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企业生产作业危害辨识评估方法及应用
2017-04-14国汉君
国汉君
(神华集团公司安监局,北京 100011)
电力企业生产作业危害辨识评估方法及应用
国汉君
(神华集团公司安监局,北京 100011)
针对目前我国电力企业风险预控管理缺乏系统的理论指导、辨识方法不规范等问题,提出基于作业任务的双因辨识风险预控管理模式,并在神华集团所属各发电企业有效应用,形成具有企业特色的风险预控管理方法,为企业安全管控带来积极作用,对其他企业也有一定借鉴意义。
风险预控;危险源;辨识;评估方法
0 引言
近几年,我国在安全生产方面大力提倡风险预控管理,电力行业内的许多企业也都开展了危险源辨识和风险预控工作。2014年底,国家能源局出台了《关于加强电力行业安全风险预控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2015年开始,深化风险预控管理在全国电力企业进一步推动。自2006年以来,神华集团在实际工作中探索、开展风险预控管理,通过近10年的实践探索,建立了一套危害辨识和风险预控管理方法,并建立了相应管理机制作保障,形成了具有企业特色的风险预控管理模式。
1 风险预控管理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基本要求
1.1 主要问题
目前我国企业风险预控管理尚处在探索阶段,应用较广泛的是基于作业任务的风险评估与预控的方法,主要用于保障作业过程中的人身安全。传统上对危害的辨识和分析主要依据经验及相关法规,采用发散的头脑风暴式方法查询、确定危险点。这种方法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 辨识的对象不清,辨识出的危害因素不准确、不全面;
(2) 制定的预控措施执行对象不清,内容不具体,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
(3) 制定的措施没有与企业作业文件、相关制度、标准等紧密结合,与现场管理脱节,流于形式。
以上问题最终导致危害辨识预控与实际工作“两层皮”现象严重,目前的风险预控管理方法对现场指导作用不强。
1.2 基本要求
要有效推进风险预控管理,不能简单套用现有模式,仅凭经验进行危害辨识。必须深化理论认识,按照事故规律,建立有行业特点的风险预控管理模式。风险预控管理是对传统安全管理方式的深化与升华,要使风险预控管理在实际工作中真正发挥作用,须满足以下3个要求。
(1) 建立有效的危害辨识方法。危害辨识必须准确、全面、系统,要比传统安全管理更加深入,要能辨识出靠传统经验不易发现的潜在危害因素和安全风险。
(2) 预控措施要与生产作业标准程序相衔接。将风险预控管理融入到操作票、检修文件包等相关作业文件中。
(3) 建立风险预控管理机制。建立动态的管理流程,明确责任,实现风险预控的常态化动态管理。
在上述要求中,建立有效的危害辨识方法是风险预控管理的基础,也是实施中需重点解决的问题。
2 基于作业任务的双因辨识风险预控管理
2.1 事故致因及危害辨识的途径
为了实现风险预控管理的基本要求,神华集团经过多年的实践及总结,提出了双(内、外因)事故致因观点,并以此作为指导风险预控管理的理论基础。
双事故致因的核心思想是:事故源于能量破坏作用的结果。在生产系统中,可能释放并产生破坏作用的能量是导致事故的内因;人的不安全行为、机(物)的不安全状态、环境的不安全条件等危害因素是触发事故的外因。实现安全生产的基本途径是运用技术和管理手段,消除外因、控制内因。按照该观点,根据内因(可能释放的能量)与外因(各类危害因素)的不同作用关系,分别建立相应的辨识模式,包括系统性风险评估、设备故障风险评估、作业任务风险评估等,形成了一套系统且相互关联的辨识方法。
2.2 基于作业任务的双因辨识方法和模式
根据双事故致因理论,现场作业人员既是事故的制造者,也是事故的受害者。基于作业任务的风险预控管理的目的是指导作业人员在现场作业过程中采取正确的安全行为,既不制造安全风险,也能处置安全风险。
风险评估一般是根据不同目的,确定相应的辨识对象,分析后果、查找原因、制定措施。与传统作业任务风险评估方法不同,神华集团根据提出的双事故致因观点,从危险源和危害因素2方面对风险进行辨识和评估。
该风险评估的基本方法是:根据作业任务确定作业地点和范围后,首先辨识作业场所中存在的危险能量及物质载体;其次分析危害因素,评估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及严重程度,制定指导人员安全行为的具体技术与管理措施;最后形成安全作业标准。
双因辨识模式的主要内容包括:工序划分、辨别危险源(危害能量)、分析危害因素、评估危害后果和风险等级、制定安全作业标准。
2.2.1 工序划分
