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节日场域中礼物馈赠现代转型的文化解读
——以中秋节为例
2017-04-14李静静
李 静 静
(河南大学 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河南 开封 475001)
中国传统节日形成于漫长的农耕社会,在中国历史社会更迭中不断地发展、演变,最后约定俗成演化成独具华夏民族魅力的传统节日。中秋节是我国传统大节,以团圆为中心,其节俗活动不管是在外部形态还是内在属性上都与“圆”这一文化符号息息相关。具体表现在或是以“赏圆”为中心的游乐形式,或是以“吃圆”为中心的节日食俗,或是以“走圆”为中心的社交习俗。
众所周知,礼物馈赠是人类社会最重要的社会交换方式之一。从莫斯的《礼物》开始,国内外学者对礼物交换现象的研究从未中断过。中国传统节日中的礼物馈赠也是一种常见的民俗事象,比如春节送酒、糕点,端午节送角黍,中秋节送月饼等。前人对节日礼物馈赠的研究中,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是萧洪恩等人的《礼物的话语:春节场域下送礼演绎模式的文化解读》[1]一文。作者以文化社会学为视角,运用符号学、现象学对春节场域下礼物交换的种种现象进行文化解读,补充节日场域中礼物交换研究的不足。本文将在前人研究基础上,以中秋节的礼物交换为研究对象,通过探讨中秋节礼物馈赠的历史渊源与发展,以及在现代化、城市化的进程中,中秋节礼物馈赠的现代命运,呈现传统节日场域中礼物馈赠在现代化语境中的生存状态,这对我们认识传统节日在当代社会的发展与现代转型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中秋节礼物馈赠的起源与发展
中秋节是我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起源于唐朝赏月习俗。在四大传统节日中,中秋节虽形成时间最晚,却有着丰富的节俗活动,祭月、拜月、赏月、玩月、走月、跳月等都是其节日活动。中秋节是专属于中国人的节日,“大千世界共此月,世人不共中秋节。泰西纪历贰千年,只作寻常数圆缺”(《八月十五日夜太平洋舟中望月作歌》)。清代诗人黄遵宪很为西方人不懂过中秋节而感到遗憾。月饼是中秋节专属的节令食品,中秋月饼出现于什么时候?目前,社会和学术界对此看法存在着很大的争议。
关于中秋月饼的起源,学术界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一是说中秋月饼出现于汉代;二是有学者认为出现于唐朝,主要依据是文献中记载了唐高祖李渊在中秋节时赏月、吃月饼和赏赐月饼给别人[2]9;三是多数学者认为中秋月饼出现于宋代,苏轼的“小饼如嚼月,中有酥与饴”和《武林旧事》《梦梁录》中关于月饼的相关记载是其主要依据。*陈诏《美食寻趣》:“苏东坡有咏《小饼》诗:‘小饼如嚼月,中有酥与饴。’已将‘月’与饼联系在一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第107页);周建邦《“月饼”亦指“茶饼”》,《寻根》,1997年第6期;王康,杨键《中国节日文化》,华文出版社,2007年,第181页。四是认为出现于明代,具有代表性的学者有杨琳、黄涛等,*杨琳《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宗教文化出版社,2000年,第328页。黄涛、王心愿:《中秋月饼考》,《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2期。运用大量的文献进行考证,认为作为中秋节标志性食品的月饼出现于明代。通过梳理文献和学者们的观点,笔者也认为中秋月饼始于明代,因为明代文献中真正明确地记载了中秋月饼,且明代人们也普遍认同月饼是中秋节专有的节日食品。中秋节期间馈赠月饼依然盛行,那么月饼作为一种礼物互相赠送出现于什么时候呢?
