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高校思政教育模式研究
2017-04-14韩汶轩
□韩汶轩
(河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河北 保定 071000)
创新高校思政教育模式研究
□韩汶轩
(河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河北 保定 071000)
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创新高校思政教育模式,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尤为重要。新形势为我们如何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提供了方向:坚持原则,尊重教育规律;与时俱进,丰富教育内容;解放思想,改进教育思路。
坚持原则;与时俱进;解放思想;思想政治教育
毛泽东同志在《论新阶段》中,第一次明确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一命题,并将它不断应用到我国实际环境中去,形成我党的第一个重大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的根本任务,因此在新时期,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也已经成为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方式。目前我国高校思政教学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一是教学方式单一化,教学模式创新性低,大部分思政课堂还是传统的“填鸭式”教学,老师只负责讲解传统理论知识,而不注重学生课堂外的消化。二是教学设备陈旧,大部分思政课堂还是简单的照本宣科,而不重视先进设备和新媒体的应用。三是实践教学环节薄弱,教学方式方法的创新性不够。因此创新思政教育模式研究,就应该在坚持原则的基础上,不断的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思政教学模式,将单一性不断创新,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1 坚持原则尊重教育规律
坚持原则指的是在从实际情况出发,依据一定的准则和规范,探索事物发展的本质规律。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创新思政教育新模式基本是要坚持原则,尊重教育规律,在遵循规律的基础上开展模式创新。毛泽东同志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奠基人,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先驱,他的人本思想、群众路线思想等为新时期思政教育提供了原则借鉴。
在一定程度上,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主要为在校大学生,实质上就是一种人文关怀。思想政治教育的原则就是要体现人本化、群众化,思想政治教育是具有人文关怀内涵的,人文关怀又通过思政教育得以传导,人文关怀始终贯穿于马克思主义学说。因此创新高校思政教育模式,必须要求我们坚持原则,尊重教育规律。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和主体性地位,实现个性发展与全面发展相统一,以学生的全面自由发展为理念、为目标。
1.1 坚持思政教育人本化
人本化思想是群众路线思想的核心内容,思政工作者要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学生对教学的介入性和参与性。要加强老师与同学的沟通联系,注重同学之间的健康交往和正常联络。大学校园是青年大学生进入社会的桥梁,可以把它比作亚社会。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引导和教育个体认识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相辅相成的一致性,要注重思政教育人本化,使个人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使自己的个性塑造凝聚着追求个人与社会之间某种特定关系的意向,这种特定关系蕴含着人类的幸福和我们自身的完美。”[1]
1.2 坚持思政教育群众化
群众化思想是群众路线的重要内容,将群众遇到的问题通过正常渠道给予解决线思想运用在思政教育中就是充分保证学生表达意见的方式是多渠道的。一方面,学校在制定与学生有关的规章制度时应主动通过恳谈会或网络调查等方式听取学生意见,再进行实际调查;另一方面,创建微信、微博、邮箱等平台面向学生来反映意见问题,并且保证有效性和畅通性。
1.3 坚持思政教育务实化
务实化思想是群众路线思想的基本特征,明确工作作风要坚持务实性,群众是否满意是党一切工作的评判标准。坚持一切为了学生,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坚持批评与自我批评、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求真务实作风应用在思政教育课堂中,就要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要对学生的思想行为作出一定的判断和指导,既要消除教学中的矛盾、缓和教学关系,也要保证教学质量。
2 与时俱进丰富教育内容
与时俱进指的是观念与行动随着时代一起进步,在尊重客观事实的基础上把握时代规律,使党的理论与工作体现时代性和先进性。不能只把马克思主义当做是意识形态来对待,更要把它当做是一门科学来发展,必须紧跟时代潮流,把握当代大学生思想发展新趋势、新变化。
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发展,人们的实践活动范围已经拓展到全世界范围,我国也正处于社会转型期。不可否认的是,虽然现在的社会物质条件得到极大丰富,但与此同时造成的社会弊端也显而易见,一个突出问题就是现代社会信息发展迅猛,再加上青年大学生自身接受信息的快速性和浅薄性的特点,导致他们理想迷失、信仰缺乏。我们这个时代不缺乏物质性的东西,但是缺乏信仰,缺乏创新。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也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我们更加突出的问题是不平衡和不充分,落实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来,要求我们必须坚持与时俱进,丰富教育内容。
