿阅读研究所关注的问题层面包括:

其一,将语言、阅读作为幼儿教育体系研究的一项重要考量内容。无论是对我国幼儿教育体系所展开的研究过程,还是对大陆境外的幼儿教育进行的系列考察,语言教育与幼儿阅读都占有非常重要的比重,且具有非常显著的智力教育取向;其二,将识字、讲述、听说、阅读视为幼儿语言教育的几方面内容领域,并分别开展较为深入的研究。逐渐地,幼儿语言教育的内容载体成为研究者关注的对象;其三,幼儿阅读材料的内容与形式受到研究者的积极关注,他们不仅对国外儿童文学作品进行初步介绍,也从材料质地、编排推广与幼儿图书馆管理等方面进行探讨,这必然要以幼儿年龄特征与文学接受能力的深入分析为基础性前提。值得一提的是,80年代中期明确提出了“幼儿文学”的概念,并将之与幼儿教育相联系;其四,幼儿阅读是否需要指导,也受到幼儿教育研究者的关注与重视,并进行了积极讨论。当然,大多数研究者秉持幼儿阅读需要指导的立场,但就如何指导效果更好则各有分说。有研究者认为,直接性的阅读指导最为有效,并对幼儿阅读指导的目标、内容与方法问题明确化和突出化。当然,也有研究者认为间接性阅读指导的方式,如为幼儿创设有益的阅读环境,包括提供适宜的童书材料、创建幼儿园图书馆的建议等对幼儿的学习发展则更为有益。

可以说,20世纪80年代的研究者从不同的学科背景与研究角度在幼儿阅读领域进行了初步尝试与探索,包括幼儿教育学、儿童文学、图书编辑与图书馆学、语言学等学科领域。不过,从其所发表论文的数量以及刊物层次的整体情况来看,幼儿阅读的相关研究还非常薄弱,或者说在80年代初还没有将幼儿阅读作为一个真正的学术性问题进行探讨,针对幼儿阅读本身的学理分析与理论反思不够深入,而是更多地停留在经验层面的总结探讨,或对国外前沿理念的介绍上。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推进,国内外学者交流逐步深入,传统幼儿教育理念受到了一定冲击和挑战,国外幼儿早期阅读研究成果也被纷纷引进并逐步本土化。如,20世纪80年代西方幼教界关于早期阅读“阅读准备说”、“读写萌发说”等理论思想,影响着我国80年代幼儿阅读教育开始关注阅读准备与早期读写的相关问题,这无疑是幼儿早期阅读教育理念上的一个突破。更有“读者阅读心理学”、“接受美学”、“阅读学”、“心理语言学”等新兴理论或学说在这一时期逐渐在儿童阅读教育领域提出并发展,虽未直接涉及幼儿阅读教育领域,但却为90年代学前儿童阅读研究提供并拓宽了更为丰富的问题视域和研究空间。

(二)20世纪90年代的幼儿阅读研究

到90年代,学科领域活动依然是幼儿园课程的主要形式。然而,随着国际学术交流的日益加强,诸如建构主义理论、多元智能理论、瑞吉欧教育理念及方案教学,尤其是布鲁纳儿童叙事性智能理论的新见解,都给学前儿童教育以新的思考路径,这些影响也同样体现于幼儿阅读教育理念上的变化。

具体来说:一方面仍把阅读作为学前儿童语言教育领域的一部分,且以文学阅读为主,旨在通过语言活动的重要载体,进行道德和认知教育。很多研究者就基于此维度,对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的目标、内容与组织过程进行了相关分析和探究;另一方面,也有研究者开始将早期阅读作为一个独立研究领域。可以说,在我国真正将具有现代意义上的幼儿早期阅读研究作为独立研究领域,是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当时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介绍国外早期阅读的研究成果。国外研究者们多年以来一直对早期读写的研究抱有浓厚兴趣,早期读写研究的潮流也经常变化,如60年代以来,国外幼儿早期阅读研究所历经的“阅读准备”说、“读写萌发”说、“全语言”阅读与“语音教学”之争、“平衡式”阅读教育等早期阅读主流观念的变革,理论变革与实践探索的成果与阅读教育的相关政策紧密相融,这些理论思潮与实践研究也逐渐使我国研究者开始认识到:“儿童在有意义、有目的的环境中能学到东西。他们在社会、文化环境中,通过与成人和同伴互动,不断发展读写能力。他们所接受的教学应该考虑他们的背景知识,对他们在社会性、情感、身体和认知等方面的发展阶段要敏感。”*周兢等:《早期阅读发展与教育研究》,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年,第3页。这些研究成果对我国早期阅读教育的影响极为深远。围绕于此,我国研究者在此时期展开了一系列探讨,如早期阅读对幼儿个体发展的价值,早期阅读概念的初步界定,以及早期阅读教育的实践经验总结等。总体来说,这一时期的研究者已能充分关注幼儿读者的心理特点、兴趣需要和个性培养,且注重将阅读活动与其他领域活动进行初步整合。随着对审美教育的关注,有少数研究者从80年代末90年代初即已开始引入图画书阅读教学,但直到90年代末,幼教界与幼儿文学界才逐步掀起了幼儿阅读图画书的热潮。*柯南:《图画书:幼儿文学的现代形式》,《浙江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年第6期。表现在:一方面我国原创了一系列本土图画书,如《幼儿画报》《娃娃画报》等刊物上以图画形式烘托文本的图画故事系列;另一方面积极翻译引进国外经典图画书,当然两者具有本质区别,前者插图可有可无,不影响作品的完整性,而后者的图画书,图画承担着独立叙述故事的角色,文字辅配图画讲述,如果没有图画,也就没有了绘本图画书的意义。

