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的全面发展视域下的创新创业教育

2017-04-14刘菲菲苏国红

绥化学院学报 2017年12期
关键词:大学生发展教育

刘菲菲 苏国红

(安徽工程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安徽芜湖 241000)

人的全面发展视域下的创新创业教育

刘菲菲 苏国红

(安徽工程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安徽芜湖 241000)

人的全面发展是创新创业教育的目标和归宿。文章在阐述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内涵的基础上,分析了人的全面发展与创新创业教育的内在关系,并结合当下创新创业教育中出现的问题从理念认识和实践路径层面对加强和改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进行了探讨:一要正确定位创新创业教育,二要构建全面的课程体系,三要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文化氛围。

人的全面发展;创新创业教育;路径

在新形势下,高校要在把握时代脉搏的基础上,继续坚定不移地把育人作为根本任务。创新创业教育与马克思的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有相同的价值目标和精神内涵,两者存在结合的可能性和现实必要性。深刻理解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内涵,借鉴马克思的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成果,对于当前提高创新创业工作的科学化水平,推动创新创业型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一、创新创业教育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关系

(一)创新创业教育体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时代性要求。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产生于特定的历史背景下,根据马克思主义理论,人的自由、全面、和谐、充分的发展在共产主义社会才可实现,但这并不表示处在当前阶段的我们无能为力。人的全面发展是一个动态、历史的过程,对全面发展的理解不应该是僵化的、静止的,也应该放在具体的情境下,新的时代背景必然给它注入新的时代内涵。现代社会科技发展迅猛,国际竞争加剧,就业难问题突出,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对人才的素质要求更高,在所有素质中,对创新创业型人才的需求极为迫切。作为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和教育实践,创新创业教育在培育知识、技能素质的基础上突出强调对学生内在创新素质的开发和挖掘,注重培养其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可以说,创新创业教育是对传统教育本质的进一步拓展和深化,体现了人的全面发展的时代性要求。对人才的培养只有以人的全面发展作为逻辑终点,才不会迷失方向,也只有融入时代发展对人才的要求,才是真正有质量的教育。

(二)创新创业教育要以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思想为指导。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倡导人的本质力量的全面发挥,正如马克思所说:“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占有自己全面的本质”。[1]这也就强调了作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应该发挥它全面的才能和力量,应该是体力、智力、审美力、道德力、创新力等的共同发展,是一切尚未挖掘潜能的充分发挥。创新创业教育作为一项具有创新创业特质的教育活动,其本质是素质教育,培养的是大多数人所需要的适应未来社会岗位的能力和素质。它蕴含着丰富的教育价值,在知识和技能培养的基础上对大学生进行思想道德素质教育,实现人的整体素质的提高。很难想象一个道德水平低、能力弱、心理素质差的人将来可以开启幸福人生,成就一番创造性事业。同时,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也为其提供了反思的视角,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效果如何,存在哪些问题,都可以以是否促进了“人的全面发展”为标准进行衡量。因此,深刻理解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对于充分发挥创新创业教育的影响力,提高创新创业教育的效果都大有裨益。高校在施行创新创业教育的过程中,要坚持以社会发展需要和个人自身成长成才需要为立足点,以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为依据,着眼对人综合素质的培养。离开了人的全面发展思想作为指导,创新创业教育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创新创业教育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创新创业教育的目标就难以实现。

(三)创新创业教育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马克思主义的全面发展学说提出,“教育和生产劳动相结合”不仅能提高社会生产力,而且也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办法”。[2]在推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中,创新创业教育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创新创业教育着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丰富他们的创业知识,提高创业技能和锻造创业品质,与简单的课堂教育不同,它是知识、技能、心理素质、实践能力于一体的教育,需要借助各方面资源,需要涉及多方面的利益相关体,这就必然要求创业教育不能局限于课堂,还应走向课外,注重理论和实践的相互对接,在实践中完成知识与能力的完美嫁接,在接受来自各方面考验的同时提高心理承受力,拓展创新创业的思维。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为特征的创新创业教育,在培养大学生的创业思想,磨炼他们创业品质,提高创业本领发挥着重要作用,为培养社会期待的创业型人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人的全面发展视域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

