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隐秘人性的洞察者

2017-04-14刘倩倩

出版人 2017年3期
关键词:渡边淳情爱洞察

刘倩倩

日本文学大师渡边淳一向来以情爱题材的作品为读者所熟知。从久负盛名的《失乐园》,到青岛出版社新近推出的《红城堡》《化身》《北海道物语》等系列图书,其作品主题一直围绕自由、前卫的现代情爱观展开,当中不乏饱受争议的不伦性爱。在渡边的作品中,《仁医》是一部罕见的、以作者弃医从文前的人生经历为写作参照,来反映社会现实的小说。

小说的主人公圆乘寺大夫是一名拥有医学博士学位、但从不摆权威架子的外科医生,因为厌倦了大学附属医院里充满矫饰的复杂人际关系,主动申请调往一家位于东京平民区的私人诊所,在那里开始悠闲地、不受人打扰地做起了主治医师。

每当人们对他的这一选择表示不解时,他总是说:“要到这样的地方来体验生活,才能了解现实,感受人性。”

诚然,比起在公立医院遭受倾轧、排挤的“精神公害”,在“洋溢着平民情趣”的居住区小诊所里,他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活力。而那些患有某种隐疾、不便去人声嘈杂的大医院问诊的病人也陆续慕名而来。

在四则离奇且使人错愕的病患故事中,有一个是写梦想开间寿司店的年轻男子的。他是令人“敬而远之”的梅毒患者。这种难以启齿的隐疾,足以击垮一个普通人对生活的所有美好憧憬。因为患病的特殊性,他总是挑选下午三点以后医护人员有所松懈、比较清闲的时候前来治疗。每到这时,圆乘寺大夫和护士们总会故意装作简慢、冷酷的样子——仿佛他和普通患者没什么区别,無需格外对待,更无需取笑。这对这个青年来说,无疑是一种体贴和顺意。最后,圆乘寺大夫不仅治好了他身体的疾病,还帮助他实现了自己的愿望,重拾信心。

此时的医者所扮演的角色,已经不是寻常的、拥有精良医术的医生那么简单了。他对那些繁杂多样的、隐匿在疾病之下的人性的体察,要比一般医生出色得多。

渡边淳一毕业于日本北海道的札幌医科大学,毕业后曾在母校任讲师,后来又做过10年的骨科医生。这之后,他放弃了稳定的医生工作,转而专注于自己喜欢的文学创作。也许,正是由于渡边淳一有过多年的从医经历,与挣扎在社会底层的患者有过亲密接触,深切其痛,其文字才能如此自然晓畅、真实犀利地直指人性。

医学鼻祖希波克拉底曾说:“医学所治疗的不是病,而是患者。”

反观其过往经历,我们会发现,渡边淳一想通过《仁医》表达的,正是他对医学本质的理解,即“医乃仁术”,而“仁心”比“仁术”更重要,要想成为一名真正出色的仁医,必须拥有独到的洞察人性的本领。

在《仁医》的最后一章中,渡边淳一还简要指出并思考了存在于日本社会的医患现状。如:强行推广看病不花钱的伦理道德,会以一部分人做出贡献而告终,但如果只是少数人的贡献和感伤,那就无法成为现实的力量;私人医生过于注重发财,大学附属医院过于注重技术或偏重于研究学问等。

渡边淳一用他的故事告诉我们:身为医者,如何不忘初心、以己心度患者心,敏感地以“仁心”体察人性,甚为重要;作为求医者,全然地信任并尊重医者,也是一种必备素养。毋庸讳言,当前我国医疗纠纷频出,医患关系相当紧张,考虑到这个背景,《仁医》就更值得一读了。

虽然,从作品的艺术成就角度讲,与川端康成、太宰治等文学大师相比,渡边淳一作品的文学性还是稍显逊色。但从某种意义上讲,《仁医》反映了渡边淳一作为文学创作者的社会自觉性与责任担当。透过这本小说,读者或可一改对他只擅长写情爱作品的刻板印象,进而认识到,在纯粹的、虚构的文学世界之外,在连接时代与反映现实的层面上,渡边淳一亦有其观察点与着力点。

相信会令本书读者感到欣喜的是,渡边淳一与他笔下的圆乘寺大夫一样,都是如此出色的、隐秘人性的洞察者。

猜你喜欢

渡边淳情爱洞察
洞察雁荡
情爱永恒
人在何时最清醒
“洞察号”在火星
屈服于内心
善洞察 巧分类 妙解题
告别“文战”,来一场情爱“野战CS”
命制历史试题要强调科学性和洞察性
渡边淳一小说中自然意象的作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