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风险管理下国有企业内部控制模式的建设研究

2017-04-14徐浩杰

山西农经 2017年20期
关键词:风险管理国有企业经营

□徐浩杰

(广州白云国际机场股份有限公司广东广州510406)

风险管理下国有企业内部控制模式的建设研究

□徐浩杰

(广州白云国际机场股份有限公司广东广州510406)

就目前市场经济环境来看,内部控制是衡量现代企业管理控制的重要指标,国有企业所拥有的特殊性使得内部控制对其来说的更加重要。在企业日常管理中风险会带来潜在的损失,对企业的运营产生影响。现文章主要针对风险管理下国有企业内部控制模式的建设进行研究。

国有企业;风险管理;内部控制

内部控制在保证企业各项生产活动顺利开展的同时还能够有效提升国有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强化企业的内部控制水平,健全企业内部控制模式建设是国有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

1 建设国有企业风险管理文化,调动全员参与风险管理

当前国有企业面临的市场环境越来越复杂,传统的企业管理理念与模式已经难以满足新环境下国有企业的风险管理需求。因此,国有企业要重视风险管理下的企业内部控制模式建设。风险管理下的内部控制模式是全新的内部控制理念,需要将其作为国有企业企业文化的重要部分,被国有企业所有员工熟知。因此,国有企业管理层需要高度重视,将风险管理理念融入企业文化的建设中,贴近国有企业经营特色,定期开展风险管理理念知识讲座,组织企业全体员工参与,提升企业员工判断、辨别的能力,让风险管理渗入到每一位员工的心中[1]。将风险管理理念纳入企业员工绩效考核体系中,用制度激励的方式引导员工对待风险以及风险控制的态度,争取实现国有企业全员参与风险管理[2]。

2 设置风险管理部门,健全风险管理机制

风险管理部门要全面、详尽研究国有企业生产经营中可能存在的风险,定期关注国有企业风险信息以及风险动态。实时保持与其他部门的信息沟通顺畅,以便第一时间将风险信息传递到企业内部企业部门。风险管理下的国有企业内部控制风险管理可以分为战略风险,财务风险以及运营风险。其中,战略风险即为国有企业管理层制定的发展战略与规划与实际发展现状不符,或与国有企业正确的发展方向相悖,从而使得国有企业难以实现战略目标的风险。财务风险包括筹资、投资以及评估这几个环节的风险。筹资风险是由于当前筹资渠道十分有限,国有企业存在筹资金额与时机不合时宜以及企业能否按时还款的风险。投资风险即为企业在没有进行充分的可行性分析而做出错误的投资决定,从而导致在投资后企业出现负收入甚至资金周转链条断裂的情况。国有企业在细化不同风险后,就可以进一步健全风险管理机制,来避免战略风险、财务风险以及运营风险。

3 建立风险评估系统,提升风险变化适应能力

国有企业风险管理部门要建立健全的风险评估系统,结合定量与定性技术,通过风险评估判断国有企业内部的关键业务流程,完善企业业务流程风险数据库,建立全面、高效、科学的风险评估体系。利用风险分析技术,寻找国有企业业务风险点,全过程监控风险程度高、影响范围广、造成损失大的关键风险点。通过风险评估体系制定风险紧急预案,缓解风险带来的负面影响。定期使用风险评估系统对风险进行评估,及时将风险评估结果传递个各个部门,以提升各个部门风险变化适应能力。

4 以风险管理为基础,建立完善的审计监督体系

在国有企业内部设置审计机构,履行审计职责时国有企业经营发展必须设立的职能机构,同时也是开展风险管理下国有企业内部控制模式建设的内部审计监督载体。与国有企业内部其他部门不同,内部审计部门是完全独立的,其需要对整个国有企业负责。内部审计部门的管理层需要由国有企业的管理层担任,并且要拥有成熟的风险管理经验以及深厚的风险管理理论知识。内部审计部门对部门人员必须是由各个部门的专业技术人员够出,拥有风险管理的先进理念与手段。内部审计的部门工作要深入到企业的各个经营环境中,对风险管理的动态以及控制情况进行实时的监督,并且汇报至国有企业内部相关部门风险管理情况。

结束语

风险管理下的国有企业内部控制模式是以整合企业风险管理出发点,健全优化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实现国有企业良性经营管理为重点,探索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系统的建设,力求国有企业可以通过判断识别自身经营发展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点,有针对性的建立风险控制管理体系,保障国有企业可持续发展经营。

1004-7026(2017)20-0153-01

F275;F276.1

A

10.16675/j.cnki.cn14-1065/f.2017.20.123

徐浩杰(1979-),男,汉族,浙江嘉兴人,管理学学士,广州白云国际机场股份有限公司,科员。研究方向:预算管理。

猜你喜欢

风险管理国有企业经营
新时期加强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的思考
探讨风险管理在呼吸机维护与维修中的应用
国有企业加强预算管理探讨
这样经营让人羡慕的婚姻
如何做好国有企业意识形态引领工作
房地产合作开发项目的风险管理
变争夺战为经营战
完善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工作思考
护理风险管理在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应用
“特许经营”将走向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