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河南新县香山湖风景区入口景区规划设计

2017-04-14纪芳华卢明明

山西建筑 2017年7期
关键词:佛教文化香山风景区

纪芳华 卢明明

(中交第二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湖北 武汉 430050)



河南新县香山湖风景区入口景区规划设计

纪芳华 卢明明

(中交第二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湖北 武汉 430050)

结合河南新县香山湖风景区的规划原则与设计理念,从入口广场区、商业综合区、水上活动区、休闲娱乐区、观坝区五方面,阐述了该景区的景点特色及规划方案,并介绍了植被的配置方式,力图在保护景区自然系统生态平衡的前提下,发掘地域文化的现代内涵。

风景区,广场,休闲娱乐区,植被,规划原则

0 引言

新县地处豫南边陲,大别山腹地。香山湖风景区位于新县城关东南面,拥有国家级水利风景区品牌,是新县绿色旅游资源的核心。政府于2005年10月批准设立香山湖管理区,允许其按照旅游特区的思路进行香山湖风景区的建设和发展,以开发香山湖绿色旅游资源,使其成为“以绿托红”战略的核心载体[1]。本项目为香山湖风景区开发的一期修建性详细规划,主要是针对景区入口区的合理规划设计(见图1)。

1 基地概况

入口景区位于香山湖风景区西北部,规划用地面积为32.8 hm2。基址北部地势较为平坦,多为水田;南部以蜿蜒曲折的河流和沙泥滩地貌为主,是各种鸟类的天堂。香山湖湖水由东向西经过水坝、大片鱼塘注入下游。除香山东路外,现有的主要道路都是早期未形成系统的步行道,路面状况较差。基址现有植被景观较为单一,乔木以法国梧桐、杉木、枫杨为主,夹杂有马尾松、竹类等,地被为假俭草、茅草及其他野生杂草。

2 规划原则

2.1 可持续性发展的原则

合理挖掘景区自然人文资源,保护和利用现有资源。以自然生态为主、人工构建为辅,保证环境和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2.2 以人为本的原则

规划设计要充分体现人性化,强调人的参与性、娱乐性和舒适性,建立可达性好、识别度高的景观体系。

2.3 市场导向原则

开发建设要根据需求导向,瞄准省内外旅游市场,策划出具有较长生命周期并能满足不同层次旅游者需求的项目。

3 设计理念

本方案以“佛教文化、乡土文化和茶文化”为依托,融国、色、天、香为一体,打造供游人养生度假、特色购物、禅境体验与山水观光的主题性旅游休养园区(见图2),即“游净水、观荷花、品佛茶、修禅心”[2]。

国:国粹,指我国固有文化中的精华——佛教文化。香炉本为焚香之器,譬喻佛教三宝,在人们心目中享有较高的地位,是灵验之物。在入口景区规划用地内,游人可以通过设计的景观视轴,遥望香山湖核心旅游资源——香炉山。

色:特色商铺。这里设计采用的是徽派建筑风格,集香山湖山川风景之灵气,融新县风俗文化之精华,从平面及空间处理,到建筑雕刻艺术的综合运用,用细节体现鲜明的地域特色。

天:天上人间。香山湖规划后将形成一个大湖面,波光粼粼、清幽剔透。湖心岛坐落其中,疑似蓬岛瑶台。岸边林木葱翠,水雾迷蒙,宛若世外桃源。游人徜徉其间,远离城市的喧嚣,犹如来到了人间天堂。

香:茶香。香山湖管理区内盛产茶叶,游人可以在湖畔的天香茗居享受自然风光的同时,以茶会友,探讨佛理,岂不悦乎。

4 分区及景点特色

本方案根据香山湖总体规划和基址现状,以及入口景区的规划目标,将景区分成入口广场区、商业综合区、水上活动区、休闲娱乐区和观坝区五个区域。

4.1 入口广场区——石柱擎天

该区位于景区北侧,是整个风景区的集散门户。由于整个入口空间不甚开阔,真正的入口广场退让到相对开阔平坦的空间,外围通过一组弧形的建筑群围合成迎宾广场。借助环抱的山势、刻有浮雕的围墙、就地取材的天然石柱以及高大的圣果树银杏,在空间上形成强烈的向心感。石柱柱身上用梵文镌刻释迦牟尼的生平与佛法铭言,让游人了解佛教文化的起源。八根石柱立于几何对称式布局广场上,象征“宁静吉祥、佛光普照”。广场周边配以瑞香、桂花等佛家常用植物,使景区古朴自然的风格得以延续。

4.2 商业综合区——茗香拾趣

该区位于景区的核心位置,地形呈大缓坡入水状。本着尊重和保留原有地形的原则,方案在此区域多沿等高线设置台地景观。穿过服务中心正式进入景区就会顺着“净水清流”水景主轴的跌水步道拾级而下,游人的心绪也逐步得以放松、沉淀、净化。步道边设有一座“忙人亭”,取义忙中小坐自有得,这也是佛教文化的一种境界。步道东侧依地势种植成片象征“生命之春”的杜鹃花,曲折木栈道错落其间,只待春花烂漫时。而步道西侧为“花果恒芳”园,以种植吉祥果树石榴为主。石榴园与步道交接处为“莲花佛缘”休憩小广场,有缘人自然会相会于此。

石榴园与西部山脚之间的平缓幽僻谷地建有“半山枫林”园,以一段弧形的车行道连接景区入口与湖滨。在枫香林的掩映下,车道两侧散布着十多栋禅修精舍,在这里人们可以潜心参悟佛缘、修身养性。