由此可见,这一时期的幼儿阅读研究虽然仍主要作为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分属领域,但其已具有了质的变化:其一,重视利用文学作品阅读促进幼儿审美、想象、情感等方面的发展,不再只强调文学作品阅读的工具性价值;其二,已将阅读作为独立的研究领域,而不仅仅局限在语言领域教育内,关注幼儿阅读的审美教育意义,突出文学作品阅读的文学性,注重幼儿的审美体验等。同时,注重其与幼儿园其他活动的相互渗透,为新改革奠定了良好基础。

(三)21世纪以来的幼儿阅读研究

21世纪以后,伴随着社会价值取向、幼儿园教育价值取向、家庭生活与个人文化素质等方面的发展与变化,人们对于幼儿阅读的理解更加开放而多元。我国幼教界以前所未有的热情关注和推广着早期阅读教育理念,开展了各种各样的早期阅读研究。

梳理这一时期相关研究发现,我国的研究者主要从三个视角进行了研究:其一,心理学研究视角。对幼儿阅读材料选择偏好的研究以及其对幼儿阅读效果的价值分析,幼儿阅读心理发生机制的研究,幼儿阅读过程的眼动研究等;其二,文艺美学研究视角。近几年来,有研究者基于文学批评理论研究的取向,如从儿童文学、接受美学的读者反应理论等方面考察幼儿阅读及其反应过程。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后,研究者逐渐从研究文学文本和作者转向研究读者和阅读活动,致力于深入探讨读者的文学能力和审美反应能力,深入分析阅读活动中读者与文本的双向交流活动。这种研究范式对我国幼儿阅读教育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其三,教育学与社会学研究视角。基于教育学的研究视角展开幼儿阅读的研究相对更为丰富,既有对外国既有理论的引进与分析,也有对现实教育问题的实践探索,还有少数研究者基于现实背景,对当下的“图画书阅读热”提出了质疑与审视*张春霞:《不要让幼儿在图画书阅读活动中失去阅读》,《早期教育》2013年第11期。,或者对数字环境下的阅读教育新模式进行了相关研究*许莹:《数字环境下的阅读教育新模式——学前儿童电子书应用带来的启示》,《中国电化教育》2014年第10期。。而在社会学领域,则集中探讨了家庭、社会环境、文化资本等对于幼儿阅读文本本身意义的探讨和认识。随着各种课程理念的渗透,尤其是西方早期阅读领域的多次重大改革的影响,我国研究者基于本国实际,越来越多地关注幼儿阅读活动与幼儿思维、情感、审美方面的价值性研究,以及幼儿阅读与幼儿园课程整合的相关性研究等。

对2001年《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相关幼儿阅读教育方面的阐述为例,析以如下特点:

一方面,不拘泥于文学作品的阅读,而更强调幼儿阅读的兴趣培养。纲要中指出要能够让幼儿“喜欢看图书、听故事”、“引发幼儿对书籍、阅读和书写的兴趣”,此处已经将幼儿阅读的范围超出了文学本身,而强调阅读形式的广泛性,如“对生活中常见的简单标记和文字符号的兴趣”等;超越欣赏本身,重在更多元的阅读表达,如绘画书写等方式。另一方面,突出语言艺术的审美特性。纲要中提出 “引导幼儿接触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使之感受语言的丰富和优美”。语言的丰富与优美体现的是语言的不同表达方式与风格:或荒诞新鲜、或奇幻诗意、或滑稽幽默等等,“感受美”即体现出对作品文学艺术性的重视,弱化文学阅读的道德教化与认知教育的工具性色彩。“通过多种活动帮助幼儿加深对作品的体验和理解”。说明在教学方式上,改变了以往以单一讲述为主的识记型阅读指导,更强调通过引导“接触”“感受”“体验”“理解”“喜欢阅读”的方式进行幼儿阅读指导,体现的是注重幼儿体验、感知和审美的精神,其强调间接性的阅读指导而非直接性的阅读指导。苏珊·朗格曾在其美学著作《情感与形式》中批判那些“实用主义者”只是关注“语言”“文本”所表达内容,而忽视了语言形式本身;*[美]苏珊·朗格:《情感与形式》,刘大基、傅志强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年,第20-32页。此外,注重师幼的参与互动,明确以幼儿为本位的阅读观。在纲要中用“引导”、“引发”、“鼓励”等语词反复强调教师角色的描述,体现出师幼关系在幼儿阅读过程中的微妙变化,如“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和反应,敏感观察他们的需要,及时以适当的方式应答,形成和鼓励探究式师幼互动”,“积极参与并大胆讨论”等,表述了阅读活动中以幼儿为本位的基本倾向。总之,阅读活动作为幼儿园活动开展的一部分,在促进幼儿神经系统发育、陶冶其性情、开启其智慧、丰富其语言等方面都具有独特的意义。其中,积极的师幼互动关系是关键。教师为幼儿创设平等自由、宽松愉悦的阅读环境,鼓励孩子勇敢表达、积极与幼儿情感交流,走进幼儿的心灵世界,都是幼儿阅读过程中积极有益的探索。

