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农科类研究生的压力源及心理健康教育对策探讨
2017-04-14汪振明
李 明 汪振明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陕西 杨凌 712100)
【青少年论坛】
新形势下农科类研究生的压力源及心理健康教育对策探讨
李 明 汪振明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陕西 杨凌 712100)
“研究生教育作为国民教育的顶端和国家创新体系的生力军,承担着高端人才供给和科学技术创新的双重使命。”“高端人才”理所当然成为国家和社会对研究生群体的期望和定位。但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变,研究生队伍的日渐壮大,曾几何时“象牙塔尖的光环”早已不再,他们的就业形势及社会评价与本科生相比并没有压倒性优势。以传统学科——农科类研究生为例,现今正面临着就业、经济、学业、人际关系等方面的压力,其心理健康问题的严重性和复杂性也愈加突出,给研究生本人、家庭、学校和社会带来了不小的危害。笔者针对农科类研究生群体普遍存在的压力源进行分析,对如何改进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出一些有益的对策。
研究生;压力源;压力管理;心理健康
研究生,顾名思义,是从事科学研究的学生,以取得研究生学历和获取硕士、博士学位为目的,在我国研究生属于国民教育系列的最高层次。伴随1999高等教育扩招,全国研究生数量急剧增长,仅就每年授予博士和硕士学位的研究生总数,已经居于世界第一[2]。在笔者所在西部的一所重点农业院校(以下简称X学校),有的学院年招收研究生数量已经超过本科生。
压力是个人在面对具有威胁性刺激情景中,一时无法消除威胁、脱离困境时的一种被压迫的感受。”压力对人的身心两方面都有很大的影响,长期生活在压力下,会引起很多负面的情绪反应,例如恐惧、焦虑、抑郁、冷漠等,它是形成心理适应困难甚至心理疾病的原因之一[3]。众所周知,心理压力处理不当会产生负能量,影响心理健康,导致一系列心理问题的产生,轻则影响到学习生活质量,重则导致人际交往障碍或严重心理疾病的爆发,甚至杀人或自杀。
随着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来自就业、经济、学业和人际关系等方面的压力增大使得研究生心理问题呈扩大趋势,在我国,每年都有研究生因出现心理健康问题发生悲剧而见诸报端[4]。2013年4月,“复旦大学医学院研究生投毒案”向中国社会投下了一颗震撼弹,也成为了社会关注研究生心理健康的一个重要时间节点,研究生群体学习生活背后的酸甜苦辣和平凡世界逐渐得到社会的关注。
2013年,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发布的《关于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意见》(教研[2013]1号)中提出了国家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的各项指导方针,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要点中明确指出要加强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工作[5]。因此,高校研究生心理健康,正逐步成为各高校研究生教育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和任务[6]。笔者结合自身的研究生教育管理实践,通过对X院校的农科类研究生进行持续观察,对农科类研究生普遍存在的压力源进行寻溯,对如何改进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出一些有益的对策。
一、农科类研究生的压力源
研究生作为一个高学历、高知识储备的群体,在社会活动和学习生活中往往处于一个比较高的心理期望值。这有两方面含义:一是作为高学历群体,研究生与非研究生相比普遍对学习、工作、生活拥有优越感,有较高的理想和抱负,一是社会对研究生在综合素质、知识技能等方面有较高的心理期待,对研究生的就业层次和职业前景也抱有更高的期望。可是随着研究生数量的不断扩招,就业机会和就业前景的不确定性,在读年龄及经济负担的同步增加,完成学业及科研任务以期取得学位的挑战,以及人际关系的复杂性,源源不断地向“象牙塔尖的天之骄子”输送压力。而本文所聚焦的农科类研究生,所学的专业偏于传统,和信息、电子、金融等热门专业相比在行业需求、就业机会、薪资待遇等方面明显处于劣势,这类研究生所承受的压力明显更多、更重。这些压力,如果不进行有效的管理和疏导,就会产生形形色色的心理健康问题和心理疾病,进而影响到研究生的成长成才乃至研究生教育质量,甚至可能带来人们所意想不到的人生悲剧。
(一)就业