创新创业教育在我国起步较晚,发展至今取得了一系列的成绩,但是也要看到大学生创业率、创业成功率都比较低,创业意识和品质的培养效果也不尽如人意,这必须要求我们对创新创业教育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认真反思和研究。

(一)创新创业教育认识不到位,偏离了教育的本质要求。

1.大学生对创新创业教育认同不够。基于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阶段,许多人对它还停留在狭义的理解上,甚至出现理解偏差。不少大学生认为创业就是开公司当老板,是针对有创业志向的年轻人而设的,而适合创业以及将来真正从事创业的毕竟是少数,自己没有创业念头就无需接受创业教育。[3]还有学生将摆地摊、开饭馆等一类简单的体力劳动视为创业,没有真正从实质上去理解创新创业,理解创新创业教育。

2.高校对创新创业教育理念认识不清。作为实施主体的高校在创新创业教育践行过程中存在着功利主义的倾向,漠视了教育的本质。为迎合舆论热潮,部分高校、学院打着企业家、创业家摇篮的旗号,夸大了创新创业教育的次功能,忽视了创新创业教育重在对人创业意识、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的培养,定位偏颇,甚至认为开设几门与之相关的创业课程,开展一些创业大赛就已经能完成创新创业教育的任务。在教学目的上,也只是将创新创业教育作为解决毕业生就业问题的权宜之计,并没有把握其中精髓。事实证明,过分强调功利性价值的创新创业教育是缺乏后劲的。同时,由于高校重视不够,致使“双师型”教师严重缺乏,大多数学院派老师由于缺乏实际创业经验,在实际课程的传授中除了照本宣科,别无他法,这就进一步阻碍了学生对创业相关知识的理解,难以满足学生深层次学习的需求。

(二)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不完善,削弱了育人的实效性。

1.创新创业教育课程零散。高校在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的设置上缺乏前瞻性和整体性的思路,高效、独立、系统、完善的创业课程体系尚未形成。课程设置上,大多数高校并没有专门开设创新创业课程,只是将其作为“创业指导中的一部分”,或将其作为选修课。学生选修此课的目的也大多是为了学分,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性尚未得到普遍认同。从总体上说,创新创业方面相关课程数量不多,零散不成体系,创新创业教育“游离在高校整体育人体系之外”。[4]

2.与专业教育融合度低。教学内容上缺乏整体规划,既未做到以深厚的专业知识背景丰富创新创业教育的内容,也未做到挖掘和充实专业课中的创新因素以拓展学生的创新思维,两者结合的可能性和必要性尚未得到重视。总之,在培育创新创业型人才方面,缺乏以专业教育带动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的前瞻性,导致创新创业教育的广度和深度不能得到有效拓展。

3.教材、师资等硬件资源不齐全。创新创业教育实施的效果如何关键在于教师,然而高校多是以学院派老师为主,虽然有扎实的理论功底和高超的教学技能,但鲜有创业经验和创业经历,容易陷入纸上谈兵的尴尬。创业知识的传授多以“一本书,一节课”的教学模式为主,理论描述较多,致使学生展示自我的空间被压缩,学生潜在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由于得不到发挥而逐渐消磨,这与创新创业教育的初衷相距甚远。教材内容引用痕迹严重,创新元素不够,本土化案例稀少,缺乏浓郁的地方特色。[5]

(三)创新创业教育氛围不浓厚,降低了学生成长成才的可能性。

1.舆论宣传不够。校园网站、广播、宣传栏往往关注对优秀教育工作者和学校文娱活动的报道和宣传,但是对校园创业人物和创业故事的宣传力度不够,而且创业创新宣传阶段性特点比较明显。对创业教育的宣传往往也是见物不见人,注重对创业相关成果的介绍,却没有对人物创业经历的叙述。创业宣传重在宣传创业理念,创业精神,以故事的方式才能更深入人心,而不是以醒人耳目的物质成果来彰显创业文化的成果。如果创新创业理念不能真正融入学生的思想观念中,那么创新创业教育就无法引导大学生进行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无法成为指导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力量。