通过梳理我国幼儿阅读研究的三十年发展历程,我们对幼儿阅读领域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过程形成了较为明晰的认识和理解。基于此,再对这一研究领域的基本问题进行分析与阐释,就能够寓于一个比较宏观的理论视野和融入相关研究历程的背景之下来理解和把握研究问题。

二、反思:幼儿阅读研究的基本问题

纵观以往幼儿阅读的相关研究我们可以发现,研究角度多元,研究内容丰富,研究成果颇丰,当然问题也较为凸显。其整体特点可以概括为如下几个方面:

(一)研究主体的多元与术理分离

在现有相关文献的梳理过程中发现,幼儿阅读研究者的构成非常广泛,既有理论研究者也有实践一线园长与教师。其所探讨的问题方向趋同,但论述的方式与层面却表现出一定的脱节。如理论研究者更关注对幼儿阅读和幼儿阅读教育本身理念的认识和态度,而幼儿教师则更强调幼儿阅读指导的方法策略性问题;理论研究者与国际早期阅读研究保持紧密联系,但实践一线幼儿教师一方面接受前沿阅读理念,另一方面则困囿于传统的集体性阅读指导的改革困境;理论研究者各有研究视角,如幼儿阅读的文学与美学研究、幼儿阅读的心理过程研究和幼儿阅读的教育意蕴研究等,其研究结果对于实践者的指导显现出视域的局限。不同领域的研究者为幼儿阅读的研究提供了不同的视角,儿童文学作品本身是一个复杂的有机整体,而幼儿阅读的过程更是一个涉及到知识经验、认知、情感、态度等诸多因素的复杂心理过程。虽然心理学研究者与文学理论研究者在谈到早期阅读时都强调幼儿读者与文学作品的互动,但是,文学视角下的研究者在论述幼儿阅读过程中,往往更强调阅读之于幼儿的意义建构、生命触动与自我精神等方面的价值,而对于幼儿心理的研究基础相对薄弱,论证过程不够严谨,研究论述缺乏坚实基础等。换句话说,现有研究鲜有将二者深入融合一体,从不同文体、不同叙事方式及不同呈现方式来谈儿童文学阅读过程及教育。例如,有研究者认为,读者的社会态度与价值观影响阅读意义的建构,那么作为幼儿读者,他们有社会态度和价值吗?如果有,其发展水平如何?有何具体表现?以幼儿的这种心理特点为研究基础再来谈作品本身与幼儿读者展开的互动可能更实在也更严谨,如互动是如何发生的?为什么为发生?它的价值与意义是什么?

在现实教育问题中,我们需要的不仅仅是心理学研究结果,也并非仅是文学理论的研究探讨,而是基于现实教育问题的整合性应对与理解的方式。只有基于幼儿阅读教育的现实问题,在借鉴各学科研究的同时,以教育者的研究立场,把幼儿阅读作为一个有机整体,来考察幼儿阅读理解与建构的过程,才能分析幼儿参与童书阅读过程中的心理因素及其影响机制,探讨幼儿阅读的本真意义和价值追求。

(二)研究视角的多维与论域界限

学界关于幼儿阅读的研究涉及儿童文学与美学研究、儿童心理研究和儿童教育研究等多个领域。不同视角关注问题的不同维度与层面,而无论基于何种视域,研究者都首先需要对幼儿阅读本身进行界定,只有明晰界线才能深入探索其论域的限定。正如哲学家维特根斯坦曾强调的:“从经验上说,自然存在着一种以这样的方式和另一种方式看这样的事情;而且也存在着这样的情形,在其中如此看一个样品的人一般说来会以这样的方式运用它,而且以不同的方式看他的人一般说来会以另一种方式运用它……人们可以说,他的概念与我的概念不是同一个概念,但是却与其具有亲缘关系。”*[奥]维特根斯坦:《哲学研究》,翰林合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3年,第64页。可见,一个事物的不同界定,事实上是具有亲缘关系的各种理解的概念体系。而为了更好地理解,唯有基于现实问题情境对不同的概念理论进行澄明,研究这些问题重在改善自己关于日常生活中重要问题的思考,“而非只是似是而非地谈论一些深奥的逻辑之类的问题”。*[美]诺尔曼·马尔康姆:《回忆维特根斯坦》,李步楼、贺绍甲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年,第33页。因此,我们在现有关于幼儿阅读的概念界定中,衡量其价值的唯一标准即是,其是否有助于现实问题的明晰与确定。因为在现实问题中似乎有一种特殊的深度——一般的意义“是源起于一种力图理解所有经验上的事物的基础或者本质的努力……对于我们的研究来说,具有本质意义的是我们不想借助于它来学习任何新的东西,而是要理解某种东西它本身,某种已经公开地摆放在我们眼前的东西……”*[奥]维特根斯坦:《哲学研究》,翰林合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3年,第76页。但是我们的研究并不是指向诸现象,而是指向现象的“诸多可能性”。恰如在现象学意义上,幼儿阅读内容是人们所“熟知”的。从其最广泛意义上讲,在当下媒介材料迅速发展的多元文化场域内,除了图书、报刊、杂志等书面材料外,凡是能够摄入幼儿感官的外界刺激信息,包括电子媒体和构成生活世界中,所有丰富而又复杂的感官认知符号,都可能作为幼儿阅读的内容载体,而由此展开的相关活动都可称为幼儿阅读活动。但“熟知”未必是“真知”,正因为对幼儿阅读内容的理解如此宽泛且缺乏深入分析,所以不同研究者对幼儿阅读与过程的界定因研究视角不同而结论各异。

