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统体育应该回归其迷失的生命哲学

2017-04-14张克峰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2017年2期
关键词:传统体育学科

摘 要:通过文献法、逻辑法对民族传统体育学科的核心价值观进行反思,对中国传统生命哲学——“寿文化”与体育民族民间体育、养生、武术的渊源进行探讨。民族传统体育学与古代生命哲学——“寿文化”关系密切,本源上有典型的“寿文化”烙印,现代竞技体育思想难以驾驭民族传统体育的本质和未来发展,传统体育的现代化进程中应重视对“寿文化”的审视。

关键词:养生文化;传统体育;学科

中图分类号:G80-0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2076(2017)02-0057-06

Abstract:It discusses the core values of national traditional sports disciplines with literature and logical methods, and explores the origin of Chinese traditional life philosophy-Longevity Culture and sports national folk sports, health preservation and martial art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raditional Chinese sport is closely related to ancient life philosophy-Longevity Culture, which has the typical Longevity Culture mark in its origin. It is difficult for modern sports thought to control the essence and future development of national traditional sports. The review of Longevity Culture should be valued in the modernization process of traditional sports.

Key words:health culture; traditional sports; discipline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1]。现代化的今天,探索传统体育文化的核心价值观是体育人的主要话题之一。但随着中国社会的现代化发展,以“生命哲学”为基础的传统体育面临巨大的生存困境,为了寻找出路,对以“身体哲学”为基础的现代竞技体育的發展模式进行模仿,其结果造成了传统体育的“身体哲学”化,而“生命哲学”的核心价值观丧失殆尽。

对传统体育的哲学根源问题进行批判和反思,对中西方体育哲学的语境进行尝试性的对接,其目的不是为了增加体育学科领域的具体知识[2],而是为了反思该学科的研究基础,探索民族传统体育的学科本质。

1 “寿”文化——中国传统生命哲学的集中表达

对民族传统体育学科渊源的研究必须跨越两个问题,一是要面对西方语境与东方语境的对接,二是做好中西方哲学体系中价值观概念的对照。因为,体育一词出自西方,却在东方完成扩充。例如民族传统体育的出现,其文化的规则、器物层均是从古代沿袭发展的,而体育的学科与概念逻辑均是从西方思维到东方思维的翻译,因此古代与现代、西方与东方的语境转换是关键一步。

有关生命价值观的研究中,生命哲学与身体哲学的命题经常被引用。熊晓正认为中中国传统体育建立在生命哲学基础之上,而现代竞技体育学科建立在身体哲学基础之上,其主要依据是“20世纪欧洲哲学传统而言,身体现象学占据着支配性的地位”[3],时间上与现代体育学科的形成历史重合,而且“西方无论哪一家哲学,都是带有科学性质的哲学”[4]。科学的实证主义与身体的物质存在分不开,身体是科学的研究对象。

生命哲学也是现代西方语境的词汇。狄尔泰(1833—1911)认为:“只有生命才是哲学研究的对象”,“生命是每一个人都能通过自我的内省而体验得到的”,“人文科学则通过人的内心的体验或理解以领悟丰富多彩的人生的意义和价值”[5]。齐美尔认为:“生命比生命更多”和“生命超越生命”,“只有拥有体验内在生命的直觉和本能性预见的生命哲学,才能把握‘生命的整体性,以领悟世界的真谛”,并指出时间是生命和有生命之物的根本特征。柏格森认为:“生命冲动或生命之流是世界的本质、万物的根源。”

从生命哲学的西方语境中,可以明显感觉到东方文明的痕迹。“经验”“体验”“生命之流”“超越生命”等术语有很深的中国文化渊源,而且5000年的中华文明的实践体系更加博大精深。但是由于我国近代史的特殊原因,西方哲学概念系统几乎占据了整个中国的学术界,逼迫国内学者借助西方语境来解释中国古代哲学。

