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美术与艺术设计教育改革探索
2017-04-14□张玲
□张 玲
(南昌理工学院 江西 南昌 330044)
新时期美术与艺术设计教育改革探索
□张 玲
(南昌理工学院 江西 南昌 330044)
高职艺术设计专业人才输出符合经济建设的需要,教学方法可以适用于需求和企业,直接关系到教育的成功或失败。如果使用固有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改革和创新的缺乏,会导致毕业生缺乏核心竞争力。文章从艺术设计专业教学的现状,探索教学方法的改革和创新的道路,为教学实践服务。
艺术设计;教学方法;现状改革与创新
1 当前艺术设计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1.1 教学内容古老,实验教学设备比较陈旧
有些已经落后的仪器还在实践上出现,不利于学生熟悉和掌握新技术和新设备,远不能满足现代美术艺术教学的需要,不能跟上社会的发展。学生毕业后,所学的实践知识不能和新时期的步伐同步,导致学生的兴趣不高,严重影响了实践教学的质量。
1.2 有限的实验条件,将不可避免地导致实践课受限
由于一些学校的资金不足,导致了学校的实践教学设备不能达到我国现有的工业水平,导致学生不能与时代同进。
2 从课程设置与教学方法看改革之必要性
以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机制,教学的思想。课程应该灵活、专注、辅助主体由于潜在的变化,最大的类似于其他艺术精华的吸收,在他们的地方。不是坚持一个模式来探索他们的火花,形成不同风格的设计理念和设计思想,使学生在讨论和交换的价值创造做出不同,不同的工作风格和特性。实践教学在艺术设计的专业教育是至关重要的艺术,因为艺术艺术设计涉及到许多具体的职位,这些职位突出显示实际的功能,需要员工有能力创新。艺术和艺术设计专业知识内容很广。
3 教学改革措施
3.1 精选美术艺术教学内容
首先,大量的中国美术艺术。在我们国家,当地美术艺术是指一个区域内有着悠久的历史,发挥作用的美术艺术传统,是一个特定区域的民俗、传统集中反映。由于各民族,每个地区都有不同的历史发展过程,因此不同的区域的美术艺术和价值观等也有很大差异。因此,汉语国际教育无论是在教学内容等方面都应结合这个区域内的实际。其次,当地美术艺术的亲民性。在许多中国美术艺术及国际学生学习有着许多的关系,中国的特殊性和特点也可以学习最直接的感知。此外,当地美术艺术的发展对当地经济也有一定的作用。在独特的美术艺术形式由汉语国际教育走向世界,提高当地美术艺术,导致美术艺术产业和地方经济的快速发展。
3.2 改变传统教学方式
在艺术设计教学的实施还需要强调课堂教学方法。内容的多样性决定了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和灵活性。首先,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例如,在教学“中国传统节日可以穿插介绍了节日的图片和视频,同时也可以帮助学习者理解不同的节日风俗。其次,完全与学习者互动,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习者的学习热情。老师可以准备各种各样的课堂活动,让学生积极的参与。
4 加强实践教学
可用于补充课程理论和实践教学模式,是一个全面的美术体验课。本课程旨在让学生个人参与当地的美术艺术环境,密切接触当地的美术艺术。二是开展各种各样的美术艺术由学术活动的主题。由综合美术艺术体验课,与之相关的可用于美术艺术知识讲座,竞争,等。让学生到城市或社区和当地美术艺术的相关视频,表演小戏剧相关的当地美术艺术,等等。将理论与实践结合,通过他们的参与学生的理解当地美术艺术更好。
5 科学系统地进行美术艺术知识教学
美术艺术教学是专门为课程设计美术艺术和写书或教材。系统、科学、完整的教材,规范促进学习者的学习。承担教学任务的中国美术艺术在国际教育是一种美术艺术认知为主,知道并理解美术艺术参与的美术艺术水平和深度应该有一个合理的结构和规模,不应该是由于“美术艺术因素”影响“语言教学”。在选择教材,从学习者的基本条件和特点,如学习美术的经验,有或没有中国背景,学习时间,等等,根据美术艺术课程之间的关系,选择合适的教材和其他语言课程。对当地美术艺术的同时,集成适用于使用的美术艺术教学内容,编译成支持当地特色美术艺术教学。在选择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结合学生实际需求。二是促进教学与实践。三是加强美术艺术内容的“亲和力”。
6 提高教师队伍教学水平
第一,有前途的人才。一个国家和民族美术艺术的传播,除了美术艺术本身的吸引力。其次,加强教师培训。教师培训能力的分类根据不同的老师。语言教师和学术能力是不同的,教师必须有一个强大的汉语知识,汉语语言教学研究和获取知识和能力,为特殊学术老师,除了中国的某些知识,更需要的是外语能力、教学组织能力和美术艺术教学的艺术,需要掌握几种中国艺术。
[1]周菲菲.中国美术艺术设计教育的现状探究.现代装饰(理论),2011(5).
[2]方方.美术艺术设计的整体化.科技信息,2010(8).
1004-7026(2017)07-0084-01
G712
A
10.16675/j.cnki.cn14-1065/f.2017.07.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