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做好中小学“同频互动课堂”应用工作

2017-04-14杨慧河张铁良

中国教育信息化·高教职教 2017年2期
关键词:教学创新技术应用

杨慧河++张铁良

摘 要:内蒙古希望借助信息化手段使城乡学校共享优质教育资源,促进教育均衡发展,计划于2016年底实现“同频互动课堂”在自治区102个旗县区全覆盖,那么如何做好“同频互动课堂”应用工作,本文从做好“常规应用”、做好“创新应用”以及应用中常见问题和对策三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同频互动课堂;技术应用;教学创新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8454(2017)03-0040-02

2015年11月25日,内蒙古自治区政府在巴彦淖尔市召开了全区教育信息化现场经验交流会,会议的主要目的之一是推广我市在“同频互动课堂”方面的经验和做法。2016年底,内蒙古自治区102个旗县区将实现“同频互动课堂”全覆盖,对于“同频互动课堂”工作,笔者认为,“规划与建设”是基础、“培训与宣传”是关键(包括技术和观念的培训)、“应用与效果”是目的、“管理与评价”是保障。

一、做好“常规应用”

“常规应用”大体包括“互动教学”、“互动教研”和“观摩评课”三类。“互动教学”主要指师生远程互动授课,促进优质资源共享,以服务学生为主。“互动教研”主要指双方教研组利用“同频互动课堂”开展教研活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以服务教师为主。“观摩评课”主要指师生利用同频互动软件进行远程线上线下观摩学习,师生都可应用,比如某同学生病住院,这时就可利用观摩评课软件,在医院也能像在学校一样实时接收教师的教学实况来学习,这样可打破传统课堂受时空限制的局限。这三类应用又可衍生出不同的应用形式,如“专递课堂”,即主讲端只有教师没有学生、教师专门远程给接收端学生授课以解决接收端师资不足的应用形式(简记为“主讲端教师+接收端学生”型);还比如“名师课堂”,主讲端名优教师给本端学生授课,接收端只组织本学科组教师进行集体观摩学习而不安排学生听课的应用形式(简记为“主讲端师生+接收端教师组”型)等等。不论哪类应用或哪种应用形式,“常规应用”一定要保证做到以下两点:一是保证应用数量,达到常态化应用。二是保证应用质量,确保取得实效。

1.为何要保证应用数量

对新事物的认知和接受需要过程,观念的转变需要“环境”,只有通过亲身的应用、大量的实践,才能认知它、感受它、理解它,慢慢就会发现在工作中需要它、离不开它,这样观念就会逐渐转变。

2.如何保证应用数量

笔者认为首先是做好常态化应用的规划或计划,以巴彦淖尔为例,我们要求各旗县区教育局每月上报一次同频互动教学课表,而且将每周四下午定为同频互动教研日,各学科教研组轮流举办教研活动。其次是要出台相关的考评办法,要有“制度”保障,需对旗县区教育局、学校、教师都提出相关任务要求,要得到校长、教务主任、教师的支持,这样才能营造出前面所提到的“环境”。我市对教师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要求:一是名优教师“贡献率”,即要求名教师、骨干教师、优秀教学能手、高级职称等学科专任教师,每学期要利用“互动教学课堂”开展一定数量的示范课,真正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二是青年教师“反思率”,即要求青年教师利用“同频互动课堂”开展一定数量的公开课或教学反思课,促进自身专业发展。三是教师“观摩评课率”,即要求教师每学期观摩一定数量的名优教师课,并点评一定数量公开课等等,总之要使每位教师都用起来,使其常态化。

3.如何保证应用质量

笔者认为关键在“互动”二字,既要有“形”的互动,即在教学过程、教学活动中语言、动作的交流活动,更要有“神”的互动,即教学思想、观念、方法、策略等方面的相互交流。“形”的互动更多的体现在“师-生”之间、“师-师”之间或“生-生”之间,即个体与其他个体之间的互动,而“神”的互动更多的是建立在“形”互动基础上引发的个体自身内部,如教师在互动教学后可能会思考“为何名师的课教学效果如此之好”、“名师课堂这节课成功之处是什么”、“我以前是怎样上课的,我欠缺在哪里”等等。而且笔者认为“神”的互动,个体内部的互动更为重要。而要达到真正意义上的互动,对主讲和接收端的教师也要做认真考虑。对于主讲端,笔者认为要优先安排名优教师、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各类教学能手、高级教师或特级教师,真正起到示范带动作用,将优质教育资源传输到边缘农牧区学校,促进教育均衡,提高教育质量,同时也能提高接收端教师应用的积极性。对于接收端,教师要用“见贤思齐”和“空杯”的心态来对待,孔子讲“三人行必有我师”,何况他们还是名师,当然有时我们的观念可能会与名师并不完全一致,但“同频互动课堂”会给我们提供及时沟通和交流的技术支撑,通过及时交流,我们“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不也挺好?西班牙塞万提斯曾说“没有一本书会坏到找不到一点好处”,同理我相信“没有一堂课会坏到我們找不出一点亮点儿”,也许这也正是“同频互动课堂”应用的现实意义之一。