研究生入学的初心都是为了完成研究生学业获得研究生学历和获取研究生学位,但研究生的入学动机并不一定是从事科学研究本身。根据美国心理学家E.托尔曼的动机理论,“行为的动机是指望得到某些东西”,笔者通过对X学校农学门类的作物学、植物保护学、园艺学、畜牧学、兽医学、林学等等六个一级学科的学术型博士、学术型硕士进行随机访谈,发现选择读研获得更高学历以期获得较好就业前景和就业机会的农科类研究生居于主流,纯粹出于学术研究兴趣的同学则相对较少。笔者认为,正是农科类研究生对于就业的高预期成为产生就业心理压力的内因,而就业前景的黯淡和就业机会的不确定性成为就业心理压力的外因。一旦就业的预期无法及时满足,研究生的心理就自然而然出现落差,这种落差就形成了心理压力,预期越高,实现的程度越低,压力越大。
以X学校为例,植物保护学、园艺学、畜牧学、兽医学、林学等等学科的综合实力雄厚,基本都是国家或省级重点学科,国家和学校为这些农科类研究生的培养投入了大量的科研教学经费、先进优越的科研教学条件以及对外合作交流的机会,因此他们对自身未来择业的定位、待遇期望值也较高。但是农科类研究生不得不面临一个基本的现实,那就是我国的农业现代化水平与世界农业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巨大的差距,这些专业对应的行业发展水平不高,提供的就业岗位大部分专业化程度低,待遇低,可替代性强,在社会职业体系中往往处于受忽视冷落的地位;同时,随着我国农业科学的发展,农业产业也在从传统的单一模式向与其他产业渗透、交叉而逐渐发展成为复合产业,对农科类研究生的教育培养模式提出越来越多的新挑战、新要求,而现有研究生培养体系和毕业研究生的知识技能结构还不能完全满足新形势需求。在2015年X学校发布的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中,农科类研究生初次就业率低于本科生,也低于X学校的非农科类研究生,这与这些农科专业的学科实力和学术地位形成鲜明的反差。农科类研究生学农,是为了解决民生问题,但是就业作为民生之本,亦是农科类研究生首先关心的根本大事,自身就业问题解决不好,又何谈天下苍生?可见,就业前景和就业机会是农科类研究生获得人生幸福的期望,获得光明的就业前景和优质的就业机会,也会极大缓解经济压力、婚恋压力等其他压力;而未满足这个期望之前,它是农科类研究生心头最首要的压力源。
(二)经济
缴纳学费、住宿费,一日三餐过日子,谈婚论嫁买房子,发论文,找工作都需要钱。硕士研究生一般年龄超过22岁,博士研究生一般年龄超过25岁,部分研究生超过30岁,这样的年龄再向父母要钱无疑会有心理压力。农科类研究生相当一部分来自农村,往往家庭经济状况不佳,无法提供充足的经济支持,他们的压力明显高于来自城市学生的压力[3]。除了尚能基本应付学费的学业奖学金,研究生的经济来源其实不多。来自学校和导师的补贴是维持生活的基本来源,以X院校为例,作为一所地处西部小镇的“211”和“985”国家重点建设高校,一般学术型硕士研究生每月可以拿到800元以上的国家助学金及导师助研津贴,博士生可以拿到约2000元国家助学金及导师助研津贴,基本可以维持生活所需,这在全国高校中也算生活待遇比较好的,但在物价、房价较高的城市高校就显得捉襟见肘。笔者认为研究生的经济压力主要不是为了维持基本的生活,而是来自对家庭的支持和对于建立新家庭的期望。研究生一般都是家庭的主心骨,不仅仅是考虑自己,还要考虑正在逐渐衰老的父母及尚需支持的兄弟姐妹,已婚研究生还要考虑抚养下一代。特别是“买房结婚”的观念在中国社会还是根深蒂固,农科类研究生期望扎根城市,奇高无比的房价却让他们迷惘、无奈和伤心。当然,少部分优秀的研究生可以通过获取丰厚的国家奖学金、社会奖学金来缓解经济压力,但是更多的普通研究生却不得不通过寻找兼职机会来挣钱,因为在他们看来,现在花钱的地方不少,未来花钱的地方更多。经济的包袱是毕业前甩不掉的,甚至也是毕业后很长一段时间甩不掉的,这是农科类研究生最常见、最持久的压力源之一。
(三)学业
研究生阶段的学习和本科生有很大的不同,考试及格、修满学分似乎不难,但要公开发表几篇学术论文就不是件容易的事情。接受知识,虚心学习容易,而要有所创新、有所发现又谈何容易?很多研究生都是经过一番苦读拼搏才考上的,消耗了大量的精力和体力,还没来得及缓口气,又要投入新的学习和研究之中。他们在学习方法上也会遭遇挑战,由“识记性和理解性”的学习方式向“研究性”学习方式转型,学习强度远远大于本科生[7]。农科类研究生,研究的是自然科学,除了课堂和学习室,基本都要在实验室和试验地里耗费大量的时间,接触最多的是瓶瓶罐罐和风雨云泥。现在的研究生导师,不同于1999年扩招之前,所指导的博士生、硕士生数量很多,根本无暇进行精准指导,研究生基本上只能靠自己和学长传帮带。近几年,很多高校对研究生实行学术论文、学位论文、外语等硬性过关指标,比如X学校就对博士、学术型硕士毕业与申请学位前学术水平作出了非常明确的规定。有些学生因完不成论文发表数量和质量而不能正常毕业,只好“漂”在学校[3]。据笔者所在学院统计,近五年有十余名研究生不能顺利完成学业而最后只能选择肄业。在读研究生由于学业问题而产生抑郁的案例也时有发生。
