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操作层面探究社科文献摘要英译前的准备

2017-04-14

绥化学院学报 2017年12期
关键词:电子词典社科词典

李 燕 吕 梅

(绥化学院外国语学院 黑龙江绥化 152061)

从操作层面探究社科文献摘要英译前的准备

李 燕 吕 梅

(绥化学院外国语学院 黑龙江绥化 152061)

社科文献摘要的英译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国文化在世界上的传播。从翻译操作层面着手,基于翻译实践,从译者资格、翻译工具、关键词理解和句意理解几个方面,探究了社科文献摘要英译工作的译前准备。

社科文献摘要;译前准备;操作层面

中西方文化交流存在着极大的不平衡。王岳川教授在国家图书馆和北大图书馆做的调查统计表明:20世纪中国翻译了西方大约106,800余册著作,而西方翻译了20世纪中国思想著作(而不是古籍)仅几百册。[1]这种不平衡还表现在研究方面,与英汉翻译研究相比,汉英翻译研究还没有成为译界的关注热点,还没有形成完整系统的方法与规范的理论体系可以遵循。另外,中华文化传播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的一个重要映射就是汉语文献的英文摘要。汉语文献的英文摘要本是西方了解中华文化的重要窗口,但是现实表明,社科文献摘要的英语翻译整体质量却让人不能恭维。不仅有用词不当、句法错误等不能忠实传达汉语摘要原意的大错误,也有不简洁、不规范等达不到英语摘要要求使英语读者阅读困难、不知所言的小错误,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术成果的传播,值得引起深思。社科文献摘要虽然仅有百余字,但是内容却包罗万象,涉及到的专业领域众多,从历史、文学、哲学、教育到语言学、社会学、艺术等无所不包,因此翻译起来并非易事。

一、译前准备研究的必要性

翻译不是一蹴而就的,翻译是个过程。苏联的翻译家巴尔胡达罗夫给翻译下的定义是:“翻译是把一种语言的言语产物在保持内容方面也就是意义不变的情况下改变为另一种语言的过程。”[2]很多国内外的翻译大家们都从翻译过程视角研究了翻译,或者把翻译过程归结为理解、表达两阶段;或者归结为理解、表达、校核三阶段;或者分析、转换、重构、校核四阶段;或者词义分析、句子组织分析、翻译、符合译语特点、润色五阶段;或者理解原文、译成目标语、与原文核对、依目标语校核、依编辑意见修改、最后校核六阶段等。从专家们所分的翻译过程阶段来看,对翻译过程的研究都没有把译前准备放在研究视野中,基本都是基于理想的译者或者理想的翻译环境,没有从操作层面研究具体的翻译准备和翻译主客观条件。而我们知道,在翻译实际工作中,如果缺乏翻译的主客观准备,没有一定的客观和主观条件,即使掌握了这些翻译过程理论和翻译技巧或考取了翻译证书,仅凭拿着一本汉英和一本英汉词典常常是不能保证顺利完成质量合格的翻译工作的,工作起来会很别扭,有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感觉,尽管懂得翻译过程,仍解决不了翻译中遇到的问题。如果这样做翻译,难以保证翻译作品的质量。因此,为了让译者做翻译工作时做好充分的准备,从而保证翻译作品的质量,为作者和读者负责,本文就立足操作层面,从译前准备着手,探究一下为保证社科文献摘要英译顺利进行应做好的翻译具体准备工作。

二、译者资格

我们把翻译工作也称为翻译活,干翻译活的人可以称为翻译匠。人们对于翻译工作的认识,存在很多误区。误区一:认为语言基础好,词汇量大,英语语法掌握娴熟就能进行英汉互译。这类似认为有了锅碗瓢盆就成为厨师了一样错误。误区二:认为是翻译专业毕业或者学过翻译课程就能直接从事翻译工作。这种观点,就似有了菜谱就认为是大厨了一样不可能。很多大学翻译课程的教材侧重的是语言层面的翻译技巧,好似做菜的菜谱。误区三:认为取得了翻译考试证书就能成为合格的翻译。因为翻译证书报考条件并未要求有实际工作经验,仅仅是用来考查译者的语言水平、翻译技巧和思维敏捷程度的闭卷考试,没有考察译者的翻译从业实际工作水平。因此,即使译者语言能力强,翻译技巧掌握得好,考取了翻译证书,凭借一本汉英、一本英汉词典未必就能做好翻译工作。我们知道拿着菜谱就当厨师很荒唐,医科大学毕业就直接上手术台给病人手术很可怕,师范毕业不向老教师学习就直接上讲台会误人子弟。同样的道理,做翻译工作,不经过正规翻译实习或翻译实践培训,翻译的成果很难做到为作者和读者负责,称为翻译作品也是很牵强的。然而,现实中,不少虽有英语语言基础,但只掌握了些许翻译理论,没有经过翻译实习的人却在做着翻译的工作,造成了翻译产品的质量难以保证。