为便于辨识与评估,基于具体作业任务、作业地点及相关的系统、区域等,将作业任务划分为若干工序。根据运行操作、设备检修等工作的不同特点,工序划分也不尽相同。以检修作业为例,主要包括3个阶段的工序。
(1) 作业前准备阶段。主要是作业前的相关基础工作,包括风险辨识评估,材料、工器具的准备,现场布置及应采取的安全措施等工作。
(2) 作业阶段。为便于辨识和预控措施的落实,将操作或检修作业过程合理划分为若干工序步骤,且应与用于同一作业的操作票、检修文件包等作业文件的工序划分保持一致。
(3) 作业后现场清理阶段。主要是作业结束后的现场清理工作。
2.2.2 辨别危险源(危害能量)
根据双事故致因理论,能量的破坏是导致事故的内因,是造成事故的危险源。在电力生产活动中,涉及的危险源主要来自3个方面:
(1) 生产设备系统中存在的能量,如电能、热能、动能、势能等;
(2) 生产现场中潜在的危险物质,如可燃物、有毒有害物、放射物等;
(3) 自然灾害,如雷电、台风、暴雨等。
2.2.3 分析危害因素
在现场作业时,要从可能导致事故和被事故伤害2个方面来分析危害因素。根据事故机理及人机交互影响的关系,在现场作业时需要考虑下述几个外因。
(1) 物的安全质量状态及环境的安全条件是否符合安全作业条件,包括:
① 生产系统(含设备设施);
② 生产区域作业环境;
③ 工器具;
④ 工装及个体防护;
⑤ 现场材料、物品。
(2) 作业前的安全措施是否完善,包括:
① 生产系统隔离措施及防护措施;
② 应急措施及现场应急处置方案。
(3) 人员作业行为是否正确规范,人员的不安全行为包括:
① 人机交互偏离生产客观要求,作业对象、次序错误或操作不当;
② 动作姿势不正确,作业行为危险;
③ 人员处在有危险的位置;
④ 未及时发现现场异常并采取正确应对措施;
⑤ 没有正确穿戴工装和佩戴个体防护。
(4) 现场管理是否到位,不规范的现场管理行为包括:
① 交叉作业或综合作业行为时,人员之间缺乏有效协调配合,信息交流传递错误,违章指挥;
② 违章改变现场条件,从而增加了新的安全生产风险;
③ 作业人员精力不集中,不能胜任工作。
2.2.4 评估危害后果及风险等级
为了便于在实际工作中应用,危害后果定义为按照行业标准中的事故分类导致的最终事故后果,如火灾、触电等事故。同时采用半定量SEP法评估风险程度,根据可能造成的事故后果、危害因素可能出现的频率、人员在现场的暴露率等因素综合评估,将风险分为高、中、低等不同等级。
2.2.5 制定安全作业标准
安全作业标准是作业人员应在各阶段作业过程中执行的安全措施。根据辨识出的危害因素,可从技术和管理2方面制定安全作业标准。作业过程各阶段标准的基本要求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作业前的准备阶段。为确保现场满足安全作业条件,该阶段标准内容主要是明确对生产作业前相关基础准备工作的落实及检查确认要求,做好作业前准备工作。包括:
① 风险评估情况;
② 物的完好状态及环境条件是否满足要求,安全防护措施是否完善;
③ 材料、工器具等生产准备是否落实并符合要求;
④ 安全作业措施是否制定并落实。
(2) 作业阶段。该阶段标准的内容主要是规范人的现场作业行为,防范由于人的不安全行为导致事故,包括:
① 标准化作业程序;② 安全作业行为规范;③ 现场监督要求。
(3) 作业后清理阶段。与作业前的准备阶段相似,该阶段标准的内容主要是制定对现场的清理确认措施,提出检查确认要求,避免现场遗留不安全因素,给后续安全生产带来隐患。
2.3 实践应用与分析
上述方法和模式在神华集团所属各发电企业已普遍应用实施,对主要的检修及运行作业任务均进行了危害辨识和评估,并建立了各自的基础风险评估数据库。为便于企业间的交流学习,在不断完善的基础上,神华集团编制了《火电厂作业任务风险评估范本》。该书既适用于相关人员参考学习,也可用于企业结合自身特点和实际情况,在该书提供的范本基础上,修改完善,进行风险再辨识评估,建立企业具体的风险评估数据库。根据《火电厂作业任务风险评估范本》中225项作业任务的危害辨识结果,对火电生产作业人员安全风险情况进行了如下分析。
(1) 危险源与危害后果。按照发电企业作业涉及的危险源分类,这些危险源可能造成的危害后果分为14种,主要包括:触电、爆炸、车辆伤害、高处坠落、环境污染、火灾、机械伤害、起重伤害、物体打击、灼烫伤、中毒和窒息、淹溺、雷击及其他伤害等,所占比例如图1所示。
图1 电力作业危害后果所占比例
(2) 危害因素。按照危害因素范围、种类分类,电力作业危害因素所占比例如图2所示。其中,不安全的行为和姿势所占比例最大,达到30.17 %;其次是操作不当或不到位,占20.15 %。
图2 电力作业危害因素所占比例
(3) 作业任务风险性分析。对225项作业任务进行危害辨识和风险评估,其中涉及到9个专业的检修作业任务以及日常运行操作任务种类。共辨识评估出高风险工作任务23项,占10.22 %;中风险工作任务99项,占44 %;低风险工作任务103项,占45.78 %。
3 风险预控管理的落实途径与管理机制
要确保风险预控管理的落实,需要有效融合风险预控措施与生产作业文件,并建立管理机制。