2.创业教育形式单一。创业教育主要形式就是创业计划大赛和创业讲座,形式单一,并且近年来各高校在开展创业活动方面逐渐走入表面化、形式化误区,为了创业而创业。除此之外,校园文化活动在开拓创新思维,锻炼创业所需的技能方面效果显著,但是校园文体活动的创新创业教育价值并没有得到足够重视和利用。

3.创业参加者不多。首先,参与学生少。作为创业教育主体的大学生们参与积极性并不高,这从参加创业大赛的报名人数就可看出。此外,创新创业教育的对象局限在极少数综合素质高的大学生当中,而大部分学生和高校教师群体被自然排除在“创业精英”圈子之外,“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理念在高校范围内并没有得到很好贯彻和落实。

4.创业实践活动不多。创新创业能力的养成重在实践,但由于资金、场地等资源的限制,学生进行的创业实践活动不多。创业离不开企业、社会组织机构、政府、媒体多个方面的支撑,创业教育也一样,需要高校内部组织和社会各界力量的支撑。放眼当下,我国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实施还处于起步阶段,社团组织是进行创新创业教育活动的主要载体,尚缺乏多元有力的社会组织支撑。

三、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健康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一)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正确定位创新创业教育。“创新创业教育”作为一个新概念首次明确提出是在2010年。要全面深刻理解创新创业教育,首先要对“创新”和“创业”的概念进行正确的诠释,并厘清创新与创业的关系。创新,即人积极思考的基础上对已有的和新的知识要素进行整合,从而产生新的观点,或者提出解决问题的新的思路,或者创造出新的东西。[6]“创业”一词最初诞生于经济学领域,指的是开办企业,获得利润的行为。随着时代的发展,创业的内涵不断得到丰富和拓展。创业,不限于开店盈利,更强调的是一种积极进取、勇于创新、敢为人先的企业家精神,“任何关于自己独特个性、能力和魅力的展现都是广义上的创业实践。”[7](P1)从这个意义上说,社会的进步,人的发展无不是人类创业的结果。从这个角度理解创业教育,那么它“不等于鼓励每个学生都去当老板,而是引导学生从客观的角度了解和思考创业,将企业家精神应用到更广泛的社会实践中去。”[7](P2)创新创业教育不是原有的创新教育和创业教育的简单叠加,而是对以上教育的有机融合,创业活动中更强调对创新特质的培养,在创新教育中也突出创新成果的转化。创新创业教育的本质是素质教育,核心是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培养。面对以往功利性创业教育对“以人为本”理念的忽视,创新创业教育在践行过程中,高校就应该充分重视受教育者的价值和主体地位。创业教育作为培养人的实践活动,在教学目标、课程实施、教学评价上要以人为中心展开,通过创业教育的思维、品行训练,使大学生能够自如地将创新创业精神运用于职业和生活,能够轻松地适应环境和改造环境,为职业生涯和幸福人生奠定扎实的基础,真正成为一个自由而全面发展的人。作为创新创业教育的实施者,高校须时刻谨记自己“大人之学”的使命,即塑造健全的个性,使学生拥有充实的精神世界。

(二)以激发创新意识、强化创新精神为重点构建全面的课程体系。创新创业精神和能力的养成仅仅依靠创业课程的学习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与专业课程结合起来,因为人的创造性不是在课堂上通过对创业概念、理论、技能的传授就可习得,还必须了解、熟悉广泛的科学知识和人文知识。人的创新潜能只有在不同文化交互作用下才得以激发,创新素质也只有在不同文化精神的熏陶下才能养成。[8]实践证明,一个人的阅历越丰富,知识面越广,创造力也就越大。基于此,高校创业教育和专业教育就有了结合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首先高校要构建完整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选修课和必修课结合,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结合,理论和实践结合,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创业教育课程自身也需要不断创新,体现时代性和本土特色,以便开阔学生的视野,开拓学生的思维,提高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与此同时,要在专业教育过程中融入创新创业的理念,增强大学生对创业知识广度和深度的理解,使学生体验到不同领域的创新创业,从而自觉将创业与自己所学专业结合,拓宽就业路径,为未来发展提供可能的空间。如此,才能充分发挥第一课堂的作用,才能在师资、课时、场地有限的情况下,最大化提升育人效果。