思想的方式等同于实践的方式,所有的实践问题,都可能有多元的本质。“我们需要尊重差异、个性与多元,但也需要追求一致和统一。”*徐继存:《教育学的学科立场——教育学知识的社会学考察》,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年,第165页。然而,这绝不是本质主义的确定性寻求,而是努力探寻现实中的这一问题现象——“幼儿阅读”作为它自身具有何种意义?我们不探究事物的本质,因为也许本质不可知,然不可知不代表不可追问。我们追问的是“幼儿阅读”这一现象本体作为它自身所具有的意义,我们需要探寻可以言说它的各种方式。这种言说,即是一种将经验上升为具有特殊深度与一般意义的理论思维能力。因为没有高度的理论思维,就无法透视泛繁意义上的各种概念体系,更无法引领和推动实践中的经验改革。

事实上,无论是幼儿阅读的文艺美学研究,还是幼儿阅读的心理过程研究,我们希冀的无非是幼儿在人生最初阶段就能够拥有更多“美与自由”的体验,而阅读恰是最能够带给孩子审美与想象自由的过程与方式。恰如大多数学者所同意Self的观点:“任何一本幼儿图书的成功主要取决于它对基本的人类任务、需求的表现和对儿童理解程度与反应水平的关注。更确切的说,幼儿需要成人和图书。他们需要的读物能够支持他们作为儿童拥有的权利,支持他们为满足普遍和个人的需求付出的努力,支持他们在世界中创造意义而付出的努力。”依循着教育者立场的追问,我们发现幼儿阅读内容历来以文学阅读为基础,也正如Jeanne M. Machado所说:“每个儿童从文学阅读经历中获取各自的意义。”*[美]Jeanne M.Machado:《幼儿语言教育》,王懿颖等译,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第229页。当然,童书不可能替代儿童真实的生活经历、交往和发现,因为正是这些才使得童书能被儿童理解。童书为儿童的生活增添了另一个维度和信息的源泉,并且带来了欢乐。每一个儿童都会在他独特经验的基础上理解书的内容并作出相应的反应。可以说,文学阅读反应研究应该作为幼儿阅读研究的重要领域,因为在这里,儿童的需要与权利更能得到满足与尊重。

(三)研究方法的多样与量质两难

幼儿阅读研究的相关研究因各自视域不同,所选择的主要研究方法亦具有明显差异性。心理学研究视域主要以量化研究为主,如大样本调查研究和小样本眼动研究等,以量化数据呈现问题原貌,辅以深层分析,得出研究结论的研究过程;文艺美学研究领域主要以思辨研究为主,如文本的分析、读者反应视域的理论阐述等,以描述性语言分析文本特点与读者之间互动关系的研究过程;教育学研究则较注重质性研究方法,如北京师范大学康长运博士所著《幼儿图画故事书阅读过程研究》,采用质性研究的方法探讨幼儿参与图画故事书阅读过程的心理要素及其影响机制,对幼儿在图画故事书阅读过程中的反应进行描述。研究者以行动研究的方式,参与到幼儿阅读情境中,以幼儿心理机能的反应过程呈现了幼儿在图画故事书阅读过程中的情境与案例。相较而言,对图画故事书内容本身的分析,及其与幼儿读者之间的意义互动、审美互动关系的分析较为欠缺。当然需要明确的是,量化研究和质性研究都有其适用的范围及其限度,如何抉择,还要回到问题本身。教育所面对的对象是人,且是处于人生之初的幼儿,他们具有各种发展可能性,他们反应表达的方式丰富多元却难于完全表达自我内在感受。因此,也许我们需要既从量化研究上得出幼儿年龄阶段的一般性特点及幼儿读者的一般理解水平,从具体情境出发了解幼儿个体的阅读经验与阅读反应的个性特点,还需要从作品与文献分析中剖析内容与读者的深层关联,并尽力抽象出具有理论意义的研究结果。基于此,才能比较好地全面整体地了解幼儿读者作为独立个体,其所具有的一般性与特殊性,为教育者在幼儿阅读过程提供更好的支持与线索。

总体来说,虽然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幼儿阅读研究备受重视,然而相关问题的困惑与争议依然困囿于现实的实践变革当中。原因主要在于:当下真正意义上的幼儿早期阅读研究理论体系尚未形成;对国外相关理论研究的借鉴尚欠缺;幼儿早期阅读理论的本土化研究亟需加强。

