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男子百米运动员苏炳添起跑加速技术研究
2017-04-14马杰王泽峰代强
马杰+王泽峰+代强
摘 要:通过文献资料法、高速摄像与录像解析的方法,揭示苏炳添百米前三步起跑加速技术特点,为科学化训练提供理论依据。研究结果表明,在预备姿势时,苏炳添后腿膝关节角度相对较小,身体重心离起跑线水平距离较近,前脚跖趾关节与身体重心间水平距离适中;在后蹬过程中,支撑脚蹬离地面时躯干姿势前倾度较大、身体重心较低、重心水平速度较大,而摆动腿前摆时质心较低、膝关节角度较大、足部贴近于地面;在蹬离起跑器后的前三次着地时刻,身体重心高度较低,重心位置处于着地脚的跖趾关节之前,且两者水平距离差相对较大,摆动腿膝关节角度较大;在步长方面没有表现出依次渐长现象,而是第一步步长最大,第三步步长又大于第二步,步频表现则为逐渐加快。
关键词:百米;起跑技术;加速跑技术;苏炳添
中图分类号:G822.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2076(2017)02-0092-06
Abstract:With document literature, high-speed camera shooting and video analysis, the paper investigates the block start and acceleration techniques of Chinese men's 100 m athlete Su Bingtian. It shows that the angle of rear knee is relative smaller, the body center of gravity is closer to starting line, the horizontal distance between the front forefoot metatarsophalangeal joint and the body center of gravity is moderate at set position. The angle between trunk and horizontal level is larger, the height of the body center of gravity is lower, and the horizontal velocity is higher at take-off. Furthermore, during the recovery of the swinging leg, it swings lowly to the ground with the lower leg extended to the point that the foot is barely off the ground. At the instant of the first three touching down after blocking, the horizontal distance between the front forefoot metatarsophalangeal joint and the body center of gravity is relative farther. Also, the swinging leg knee has a larger angle so that the body center of gravity maintains lower. Additionally, the first stride length is the longest one and the third is longer than the second. Stride frequency continues to increases from first stride to third.
Key words: men's 100 m; block start techniques; acceleration techniques; Su Bingtian