跌水步道的尽头“朝夕拾趣”广场作为景区主控点,也是其余四个区景观轴线的交汇处。“夜静学贤三省事,书中拾趣五更晨”,这里是鼓励游人修身明性、加强学习。广场中心静水面上设有“日照香炉”的主题雕塑,与远处的香炉山遥相呼应。到大湖面的入水口处,利用自然缓坡形成“梨花涌”的叠泉。

广场东北侧依地势建起“百味饮食”台地餐厅,成为景区的一个制高点,景观视域开阔。餐厅前渐高的圆弧形观演平台将西边的景致自然地过渡、借用过来,营造出一种自然放松的氛围。富有围合感的观演空间,同时也是游人休闲生活的舞台。

广场西侧临湖架起一座“天香茗居”(见图3),游人约上三五好友,叫上几杯清茶,品茗论佛,闲情逸致自是不言而喻。同时,此处视野开阔,是遥望香炉山的绝佳地点。茶室前的散步小径沿途设有“紫藤廊”,开花时的香甜气息让路过那里的人会有一种微醺的感觉。随着小道向西蜿蜒,依次添设了“近水台”和“揽月亭”。游人晚上相约来此赏月,在斑驳的竹影中,“近水楼台先得月”的感觉油然而生。

4.3 水上活动区——蓬岛观荷

该区位于景区的西南侧,由开阔的大湖面和湖心岛组成。一条凌水而架的步道将中心广场与湖心岛串联起来。岛上的主体建筑是“仙蓬晓雨”水上娱乐管理中心,围合而成的“难老泉”广场与之交相辉映。飘雨的傍晚,晓雨夹杂着湖水,似烟非烟,如雾非雾,远处群峰隐约,郁郁葱葱。

继续往南走,就来到了“新月起舞”室外休憩平台,平台如一弯新月挂在湖心岛的南端,清晨人们可以来此排舞习剑,悠然自得。与平台相连的是“曲道听莲”,夏时湖面荷花映日、水光潋滟。

4.4 休闲娱乐区——玉池锦帐

该区位于景区东南部天然形成的半岛上,依山脚畔建有“玉池宫”休闲娱乐中心(见图4),建筑上沿用徽派风格,以马头墙、小

青瓦为特色。半岛临水一面筑有“闻涛堤”,可供游人垂钓、亲水,同时与紫藤廊形成对景,隔湖相望。半岛南部的“锦帐篝火”滨水广场,竹影婆娑、凉风阵阵,是游人休憩、纳凉的场所。

4.5 观坝区——坝影映翠

该区位于景区东部大坝以下的狭长地带,游人可以在这里从不同距离、角度观赏大坝,是一条有序而又不乏变化的景观长轴。进入该区首先看到的是“绚秋苑”,作为游人的小憩驿站,这里突出的是植物造景,以秋花、秋叶、秋实表现秋色的绚丽。继续东行,进入眼帘的是一池“坝影映翠”,碧波衬着蓝天白云,青山倒影,颇有诗情画意。池内置有系列“功德景墙”,展示当地先进人物的形象和先进事迹。大坝一侧建有“云中探步”景观木栈道,沿陡峭的山壁拾级而上,为游人提供登上坝顶、俯视景区全貌的方式。

5 植被规划

在保护现有自然植被的基础上,植被规划为与景区设计理念相呼应,利用具有佛教文化内涵的品种来营造宗教色彩、发人深省的植物景观。如代替佛门圣树“菩提树”的银杏,象征瑞祥的石榴,寓意轮回永生的瑞香,代表随遇而安的忍冬,俗称“彼岸花”的石蒜,表示圣洁庄严的莲花等[3]。

6 结语

本方案以顺应自然环境为首要原则,维护风景区自然系统生态平衡,保护湖水功能和生物多样性,实现人居环境与自然环境的协调发展。同时方案中着重凸现地域文化,包括佛教文化、乡土文化和茶文化,通过香山湖风景区入口景区的打造,为游人提供一整套完善的游玩、餐饮、住宿、休闲和疗养功能,使其成为游人回归自然的好去处。

[1] 黄先超,李庆凯.河南新县旅游业发展现状及促进策略[J].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18(1):63-65.

[2] 郑 华.以佛教文化为主题的风景区规划探讨[J].建筑与文化,2010(5):96-97.

[3] 刘元旦.佛教文化旅游区植物的选择[J].现代园艺,2016(9):141-142.

Planning and design for the entrance region of Xiangshan Lake scenic area in Xin County of Henan Province

Ji Fanghua Lu Mingming

(CCCCSecondChinaHighwaySurvey&DesignInstituteLimitedCompany,Wuhan430050,China)

Combining with the planning principle and design idea of Xiangshan Lake scenic area in Henan Xin County, from the entrance square area, commercial area, water sports area, leisure and entertainment area, dam view area five aspects, elaborated the scenic spots characteristics and planning scheme of the scenic spot, and introduced the configuration way of vegetation, in order to explore modern connotations of geographical cultural in premise of protection the natural ecological systems balance of scenic spot.

scenic spot, square, leisure and entertainment area, vegetation, planning principle

1009-6825(2017)07-0016-02

2016-12-25

纪芳华(1983- ),女,工程师; 卢明明(1985- ),男,高级工程师

TU984.181

A

猜你喜欢

佛教文化香山风景区
北京香山
从佛教文化遗存看天水在丝绸之路上的重要性
游香山
香山峰会的新期待
明月湖水利风景区的水文化挖掘与诠释
GIS在风景区用地适宜性评价的应用——以威海市圣水观风景区为例
用“尚方宝剑”保护沙澧河风景区
从佛教文化中汲取精进的智慧
佛教文化研究专辑
香山二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