明代的中秋节,馈赠月饼已成为全国最为流行的重要的节俗活动。
首先,从民间传说看,相互赠送月饼可能与元末朱元璋起义有关。据传,元末起义领导人张士诚在中秋节前夕向百姓赠送麦饼,并在麦饼内夹入带字的字条,上面写着“八月十五杀元兵,家家户户齐动手”,定于八月十五日晚起义。八月十五晚上,各家掰开月饼,看见字条后,纷纷拿起菜刀,揭竿而起。[3]549这个传说是民众对赠送月饼来历的阐释,是民众的集体历史记忆。由传说传奇性的特点可知,民间流传的传说是不足信的。但经研究考证可知,互相馈赠月饼产生于明代,传说中的说法是元末明初,这说明民间传说与历史记载事实有部分的吻合。
其次,从文献记载看。明代的文献中不仅出现了关于中秋节吃月饼的确切记载,互相馈赠月饼的习俗也在此时出现了。明代沈榜《宛署杂记?民风》“八月馈月饼”条目下说:“士庶家俱以是月造面饼相遗,大小不等,呼为月饼。”[4]192由此可知,无论是士绅官宦之家,还是庶民百姓之家,八月制作月饼并互相馈赠已成习俗。田汝成《西湖游览志余5熙朝乐事》云:“八月十五日谓之中秋,民间以月饼相遗,取团圆之义。是夕,人家有赏月之宴,或携醘湖船,沿游彻晓。”[5]361字里行间透露出中秋之夜,百姓在月光下尽情狂欢的景象。这里明确指出了中秋节馈赠月饼的含义,即亲友团圆。《帝京景物略》中关于中秋节的描述是:“八月十五日祭月,其祭果饼必圆;……月饼月果,戚属馈相报,饼有径二尺者。女归宁,是日必返其夫家,曰团圆节也。”[6]104中秋节赠送礼物以月饼为主,加以节令性的瓜果等,内容较之前丰富起来了。值得引起重视的是,民间尤其重视中秋节夫妇团圆,妇女们在中秋节当天与父母团聚后,必须返回夫家,与丈夫团圆。
中秋节礼物馈赠内容随着社会的发展也在不断地变化。明代后期,北京的月饼制作精良,价钱也比较昂贵。“市肆以果为馅,巧名异状,有一饼值数百钱者。”[4]192清代江南“人家馈贻月饼,为中秋节物”[7]166。由此可知,中秋节馈赠月饼是全国范围内的一种节俗活动,不只北方,江浙一带也有此习俗。清后期的北京出现了品牌月饼,“中秋月饼以前门致美斋者为京都第一”。[8]79
通过对上面文献的梳理可知,作为礼物馈赠的月饼应该具有两个特征:其一,月饼必须是圆形的,象征着天上的圆月和人间的团圆;其二,它是一种人们共享的美食。只有满足以上两点,月饼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用于中秋馈赠的礼物。作为团圆象征并被用作联系亲友感情工具的月饼出现于明代。因明代非常重视亲友间的人情往来,月饼成为亲友之间相互馈送的礼品可谓恰逢其时。随着社会生活的变迁,物质生活条件的改善,中秋节的礼物馈赠之风仍在流行,但馈赠内容、仪式空间和礼物关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二、中秋节礼物馈赠的当代传承与变迁
中秋节是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亲友间互相赠送礼物是中秋节重要的习俗活动,是一种节日象征符号。中秋节赠送礼物自明代产生以来,至今已传承了几百年。变化是传统节日生命史上的常态。[9]传统的节日习俗会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而发生改变,中秋节的礼物馈赠也在传承中变迁,在变迁中传承。尤其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秋节礼物馈赠在礼物内容、仪式空间与礼物关系上均发生了很大变化。
(一)礼物内容:从单一到多样的转变
传统的节日习俗诞生于农耕社会,庆贺丰收是传统节日主要的节俗活动之一。中秋节是丰收的时节,此时各种瓜果成熟上市,因此又被叫作“果子节”。作为中秋节节令食品的月饼和瓜果,既是祭祀月神的供品,也是人们用来庆贺丰收的劳动果实。由上文可知,中秋节互相赠送礼物始于明代,赠送的礼品主要是月饼与节令性的瓜果。礼物的内容呈现出单一的特点。新中国成立后,物质条件稍有改善,传统节日食品较之以前更为丰富。1954年《人民日报》登载一则通知:在八月初,中国食品公司北京市公司的采购员就出发到西北区的甘肃和内蒙古草原采购牛羊;现在东北的苹果、广东的香蕉等已经源源运来北京;北京市供销合作总社已经采购和组织加工了一批肉、鱼、水果、月饼等食品。新中国成立之后,肉类食品已经进入传统节日视野中。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物质生活条件的改善,月饼的品种多达上百种,如京式月饼、广式月饼、苏式月饼等,且传统的月饼已不再是唯一的馈赠食品。《60年中秋礼品变迁 不送月饼送牛奶》的报道清晰地表达了这种变化:近70岁的齐大爷,中秋节收到了在外地工作的孙女给他寄来的两箱牛奶,牛奶营养又健康。这些变化说明中秋节的礼物趋于多样化,更倾向于健康、营养、有品质的食品。
(二)仪式空间:从团圆到休闲的跨越