百米運动是由起跑、起跑后加速跑、途中跑和冲刺跑各阶段组成的运动项目,其成绩则由起跑的反应速度、起跑后的加速跑能力、保持最高跑速的时间和距离,以及各部分的技术完成质量决定[1]。有学者[2-5]认为起跑技术与起跑后加速跑技术对百米全程跑成绩作用关键,并且已有一些国外学者从生物力学角度对后蹬起跑器[6-9]、蹬离起跑器后的第一步[4,7,10-11]、第二步[4-5,7]、14米[12]与16米[13]位置处加速技术展开了实验研究。然而,国内关于此方面的实证研究[14-18]相对较少,且研究中所选取的实验对象运动水平不高,这使得对国内高水平百米运动员起跑加速技术特征的认识不够深入。因此,选取高水平百米运动员作为实验对象,对其起跑与起跑后加速技术特点进行研究是当前国内百米训练中的重要课题之一。苏炳添是我国当前最为优秀的百米运动员之一,在2015年连续两次跑出9.99″的好成绩,成为首位突破百米10″的黄种人。该运动员在2016年世界室内田径锦标赛60米项目中又创造了6.50″的全国新纪录,足见其已具备了世界级水平的起跑加速技术。
Jiabin Yu等[18]研究指出,百米选手加速跑与最大速度跑之间显著区别为前者的地面水平制动力小于后者,认为加速跑训练目的应是努力减小地面水平制动力。基于这一研究成果认为,要想尽可能减小地面水平制动力,最好途径则是有效控制加速过程的身体姿势,促使蹬地反作用力向最有利于提升加速效果方向转化。本研究以苏炳添起跑加速前三步技术为研究对象,主要对苏炳添预备姿势、后蹬起跑器、着地时刻与蹬离地面时刻的身体姿势与身体姿势的变化、身体姿势变化与加速效果之间的关系及步长与步频表现进行分析,旨在揭示高水平百米运动员起跑加速技术特点,为该项目科学化训练提供理论依据。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为我国优秀男子百米运动员苏炳添起跑加速前三步技术,该运动员个人信息情况见表1。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根据研究目的,以“百米起跑”“短跑起跑”“百米加速跑”“短跑加速跑”“sprinting start”“sprinting acceleration”等为关键词,通过中国知网、EBSCO、Web of Science等查阅相关研究文献,获取本研究所需资料,以便为本研究提供理论支撑。
1.2.2 二维录像解析法
高速拍摄比赛技术是研究高水平运动员技术特点的重要手段,而在百米比赛中,受比賽规则、场地条件等限制,难以满足对同场分道比赛中目标选手起跑加速技术拍摄条件(选手间距离太近,容易相互遮挡)。又由于高水平选手训练与比赛中运动技术具有一致性与稳定性较高特点,选择研究其赛前专项技术练习可较为真实、客观地反映运动员技术特点。2016年国际田联美国尤金站是苏炳添里约奥运年首站百米比赛,教练组对起跑加速练习高度重视,并于2016年5月21日在国家体育总局训练局田径运动馆安排了国内最后一次起跑加速训练课,运动员本人练习全力以赴。笔者借常年跟踪服务国家短跑队机会,对苏炳添这一赛前专项练习进行了现场二维平面定点定焦高速拍摄。其中,拍摄次数为10次,拍摄像机机型为佳能EOS 760D,拍摄频率为50 Hz。像机拍摄主光轴垂直于运动平面,拍摄距离为15 m,拍摄范围为5 m,相机高度为1.2 m。
采用Simi Motion9.1.1运动图像解析分析系统对所拍摄的苏炳添起跑加速技术训练视频进行二维解析。解析中选用Hanavan人体模型,获取相关运动学指标数据,并采用低通滤波对所获取的运动学指标数据进行平滑处理,平滑系数为8 Hz。
1.3.3 对比分析法
通过多种搜索方式,未发现本研究所需要的由官方提供的世界优秀百米运动员起跑与起跑后加速跑技术相关指标。因此,本研究选择将苏炳添起跑过程中的技术指标与部分国外研究文献中的技术指标进行比较,以便于揭示苏炳添在起跑过程中的个人技术特点。
1.2.4 技术指标界定