(四)人际关系
人际关系是人们在进行物质和精神交往中发生、发展和建立起来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心理学家舒兹认为人际关系的形成是由一定的需要引起的,每一个人都需要别人,这种需要可能基于心理因素,也可能基于权力因素或其他因素。研究生的人际关系常常包含家庭关系,师生关系,同学关系,朋友关系等。按照舒兹的理论,研究生都有自己较为独立的生活空间和人际需要,更有部分研究生早已成家立业,不再是单纯的二十来岁的青年聚在一起,复杂的学生背景定然形成比较复杂的人际关系,也会形成较多的人际关系壁垒和人际关系冲突[7]。很多研究生抑郁、烦躁、焦虑不安都是由于人际关系冲突所引起的,加上单调、枯燥、忙碌的研究生生活方式以及从早到晚奔走于教室、食堂、实验室、寝室,与外界少有接触的特定生活习惯,易产生封闭环境下的发酵作用,从而导致心理问题越来越沉重,陷入“孤立无援”的人际状态[3]。与普通人不同,研究生这一高学历群体大多都是来自学生中的佼佼者,他们有着极强的自我意识,当人际需要不能得到及时满足或人际冲突在内心层面不能及时化解时,心理问题就会产生和加重,而他们却不愿意主动向外界寻求支援。见诸报端的多起研究生他杀、自杀案例也多与人际关系及其引发的心理问题有关,人际关系已经成为困扰研究生这一高学历群体的压力源。
二、农科类研究生压力管理及心理健康教育对策探讨
压力对于农科类研究生心理和行为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轻则引起感知觉功能的降低,回忆和提取功能下降,思维变得迟钝,学习和研究的效率大大降低,重则引起情绪的改变,如烦躁、害怕、焦虑、恐惧、抑郁、愤怒、沮丧、紧张、绝望等等,甚至产生意志行为的反应,如逃避与回避,敌对与攻击,失助与自怜,病态的固执等。如果不对上述常见的压力进行有效的管理和疏导,研究生的学习研究活动和生活质量就会受到压力的侵袭,就会产生心理健康方面的问题。笔者结合工作实际,提出两点对策以供参考:
(一)树立预防服务观念
高校对研究生心理健康这一问题的关注和重视程度不如本科生,其根源在于思想认识不到位,认为研究生已经是成年人,应该对自身行为负主要责任,一般不会出什么大的事情,坐等产生心理问题的学生自己来寻求帮助,事实上,研究生出现心理问题之后,是羞于主动寻求心理辅导和治疗的。一旦问题恶化,产生不良后果,就已经到了无法补救的地步。近些年,网上频繁报道一些研究生自杀、伤人事件跟学校没有做好主动预防、缺乏监控是有一定关系的[8]。“凡事预则立”,农科类高校要针对农科类研究生这一具有典型特点的群体进行充分的调研和摸底,寻溯他们面临的主要压力源,树立预防服务观念和有针对性开展压力疏导工作。
(二)构建适应新形势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
心理健康教育是运用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等理论,通过讲授心理健康知识,开展心理辅导和心理咨询等方式引导和帮助研究生优化心理品质,增强心理调适能力和社会生活适应能力,预防和缓解心理问题,提高心理素质和生活质量的教育活动,与思想政治教育各有侧重,前者更强调尽可能满足研究生的心理需要,以提高心理品质为根本目的[9,10]。针对互联网时代下虚拟人际活动活跃而现实交际面窄等新形势,结合农科类研究生具有的心理特征,高校亟需树立“德心才”共育的教育理念,构建一套完备的心理健康体系。
1.成立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专门领导机构,由学校主管研究生领导挂帅,研究生主管部门和心理健康教育专家及相关部门领导参与。负责制定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文件、规划和课程安排,将国家相关规定落到实处。领导部门应定期研讨研究生心理健康的相关问题,为全校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必要的经费、设备和场地。定期对心理健康教学的相关人员和研究生导师、研究生秘书、研究生辅导员进行培训。加强对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研讨,结合研究生群体特点制定研究生心理健康评价标准[11]。
同时,建立一支由心理学教师、研究生导师、研究生秘书、研究生辅导员和研究生组成的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专兼职队伍[12]。对研究生人数多的学院可设置研究生心理健康咨询室和配备专职心理咨询工作人员。
2.注重心理健康教育和危机防控相结合,完善多层次教育功能。高校研究生院(部)应当面向研究生开设符合研究生群体心理特征、年龄阶段与实际需求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将其纳入研究生培养方案及学分体系。研究生管理部门应当将研究生入学时的心理筛查、建档和平时重点关注、跟踪评估相结合,将全体教育与个体辅导相结合,在毕业论文开题前夕、答辩前夕、求职高峰期等研究生阶段的关键时期,尤其应加强心理压力排查和针对性心理辅导[12,13]。
