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地区农村作物秸秆焚烧现象的成因与对策
2017-04-14韩忠治王义杰韩亦菲
□韩忠治王义杰韩亦菲
(1.河北农业大学 河北 保定 071001;2.河北大学 河北 保定 071002)
京津冀地区农村作物秸秆焚烧现象的成因与对策
□韩忠治1王义杰1韩亦菲2
(1.河北农业大学 河北 保定 071001;2.河北大学 河北 保定 071002)
京津冀地区农村作物秸秆焚烧造成大气污染,助推雾霾天气发生,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过程中农作物秸秆作用和地位的变化是造成焚烧等简单化处理方式的主要原因,加强政府引导、疏堵结合是解决这一问题的主要措施。
京津冀地区;秸秆焚烧;成因;对策
日前,国务院印发《全国农业现代化规划(2016~2020年)》,提出“推动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无害化处理”,6次涉及农作物秸秆问题,特别指出:“推动秸秆肥料化、饲料化、基料化、能源化、原料化应用,率先在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区域基本实现全量化利用。”以“秸秆还田”为代表的“五化”利用渠道,为京津冀地区农作物秸秆利用和大气环境治理指明了方向。
作为我国北方雾霾多发区和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区域的京津冀地区,秸秆焚烧产生的大量烟雾对大气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助推雾霾天气的发生。同时,秸秆焚烧易造成火灾隐患,焚烧秸秆可能引燃周围的农作物引发火灾。秸秆焚烧还会造成巨大的能源浪费,我国每年因无法利用而被焚烧或废弃的秸秆超过总量的50%。
1 农村秸秆焚烧现象成因分析
传统农业时期农作物秸秆在农村居民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其主要用途主要有三:肥料、燃料、饲料,农村居民不但不会把作物秸秆作为废弃物作焚烧化处理,甚至还会捡拾、收集散落的秸秆。随着我国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型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作物秸秆在我国北方广大地区的作用也相应发生了变化。
1.1 农作物秸秆不再是农田耕种肥料的主要来源
随着化学工业的迅速发展,化肥、复合肥以其使用方便的特点和可用作种肥、基肥、追肥等用途多样化而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迅速取代了传统的农家肥,农作物秸秆最主要的疏散渠道随之消失。
1.2 农作物秸秆不再是农家做饭、取暖的主要燃料
传统农业时期,农作物秸秆是农家做饭、取暖的主要燃料。但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农村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液化天然气、电能成为制作三餐的主要能源,冬季取暖则以燃煤为主,仅仅把农作物秸秆作为辅助能源。
1.3 农作物秸秆不再是农家牲畜饲养的主要饲料
传统农业时期,农业生产的动力以畜力和人力为主,牛马驴骡等家畜以粉碎后的小麦、玉米秸秆为主要饲料。随着农业机械的推广普及,畜力用途的大型家畜养殖在有些地区甚至完全消失,致使农作物秸秆作为牲畜饲料的需求大大减少。
1.4 农作物秸秆还田存在一些弊端。
秸秆还田对农作物生长有着积极作用,但过量还田的作物秸秆不易腐烂,导致土壤草质化、耗氧耗氮,作物出苗率低。更严重的是,以秸秆为宿主的病虫害转移到下一轮的农业生产中,两三年以后病虫害会大量爆发,必须使用大量的农药。
2 治理秸秆焚烧问题的对策和措施
2.1 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
首先,提高各级政府对治理农作物秸秆焚烧工作认识的高度和重视程度。应把提高农作物秸秆的综合利用水平、实现农作物秸秆变废为宝的目标,提升到改变传统农业经营方式、发展循环经济和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性高度。其次,加大财政支持力度,设立秸秆农用专项资金,促进秸秆还田改良土壤,引导农作物秸秆清洁化利用。
2.2 加强秸秆综合利用的科技支撑
首先,加大农作物秸秆清洁化利用的研发力度,研制新型高效的农机具和秸秆利用设备。应研发集收割、粉碎、打捆于一体的大型农业机械,在收获粮食的同时,把秸秆和杂草也打成捆,方便运输和储存。其次,调整农业生产肥料结构,构建清洁肥料利用体系。配合国家提出的农业发展中化肥、农药零增长方案,促进农作物秸秆肥料化利用。再次,加强生态和植物保护科技支撑,提升农作物秸秆清洁化利用技术水平,加强秸秆还田的技术指导。
2.3 加大监管和巡视力度,有效预防和管控秸秆焚烧
在加强对秸秆焚烧疏导的同时,使用现代化科技手段,如利用环境卫星和气象卫星进行遥感监测等,加强禁止焚烧工作的监管。建立和完善区域联动、部门协调、县乡为主、村组落实的防控机制,实现网格化管理,把禁止焚烧秸秆的工作细化到田、责任到人。
农作物秸秆是一种重要的生物质农业资源,应充分发挥各级政府的主导作用,坚持将秸秆综合利用与改良耕地土质、优化能源结构、促进农民增收相结合,变废为宝,形成秸秆综合利用的多元化格局,疏堵结合,以疏为主,彻底解决北方地区居民秸秆焚烧问题。
1004-7026(2017)06-0033-01
F323.214
A
10.16675/j.cnki.cn14-1065/f.2017.06.020
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H B16SH 031)、2016年度保定市社科规划立项课题(2016A 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