在中国传统的民俗文化中,“圆”是一种象征着“团圆”“圆满”的文化符号,常被视作团聚、幸福、美好的代名词。自宋代起,人们的团圆意识便与中秋节发生联系。明清时期,由于理学思想的浸染,人们在思想情感上表现出强烈的家庭依恋。“天上月圆,人间饼圆。”月饼因“圆”的外形,成为中秋节亲友团圆的象征,是节日必不可少的食品。例如《高阳县志》载:“十五日,为中秋节。戚友率多以瓜果、月饼相馈遗。”[10]343“如果不参与这种活动,作为一个中国人,就会有一种生活不完满的感觉,有一种感情的失落,有一份幸福感的缺失。这种体验主要不在于生理上的满足,而是人的文化身份得到确认的幸福感。”[11]129此时月饼承担着阖家团圆的功能,回家团聚是人们所向往的,家庭庭院为人们的团聚提供了场所,人们的幸福感得到确认。
快速城市化改变了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传统的过节方式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人们更注重精神上的愉悦。在团圆主题不变的情况下,中秋节又被赋予了休闲的含义,外出旅游成为现代人所追求的一种休闲方式。尤其是2008年后,中秋节有了一天的法定假期,而在实际的运行中,往往有着一个3天的小长假,这就为人们的出行提供了必要的时间保证。3天的短线休闲游受到年轻人的广泛欢迎。有的年轻人还给父母报名,全家一起旅游,这既符合团圆的意义又增加了休闲的元素。整个社会生活环境发生了变化,过节仪式空间也会改变,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
(三)礼物关系:情感性走向工具性
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我国城乡每一处都在经历天翻地覆的变化,传统的农耕文化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现代化浪潮不可阻挡,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首先表现在人际关系的改变。人际关系的改变可以从礼物关系的变化进行探讨。转型期礼品逐渐被市场化、商业化,礼物关系也从情感性走向工具性。
转型前期,由于物质条件匮乏,中秋节前后,亲朋好友自制月饼互相赠送,中秋夜一家人团聚一起赏月,一起品尝,对家人表达团圆平安的祝福。现代社会的转型带来了都市化、市场化,每个人的自主性得到增强,人际之间的关系更加开放,这使得送礼的功利性越来越强。随着物质条件的改善,月饼的形态也趋于多样化,品种和花样从单一到美观,制作工艺、包装也更加精美。月饼的商业外延被无限地放大,月饼逐渐成为纯礼品,文化象征意义被削弱;同时又被附加利益、交换的内容,作为礼品的辅助功能得到了极大的强化和张扬。髙档化、奢侈化和公关化,是近些年来人们赋予月饼新的特殊使命。这与传统文化中月饼象征团圆的文化内涵相悖,这也使得礼物关系从情感性走向工具性。
三、中秋节礼物馈赠的文化内涵
在中国传统社会中,礼物往往代表着一定的符号意义,承载着文化的规则,蕴含着一定的仪式,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实践中,传递某种祝福,表达某种希望。中秋时节,月饼与月亮连结在一起,被赋予美好的意蕴,是中国人执着的生命观,是生命永恒的表达。月饼作为赠送的礼品,无论在什么样的环境下都有着深厚的文化意蕴。
(一) 礼物馈赠是社会关系的象征
传统社会中,岁时节日礼俗都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农时活动紧密相连,传统节日都有相应的礼物馈赠礼俗。礼物馈赠是人际交往的一种模式,人们通过馈赠礼物扩大自己社会交往的圈子,增进关系网络中的情感联络,从而促进个体本身在社会中的流动。对中秋节而言,月饼是团圆的象征,象征了家事、人事、国事的团圆。人们馈赠月饼其实是人情的一种交换,是情感的黏合剂,能够使人们的感情加固,社会关系更加稳固。这种馈赠实现了送礼者和收礼者在社会关系层面的整合与凝聚,进一步强化了人际关系和社会关系。
传统节日主要是协调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们希望通过节日庆典与仪式取得自然与人的沟通。节日礼物馈赠恰好在调节人与人之间关系方面起到了媒介作用。“一件礼物显示了送礼者和受礼者之间的关系,礼物表达、连结和创造了社会关系,有超出礼物的物质价值以外的价值。”[12]105众所周知,中秋节馈赠月饼更多发生在亲朋好友之间,是表达性的礼物馈赠。人们通过礼物来巩固自己的社会关系网络。这种原则是双重的,不仅要求物质上的馈赠,更体现了莫斯的“礼物之灵”,即礼物馈赠的精神方面。中秋月饼馈赠就不仅仅是一种物的交流,更是表达了给予者与收受者之间的一种情感,这种情感正是月饼所表达出的团圆、美好以及生命长久的寓意。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它是人与人之间一种社会交往的手段和方式,对于社会关系的整合和凝聚有着重要的作用。
