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反思与突围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适应性发展初探①

2017-04-14罗京川黄隽张旭鹏

当代体育科技 2017年1期
关键词:核心院校职业

罗京川 黄隽 张旭鹏

(四川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四川成都 611130)

反思与突围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适应性发展初探①

罗京川 黄隽 张旭鹏

(四川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四川成都 611130)

该文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从学生核心素养视角探讨高职院校体育课程适应性发展,从高职教育的价值取向、学生核心素养的释义、学生职业核心素养的养成机制等层面反思与研究认为:高职院校体育课程的构架应结合高职职业技术专业分类,依据田麦久先生的项群理论,瞄准职业岗位标准的靶心,进行体育课程内容的选择以及分类。

核心素养 体育课程 适应性

自1999年伊始,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迎来飞速发展,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1]的颁发为契机,拉开了我国创新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序幕。当然,一切教育的根本要旨是培养人成为哪种人,黄炎培认为:“职业教育,以教育为方法而以职业为目的者也。”[2]但是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在发展过程中,逐渐衍变为以培养人的职业技能为主要目的的教育活动。

1 应然与实然:高职教育价值取向——学生职业素养的培育

1.1 理论之维:学生职业核心素养释义

随着经济全球化以及我国生产方式的巨变、产业结构的调整,社会对人才素养尤其是对学生核心职业素养的要求逐渐提高,在此种背景下反思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种种迷失显得日益重要。其中,体育教育作为高等职业教育必不可少的部分,也应顺应时代的要求,亦即在满足“体育教育”的同时,最大限度地彰显“职业教育”属性;即在培养学生体育能力的同时,亦要培育其养成终身体育的思想观念,还应结合不同专业类型发展其职业体能、职业素养;因此,从学生核心素养为视角构建具有高职特色的体育课程显得日益迫切。

学生职业核心素养,一般的是指无论其从事哪类行业均普遍存在、不可或缺的,除岗位专业知识技能素养以外,最关键的职业精神、态度人格等基本职业素养的集合。就学生职业素养内涵而言,虽然中西方学者百喙如一,学术界与实践界略有差异;但是一般认为学生职业素养包括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职业行为习惯,以及信念、合作、创新素养等。也有学者认为职业素养“从某种程度而言超越了职业素质,是更具有时代人文精神意蕴的对人内在品质的多元感知、觉察与体认。”[3]因此,该研究将学生职业核心素养内涵界定为:职业理想与信念素养、职业道德人格素养、职业能力素养等。

图1 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的关系①

图2 职业技能专业分类框架

1.2 现实之维:学生职业核心素养的生命力

学生职业素养展现其职业生命力,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指出:“加强素质教育,强化职业道德,明确培养目标;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这为职业教育办学指明了方向。”[4]由此,高等职业院校应该以培养学生职业素养为要务,应摒弃只发展培养学生某种职业技能的片面教育观念,为学生职业生涯之路的发展夯实基础。

学生核心职业素养在某种程度上促进其职业能力得到更高层次的发挥。皮亚杰认为“图式是动作的结构或组织,这些动作在同样或类似的环境中由于重复而引起迁移或概括”[5](如图1)。比如在汽车营销服务行业,学生职业素养培养中不可或缺的一环是始终秉承“顾客就是上帝”这一原则,但如何在具体的营销服务过程中展现,在哪些环节中展现,亦要在日常学习中灌输到每一位学生意识当中。换言之,应为学生指出实际工作情境与职业核心素养指向性之间的联系,以便指导其职业活动。

2 提升与深化:学生职业核心素养的形成机制

要想更有效地培养学生职业核心素养,就需要先弄清楚学生职业核心素养的形成机制。就学生职业核心素养的形成而言,需要在尊重事实,遵循学生素养形成发展的内在规律。

2.1 学生职业核心素养提升前提——教化机制

有个非常有意思的例子,“人们通过压迫一个孩子的颈部肌肉,训练其学会鞠躬;但是可以说他没有受到教育,因为他并不理解鞠躬的社会意义,而只获得机械的肢体动作。”[6]由此不难理解,虽然人类有能力通过某种训练促使某类人某些行为发生变化,但是并未促进其社会理智的形成。换言之,通过积极教化,在某种程度上能够提高学生对职业核心素养的初步认知,并通过有效的手段按照社会需求将行业行为规范传授给学生,以期学生被社会所认肯。

2.2 学生职业核心素养提升关键——内化机制

通过教化机制将职业核心素养的相关内容传授给学生后,内化机制作为主体形成职业素养的根本途径,是“一切外在的客体为主体所掌握的知识都要经过主体已有心智结构(包括已经内化了的知识、观念及思维模式等)的筛选与转换。”[7]

学生职业核心素养的教化机制和内化机制,前者强调如何将职业行为规范通过职业核心素养的培育转化为学生的自觉行为,后者则强调学生的能动性即是否积极主动地将职业核心素养当成自己职业生涯的行为理念。二者在学生素养培养过程中是不可缺少且前后相继的,是学生职业核心素养形成的基本要求。

2.3 学生职业核心素养深化保障——社会用人制度

职业教育承载着我国铸造“大国工匠”的中国梦,“职业素养只有在具体的职场世界中才能得以彰显”[8];作为高职院校则应依据社会需要积极引导,在培育学生核心素养时,应创设实际、多元、创新、竞赛等教学情境;国家在顶层设计层面应出台相关扶持政策切实倡导。

“高职教育具有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双重属性,以培养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为主要任务。”[9]随着国务院提出“中国制造2015”这一概念,对我国人力资源支撑提出更高要求,社会用人制度的相应调整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学生职业核心素养的深化。