髋关节角为肩-髋连线和髋-膝连线之间夹角;膝关节角度为髋-膝连线和膝-踝连线之间夹角;躯干前倾角为躯干纵轴与人体解剖学姿势站立时水平轴之间夹角;以上各角均属矢状面。COG距离为着地时着地脚跖趾关节与身体重心间水平距离。步长指相邻两次着地时刻着地点之间距离,步长指数为步长与身高的比值;步频指每秒时间内所完成的步数,步频指数为步频与身高的比值。
2 结果与分析
2.1 起跑加速练习重心位移与用时情况
以发令员发出起跑口令后运动员肢体部位出现移动作为起跑动作开始标志,对苏炳添10次起跑加速练习中第三步蹬离地面时重心水平位移进行了解析,其平均为3.65±0.09 m,而所用时间为1.02±0.03 s。另外,在拍摄范围的限制条件下,还对苏炳添加速过程中身体重心到达4 m位置时所用时间进行了解析,平均为1.06±0.02 s。这一结果,将为后续相关研究提供量化的参考指标。
2.2 预备姿势分析
表2为苏炳添预备姿势动作的各项技术参数情况。通过表2可知,苏炳添在预备姿势时前、后膝关节角度分别为97.55°±2.87°、119.6°±5.39°。运动员在起跑前形成最佳预备姿势,将有助于在后蹬起跑器过程中产生较好推动力,从而获得良好加速效果。尽管预备姿势对起动加速效果非常重要,但有一些研究结果表明,没有一种可以适合于所有短跑运动员起跑的最佳标准姿势,即使具有相同优异运动表现的高水平运动员,其彼此之间预备姿势也存在差异[6,19]。Harland等[20]在对有关百米起跑预备姿势的研究进行总结后认为,在预备姿势时,通常运动员前腿膝关节角度范围为90°~110°,后腿膝关节角度范围为115°~135°。Slawinski等[7]在对百米精英选手(6男,10.27±0.14 s,身高179.2±6.2 m)研究后发现,在预备姿势时前、后腿膝关节角度分别为110.7°±9.3°、135.5°±11.4°。对比可知,苏炳添在预备姿势时前腿膝关节角度适中而后腿膝关节角度相对较小。这可能与苏炳添预备姿势时前后抵足板间水平距离(0.32 m)相对较小有关。在预备姿势时,后腿膝关节角度大会限制后蹬起跑器过程中膝关节伸展幅度与后脚作用于起跑器的时间[5],这又会因腓肠肌的肌肉-肌腱单元长度发生变化而影响到后腿后蹬力作用效果[21]。苏炳添后腿膝关节相对较小,可能有利于在后蹬起跑器过程中增大关节活动幅度、延长作用时间,产生更多运动冲量。
由表2可知,在预备姿势时,苏炳添身体重心与起跑线间水平距离为0.23±0.01 m,标准化值约为0.134(即实际距离与身高的比值)。Slawinski等[7]在研究中发现,精英选手在预备姿势时身体重心与起跑线间水平距离(0.229±0.015 m,标准化值约为0.128)小于优秀选手(0.278±0.028 m,标准化值约为0.159),认为在预备姿势时,身体重心的位置在一定范围内离起跑线越近,则越有利于在前三步中起动加速。依据这一观点,认为苏炳添预备姿势是具有较高水平的运动表现。
在预备姿势时,苏炳添身体重心与前脚跖趾关节间水平距离为0.31±0.01 m(见表2)。美国短跑训练专家Ralph Mann曾提出,在预备姿势时,身体重心与前脚跖趾关节间水平距离对起跑加速效果有着重要影响,如果这一距离太小,则会导致后蹬起跑器过程中所产生的后蹬力量垂直分量过大,相反情况下,蹬离起动时所产生的后蹬力量水平分量则会过大。同时,Ralph Mann还对大量世界优秀短跑选手预备姿势时身体重心与前脚跖趾关节间水平距离进行了统计,认为这一距离为0.30 m时为最佳[22]。对比可知,苏炳添在预备姿势时的这一距离基本符合Mann所认为的最佳条件。综合分析认为,苏炳添的预备姿势应是较为高效合理且适合于自身的。
2.3 后蹬技术分析
2.3.1 蹬离时刻速度特征
后蹬过程是运动员获得加速效果的关键环节,而在蹬离时刻所获得的重心速度则是加速技术质量的一种反映。由表3可知,苏炳添在前腿蹬离起跑器、第二步蹬离地面、第三步蹬离地面时身体重心合速度分别为3.82±0.12 m/s、4.76±0.09 m/s、5.94±0.14 m/s,重心水平速度分别为3.81±0.12 m/s、4.75±0.09 m/s、5.93±0.14 m/s,重心垂直速度分别为0.27±0.14 m/s、0.30±0.11 m/s、0.33±0.10 m/s。在前三步加速过程中,重心合速度与水平速度在第二步与第三步蹬离地面时的增长率均为25%,垂直速度增長率分别为11%、10%。