二、做好“创新应用”

“创新应用”通常是建立在“常规应用”基础上,根据实际需求而开展的各式应用。例如2015年底我市利用“同频互动课堂”录播主讲教室开展了全市高中教师电化教学能手赛,所有参赛教师在自己所在学校“同频互动课堂”专用教室进行授课,所有评委在远端实时评课,参赛教师的教学过程同步录制并传输到巴彦淖尔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表面看好像只是竞赛形式的变化,而实际意义却远不止这些。其好处体现在:一是节省了参赛教师吃住行成本,若教师集中到市里参加竞赛,教师吃住行费用平均按500元/人计算,100名教师就节省5万元,而这仅仅是一次活动。二是为教师节省了时间,节省了教师提前到竞赛场地熟悉设备、环境的时间和来回车程的时间,大约能节省2~3天的时间。三是消除了教师外出参赛期间调课的麻烦和参赛后回来“补课”的麻烦。四是提高了竞赛的透明度,因为参赛教师的教学视频直接传到了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起到了公示的效果。五是起到了宣传示范带动的作用,教师可观摩评选出来的优秀教学能手的课堂实录,“他们为什么获奖”、“他们的亮点是什么”、“我们存在的不足是什么”等等,教师之间也可以相互学习和借鉴。这只是我们“创新应用”的一个案例,根据我们实际工作的需求,“创新应用”会越来越多,比如开展“同课异构”研究,即同一节课,不同学校或不同教师是如何进行的,分析各自优缺点从而改进自己的教学,还比如利用“同频互动课堂”开展视频会议、举办远程培训、专题讲座或学术报告等等。

三、应用中常见问题及对策

应用中常见问题有两类,一类是主观问题,如有的教师不愿意上同频互动课,不愿意共享。另一类是客观问题,如“课表进度不统一”、“学生基础不一”、“主讲教师照顾不了两个班的学生”等。我們承认这些问题确实存在,毕竟承认问题存在是解决问题的前提。

1.对于第一类主观问题,我们要积极转变观念

应将同频互动应用视为是“指教”或“受教”的过程而不是一种负担,应理解实施“同频互动”的重大意义,名优教师更应将其视为自己的义务和担当,我们应该用开放的胸怀来迎接这个数字化时代。2001年4月4日,时任麻省理工学院院长的查尔斯·韦斯特(Charles Vest)宣布将用10年时间把学院几乎全部课程(2000多门)的资源在网上分批发布,让全世界各地的使用者免费使用,同时宣布MIT开放课件项目 OCW(MIT Open Course Ware)启动,不但免费提供主讲教师信息,还提供课程大纲、教案、参考书目、作业、测试、课程影视频材料等。2007年麻省理工学院免费开放课程总量已达1700多门,而且上线了高中课程,此项计划获得世界各地的高度赞扬。时至今日,在百度搜索麻省理工学院,你会发现,2015-2016年QS世界大学排名麻省理工学院世界第一;2015-2016年usnews世界大学排名(US News)麻省理工学院世界第二;2015-2016年世界大学学术排名(ARWU)麻省理工学院世界第三。可见开放共享并不会影响我们的优秀,反而会使我们更优秀。

2.对于第二类客观问题,我们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比如说“课表进度不统一”的问题,能否通过优先考虑平行班少的学校来安排课表,或者通过开展“专递课堂”来解决(专递课堂尤其适用于因教师结构性短缺而不能开课的情况),而且笔者认为有些学科的课对进度要求也不是很严格。至于“学生基础不一”的问题,是否可以考虑通过改变教学方法来解决呢?如果我们采用“分层教学”、“分类指导”的方法,这个问题是不是就显得不那么严重了呢?笔者认为开展“专递课堂”同样能解决学生基础不一的问题。“主讲教师照顾不了两个班的学生”,别忘了接收端也是有教师的呀,双方教师多配合,充分发挥接收端教师的作用,问题也许就没那么明显了。当然还可能会有其他的问题,但相信办法总比问题多。

(编辑:王天鹏)

猜你喜欢

教学创新技术应用
分析基于网络的高职英语教学创新
中职美术创新教学实施的方法探究
学有所悟,学有所乐
读写结合探寻初中记叙文写作教学新路径
中职 《电机与拖动》 课程教学的改革与创新
现代烟草工业发展趋势及降焦减害技术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