三、发展:幼儿阅读研究的三个向度

不同领域的研究者对幼儿阅读及其过程的理解不尽相同,研究也遵循着不同的路径,它们共同构成了我们进一步探索的坚实基础,以及进一步探索的借鉴价值。在现实教育情境中,幼儿阅读过程作为一个有机整体,不同内容材料对幼儿阅读反应的促发与影响,以及由此所能理解的幼儿阅读与建构过程的意义,是我们作为教育者必须直面的。然而,既有研究确实不能很好地反映这个问题,解决这个问题。因为我们如果基于现实的幼儿阅读教育情境,所需要的不仅仅是心理学的研究结果,亦并非文学理论的研究探讨,而是基于现实问题的整合性应对与理解的方式。因此,基于现实问题的视角融合,以及回归田野的实践研究范式是幼儿阅读研究所应致力的方向。

(一)基于多学科维度,同构研究共同体

理论和方法都是用来解决问题的工具。研究者不应用方法来限定问题,而应具有问题意识,让“真实的问题”浮现出来。有研究者认为,方法总是针对一定问题的方法,而理论总是针对一定现象的理论。*[英]凯西·卡麦兹:《建构扎根理论:质性研究实践指南》,边国英译,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9年。早期阅读研究领域涉及儿童文学、儿童心理学、儿童教育学等多学科领域,所以,在开展相关问题研究与探索前,应首先明晰其多学科立场,并基于跨学科视角,积极开展研究共同体的构建与发展。

事实上,教育本身的多维属性已然决定了教育学研究方法的特殊性与复杂性。德国教育学家布雷岑卡提出教育学研究应体现出科学实证的、哲学思辨的和实践体悟的三种思考方式。*[德]W·布雷岑卡:《教育学知识的哲学——分析、批判、建议》,李其龙译,《华东师范大学学报》1995年第4期。学科发展的相互依赖使得无法依据某一种学科为其他学科制定具体研究程序的规程。事实上,任何方法都是针对问题的方法,单纯的理论或方法并不能作为实际研究的一部分,米尔斯也认为:“反思理论和方法时,最大的收获就是对问题的重新阐述。”*[美]C.赖特·米尔斯:《社会学的想象力》,陈强、张永强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年,第130页。对方法的陈述有可能会更好地指导我们开展研究,但方法一定是趋向有利于问题解决的性质的,因而教育学研究者应体现出一定的胸怀与更高远视野。那么,这个视野应该指向何处?——生活世界。狄尔泰说:“一切沉思、严肃的探讨和思维皆源于生活这个深不可测的东西,一切只是都根植于这个从未充分认识的东西”。*张世英:《美在自由——中欧美学思想比较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5页。从生活的视野看待教育问题,我们可以感受到,人绝不是旁观者,不是站在世界之外旁观世界,而是作为参与者“纠缠”在世界万物之中,这种“纠缠”就是生活。所以,教育学者不可能抽身教育现象之外研究教育,而是融入教育生活,只有融入才有意义,人的本质即是意义的探寻。因此,“教育学”之于我们更应是一种视野、眼光、认识和思维的方式。当我们在看待教育问题时常常联想的是解决问题方法,而非问题解决的视角,正如刘云杉教授所谈:“对具体问题的研究方法有两个:一是师无定法,没有一定之规;二是取法自然,一切随情境而定。”*刘云杉:《学校生活社会学》,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24页。教育学关注的是当下,教育生活世界,关注一切与儿童密切相关的日常生活事件(现象),并承载着从这“千头万绪”之中敏感地剥离出教育“问题”并凸显出来,而这一定离不开教育学的批判与反思品性,教育现象繁复,教育问题往往隐晦于琐碎之中,看似熟识,却未必真知。因为熟识所以不证自明、无需深思,然而如若尝试突破,去反思所谓习以为常的“结构”或真知存在般的“结论”,这一反思性尝试恰可能提供意想不到的可能性。“反思性”一词最早是常人方法学论者用来说明社会行动者如何解释互动情境的重要用语。至少有两层含义:其一,当我们解释或定义某一情境时,同时就在创造该情境;其二,行动者给予其行为的说明成为此行为的一部分。正是由于社会行动者的“反思性”,行动者同时创造了一种情境及其对该情境的理解。*杨善华:《当代西方社会学理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45-80页。这种情境与行动的反思性决定了教育学只能是一门多范式学科,即教育学需要跨学科的视野,且需要关照现实回归田野的勇气和能力。