在前人研究中,通常采用蹬离起跑器时的重心速度[21-22]、重心水平速度[4,11]及后蹬起跑器过程中的水平方向平均功率[19,24]、标准化水平方向平均功率[5,11]等指标来评价后蹬起跑器过程的加速效果。查阅文献可知,Rabita等[11]在研究中发现世界优秀男子百米选手(4人,100 m最好成绩范围为9.95~10.29 s)在蹬离起跑器时重心水平速度为3.61±0.08 m/s,后蹬起跑器过程中水平方向平均功率值与标准化水平方向平均功率值分别为1415±118 W、17.3±1.3 W/kg。而Slawinski等[7]在研究精英男子百米选手(6人,10.27±0.14 s)前三步加速技术中发现,蹬离起跑器、第二步蹬离地面、第三步蹬离地面时的重心合速度分别为3.48±0.05 m/s、4.69±0.15 m/s、5.50±0.26 m/s,重心垂直速度分别为0.52±0.06 m/s、0.35±0.03 m/s、0.35±0.05 m/s,重心水平速度约为3.44 m/s、4.68 m/s、5.49 m/s。
对比可知,在蹬离起跑器时,苏炳添的重心水平速度较大,而垂直速度较小。在第二步、第三步后蹬离地时,苏炳添仍是保持较高的水平速度与较低的垂直速度。总体而言,苏炳添在前三步加速过程中,水平速度增加明显,而垂直速度变化不大且一直保持较低。在百米短跑运动中,起跑与加速跑的目的为在合理控制身体重心垂直速度增加情况下努力提高水平速度。故此认为,与前人研究中的选手相比,苏炳添具有相对更好的后蹬起跑器技术。
2.3.2 后蹬过程中躯干前倾角度、髋关节与膝关节角度特征
在前三步加速过程中,苏炳添躯干环节与水平面间夹角逐渐增大,上身逐渐抬起。其中,在左脚蹬离起跑器、第二步蹬离地面、第三步蹬离地面时分别为28.76°±1.36°、38.61°±2.55°、40.42°±2.08°,增大幅度仅约为12°(见表3)。Ralph Mann对世界优秀短跑运动员起跑与起跑后加速技术进行统计后发现,前三步蹬离时躯干前倾角度分别为28°、48°、47°[22]。对比可知,苏炳添在前三步加速中躯干姿势更为前倾。有学者提出,在起跑后的前几步加速过程中,更为前倾的躯干姿势与获得更大的下肢后蹬力量水平分量和更高的身体重心水平速度有关[13,25-26]。因此,在由起动加速向最大速度过渡过程中,运动员应努力做到躯干前倾[4]。基于这一点,认为苏炳添在前三步加速中表现出更好的躯干姿势控制能力。
在起跑加速后蹬过程中,支撑腿髋关节伸展与躯干前倾有机结合,可以为提高下肢后蹬推动力的向前作用效果创造条件。由表3可知,苏炳添在前三次蹬离时刻,支撑腿髋关节伸展角度分别为165.47°±2.41°、168.91°±3.49°、161.95°±1.74°。积极伸展的髋关节与较为前倾的躯干姿势相结合,使得苏炳添在前三步加速中蹬离时刻保持较低的重心高度,分别为0.76±0.01 m、0.81±0.02 m、0.85±0.02 m(见表3)。这一现象充分体现了在训练过程中教练员所要求的“重心要压低”进行加速的理念。有研究表明,在后蹬起跑器过程中,前腿髋关节最大伸展角速度与蹬离起跑器时的标准化水平功率有着中等相关关系(r=0.49)。[5]本研究发现,苏炳添在后蹬起跑器过程中前腿髋关节伸展的最大角速度为579.96°±63.12°/s,这一数值大于Slawinski[27]研究中百米成绩为10.30±0.14 s选手(8男)的456.3±17.7°/s。
在后蹬过程中,支撑腿膝关节伸展情况会对加速效果产生影响。由表3可知,苏炳添在蹬离起跑器、第二步蹬离地面、第三步蹬离地面时,支撑腿膝关节角度分别达到了161.32°±2.52°、160.02°±2.65°、150.93°±3.11°,表现出随加速前进,支撑腿膝关节蹬伸最大角度逐渐减小的趋势,但左脚蹬离起跑器与右脚第一次蹬离地面时角度差距不大。Ralph Mann曾提出世界优秀短跑运动员在前三步蹬离时刻支撑腿膝关节的最佳角度分别为160°、154°、151°[22]。依据这一标准,苏炳添在左脚蹬离起跑器与第二次蹬离地面时均表现出较好的伸膝水平,而在第一次蹬离地面时支撑腿膝关节角度相对较大。