回顾学科历史,18世纪之前的西方也没有“体育”学科[10],至少没有形成学科分化,是西方社会文化的一部分。后“工业革命”时期,关注效率和效益成为西方社会的思想背景,“技术竞争”理所当然地占据了人们的思维中心,正是这样的“竞技思维”环境强化了西方竞技体育的特征,“竞技体育”与“竞技思维”息息相关。而中国古代社会对经验、体验的倚重,形成了深刻的生命哲学印记,经验、体验所依附的核心指标就是生物体的时间过程,包括生物体存在的时间、家族存在的时间、人类社会存在的时间。这个人体的时间过程在中国传统语境中成为“寿”,因此,对“寿”的关注恰恰像西方社会对效率的关注,“寿”文化诉求浸润了中国社会的方方面面,成为中国“求寿的实践”的终极目标。另外古代中国长期处于农耕文明,时间也是承载“应时、取宜、守则、和谐”[12]的农耕文化精神重要维度。

从词源角度看,梁启超先生认为:哲学(Philosophy)在中国还不适于直译,直译是“爱智”,若勉强用之,只能译为“人生哲学”[4]。因此,生命哲学一词从西方到中方的概念翻译,只能是“爱生命之智”或者“人生的生命智慧”。无论哪一条都绕不过这么一个汉字——“寿”,“寿文化”则是中国传统生命智慧的集中表达。

古代中国“寿”“老”相映。从我国远古原始部落起对老人的智慧、体验和经验非常重视,敬老养老的风气浓厚,故以老为宝[6]。《礼记·王制》载“凡养老,有虞氏以燕礼,夏后氏以乡礼,殷人以食礼,周人修而兼用之”,“五十养于乡,六十养于国,七十养于学”,“五十异耘,六十宿肉,七十式膳,八十常珍,九十饮食不离寝,膳饮从于游可也”。《礼记·曲礼上》载:“悼与耄。虽有罪,不加刑焉。百年曰期颐,大夫七十而致事,若不得谢,则必赐之几杖。行役以妇人,适四方,乘安车。”总之,古代中国有深厚的养老文化痕迹,是“关注生命,追求长生”的生命思维的源泉。

最初,作为社会需求的养老文化是传承经验、体验、生命之流等知识的途径,在后来的社会发展中逐渐演化为个体的社会责任。集中体现于“五福”生命幸福观和“寿”的生命观,是5 000年中华文明不断流的精神基础。汉字史上“寿”字的写法就有三百种之多,“寿”字在先秦甲骨、金文等古文字系统中频见[7],上古文献《诗经》中有关“寿”“康宁”“安宁”类词语的表述达89次之多[8],至今有关“寿”的各种意象广泛流传,是春节对联的文化主题。

作为生命观的“寿”是传统中国人生命价值的基本准则,也是幸福观的轴心,是过程与结果的统一,是生命价值的重要评判标准。

中国古人意识到人的生物寿命是完成一切生命理想的基础,因此对生命观有多层次的表述:“无为则俞俞,俞俞者忧患不能处,年寿长矣。”(《庄子·天道》)“终其天年而不夭者,是知之盛也。”(《庄子·大宗师》)“夫天下之所尊者,富贵寿善也。”(《庄子·至乐》)表达了个体对其自身生物生命的关注。“寿终考”(《尚书·洪范》),表达了个体生命对家庭后人生命价值的榜样作用与心理安抚。“百善孝为先”“观其行,三年五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论语》)说明个体生命对家庭延续的责任。“舍生取义”“克己复礼”,强调了个体生命对社会、族群延续的责任。《庄子·骈拇》做了较完善的概括:“小人则以身殉利,士则以身殉名,大夫则以身殉家,圣人则以身殉天下。”“殉”的背后隐藏的却是“寿”的价值观,正是这种执着的殉身追求,铸就了中华文明的“万寿无疆”。

因此,“寿文化”是现代意义的西方生命哲学思想代名词,是中国语境下生命哲学的集中体现,而且是经过几千年文明发展史考验的生命哲学,单从文字记载上已经早于西方2 500年(西方狄尔泰1833-1911)。

2 “求寿”文化与体育养生的价值本源

经验、情感与现代科学求证主义是两码事,因此,生命哲学体系中难以区分价值觀与方法论。传统文化中“寿”是五福中的第一福,是五福的核心,正所谓“五福寿为先”。富贵、康宁、好德、善终是寿经验的四种体验,是“本体的主观情感”,是生活实践中的体验。