笔者笃信幼儿早期阅读的研究问题作为教育学领域问题之一,作为生活世界真实存在的一个教育现象,其本应具有跨学科的问题性质。如幼儿阅读活动过程中,当作为审美媒介的童书呈现于幼儿读者面前,幼儿读者是如何获得这种审美经验的?作为主动建构者,幼儿的阅读过程一定是融文本与内在心灵相互对话的过程,这一过程是否可探?通读维果茨基的《思维与语言》可知,语言行为的外在表现与儿童内部思维的过程紧密相连,那么是否可以透过研究幼儿在阅读过程中的语言表现、身体行为表现和审美活动表现等反应来探知其阅读经验和审美体验的建构过程?学者伊瑟尔在其著作《阅读活动——审美反应理论》中也有关于阅读活动的跨学科探讨,其阐述道:“文本在什么条件下对读者而言具有意义?文本怎样才能产生意义?”这是双向交互作用的基本理论。文本是文学的唯一实体,作品的价值蕴藏在文本之中,但意义的生成尚待于完成之中,因为“审美的对象(文本)只能在读者的审美活动中构成,文学的作品既非完全在于文本,也非完全在于读者的主观性,而在于二者的双向交互作用的动态建构。”他将文本看作一个召唤空框结构,有待于读者在阅读活动中予以现实化和具体化。需要进一步考察阅读活动中由文本引发的读者的基本运作程序,而其中的关键就是读者在建构一个完整的审美对象时,是如何形成心理形象的。而在对相互作用的双方各自进行了相对独立的考察之后,他又着重论述了文学作品在文本—读者双向交互作用中得以实现的动力和条件。*[德]沃尔夫冈·伊瑟尔:《阅读活动——审美反应理论》,金元浦、周宁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第127-182页。

综上所述,幼儿主体的审美心理过程透视、所读内容的文本分析、幼儿与文本之间互动过程的揭示与解释、幼儿阅读过程指导的思考与理论建构等,无不阐释着它需要的不仅仅是文艺美学、儿童心理学、教育学等各个独立的研究视野,而是相互糅合渗透于过程之中,整合聚焦于现实问题之上。

(二)寓于研究问题,建构主体意义

当下,对于某一研究问题来说,各种不同的“理解”和“解释”立场杂列于陈,学界借以“对话”来展开各自话语体系的“争权”,研究者们从强调“客观”、“中立”,到“体验”、“移情”,再到在“参与”和“对话”中共同建构意义。

我们不可能成为他者,虽然我们基于自然主义传统致力于“价值无涉”,然而,随着阐释主义与建构主义在人文社会学科问题研究中的不断强化,人们越来越意识到,真正的价值无涉永远只能是研究者所致力追求的,先对原始材料进行“深描”,通过细节呈现本质和意蕴,继而对资料中隐含的、有据可依的主体、特征及主体之间的模块化规律进行分析,将它们系统有序地呈现出来,最后对资料的意义进行解释,构建话语知识体系,达到理解的目的。*[英]凯西·卡麦兹:《建构扎根理论:质性研究实践指南》,边国英译,陈向明校,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9年。

问题存在的意义及对其缘由的阐释,往往可以追溯于研究者的学术立场和理论倾向。梳理和分析幼儿阅读研究的基本发展历程,可以感受到幼儿阅读研究发源于很多不同的理论流派和学科传统,各历史时期不同学术思潮及其所反映的理论思辨对其研究过程都产生了深刻影响,而对幼儿阅读研究的不同主体、视角和方法上所存有问题的理论取向,幼儿阅读研究处于几种不同理论取向的张力之中:一方面,它既有注重对研究现象实证性量化的研究,如利用眼动仪对于幼儿阅读过程的追踪研究与量化报告,强调研究结果的科学性与数据化;也有注重后实证性经验主义的考察与分析,如通过质性研究方法对于幼儿阅读过程的行为观察与意义阐释,强调探究研究结果的“真实性”和“可靠性”;而另一方面,随着经验主义考察的深入,研究者对研究对象的“解释性理解”逐渐成为了其研究价值的基本尺度。阐释是研究者对研究对象进行的“解释性理解”,阐释不是一定要论证什么,重要的是从实际的事物中发现什么,从单一的个案中学到什么特殊的东西。它强调描述对象的自然的变化过程,关注研究的过程,注重对研究对象自身的特点和周围环境深入地考察。*Patton, M.Q. Qualitative Evaluation and Research Methods. London: Sage Publications,1990,pp.53-64.研究者所感兴趣的是问题或现象本身所呈现出来的特质,其关注研究者与被研究者之间的主体间性和“视域融合”,而最终结果则在于呈现出“事实”全貌以供参照。总之,正是这种阐释性的或解释性的理解,使得我们逐渐更加关注研究者与研究对象之间的主体间性和“视域融合”、不确定性与“生成建构”的过程性意义。其深层蕴含的思想线索是:从传统到现代、后现代,从一元到多元,从事实描述到意义解释,从论证理论到建构现实,从追求“科学客观”到发展“主体间性”的人文特质,这一线索有助于我们清晰各种不同理论倾向在幼儿阅读研究领域中的不同话语体系与价值倾向。

幼儿早期阅读过程应注重阐释性研究,因为它更强调基于较为深入地、细致地、长期地对幼儿园情境下幼儿阅读活动真实情况的考察,并通过描述、归纳和解释的方式将案例作为认识问题的工具,概括出研究对象的一些特征,从中透视某种具有一般性意义的结论。并基于此,探索幼儿在阅读过程中的心理因素、审美结构与所阅读内容及其呈现方式之间的内在关联性并进行分析,寻求在幼儿园教育环境中优化幼儿阅读教育活动实施的路径。当然,阐释与理解是基于某些问题或现象的解释,一定意义上是一种演绎。既是演绎,必不可免有其预设性前见,这前见又在一定程度上规约了研究过程的开放性与想象力。

