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究电子信息工程技术的发展及保障途径

2017-04-14闵路

电子测试 2017年7期
关键词:信息工程处理器发展

闵路

(成都理工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四川成都,610059)

探究电子信息工程技术的发展及保障途径

闵路

(成都理工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四川成都,610059)

随着快速发展的社会经济,我国科学技术水平显著提升,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对电子产品的依赖程度不断加深,在各个行业和领域中都广泛的应用了各种电子信息技术。为了实现电子信息工程技术的顺利发展,就必须加强保障,这样才能够实现其顺利发展。本文主要是从电子信息工程技术的发展方向以及保障电子信息工程技术发展的有效途径这两个方面对电子信息工程技术做出了详细的分析和研究,这样不仅仅能够帮助确定电子信息工程技术正确的发展方向,加快提高电子信息工程技术水平和质量,同时也能够为电子信息工程技术的发展营造出安全、良好的发展环境,保证其得到有效发展,更好的发挥出电子信息工程技术的有效作用。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发展方向;保障途径

0 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信息的需求不断加深,这也就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电子信息工程技术的快速发展,并且需要实现电子信息工程技术的持续进步。

1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的发展方向和趋势

1.1 多核处理器

对于电子信息技术发展来说,最关键的就是需要加强对多核处理器的研究和开发。虽然对于当前的处理器来说,体积越来越小,能够很好的满足人们在这一方面的需求,但是就处理速度来说,还有待进一步提升,这主要是因为目前处理器的体积和速度是呈正比例关系,即体积越小、速度越慢,体积越大、速度越快[1]。从第一台计算机问世以来,人们一直都在致力于研究和开发性能更好的计算机设备,而且处理器技术也得到显著进步和提升。因此处理器的发展方向主要就是,体积越来越小,但是速度越来越快,两者之间应该呈反比例关系。

1.2 人工智能技术和多媒体技术

为了更好的发展电子信息工程技术,就必须加强对人工智能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实现两者之间的有效结合。特别是在近几年来,社会的信息化、自动化以及智能化程度不断提高,人们对手机、电脑等电子设备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因此,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也应该逐步向智能化和人工化的方向发展,这也是顺应社会发展的重要方面。

1.3 通信技术

为了实现电子信息工程技术的全面发展,更好的应用通信技术是十分关键的。在通信技术中主要包括数字化无线技术、卫星通信传播技术等方面,这也是当前我国移动通信得到快速发展的重要前提和基础保障。在当今的社会中,通信设备对人们生活和工作的意义不言而喻,因此在电子信息工程中还需要加强对通信技术的开发和应用[2]。

1.4 光电子技术

在相关学术研究结果中显示,未来人类社会会向光技术时代发展,虽然就目前来说光技术仅仅知识人们的一种猜想,但是就当前的科学技术发展来看,这也是不无可能的。光电子技术也会成为电子信息工程技术的重要发展方向。

1.5 互联网技术

随着互联网设备和技术的逐渐推广和普及,人们不断提高对互联网发展的要求,并更加深入的研究IPV4网络系统体系。而且就目前来说,网络地址的紧张程度不断加深,为了进一步提高网络服务质量,就必须加强对互联网性能的研究和开发性能,进而更好的满足人们的需求[3]。

2 保障电子信息工程技术的有效途径

2.1 加强市场、制度以及技术三者间的有机融合

为了促进我国电子信息工程技术更好的发展,提高其智能化、信息化和专业化程度,就必须加强市场、制度以及技术三者间的有机融合,实现我国电子信息工程技术的国家化、专业化发展。

2.2 加强对有效发展战略的制定

如果想电子信息工程技术发展的更加顺利、合理、科学,就必须制定出相关的发展战略,在战略制定的时候需要充分的考虑到我国的实际情况,并结合所面临的国内、国际环境,保证发展战略的合理性和科学性,为电子信息工程技术的发展提供制度支撑,保证所有发展环节都有章可循、有法可依[5]。同时还需要加强技术开发和培养,这样才能够从根本上实现科技化创新。

2.3 注重对政府服务职能的提升

为了保证电子信息工程技术能够顺利发展,国家政府的支持和鼓励是十分关键和必要的。政府单位通过提高自身的服务职能,在政策上适当放宽标准,这样不仅仅能够吸引高水平的专业人才,同时还能够维护良好的市场环境,保证市场竞争的合理性,这对企业竞争实力的提高也具有重要意义。

3 结语

为了保证电子信息工程技术能够向更好地方向发展,提高发展水平和质量,首先就需要加强市场、制度以及技术三者间的有机融合,为电子信息工程技术的发展提供重要支撑;其次需要加强对有效发展战略的制定,保证所有发展过程中都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和科学性;最后需要注重对政府服务职能的提升,为其营造出良好的发展环境和氛围。

[1]李冬阳,余辉,王泽亚.关于电子信息工程如何发展现代化技术的探究[J].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2016,(23):103-104.

[2]张尧,李长泽,范东宁.电子信息工程现代化技术发展现状及完善途径[J].南方农机,2016,(03):67-68.

[3]崔铭尧.试述电子信息工程的发展现状及应对措施[J].信息化建设,2016,(01):393.

[4]李晓磊,张明明.刍议电子信息工程的现代化技术[J].通讯世界,2015,(13):88.

[5]邱磊,郭湘军,陈忠思.我国电子信息工程发展现状及保障措施探讨[J].电子制作,2013,(23):139.

Explore the development of electronic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technology and the way of protection

Min Lu
(School of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hengdu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Chengdu Sichuan,610059)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social economy,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level of our country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in the daily life of people dependent on electronic products constantly, in various industries and fields are widely used in a variety of electronic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 order to realize the smooth development of electronic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technology, we must strengthen the protection, so as to achieve its smooth development. The main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make a detailed analysis and study of electronic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technology from the direc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electronic and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technology as well as an effective way to guarantee the development of electronic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technology of these two aspects, this not only can help determine the direction of development of electronic and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technology correctly, accelerate the improvement of electronic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technology level and quality, at the same time can the development of electronic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technology to create a good environment for the development of safety, ensure the effective development, and better play the effective role of electronic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technology.

electronic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technology;development;protection

猜你喜欢

信息工程处理器发展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电子信息工程专业
电子信息工程的现代化技术探讨
探讨电子信息工程设计的自动化技术实践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Imagination的ClearCallTM VoIP应用现可支持Cavium的OCTEON® Ⅲ多核处理器
ADI推出新一代SigmaDSP处理器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
《自动化与信息工程》2011年总目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