基于现代思维的惯性,借用“求寿的实践”一词概括人们追求“寿”的方法总称。分析如下:首先,“寿”代表一个人生命的意义,包括有生之年的意义和死后的价值延续,“死而不亡者寿”(《道德经》),“仁者寿”(《论语》),“留取丹心照汗青”(《过零丁洋》)等都表达了高度道德化的价值取向。正像费孝通先生说的“古人立功、立德、立言就是利用生物人活着的时机,立下一些不朽的或者比肉体消亡的比较缓慢的社会存在”[9]。其次,古人意识到“有生之年”是达成自身生命意义的关键,促使“长生不死”成了人们养生实践活动的重要目标。在中国历史上,无论是科学家还是君王臣民都在这个方向上有过不懈追求[2]。最终寿文化在中国传统生活中可以用“全息成像”来形容,包括行气引导、作息、饮食、练武等等一切社会现象都能与“寿”挂上勾。

中国古典养生最接近西方休闲的性质,但是养生项目练习在中国古代人眼里却不是休闲,而是生活的一种常态。从古典文献上很难考证养生与中医方法的界限,著名中医典籍《黄帝内经》主张不治已病,而治未病,同时主张养生、摄生,最终目的是益寿、延年。汉代之后,道教养生文化的极度盛行,与人们养生心理与长寿诉求有关。养生项目“意念”“气”“修”等概念本身就是生命体验的描述,这些生命体验正是现代意义的生命哲学的范畴。

因此,无论是长寿观念引导了生命体验式的生活方式,还是生活方式催生了长寿观念,传统体育文化所具备的是对“寿”的体验或追求,而不是“竞技”。但是,西方体育文化的先入为主,主导了民族传统体育学的学科架构,进而误导了人们对民族传统体育学科本质的认识。例如:采用各种竞赛推广健身气功的做法有“东施效颦”之嫌,或是“南辕北辙”之举。

笔者认为,结合现代科学与技术,开发新的评价与测量方法,以提供健身气功对延年益寿有关的具体的科学指标为突破口,建立能为健身群众提供详实的可参考的养生数据服务体系。最终形成真正的科学化、现代化传承方式。

3 武术学科的渊源与价值归宿

散打、摔跤等现代搏击类武术在古代另有别称,1928年以“国术”统称[10],之后武术一词渐渐启用。追溯其源头,民国之前的文献中主要以“拳勇”“技勇”表达此类。例如:《国语·齐语》“有拳勇股肱之力秀出於众者,有则以告”,晋代左思《吴都赋》载“览将帅之拳勇,与士卒之抑扬”,宋代田况《儒林公议》卷上载“亲募拳勇之士自卫,以备出战”,乾隆皇帝曾题诗“中土回人,性多拳勇”[11],清代徐珂著有《清稗类钞·技勇篇》,清代刘献廷《广阳杂记》卷二载“何雍真兄弟六人,以拳勇武断乡曲,为人报不平”,清代王士禛《池北偶谈·谈异七·贤妾》载“则其父故受拳勇之技于少林,……”章炳麟《革命道德说》“……则亦习拳勇,知击刺……”。

“拳勇”“技勇”等词汇在表达方式上就带有哲学痕迹,“勇”在中国古代思想史上有重要地位,儒家思想有“信、义、勇”的人格要求,其他典籍也有表述:“勇悍果敢,取众率兵,此下德也。”(《庄子》)“勇,天下之凶德也。”(《吕氏春秋·论威》)“勇志之所以敢也。”(《墨子经上》)“勇,文之帅也。”(《国语·周语》)“知死不辟,勇也。”(《左传·昭公二十年》)因此,从中国传统思想史的源头看,传统武术的本源有深厚的生命哲学烙印。

当代散打是身体哲学思维下的“谋生”手段,进入现代体育圈的都是经过改良和异化的武术。散打项目1979年起步,《散打比赛规则》于1982年产生,正式比赛项目于1987年正式开始,散打项目的历史表明该项目是一个全新的事物。尽管现代武术几乎占据了整个武术界的发展资源[15],但是我们必须反思究竟传承了什么,弘扬了什么。