在教材选用上,要体现地方特色,与当地经济发展实际联系起来,以本土创业典型人物和案例充实创业教材,同时在教材中可以适当展现国家稀缺而急需的技术、工艺等,引导大学生去关注相关领域,增强社会责任感。教师选聘上,要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结合,培养一批兼具学科专业知识和创业经验的“双师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创新话语体系和教学方式,为训练和拓宽学生的创新思维营造良好的氛围。

(三)以育人为出发点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文化氛围。创新创业人才的培育离不开良好的育人环境,高校要自觉将校园文化建设作为创新创业教育的枢纽,以校园创新创业文化为支撑,构建有利于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养成的环境,努力做到“让学校的每面墙壁都能说话,散发出宽容的、自由民主的,让人敢创、想创、争创的氛围”[9]。首先要借助“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契机加大对创新创业的宣传力度,通过校报、广播、学校网站、学校官微,公众号和宣传栏等形式,大力宣传创新创业对于社会发展以及学生个人的重要意义,并且以校园创新人物、创业典型来唤起大学生学习身边榜样的热情,激发起全校的创新创业活力。

其次,丰富创新创业活动的形式,定期开展创业讲座,邀请知名创业人物和创业校友讲述创业经历,让学生近距离感受创业者的人格魅力,增强创业自信。同时高校可以结合办学特点和专业优势,尝试举办手绘、陶艺展览等活动,还可以新设食品节、啤酒节等特定节日来活跃校园文化,激发学生创业激情,挖掘学生的创业潜力。在活动开展过程中尤其应注意避免开展的相关活动走向简单化和形式化,真正地做到以优质的内容和新颖的形式来吸引、影响大学生,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让学生在多元文化的熏陶和冲击下,体会到不同观点、思想、理念交叉融合碰撞产生的思想火花。

再者,创新创业教育应该面向大众,有层次地展开,并非人人都需要创业,但人人都需要创新创业精神,这就提醒高校要深刻认识创新创业教育的主体内涵,自觉摒弃将创新创业教育等同为“精英教育”的错误观念,让学校的每个个体都有接触创新创业教育的机会,提高创新创业教育的开放性。

最后,发挥社团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的功能,大学生社团是校园文化的重要载体,同时也是挖掘大学生潜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载体,要利用好社团,特别是创业类社团的作用,广泛开展创业实践活动,锻造学生的创新创业品质。同时学校作为创新创业教育的主体,要主动与各种社会力量建立联系,发挥学校、媒体、政府、企业的协同作用,形成创新创业教育的合力。实践证明,近年来创业联盟的陆续成立为大学生的就业创业搭建了坚实的平台、在凝聚社会优质资源、提高创新创业教育质量、扩大创新创业教育影响、培养创新创业人才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23.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530.

[3]高文兵,徐建军等.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研究与实践[M].湖南:湖南人民出版社,2012:44.

[4]孙秀丽.试论创业教育和专业教育的有效衔接[J].教育发展研究,2012(7).

[5]蒋阳飞.高校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的问题及对策[J].大学教育科学,2014(4).

[6]周兴国.创新教育的内涵及其本质特征[J].中国教育学刊,1999(6).

[7]曹祎遐,正视创业和创业教育的精神本质[N].文汇报.2016-5-20(5).

[8]雷家驍.中国需要怎样的创新创业教育[N].中国教育报.2010-1-13(5).

[9]吴彬镪.浅谈创业型大学的校园文化建设[J].江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2009,19(4).

G641

A

2095-0438(2017)12-0116-04

2017-05-24

刘菲菲(1991-),女,安徽池州人,安徽工程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苏国红(1965-),女,安徽芜湖人,安徽工程大学党委副书记,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创新创业教育。

2014年安徽省高等教育振兴计划重大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工科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组织体系与实现机制研究”(2014zdjy064);安徽工程大学研究生实践与创新项目“基于创新创业教育的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提升研究”(Y040116015)。

[责任编辑 王占峰]

猜你喜欢

大学生发展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大学生之歌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