3.充分发挥导师自身人格魅力和学术态度对研究生心理品质和全面发展的重要影响。如果导师自己的心理素质和人格不够完善,对研究生很难起到人格引导和学术典范的作用,因此作为研究生导师,重视自身心理素质建设以及对研究生人格和心理素质方面的引导同等重要[6]。高校在对导师的遴选和考核上,要考察导师的育人传道意识和心理健康教育指标,并且对导师的心理健康技能开展必要的培训。
4.充分利用研究生会这一组织,开展研究生自我教育。研究生会可以定期或在重要时期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心理健康宣传教育活动,如邀请知名心理专家来校作报告,在校园内通过宣传栏、展板、标语、海报等形式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定期深入研究生宿舍了解生活学习状态,利用学校的学术交流中心或大礼堂定期免费放映心理类电影,或开展丰富多彩的心理趣味游戏、心理情景剧比赛、谈心生活会等活动来丰富和深化研究生的积极心理体验[8],从而舒缓研究生的心理压力,激发研究生的勇气、诚实、感恩、乐观、希望、毅力等正能量。
5.高校应当充分利用校园网、QQ、博客、微信等多元化网络交互平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危机监测工作[13]。网络交际是研究生交际活动的最常见方式,具有全时性,隐蔽性等特点,但是只要对其进行关注和正面引导,网络会成为发现和处理研究生心理压力源、开展心理压力疏导和心理援助的有效途径。如利用学校、学院公众号可以设置心理健康知识专栏和服务机器人,可以利用微信群和QQ群开展心理健康调查等等。
三、结语
把研究生培养成为德才兼备、情智并重、身心健康的高端人才已经成为新形势下高等教育面临的重要课题。在国家深化研究生综合教育改革的重大历史背景下,加强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势在必行[14]。追根溯源,加强教育,做好预防服务工作是帮助研究生有效缓纾压力,促进研究生心理健康的不二途径。笔者所聚焦的农科类研究生只是研究生庞大群体的一支,真正做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一定要因人因类而异,对症下药,精准施策,方能事半功倍。
[1] 刘延东.在全国研究生教育质量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国教育报,(2015-01-05).
[2] 冯蓉,张彦通,马喜亭.我国高校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现状与进展——基于CNKI(1983-2013)的文献分析[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5,1:21-25.
[3] 姜松梅,傅安洲.研究生压力认知对心理健康的影响[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6,(05):14-16.
[4] 武晓会.硕士研究生心理压力的特点及应对方式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2.
[5] 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关于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意见.[EB/OL].(2013-03-29).http://www.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A22_zcwj/201307/154118.html.
[6] 金春寒,张桥.高校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分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5,(23):83-84.
[7] 张倩,于洋洋.研究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及教育对策[J].高教研究与实践,2015,(04):21-25.
[8] 林强.高校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及对策[J].重庆与世界(学术版),2014,(10):84-86+92.
[9] 史济纯,陈玉民.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教育探索,2011,(5):148-149.