任何事物的存在都有其合理性,且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有其复杂性。合理性规定了其恒长存在的价值意义,而复杂性则侧面凸显了其瞬息万变的发展变化。幼儿阅读研究者应理解“幼儿”作为“人”的各种错综复杂的方式和关系,关系是最不稳定的机制系统,因为其主体本身不断变化与发展,那么对担当载体的主体来说,动态、变化与生成也许才是生活世界唯一恒定的规律。所谓规则甚至规律也许都是人为的建构,建构的过程意味着统整,而统整的过程必然需要立场。即所谓的“客观真实”也许事实上并不真实存在,故而,在阐释的“解释性理解”中我们应采取建构主义的立场。幼儿阅读的反应是多元的,幼儿阅读的过程是一个复杂的建构过程,其依赖于阅读的内容,也依赖于互动的情境,是幼儿知识经验、认知、情感和态度等多方面共同参与的相互作用的复杂过程,所以我们应该看到这一过程中“人—社会”之间的交往性和相互性,注意到研究者在理解和解释中的能动作用,使我们的研究成为一种不断在主体交互中动态生成的过程。

(三)回归生活世界,走向田野研究

早期心理学领域往往把幼儿阅读当作一个单纯认知的过程(信息加工的过程),并把这一过程分解成各种心理活动,从注意、认知、理解等心理技能方面研究幼儿阅读的过程,在方法论上注重科学实验研究的传统由来已久且日臻完善。因此,早期幼儿阅读研究沿循着实证主义方法论规范来开展也就不难理解。如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幼儿阅读教育所盛行的测试风,在实验室条件下对幼儿的听觉辨析、视觉辨析和运动技能等基本阅读技能进行测试与训练。到20世纪60年代到80年期间,调查儿童早期阅读能力发展的研究实践虽发生了很大变化,但依然注重其“科学实验”的性质,如“调查者们用采集各种数据的研究方法来考察幼儿的认知发展,包括实验组和对照组、相关性研究、采访、观察、录像和案例分析等实验研究。这些研究是在教师和家庭里实地开展的,而不像过去那样在实验室进行”。*[美]莱斯利·曼德尔·莫罗:《早期儿童读写能力发展》(第6版),叶红等译,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年,第22页。大多数研究者是从认知心理学、审美认识心理学视域对幼儿阅读主体的内在反应机制进行深入探究,旨在研究孩子是如何阅读的,阅读的内在反应机制到底是怎样的。当然,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与发展,有更多研究者逐渐将情意考虑到认知心理过程,并提出儿童阅读审美认知心理学,如加登纳认为:“儿童在经过恰当的训练之后,他们的识别能力是能够有很大提高的。这种训练会增加幼儿在其绘画中所包含的信息量,会提高他们看待艺术品的方法,加强他们对感官与特质方面的注意程度,也会提高他们从事某种标准知觉工作的能力”。*[美]H.加登纳:《艺术涂抹——论儿童绘画的意义》,兰金仁、高金利译,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1994年,第292页。自单纯认知心理学研究到审美心理学研究,人们已经逐步认识到也将更加致力于探索幼儿阅读过程的整体性与复杂性。

很多研究者开始尝试突破以往实验量化研究的范式,而主要采用质性研究的方法,对幼儿在图画故事书阅读过程中的反应进行描述,研究者以行动研究的方式开展并参与到幼儿阅读情境中,给我们呈现了关于幼儿阅读图画故事书过程中的丰富且充实的情境材料与案例分析。这种关注对现象进行描述,并通过一些可操作的程序和手段(如相关验证)对研究的过程和经过进行检验的研究过程,相较前述实验研究的实证主义取向,主要采取的是一种后实证主义的取向。*[英]凯西·卡麦兹:《建构扎根理论:质性研究实践指南》,边国英译,陈向明校,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9年。后实证主义注重对研究现象做后实证的、经验主义的考察和分析,强调的是自然主义的传统,注重对研究结果的“真实性”与“可靠性”进行探究。开展研究之首要,即研究者相信所要研究问题确是真问题,是真实存在的。不过,正如苏格拉底所说,真实是需要拷问的。如何拷问?回归生活世界。其一,研究对象“幼儿阅读活动”是客观存在的真实。其二,研究者在材料收集时,一方面与研究对象处于关系之中,尽可能深入研究对象的生活领域与内心世界;另一方面研究者秉持一种客观、尊重、真诚、理解的态度,竭力接近现实生活的真实存在。