3 反思与突围:构架高职院校体育课程体系

面对社会各行业对学生职业核心素养的高要求,我国人力资源面临着人口老龄化不断加剧、劳动力人口逐步下降等问题;提高劳动力体质水平尤其是扭转青少年不断下降的身体素质,体育课程重新回到大众热点视野之中。2015年7月9日至10日,《全国高等职业学校(专科)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试行)》研讨会在北京举行,回顾2002年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相衔接,要在继承的基础上发扬和创新;2012年10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的若干意见》[10]与学生体育素养培养、教学方法实施、课程设置、教学质量检查等内容相衔接。

高职院校体育课程作为保障新型社会人才健康水平的重要阵地,不仅承担着传授学生基本体育知识技能的重任,还承载着教授学生职业技能和促使学生体能意识养成的重任,尤其是使学生掌握与职业相适应的运动技能以及体育锻练意识。

3.1 反思:高职院校体育课程现行模式初探

高职院校体育课程与本科体育课程有着本质的区别,高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以社会需求的岗位按类划分专业,凸显高职课程的实践性和职业性”②,也是各高职院校加强专业建设、推进教学改革和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依据;亦是高职院校职业技术专业分类的重要依据,可将高职院校职业技术分为:伏案型、活动型、交往型、高能型和操作型(如图1)等5大类。

图3 体育课程内容分类的构架

观照现实不难发现虽然众多学者[11-12]呼吁高职院校体育课程体系差别与本科课程体系,但是大多高职院校体育课程参照本科体育课程体系实施,且高职体育教学与外界交流的偏少,尤其是在教学理念和方法层面而言相对落后,处于半封闭状态,严重制约高职院校体育发展。因此,如何结合高职院校职业技术分类构架体育课程体系显得日益重要。

3.2 构架:高职院校体育课程体系重构

体育课程内容虽然庞杂,但就其运动形式和特点而言,表现出层次性和类别性。因此,在发展学生职业核心素养的前提下,结合高职职业技术专业分类③,依据田麦久先生的项群理论,瞄准职业岗位标准的靶心,进行体育课程内容的选择以及分类,具体分为以下几类:水上类、健身表演类、小球类、大球类、国防体育类、陆地类、民族传统类等(如图3)。

依据高职院校职业分类、依托职业岗位所需的身体素质要求,选取与之相对应的体育项目(教学内容)。如伏案型专业的学生,具有长期伏案工作的特点,腕、指活动多,而身体其他部位活动较少,由此,在体育课程的制定中应尽可能地选择具有以上特点的乒乓球、羽毛球、网球等小球类和形体、健美操、体育舞蹈、瑜伽等健身表演类运动项目与之相对接。

4 结语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要大力创新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同时要推进我国高职教育健康发展和适应现代产业结构调整所提出的挑战,培养合格的“大国工匠”。因此,高职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课程的构架也应着重其实践性和职业性,以学生职业核心素养培养为要务,以学生就业为导向,以科学严谨的态度找寻高职院校体育课程与学生职业核心素养的最佳契合点,加强体育教学建设,推进体育教学改革,提高体育教育教学质量,实现高职院校体育课程的终极目标。

[1]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EB/ OL].[2010-07-29].http://www.moe.edu.cn/publicfiles/ business/htmlfiles/moe/moe_838/201008/93704.html.

[2] 中华职业教育社.黄炎培教育文集第一卷[M].北京:中文史出版社,1995:213.

[3] 曾昭慧.以职业素养形成为导向的高职校园文化建设[D].西南财经大学,2009.

[4]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EB/OL].[2009-09-23].http://sgy.mca. gov.cn/article/jxgz/200909/20090900038657.shtml.

[5] (瑞士)皮亚杰,英海尔德,著.儿童心理学[M].吴福元,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

[6] 王凯.教学是一个道德概念——相似性概念比较的视角[J].全球教育展望,2009(3):25-28,58.

[7] 鲁洁.教育:人之自我建构的实践活动[J].教育研究,1998(9): 78-79.

[8] 徐国庆.职业教育课程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9] 教育部.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Z].

[10]《全国高等职业学校(专科)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试行)》研讨会[EB/OL].[2015-11-01].http://www.zjchina.org/jg/ shtml/gw/2508/news/201511/8657.shtml.

[11]范素萍,曾文波,郭广辉.高等职业院校体育课程改革探索[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5(12):122-124.

[12]施伟忠.高等职业技术学院体育教学改革探析[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5(8):99-100.

注释

①许亚琼.活动导向的职业素养培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 2010.

②2012年12月教育部在《全国高职高专指导性专业目录》基础上,制定和颁布了部分涉及18个大类的410个高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的《高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试行).

③教育部和职业部颁布的教高【2006】16号文件、教职成【2011】11号文件、教职成【2011】12号文件以及教职成【2011】9号文件中其指导思想都强调“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

Reflection and Breakthrough on a Preliminary Study on the Adaptability of Physical Education Curriculum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Luo Jingchuan Huang Jun Zhang Xupeng
(Sichuan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of Communications, Chengdu Sichuan, 611130, China)

In this paper, using literature, logic analysis and other research method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re literacy study adaptability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sports curriculum development, with the value orientation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students’ core accomplishment of students’ professional core literacy definition, forming mechanism of the reflection and research level: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sports curriculum structure should be combined with vocational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lassification, according to Mr Mai-jiu Tian XiangQun theory, aimed at the professional standard of the bull’s-eye, the selection of physical education curriculum content and classification.

Core competence; Physical education curriculum; Adaptability

G807.4

A

2095-2813(2017)01(a)-0001-03

10.16655/j.cnki.2095-2813.2017.01.001

罗京川(1960—),男,汉,四川浦江人,本科,副教授,研究方向:体育运动训练。

猜你喜欢

核心院校职业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职业写作
以问题为核心上好初中几何复习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