[10] 刘伍梅.探索构建新形势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体系[J].中国西部科技,2012,(07):86-87+83.
[11] 王金祥,卢绍君.高校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考[J].现代教育管理,2012,(07):111-114.
[12] 郑舒婷.试论如何加强高校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6,(08):168-169.
[13] 谢晓庆.地方高校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探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6,(09):85-86.
[14] 肖恒.高校贫困生心理健康问题及对策研究[D].西南大学,2009.
SourceofPressuresandPsychologicalHealthofAgriculturalPost-graduatesUnderNewSituations
LIMing,WANGZhen-ming
(Northwest A&F University,712100,Yangling,Shaanxi,China)
Postgraduate education,as the top educational level of a country and proves critical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national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system that undergo dual mission of top talents’provision and scientific innovation(1).Top talents,definitely become the expectation and orientation from the nation and society on the group of post-graduates.However,with a transition from elite to mass education,the number of postgraduate students gradually increases in the last several years,the once ring of the ivory tower no longer existed.Now things are no longer what it used to be,they don’t have clear advantages over undergraduate student on employment situation and the social assessment.Take agricultural science postgraduate students as example,now they are facing multiple pressures from employment,economy,study and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Therefore,serious and complicated mental health problems widely occurred among the youth,resulting in a great harm to their families,universities and the whole society.In this manuscript,we analyzed the causes of pressures among agricultural science postgraduate students,and give some suggestions to improve mental health guidance.
Post Graduates;Source of Pressure;Management of Pressure;Psychological Health
2017-6-20
李明,(1982-),湖北松滋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植物保护学院研究生秘书讲师,主要从事高等教育教学工作。
汪振明,(1977-),男,陕西三原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植物保护学院党委副书记,主要从事高校思想教育工作。
G643.0
A
1674-2885(2017)03-6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