田野研究属于现象学的范式。换句话说,走向田野研究即是回归生活世界。它“是研究者本人作为研究工具,在自然情况下采用多种资料收集的方法对社会现象进行整体性研究,使用归纳分析资料形成理论,通过与研究对象互动对其行为和意义获得解释性理解的一种活动。”*陈向明:《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年,第56页。简言之,就是以归纳的和整体的方式了解在各种特定情境中的人类经验,试图解释事件和被研究者的意义。而质化研究方法就是在自然情景下对个人的生活世界和活动过程进行研究的最好方式,其重点即是通过叙述性的或描述性的方式来仔细观察人们的语言、行动和记录来理解参与者所经历的情形。可见,这种研究范式认为,如果要了解和理解个人,就必须把他放在自然情境中进行考察,个人是生活世界中的人。据此,田野研究的资料收集过程是研究者努力让“事实说话”的过程,“一方面,让事实自己说话,强调对事实本身的尊重;另一方面,事实不能挑选自己,挑选事实的是研究者,”*[英]英克尔斯:《社会学是什么》,陈观盛、李培茱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第34页。所以对事实的呈现必定基于研究者的理解。研究者在进入研究现场收集资料之前,自己的个人因素,包括文化身份,对研究问题的预设,与研究对象的关系等都会成为研究问题的一套价值界定系统。因此,在资料收集的过程中,研究者要尽量“悬置”自己所习得的理论,这样收集的资料可能更加全面。当然在面对资料时,我们习惯于用相关文献(如已有研究成果和相关理论)来解释资料或评述别人的观点,提炼出自己的理论假设或研究模式。可以说,前见难以回避,它是理解的基础,当然也是理解的偏狭之处,韦伯提出“价值无涉”的观点,*[德]马克思·韦伯:《社会科学方法论》,韩水法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3年,第151页。即是针对于此。所以,研究者在问题提出时必然有价值观的参与,但确定问题后,要尽力做到价值无涉。

幼儿早期阅读研究的研究对象是幼儿园自然教育情境中的幼儿阅读现象与活动,这一主题需要对幼儿在阅读过程的表现及反应进行深刻地描述和分析,幼儿处于人生之初,具有其独特年龄阶段特征,必须认识到每个幼儿都有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幼儿阅读的过程更是一个涉及到知识经验、认知、情感、态度等诸多因素的复杂心理过程,所以要研究幼儿阅读过程就不是简单的对一种“客观现象”的描述,而应该深入幼儿的内心世界,虽然幼儿难以用符合成年人规范的语言进行自我表达,但是正如瑞吉欧教育所倡导的,儿童有“一百种语言”表达的方式,需要我们以个人的角色去“了解”这个世界,“理解”这个世界。这就需要研究者走进田野,走进幼儿园里的幼儿生活,生活是整体的,所以我们要关注幼儿园阅读教育活动开展与阅读课程整合的情境,走进幼儿园的课程生活,走进幼儿园管理者、教师群体,与他们进行交谈和沟通,倾听他们,理解他们的关注点;观察他们的行为,了解他们的生活体验;挖掘出反映他们所认同的理念与观点,从而获得真实的课程体验。正因如此,田野研究所具有的特性与本研究的对象与目的具有相宜性。走向田野,深入幼儿园生活进行非参与的观察、参与性的访谈、思考与分析现实情境的问题,致力于在真实而自然的教育情境中,亲身体验幼儿参与童书阅读的互动过程,收集第一手资料,以期对幼儿阅读及其过程获得较为整体、深入的理解和把握;采用个案描述的方式,如案例分析、情景描述等方法,展示幼儿走进童书世界的过程并对其阅读过程中的反应表现进行“深描”。幼儿阅读反应多元,且与幼儿的发展密切相关,从“纵向”上揭示幼儿在自然情境下阅读理解和建构的过程,使幼儿阅读研究的一般历程在认识上更为具体而清晰。据此,明晰我们作为教育者,应如何更好地理解幼儿读者,以及在幼儿阅读指导过程中所应秉持的价值追求、内容选择与组织方式。

责任编辑:时晓红

Review and reflection: thirty years of research on kids ’reading

Su Min, Wei Wei
(College of Teachers’ Education,Shandong Normal University,Jinan Shandong, 250014)

As an important way of learning and development for pre-school kids, reading has been the focus of early education researchers since the 1980s. Researchers have probed into the kids’ reading from different perspectives and reaped plentiful and substantial fruit. Based on the review of and reflection on thirty years’ development course of pre-school kids reading research, this article reviews the existing literature, reflects the existing basic problems, examines the theoretical essence behind the causes of the problems and discusses the future development direction of the research on kids’ reading. In order to further expand and accelerate the solution of the problems in the research of kids’ reading, the article provides the essential research background and basis of the problems. Through study, three development dimensions of pre-school kids reading research are revealed: building research community based on multi-subjects, constructing subjective meaning and returning to the world of life, and moving towards field study.

kids’reading, development course, basic problems, theoretical orientation, development trend

2016-02-25

苏敏(1985— ),女,山东日照人,山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博士研究生;魏薇(1961— ),女,河北青县人,山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博士生导师。

G610

A

1001-5973(2017)02-0107-12

猜你喜欢

研究者幼儿过程
从“要遵守”到“我来管”——大班幼儿的自我管理初探
高等教育中的学生成为研究者及其启示
如何让幼儿爱上阅读
如何培养幼儿的自信心
描写具体 再现过程
临终是个怎样的过程
研究者称,经CRISPR技术编辑过的双胞胎已出生。科学将如何回应?
研究者调查数据统计
让幼儿的每一天充满阳光——论幼儿自信心的建立和培养
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收获最大的是哪些,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