Ralph Mann认为,蹬离起跑器后的第一次着地支撑过程是整个百米跑中最重要的一步,倘若这一步动作技术不合理,将导致身体前倒、过早起身、重心失衡等现象,甚至影响后程加速效果,并主张在前三步跑的蹬离时,膝关节伸展幅度不应过大。原因可能在于股直肌与腘绳肌作为人体重要的双关节肌,在下肢快速后蹬过程中会通过伸展膝关节动作来实现髋关节与膝关节间功率的传递[28]。膝关节过于伸展不仅不会增大后蹬推动力,反而可能降低支撑腿多关节肌对关节间功率的传递效果。但是,受人体解剖结构影响,适合于每个运动员后蹬加速的膝关节最大伸展角度可能是不同的。无论如何,蹬离起跑器后的第一次着地支撑后蹬技术与后面的加速跑中技术是不同的[29]。Sofie等[4]通过实验研究发现,在第一次着地支撑过程中,支撑腿膝关节持续伸展且伸展产生的功率在髋、膝、踝三关节伸展过程中所产生的总功率中占有更大的比例,并建议在这一支撑过程中膝关节应积极伸展。但是,至于伸展角度多少才为最佳并没有给予说明。因此,苏炳添在第一次蹬离地面时支撑腿膝关节伸展角度是否为最佳水平,还需要后续深入研究。
2.3.3 后蹬过程中摆动腿前摆技术特征
在研究中发现,苏炳添在前三步支撑腿后蹬过程中,摆动腿膝关节一直保持较大的角度,而摆动腿足部则在整个前摆过程中尽可能贴近于地面。在蹬离起跑器、第二步蹬离地面、第三步蹬离地面瞬间,摆动腿膝关节角度分别为69.99°±3.60°、72.53°±2.89°、79.55°±3.59°(见表3),表现出随加速前进,摆动腿膝关节角度逐渐增大的特点。而在这三个特殊时刻,踝关节高度分别为0.21±0.02 m、0.23±0.03 m、0.25±0.03 m,同样表现出随加速前进,高度渐增的趋势,但总体变化幅度不大且保持较低高度。这些促使苏炳添在前三步后蹬过程中摆动腿前摆时能够保持较低的质心高度,即分别为0.37±0.01、0.43±0.02、0.48±0.02 m,而没有出现小腿向上折叠的现象。苏炳添在后蹬过程中摆动腿前摆的这一运动表现,与Ralph Mann所提出的摆动腿小腿在前三步后蹬过程中应尽量伸展并做到脚尖刚离开地面的观点不谋而合。摆动腿高度较低,加上肢体躯干环节前倾幅度大,这都可能为苏炳添在蹬离时刻获得更好的加速效果创造了条件。
2.4 着地技术分析
2.4.1 着地脚跖趾关节与身体重心间水平距离(即COG距离)特征
在加速过程中不同着地时刻,短跑运动员身体重心与着地脚跖趾关节间水平位置关系是不断变化的,这一位置关系的变化会对各阶段的支撑后蹬过程产生影响。在加速过程中的着地时刻,身体重心相对于着地点越是位置靠前,越有利于身体前倾、增大水平推动力,进而获得更好的向前加速效果[17,25]。Neil等[17]通过建立数学模型的方法对COG距离研究后认为,这一距离是存在一定限度的,如果超过了这一限度,则会对加速效果起到负面作用。而对于这一限度,研究者并没有明确给出一定标准说明。
研究中发现,苏炳添在前三步加速过程着地时刻,身体重心均处于支撑腿的跖趾关节位置之前,COG距离分别为0.14±0.07 m、0.09±0.05 m、0.04±0.03 m(见表3)。Ralph Mann认为,运动员百米运动水平越好,在前两步加速中着地时刻的COG距离越大,并提供了世界优秀短跑运动员前两步着地时的这一距离标准分别为0.08 m、0.01 m[22]。对比发现,苏炳添前两步中COG距离大于这一标准。苏炳添在COG距离方面的这一特点,可能是促使其在蹬离瞬间身体更为前倾,提高后蹬向前推动效果的又一重要因素。
2.4.2 摆动腿膝关节角度与身体重心高度
由表4可知,在前三步加速过程中,苏炳添摆动腿膝关节角度在支撑腿着地瞬间依次为126.06°±10.27°、98.31°±10.85°、87.41°±5.06°。支撑腿膝关节角度呈现出随加速前进逐渐减小的趋势。但是,在这三个特殊技术时相,摆动腿膝关节持续保持着较大角度,这也使得摆动腿小腿在前摆过程中持续保持较低的运动轨迹,实現摆动腿足部贴近地面并积极前摆的目的。另外,苏炳添在三次着地时刻,身体重心高度与前一时刻的蹬离时相几近相同,均表现为身体重心高度较低,这可能与其对身体姿势控制的能力较强有关。在加速过程中,苏炳添能够始终保持较低重心高度与较为前倾的躯干角度。这可能是有利于苏炳添在前三步加速过程中形成良好加速效果的重要因素。