(二) 礼物馈赠是社会伦理观的反映
中秋节是我国传统的大节,团圆是中秋节俗的中心含义,这与中国家族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在传统社会中,中国人就已经形成了和睦团圆的民俗心理,非常重视亲族的感情和血亲之间的联系。家庭团聚成为了家族生活中的大事,传统节日就为人们的团聚提供了良机。月饼作为中华传统文化载体和美好祝福的礼品,传达了人与人之间的感情交流,承担着情感沟通的纽带,是社会伦理观的一种反映。
礼物不仅仅是物质的,其本身更是一种文化符号的象征。中秋节的节令食品是月饼,在民间又被称为“团圆饼”,象征着团圆。“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花好月圆的中秋节,不自觉让人们由天上的月圆联想到了人间的团圆,因此中秋在古代又被视为“团圆节”。从宋代开始,人们的团圆意识便与中秋节产生联系。中秋时节,为人们加强亲族、社会成员间的联系提供了时机,“中秋民间以月饼相遗,取团圆之义”,小小的月饼在民间的节日生活中作为团圆象征与联系感情的信物互相馈送,实现对家族关系的再确认。[13]200
中秋节赠送月饼的价值不仅仅是月饼本身的价值,最为重要的是人们利用它来表达自己对亲友应尽的义务,以及美好的祝福。“十二度圆皆好看,其中圆极是中秋。”中秋节期间月光最为皎洁、明亮,是赏月、走月的最好时间,圆月又是一种团圆的符号,满足了人们从古至今都有的大团圆的心态。此时人们可以尽情地享受阖家团圆的欢乐与幸福,这是对乐观向上的生命观的歌颂。且通过月饼的馈赠能够进一步强化人际关系,实现家庭、家族和社会的团结和凝聚,使亲人朋友之间有了更深的联系,而节日就是这种感情联系的纽带。
四、结语
中秋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大节,祭月、拜月、赏月、玩月、走月等丰富的民俗活动为节日增添了亮丽的色彩。中秋赠送月饼自明代产生以来,俨然成为中秋节的一个标志性符号,在促进家庭团结与家族和谐、加强亲友之间联系等方面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年复一年地向世人传递着和睦、团圆、吉祥的美好愿望。但在现代城市化进程中,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秋节节俗活动也不例外,在团圆主题不变的情况下,中秋礼物馈赠的内容从单一变得多种多样,仪式空间发生了从家庭成员在家里团聚到外出休闲旅游的转变,以及礼物关系较之以前趋向工具性。传统的中秋节礼物馈赠文化在现代转型和现代生活的语境中,一方面仍然传承着中国传统的优秀文化,另一方面又为适应现代社会的转型以及满足人们的各种需求而不断地调整,从而实现传统文化的重构。
[1] 萧洪恩,王娟,马丹.礼物的话语:春节场域下送礼演绎模式的文化解读[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5).
[2] 汪国钧,陆国璇.中国月饼[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
[3] 徐寒主.中国历史百科全书5民族民俗卷[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05.
[4] (明)沈榜.宛署杂记[M].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1980.
[5] (明)田汝成.西湖游览志余[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6] (明)刘侗,于奕正,孙小力校注.帝京景物略[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
[7] (清)顾禄.清嘉录[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9.
[8] (清)潘荣陛,富察敦崇.帝京岁时纪胜 燕京岁时记[M].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1981.
[9] 张勃.坚守与调适:城市化进程中清明节的传承与变迁[J].文化遗产,2016,(1).
[10] 丁世良,赵放.中国地方志民俗资料汇编(华北卷)[M].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89.
[11] 黄涛.中秋节[M].北京:中国社会文献出版社,2008.
[12] 庄孔韶.人类学通论[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3.
[13] 萧放.岁时——传统中国民众的时间生活[M].北京:中华书局,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