武术套路的源头可以追溯到上古年代的武舞,在中国的历史文化中“武——舞”相通的现象可能与武术套路或武艺表演有关,当代学界有“武舞同源”之说,武舞是“表现一定思想内涵的生命运动形式”[16]。之后的历史发展中,武术套路表演经历了“武艺”的演化,即古代江湖艺人谋生的表演阶段,在这个阶段中武术的艺术形式大大提升,难美艺术的发展方向奠定了武术现代化发展的必要条件,符合现代的难美项群特征,与西方竞技体育形成了对接,因此武术套路的蓬勃发展应归因于现代竞技环境的选择性滋养。

但是套路表演的“艺”超出了现代意义的竞技体育学科范畴,作为“求寿的实践”的“艺”是崇尚气质、神韵、睿智和技术技巧为审美与体验基础的[17],与难、美、新的现代体育有本质区别。外国人称套路为“东方舞蹈”,而且是具有阳刚之美的特别的舞蹈,在女人天下的舞蹈世界里,武术套路无疑是一股新鲜的血液,撑起了男子汉舞蹈的一片天。“武与舞的一体性是武术套路的魅力所在”[18],舞中有武、舞中行武、舞中现武、舞中存武[19]。舞蹈家吴晓邦说:“中国的舞蹈一半是武术[20]。”出身于“武艺”的套路表演应该重新审视自己的身份,可突破体育學科的禁锢,与艺术更紧密的融合,甚至可以进入到艺术学科中去,在艺术表演中寻求发展,而不是在体育竞赛中困兽犹斗。走进艺术殿堂的武术套路更有可能大展宏图。

从武术的军事起源看,“武”字的会意结构是“止戈为武”(楚庄王语,见《左传·宣公十二年》),重点在于不可持续性。这个背道而驰的目标出现在人们对体育武术的理解中,给我们增添了许多困惑。当双方矛盾不可调和的时候,“武力”解决成为最有效的途径,因此武功的目标是打死或制服敌人而终结武斗,“你武艺高,决杀了贼,贼又如何会杀你。你若武艺不如他,他决杀了你。”(《练兵实纪·练手足第四·校武艺》)如果矛盾可以调和,“武”的意义也就结束了,“不战而屈人之兵”是“武”的最高境界,体现了传统文化道德意识与实践的统一。因此,“止戈为武”这个思维过程恰恰呵护生命的哲学思维。

4 民族民间体育学科渊源与现代性风险

舞龙、舞狮、龙舟等是最典型的民俗体育项目,现代龙狮、龙舟活动已经成了一项集舞狮、武术、杂技、音乐等艺术于一体的竞技、娱乐、表演活动。有学者的研究证明龙舟运动与古代卫生保健观念有关,而舞龙舞狮在华夏文明的进程中已逐渐演化为力量的象征,体现着不畏邪恶、勇于进取的民族精神[21]。从文化发展角度看,这种精神折射出族群强大对民族延续的重要性。

随着历史发展,民俗体育的文化形式不断嬗变,但“寿”核心仍然是这类民俗体育永恒的主体。传统文化中福寿与灾祸是相对应,避免灾祸就是追求福寿。从文化功能看,民俗体育与祈祷行为和祈祷心理密切相关,“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动之于死地,亦十有三。”(《道德经》第50卷)说明上古时代天灾影响到多数人口的寿命问题,缺乏现代科技的远古祖先采取诉求超人类力量的精神寄托。王晓天认为图腾是人类自己创造的神,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大自然神力的象征[22]。更多学者认为图腾标识的作用是“以便图腾易于识别,从而得到它的佑护”,图腾本身不是直接崇拜的对象,而是抗灾驱疫的工具,其方法是在村口宅前树立图腾柱等饰物。以“年文化”为例,从出土的甲骨文的《卜辞》中的“卜年”的词句到现代化的今天[23],击鼓驱逐“疫病之鬼”和喜迎岁首的习俗凸显了“年文化”避祸祈福的心理诉求,此外,以“年文化”为首的其他节庆文化无不以避祸祈福为主题。

这些节庆的龙狮运动、民俗杂技等表演本身也体现古人的“超人”诉求,表达古人借助超现实力量对抗未知的天灾的愿望。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发展过程中,龙图腾早已融入中华文化系统与结构,成为一种精气神的凝聚和积淀[24]。狮子虽然不是本土物种,但作为佛教的瑞兽形象成为民间对狮子认识的源头[21],之后借助佛教文化在中国的融合,成为镇邪灵兽和托福的瑞兽进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除了龙狮运动之外,高跷、秋千等传统项目也展示了人的“超现实”诉求。