2.5 步长与步频分析
步长与步频是决定短跑运动员最终成绩的直接因素。由表4可知,苏炳添前三步步长分别为1.28±0.06 m、1.07±0.04 m、1.23±0.03 m,步长指数分别约为0.74、0.62、0.72,步频分别为2.22±0.12步/秒、4.41±0.40步/秒、4.68±0.26步/秒,步频指数约为1.29、2.56、2.72,总体表现为第一步步长大于二、三步步长,第三步步长大于第二步步长,第一、二、三步步频逐渐加快。
Rabita等[11]对世界优秀短跑选手(4人,身高为1.82±0.69 m,100 m成绩为9.95~10.29 s)起跑加速技术研究后发现,第一步步长、步频分别为0.96±0.16 m、2.20±0.21 m,步长指数与步频指数约为0.53、1.20。与之相比,苏炳添第一步步长明显较长,步频也相对较快。Ralph Mann对大量世界高水平百米选手前三步技术分析后发现,在前三步加速过程中表现出步长渐长、步频渐快的趋势[22]。尽管与前人研究中步长表现有所不同,但是对于苏炳添来说,这一步长与步频的组合关系是否为其自身最好的加速节奏还有待于后期进一步深入研究。
3 结论
3.1 苏炳添在起跑预备姿势时后腿膝关节角度相对较小,这一技术应是适合于自身且高效合理的。
3.2 在前三步加速过程中,苏炳添在蹬离时刻具有较好的重心水平速度,躯干姿势前倾度较大、身体重心较低;在着地时刻,着地脚跖趾关节与身体重心间水平距离较大,这有利于支撑阶段支撑腿后蹬向前推动加速的效果;在后蹬过程中,摆动腿膝关节在前摆过程中保持较大角度,足部前摆动作贴近于地面。
3.3 在前三步起跑加速中,苏炳添第一步步长最大,第三步步长又大于第二步,而前三步步频则依次加快。
参考文献:
[1]文超主编,田径运动高级教程[M].第三版.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12.
[2]Letzelter S.The development of velocity and acceleration in sprints: acomparison of elite and junior female sprinters[J].New Studies in Athletics,2006,21(3):15-22.
[3]Charalambous L,Irwin G,Bezodis I,Kerwin DG.Lower limb joint kinetic and ankle joint stiffness in the sprint start push-off[J].Journal of Sports Sciences,2012(30):1-9.
[4]Sofie Debaere,Christoph Delecluse,Dirk Aerenhouts,Friso Hagman.From block clearance to sprint running: Characteristics underlying an effective transition[J].Journal of Sports Sciences,2013,31(2):137-149.
[5]Neil Edward Bezodis, Aki IlkkaTapio Salo,Grant Trewartha. Relationships between lower-limb kinematics and block phase performance in a cross section of sprinters[J].European Journal of Sport Science,2015,15(2):118-124.
[6]Mero A.Force-time characteristics and running velocity of male sprinters during the acceleration phase of sprinting[J].Research Quarterly For Exercise And Sport,1988,59(2):94-98.