翻译工作也是一种职业,成为合格的翻译匠才能接翻译活,就像先成为合格的瓦匠才能建房子一样。译者必须经过正规的翻译实习或者翻译实践培训,培训合格,才能从事。经历实际翻译操作过程的正确指导,懂得该做什么,怎样做好,怎样不出错,才能像厨师做出美味佳肴,医生不贻误病情而妙手回春,教师不误人子弟一样,保证翻译工作的质量。能否胜任翻译工作,对译者最重要的衡量标准,应是译者的个人品性,是否具有认真严谨的习惯、不倦的学习态度和好奇心以及是否掌握了翻译的正确步骤,解决疑难的办法和查阅资料的途径。翻译涉及的领域广阔,译者本人知识再广博,往往也是有限的,在从事翻译活动时,还需要充分的翻译背景资料和得心应手的翻译工具。因此考取了翻译证书未必做得好社科文献摘要的翻译工作,未考取翻译证书也未必不能胜任翻译工作。李长栓教授的《非文学翻译》一书是翻译专业研究生教材,是李长栓教授宝贵的翻译实践经验的结晶。笔者认为,这本书应该做为翻译从业者的必备培训教材,做为社科文献翻译工作的必备指导手册。从事翻译工作,如果没有条件进行翻译实习工作,至少一定要认真研习李长栓教授的这本《非文学翻译》,有这本书作为理论与实践的基础,翻译工作做起来就可以有条不紊,译者的职业操守和翻译作品的质量也就都有了保障。

做好翻译,首先译者要沉下心来。思想浮躁,急功近利的人做翻译工作是不合适的。翻译是个复杂的过程,所需要的时间是无法精确计算的。以社科文献摘要翻译活动来说,涉及的专题领域众多,译者本人的知识面有局限性,翻译过程中难免会常遇到这样或那样理解和表达方面的障碍,从而需要查阅相关资料来解决困惑,有时一个词的译文就足以让译者琢磨几天时间。实际的翻译工作,由于语言文化的差异,只能尽力达到形似与神似,没有标准的答案译文,只有更好的译文,没有最好的译文。如果译者用对待闭卷考试的态度对待实际翻译工作,这个译者就是没有责任心的不称职的翻译。许钧教授说,“在某种意义上说,翻译的过程,实际上也是研究的过程。”[3]如果翻译时专业知识或外语水平遇到了挑战,又不会调查研究,翻译就难以做到为作者和读者负责。因此,要求译者不仅要有强烈的求知欲,更要有耐心,严谨而细致,往往查阅的资料越多,研究思索越充分,越能保证翻译的质量,保证译文的准确。

三、工具准备

翻译也是一种技能,所以也称译者为翻译匠,匠人要把活做好一定要有得心应手的好工具,翻译也一样,干活之时,没有称心的翻译工具,做起翻译来一定觉得别扭。社科文献摘要涉及领域广泛,需要多种翻译工具来弥补译者语言知识和专业背景知识的不足,把翻译做好。翻译工具有三种主要形式:纸质词典、电子词典和无所不能的网络。

该准备什么纸质词典干起翻译活才能顺手呢?首先得心应手的纸质词典收录的词条必须要全,其次,词典要够多够用。基于笔者的翻译实践,要做好社科文献英译,手头至少好准备如下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的《现代汉语大词典》;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古代汉语词典》;吴光华主编,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的《汉英大辞典》(第3版);陆谷孙主编,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的《英汉大词典》(第二版);柯林斯伯明翰大学国际语料库编撰,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的《COBUILD英汉双解词典》;牛津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第7版);牛津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新牛津英语大词典》第二版);牛津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牛津英语搭配大词典》或者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出版的《英语搭配大词典》;牛津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牛津同义词大词典》(第二版);2010年版的《不列颠简明百科全书》等。这些词典都是在做社科文献翻译摘要时常翻的词典。即使这些也不足够,有时接触到专业性强的社科文献摘要,如法律、商务专题术语,需要查阅专业词典,如法律词典、商务词典等。