民俗体育也与农耕文明的关系紧密。包括节庆文化在内的民间艺术都有鲜明的自然观念、农业审美思想的侵润[25],不但其身体美学是农民耕作活动中身体习性的艺术呈现,而且其养生诉求更加符合农耕思维的心理定势。其中“守土情结”就是不容否认的事实,“守”是农耕思维的特征之一,《诗经》中就有关于恋土怀乡意识的表现[26],历代诗歌等文学作品中恋土怀乡总是比例最高的题材。自古以来“民以食为天”,而土地是农耕社会获取食物的根本。因此,祖先面对天灾的第一策略不是“走为上策”,而是固守、驱除和对抗。吕韶钧在研究中发现“舞狮活动之所以能够在中国的民间相传相续,与民间驱傩的原始宗教祭祀活动有关”[21]。龙狮等大型图腾的另一个角色是作为古人对抗天灾的救兵,至少从心理上给予人们对抗恐惧的勇气。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由自然的奴隶开始变为自然的主人,从崇拜神,到崇拜人,到崇尚科学……,仰仗图腾的做法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27],很多民俗体育项目也随之失去原有的避祸祈福的功能,但是仪式流传了下来。于是,在现代社会中民俗体育如何承载传统文化,是当代民俗体育必须面对的问题。

当代民俗体育除了商业化、产业化之外,节庆娱乐仍然是民俗体育不可替代的功能之一。舞龙、舞狮、龙舟等民俗体育的重要特点是“普天同庆”,强烈的欢愉气氛入骨三分。此外,现代科学已经证实了情绪对生命质量、癌症发病率的影响,也就证明了欢愉气氛的珍贵,从心理健康层面凸显了民俗体育的现代“求寿的实践”价值。

因此,从时代需求角度看,民俗体育的欢快气场可以承载其自身的存在价值。从广义养生学角度看,民俗体育也应该完成从传统的蒙昧“求寿的实践”向现代科学的“求寿的实践”的转变,积极占领提高生命质量、科学养生的主阵地,而不是一味固守过气的图腾文化职能。我们体育工作者的任务是,读懂文化渊源,有的放矢地改革和开发。

民族传统体育游戏类大部分项目与生产工具的职能转换有关。吕韶钧在研究中发现,中国古代劳动工具失去工具价值的时候往往会变成娱乐工具的现象,当然这种转换本身就是寿文化的物化,其体现的勤俭和生态观与传统福寿文化关系密切。

5 图说民族传统体育的前世今生

经过上述分析,重新回到学科整体上来。

从历史角度看,远古时期,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分子已经存在,只是当时没有统一的名称,也没有学科分类,散落在生命哲学引领下的生活实践当中。当代人把能够纳入现代意义体育文化的项目、规则、器物等收集起来产生了传统体育学科的本体,换句话说,民族传统体育学科的建立是从收集传统生活中与“求寿的实践”有关的文化碎片开始的,这正是本文的切入点。如图1所示,左侧是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前世,右侧是民族传统体育学科的今生。[28]

从学科嬗变的脉络中可以看出,西方体育或竞技体育的概念先入为主,成为当代人们认识体育学科的思维范式。因此,西方体育学科构架也被引用为民族传统体育学科的模板,现代民族传统体育恰恰是按照西方体育学科的相貌(标准)来收集的社会实践文化因子,并加以竞技化的改造。在整个收集与改造过程中,着眼点是东西方体育文化制度器物层的相通之处,而核心价值层却被严重忽略。[28]

当前,各个单项的竞技化仍然是民族传统体育现代发展潮流。其内因是现代化进程的社会环境加剧了对西方“效益、效率”价值观的吸收,导致民族传统体育的哲学基础构架时,隐藏生命哲學,凸显身体哲学。这种转变的结果必然导致民族传统体育不断扩充概念范围,而核心价值观的丢失或被越来越地掩盖。因此,笔者论证的民族传统体育学科的哲学基础应建立在“求寿的实践”之上的观点,属于民族传统体育核心价值观的发掘与传承方面的研究。