[7]Slawinski J, Dumas R, Cheze L, Ontanon G, Miller C, Mazure-Bonnefoy A. Kinematic and kinetic comparisons of elite and well-trained sprinters during sprint start[J].Journal of Strength and Conditioning Research,2010,24(4):896-905.
[8]Slawinski J, Dumas R, Cheze L,et al.Effect of postural changes on 3D joint angular velocity during starting block phase[J].Journal of Sports Sciences,2013,31(3):256-263.
[9]Mitsuo Otsuka,Jae Kun Shim,Toshiyuki Kurihara,et al.Effect of expertise on 3D force application during the starting block phase and subsequent steps in sprint running[J].Journal of Applied Biomechanics,2014(30):390-400.
[10]Neil Edward Bezodis,AkiIlkka Tapio Salo,et al. Lower limb joint kinetics during the first stance phase in athletics sprinting: three elite athlete case studies[J].Journal of Sports Sciences, 2014,32(8):738–746.
[11]Rabita G,Dorel S,Slawinski J,et al.Sprint mechanics in world-class athletes:A new insight into the limits of human locomotion[J].Scandinavian Journal of Medicine & Science in Sports,2015(25):583-594.
[12]Mark D,Johnson,JohnG,Buckley.Muscle power patterns in the mid-acceleration phase of sprinting[J].Journal of Sports Sciences,2001(19):263-272.
[13]Joseph P,Hunter,Robert N,et al.Relationships between ground reaction force impulse and kinematics of sprint-running acceleration[J].Journal of Applied Biomechanics,2005(21):31-43.
[14]馮雅芳.起跑后加速跑蹬地力的分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1989(2):64-69.
[16]王延鹏.试用肌电图分析短跑起跑技术肌肉用力特点[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1995,12(3):84-85.
[17]李永智.2种不同起跑动作的生物力学实验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2002,38(5):54-58.
[18]Jiabin Yu,Yuliang Sun,et al.Biomechanical Insights Into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Mid-Acceleration and Maximum Velocity Phases of Sprinting[J].Journal of Strength & Conditioning Research,2016,30(7):1906-1916.
[19]Neil Edward Bezodis,Grant Trewarthai,AkiIlkka Tapio Salo.Understanding the effect of touchdown distance and ankle joint kinematics on sprint acceleration performance through computer simulation[J].Sports Biomechanics,2015,14(2):232-245.
[20]Harland MJ,Steele,JR.Biomechanics of the sprint start[J].Sports Medicine,1997(23):11-20.
[21]Mero A, Kuitunen S,et al. Effects of muscle-tendon length on joint moment and power during sprint starts[J].Journal of Sports Sciences, 2006,24(2): 165-173.
[22]Mann R.The mechanics of sprinting and hurdling[M].Create Space,2011.
[23]Mero A,Komi PV.Reaction-time and electromyographic activity during a sprint start[J].European Journal of Applied Physiology and Occupational Physiology,1990(61):73-80.
[24]Mendoza L,Schollhorn,W.Training of the sprint start technique with biomechanical feedback[J].Journal of Sports Sciences,1993(11):25-29.
[25]Kugler F,Janshen L.Body position determines propulsive forces in accelerated running[J].Journal of Biomechanics,2010(43):343-348.
[26]Morin J,Edouard P, Samozino P.Technical ability of force application as a determinant factor of sprint performance[J].Medicine and Science in Sports and Exercise,2011(43):1680-1688.
[27]J.Slawinski,A Bonnefoy, G Ontanon,et al.Segment-interaction in sprint start: Analysis of 3D angular velocity and kinetic energy in elite sprinters[J].Journal of Biomechanics,2010(43):1494-1502.
[28]Ron Jacobs,Maarten F,et al.Mechanical out-put from individual muscles during expensive leg extensions:therole of biaticular muscles[J]. Journal of Biomechanics,1996,29(4):513-523.
[29]Charalambous L,Irwin G,et al.Lower limb joint kinetic and ankle joint stiffness in the sprint start push-off[J].Journal of Sports Sciences,2012(3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