3.1 风险预控措施的落实途径
要根据生产作业特点及现有作业文件情况,采取不同的落实途径,将辨识和评估后制定的风险预控措施具体落实到实际工作中。
(1) 制定风险预控票。在没有应用操作票、检修文件包的生产作业中,借助信息化系统将辨识出的危害因素和预控措施直接编制成现场应用的风险预控票,并在风险预控票中增加从编制到现场监督等方面相关工作负责人签字的要求,确保责任落实到位。
(2) 将风险预控措施融入现场作业文件。结合工作性质,将预控措施与现有作业文件融合,建立基于风险预控的作业文件。如在运行工作中,与操作票融合;在检修工作中,与检修文件包融合;在现场消缺工作中,与消缺工序卡融合。确保在每一步序中,安全作业标准与生产作业程序要求保持同步,便于作业人员落实。
3.2 管理机制
要使风险预控管理成为日常生产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确保作业任务风险预控全过程管理的常态化、制度化、程序化,需要建立一套系统的管理机制,以明确管理流程和相关责任,抓好关键环节,实现全员、全面、全过程的动态风险预控管理。
首先,建立综合辨识评估机制,落实好3种辨识评估方式。一是基础辨识评估,对企业的所有作业任务进行基本的辨识评估,建立风险数据库;二是变化(问题)辨识评估,根据企业生产条件的变化或基于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辨识评估,完善风险数据库;三是作业前辨识评估,对数据库中的辨识评估结果和预控措施进行复核,确保符合现场实际。
其次,建立风险预控票或安全作业程序与其他作业文件融合机制和作业许可机制,确保作业前风险预控措施落实到位。
最后,要从责任、监督、考核激励等方面建立保障机制,特别是做好对作业过程的监控和有计划的作业观察,根据落实效果和存在的问题及时改进管理机制。
4 神华集团的风险预控管理
神华集团风险预控管理具有以下3个特点。
(1) 创新辨识方法。危害辨识及风险评估是从导致事故的最根本因素,危害能量及载体开始辨识,再按照事故机理,归纳出可能出现的危害因素种类和高风险的作业工序环节,提高了危险源辨识的逻辑性和严密性,确保危害辨识全面准确。同时,以作业人员为执行对象制定安全作业标准,确保控制措施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2) 明确落实途径。借助信息化系统,将安全作业标准与生产作业程序结合,编制基于风险预控的作业文件,确保安全作业标准在具体工作中的有效落实,增强了对作业现场的指导作用。
(3) 建立管理机制。对所有主要工作的作业任务进行危害辨识和风险评估,建立风险数据库,同时将基础评估、变化(问题)评估及作业前再评估有机结合,确保辨识和评估的动态时效性;再通过建立管理制度,确保风险预控全过程管理的常态化及制度的程序化。
5 结束语
危害辨识评估方法在神华集团下属电力企业已得到有效应用,各单位结合自身作业任务特点进行了全面、具体的危险辨识和风险评估,并借助信息化系统形成共用的风险数据库。在实际工作中以此为基础,执行作业前编制基于风险预控的作业文件制度,包括风险预控票、工作票、操作票、检修文件包、检修工序卡等,将风险控制措施真正落到实处,取得了良好效果。
1 李 东.电力企业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标准[M].北京: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14.
2 董云灿.浅析电力生产危险源的辨识与控制[J].电力安全技术,2014,16(7):1-3.
3 国汉君.内外因事故致因理论及实现安全生产的途径[J].安全学报,2007,17(7):46-53.
4 神华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火电厂作业任务风险评估分册[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16.
5 吴 岩.生产作业区重大危险源评估方法研究[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2,8(3):158-164.
6 张 峥,吴宗之,刘 茂.重大危险源风险评估方法的改进研究[J].青岛大学学报(工程技术版),2005,20(3): 32-38.
7 刘玉堂,刘宏杰,杨 晓.危害识别与风险评估方法及存在问题分析[J].安全、健康和环境,2003,3(9):39-41.
2016-10-30。
国汉君(1965-),男,研究员,主要从事企业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与研究工作,email:10000217@shenhu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