6 结束语

笔者通过对民族传统体育的哲学基础的再审视,批判了中国传统体育的竞技化发展思路,并提出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命哲学——“寿文化”来解读民族传统体育的根源与核心价值观的观点,以期为传统体育的学科发展和文化传承提供新的文化视角,践行了“跳出体育看体育”思维范式。

审视中华5 000年的文化积淀,取优补拙,去粗取精,实现文化进步,是当代文化发展的主题。党的十八大提出文化强国战略,拟定了我国经济崛起背景下的文化崛起的目标,六中全会报告也指出“文化是兴国之魄”。作为传统文化大国,传统体育的文化自尊是文化强国的一部分,这个过程可借用费孝通先生对文化自觉的解读——“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参考文献:

[1]胡锦涛.十八大在京开幕作报告(六、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R].2012-11-08.

[2]张克峰.民族传统体育是寿文化串签上的一颗红果[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5(2):74.

[3]杨大春.从身体现象学到泛身体哲学[J].社会科学战线,2010(7):24.

[4]梁启超.儒家哲学国学要籍研读法四种[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13:5.

[5]侯冬梅.齐美尔生命哲学思想研究[C].黑龙江:黑龙江大学,2012.

[6]杨天堂.释五福[J].岭南文史,1994(3):56.

[7]田远.《尚书·洪范》之“五福”产生的时代文化透视[J].青春岁月,2013(1):42.

[8]谭华.超越生命的智慧[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3:44.

[9]费孝通.文化与文化自觉[M].北京:群言出版社,2010:138.

[10]童旭东.从拳勇到国术——写在孙禄堂先生逝世八十周年之际[J].武当,2014(4):39.

[11]魏源.圣武纪·卷七·国朝甘肃再征叛回记[M].北京:中华书局,1984:313.

[12]夏学禹.论中国农耕文化的价值及传承途径[J].古今农业,2010(9):88.

[13]旷文楠.庄子养身思想的非体育本质[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1983(3):19.

[14]于阳.江湖中国[M].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2006:175.

[15]栗胜夫.论我国传统武术的传承与发展[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7(4):42.

[16]徐广义.武术套路源于武舞[J].教书育人,2010(9):111.

[17]熊晓正.啮崖集.北京:人民体育大学出版社,2011:376.

[18]陈沛菊,乔凤杰.武术与舞蹈[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5(2):12.

[19]任艳花.武舞与武术、古典舞蹈的关系辨析[J].大舞台,2010(5):15..

[20]赵莉.宋词中的武术文化[D].开封:河南大学,2013:14.

[21]吕韶钧.民间舞狮习俗与中国传统文化探微[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8(10):1422.

[22]王晓天.图腾:古代神话还是现代预言?[J].世界民族,2006(4):59.

[23]翁少学.春节起源小考[J].民主与科学,1993(3):23.

[24]段宝林.中华龙图腾浅说[J].文化学刊,2012(5):102.

[25]支运波.民间艺术与农耕文化[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0):10.

[26]王开元.《诗经》中的农耕文化[J].昌吉学院学报,2013(2):15.

[27]胡晓靖.从图腾崇拜到英雄崇拜——论图腾崇拜的起源、发展与衰落[J].天中学刊,2002(8):80.

[28]张克峰. 从养生文化碎片到中国传统体育的雏形——溯源视域下中国传统体育的学科渊源 [J].山东体育科技,2015(8):25.

[29]张克峰.中国传统体育弱竞技的开端[J].体育文化导刊,2015(7):193.

[30]张克峰. “强”与“寿”的分道与融合——论中西方二元体育文化体系的理论架构[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5(8):66.

[31]费孝通.乡土中国[M].上海:上海视察社,1947:16.

[32]张克峰.“六艺”之“五射”新考[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4(6):49.

[33]谢小英.中西方体育文化差异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12(9):156.

[34]刘俊洁,曹烃.元体育学研究——体育学走向成熟的必由之路[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12(9):10.

猜你喜欢

传统体育学科
初中历史学科阶段性复习课形式的探讨
科学构建超学科STEAM课程
深入学科本质的深度学习——以“表内除法”为例
从学科特点的角度入手,优化高中数学学习方法
“超学科”来啦
川东乡土传统体育的发展困境研究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性的研究
江西省高校舞龙运动发展对策研究
浅析甘孜藏区中小学学生体育教育
农村劳动力转移背景下村落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