第二种形式的翻译工具是电子词典。相对于纸质词典,电子词典操作便捷,而且携带方便。但是选择电子词典时一定要谨慎,不要注重价格和时尚、美观程度,也不要在意其花哨的新功能,选电子词典应该关注的重点是看其收录的词典是否权威、是否又多、又全、出版年限又新,是否实用性强。卡西欧(上海)贸易有限公司出品的卡西欧E-A200型电子词典就是一款令人得心应手的翻译工具,不仅包含了上述所有的纸质词典,还包括《英汉法律用语大辞典》《英汉医学词典》《牛津商务英语词典》《牛津英语搭配词典(英汉双解版)及《元照英美法词典》等专业英语词典,目前这款电子词典几年来已经多次更新,收录更全面,增加了《朗文当代高级英语词典》(英汉双解)第四版及《牛津英美文化词典》(英汉双解)等。这样一本电子词典在手,相当于拥有了数本纸质词典,使用起来十分方便快捷。

第三种形式的翻译工具就是网络。现代网络科技的发展为翻译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条件,网络信息量丰富,不仅为我们提供了更多的在线网络词典,还有更多更全面的百科全书,与理解原文相关的很充分的背景文献资料,可作为参考的国内学者翻译的相关文献的英语译文,还有国外网站的相关文献的英语资料。要做好翻译工作,网络已是离不开的必须的工具。语言在不断发展变化,纸质词典和电子词典受到时间和版面的限制,无法即时更新。十分有用的网站有百度、谷歌、知网、万方数据库,维基百科等百科全书网站,联译网翻译交流网站,及有道词典、巴比伦、灵格斯、柯林斯网络电子词典等各种词典工具书网站等。

四、原文的充分理解

理解是表达的基础,理解原文对于翻译至关重要,做好翻译最重要的就是对原文思想内容的理解。李长栓教授说,“没有正确的理解,谈不上精确的翻译。”[4]许渊冲教授认为,“翻译就是理解和使人理解。”[5]译者如果认为自己只是译的工作,认为原文涉及的专业领域知识与自己无关,不去透彻理解,那么其译文就不可能使英语读者理解。严启刚教授认为“理解首先要从原文的语言现象入手,其次还要注意语言的文化背景,逻辑关系和具体语境。”[6]翻译中要理解的语言现象主要指生疏词的词义、句意段意和句子逻辑关系三方面。社科文献摘要翻译中的生疏词通常是专业术语或涉及中国文化特色或历史的词汇。

(一)理解生疏词的词义。在社科文献摘要翻译时,准备好所需翻译工具后,首先通读摘要,并把不懂的难点标记出来,即生疏词。如果不能透彻理解生疏词的准确含义,就需读摘要所在的论文的相关部分了解词的出处和背景。根据生疏词的领域类别,通过查阅现代汉语词典、古汉语词典、百科全书或者专业词典确定词义。汉语中也常有一词多义现象,一个词在不同语境下,意义可能完全不同,词常有字面意义和隐含意义,理解清楚究竟是哪一层意义,不能孤立地理解生疏词汇,要放在语境中理解,才可确定明白该词在句子中的含义,如果不结合语境,不谨慎,理解错了,就会翻译错。如果查了词典依然疑惑,就利用网络工具,打开百度,查阅相关文献背景资料,进一步了解相关的专业或文化背景,通过学习补上专业领域知识的漏洞,了解专业词汇或文化背景词汇的确切含义。比如,编译时摘要中有一本书的名称《鸟兽虫鱼疏》,查《现代汉语大辞典》,词典给出7个意思,有疏通、分散、疏远3种动词的含义,还有形容词粗心、空虚、稀少的含义,还有姓氏的含义。但似乎都不太合乎《鸟兽虫鱼疏》语境的含义。再查《古代汉语词典》,有14层含义。动词开通、清除、分给、雕刻、陈列,还有名词蔬菜、书信、窗子、姓氏的含义,还有形容词粗疏、长、生疏、稀、赤脚的含义。依然无法确定《鸟兽虫鱼疏》中“疏”的含义。这时搜索《不列颠简明百科全书》也没有收录。又搜索网络维基百科,还是没有收录。此时,直接在百度输入“鸟兽虫鱼疏”,发现很多链接,打开百度百科,告诉我们,《鸟兽虫鱼疏》是陆玑所著,对诗经中提到的动植物进行注解的著作。由此,可大致猜测“疏”的含义,再次在百度输入“鸟兽虫鱼疏的疏什么意思”,得到很多链接,打开一个,不止一个优质回答,都解释为“注释”,还给出了例子,由此得出“疏”就是“注释”的意思。同理查出《名物训释》的“名物”是“物名”的意思。可见,“有问题找百度”,是有一定道理的,百度也是翻译工作答疑解惑的好助手。