首先,加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当下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尤为突出,为此,加强思政教育的同时也要加强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关注。一方面,引导大学生保持健康积极的心态,广泛开展心理健康活动,例如创建心理辅导教室、开展青年价值观相关讲座等,充实大学生的精神生活。另一方面,关注特殊学生群体,切实解决学生在学习生活的实际困难。一般而言,现代高校大学生心理问题的诱因多数来源于学习压力与生活压力,要切实帮助学生解决实际困难,做好对学生的沟通交流工作。其次,拓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不仅需要加强马克思主义原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等传统科学理论的学习,还需加强对世界形势认识、对我国国情党情的教育,注重培养大学生坚定的理想信念,加强理想信念的凝聚是形势所迫,也是必要选择,人民有信仰,国家才能更加兴旺发达,因此要拓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在传统思政课堂中融入理想信念教育。再次,增强创新精神的培养。树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给予学生时间和空间上的自由来激发创新意识。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思政教育内容具有时代性的重要体现,学校要大力宣传当前形势与政策的新内容,使学生及时了解国家面临的新机遇和新挑战,激励学生的积极进取、勇于创新的品质。最后,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在思政的教学过程中,要通过引导学生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来加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习。因此,思政教师要选取针对性强的方式,例如充分利用第二课堂,增加实践教学内容,既要求老师考虑教学实际要求,又要考虑学生的能力和个性发展。
3 解放思想改进教育思路
解放思想指的是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前提下,尊重客观事实规律,与实际相结合的基础上,突破惯有思维解决问题,提出新思路新设想。在新形势下,对高校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必须突破传统观念的束缚和教学方法,要解放思想、大胆探索,切实对创新思政教学思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起到实效作用。
一是在思政教育中强化实践教学。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有利于大学生了解国内形势、拓展视野、提高创新能力。社会实践是促进思政教育发展的强有力工具,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社会实践活动,立足中国实际,聚焦社会问题,在理论与行动的双层面培养大学生服务社会的意识。加强思政教育的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内在要求,实践需要理论来指导。从深层意义上讲,思政教育实践活动对现实关怀的程度代表学科发展的前进方向,是马克思人道主义思想的现实体现,推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二是在思政教育中注重新媒体技术的应用。传统的思政教学方式有课堂、讲座、专题会议等等。然而新时期下,大学生接受信息的途径增多,他们善于运用互联网、自媒体、微博以及各种论坛等现代通讯工具。因此,思政教育也应突破传统教学方式,积极探索和发展多种网络教学新形式,注重应用现代网络工具。一方面,充分利用网络,借助校园网创建思政教育专页专栏;借助微信功能创建本校思政专业公众号;借助现下自媒体兴盛的势头,引导专业突出的学生创建思政方面的学习型自媒体。另一方面,注意营造积极健康、自由开放的网络环境,尊重语言自由的同时拒绝污蔑性语言,制定适当、符合实际的网络制度。三是丰富校园文化,推进思政教育。打造特色校园文化已经在我国高校引起广泛的重视。一方面需要学校的教育和引导,另一方面需要学生自身意识的觉醒。比如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工作、创新团日活动、利用校园板报对党中央的政策方针以及领导人讲话进行普及、学生团体进行下乡社会服务以及进行调查社会问题等等。只有不断形成特色鲜明、内涵丰富的校园文化,才能更加充分发挥文化育人的作用,从而进一步创新思政教学模式,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大学生是国家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是祖国的未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高效思政教育模式,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全党全社会共同的重大任务。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是大学生的必修课,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途径。在用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武装大学生的同时,改进并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这是我们党、各级政府和各级各类高校都十分高度重视的问题。因此,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更加不断的创新高效思政教育新模式,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
[1]孙迎光.马克思“完整的人”的思想对当代教育的启示[J].南京社会科学院,2011(5).
1004-7026(2017)23-0146-02
G641;G206
A
10.16675/j.cnki.cn14-1065/f.2017.23.103
本文系河北大学研究生创新资助项目“混合教学模式下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研究”(项目编号:X 201764)的阶段性成果。
韩汶轩,女,汉族,1995年2月生,政治面貌:中共党员,文化程度:河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 2016级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