(二)理解句意段意。社科文献摘要通常只有一个段落,对社科文献摘要句意段意的理解,就是对摘要欲传达的整篇论文的思想内容的理解。译者要在解决生疏的专业词汇和文化历史词汇的基础上,弄懂摘要每句话表达的思想,以免曲解了作者的意思。因为摘要是论文摘录下来的要点,所以要想准确理解社科文献摘要,常需要通读论文全文。社科文献也是保包罗万象,涉及到哲学、社会、思想政治、文学类的考据、词章等诸多领域,译者不可能通晓其涉及到的所有领域。所以,译者必须是一个虚心的学习者,向作者学习,学习哲学、历史、思想政治、文学、教育学、社会学等百科知识,勤于学习,乐于研究,勤查勤看,不怕麻烦。遇到专业知识障碍时,应查找相关专业资料,或查阅网络,或向专业人员请教。透彻理解摘要是做好社科文献摘要翻译的基础。在遇到不熟悉领域的摘要内容时,译者一定要先理解透彻后,再进行翻译,磨刀不误砍柴工。如果译者自己都没有弄明白作者想说什么,就开始词对词地生译,难免英语读者不知所云。

(三)理解句子逻辑关系。译者的理解还包括句子逻辑结构的理解。对社科文献摘要的句子进行分析,找出隐含的逻辑关系,从而进一步了解句子要表达的真实含义。句子结构要从目标语角度进行分析,重要的是分清主从关系。因为汉译英时,由于两种语言的差异,在确定主句动词后,会把其它从属的动词结构译为英语的名词短语、分词、不定式或介词短语等非谓语动词形式,或者从句。如果主从关系弄错,就会导致句子的重点出错,扭曲了作者的本意。在很多社科学术期刊的英文摘要中常会看到汉语式英语,完全是汉语的思维模式和句法,类似于机器翻译的结果,英语读者根本无法理解,有些学术期刊,连摘要标题也翻译得不准确。

只有在译者具备了翻译的素质,有了得心应手的翻译工具准备,充分地解决了社科文献摘要中的疑难词障碍,准确完整地理解了摘要表达的思想,才算是做好了翻译准备,可以着手进行社科文献摘要的翻译了。

总之,从事社科文献摘要编译的工作,要具备匠人精神,必须细致入微,慢工才能出细活,精雕细琢,才能把汉语文献摘要的英译工作做好。

[1]王岳川.东方文化身份与中国立场[J].东南学术,2005,(1):109-116.

[2]巴尔胡达罗夫.语言与翻译[M].蔡毅,虞杰,段京华,编译.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5:4.

[3]许钧等.文学翻译的理论与实践——翻译对话录[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1:17.

[4]李长栓.非文学翻译[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255.

[5]许渊冲.中诗英韵探胜——从《诗经》到《西厢记》[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22.

[6]严启刚.英汉翻译教程[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1:14.

Exploration of the Preparation for Translating Abstracts of Chinese Social Science Literature from the Operation Aspect

Li Yan Lü Mei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of Suihua University,Suihua,Heilongjiang 152061)

The quality of English abstracts of Chinese social science literature is a key factor influencing the spread of Chinese culture in the world.From the operation aspect,based on translation practice,Requisite preparation for translating abstracts of Chinese social science literature is explored in terms of the qualification of translators,the preparation of translation tools,comprehension of key words and sentences and structure analysis of sentences.

abstracts of social science literature;preparation for translation;operation aspect

H059

A

2095-0438(2017)12-0077-04

2017-05-22

李燕(1970-),女,山东东平人,绥化学院外国语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英语翻译研究;吕梅(1980-),女,山东高密人,绥化学院外国语学院讲师,研究方向:跨文化交际翻译。

2013年度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社科文献摘要中国文化特有词汇英译研究”(13E093)。

[责任编辑 靳开宇]

猜你喜欢

电子词典社科词典
社科成果展示
社科成果展示
社科成果展示
米兰·昆德拉的A-Z词典(节选)
米沃什词典
人文社科
电子词典研究现状与展望
英语专业学生手机电子词典使用情况的调查
漫画词典
《胡言词典》(合集版)刊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