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涉及海外同胞突发事件的类型、事由及特征研究

2017-04-14吴远仁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年3期
关键词:事由同胞华侨

吴远仁

(中国社会科学院 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 北京 100732)



涉及海外同胞突发事件的类型、事由及特征研究

吴远仁

(中国社会科学院 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 北京 100732)

海外同胞突发事件频发,而对事件的类型和事由及其特征的深入研究比较缺乏。本研究搜集了全球2000年以来的702个涉及海外同胞的突发事件案例,对其数据进行事件类型和事由方面的统计分析,并对媒体报道的相关高频字词与网络语义结构,运用内容分析法进行了研究,由此得到了海外这些突发事件的一些基本特征,最后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海外同胞; 突发事件; 内容分析法

一、引 言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国际间人口的流动日趋频繁,当今国际移民已经成为时代的一个重要群体。庄国土估算我国的国际移民约为5000万人。而骆克任曾对2013年海外的华侨华人进行过统计,当时计算的结果大约有5500万人,这在国际移民中是个非常庞大的群体。伴随而来的是,海外中国侨胞的生存安全问题也日益突出。很多突发事件危及到我国海外同胞的生命财产安全,如1998年印度尼西亚针对我国侨民的屠杀事件震惊了世界,越南、菲律宾不时出现的排华事件以及近来也门和南非的骚乱。因此,如何有效地保护海外同胞的生命财产安全,已经成为一个迫切需要研究的课题,成为海外同胞本身、我国和当事国面对的重大现实问题。

近年来的中国式撤侨——这是近几次中国海外撤侨(利比亚撤侨、也门撤侨、尼泊尔撤侨等)收获的一个令国人骄傲的标签。大规模快速、有序、有效的撤侨展示了中国的实力,彰显了我国对身处海外同胞的救护和救助。然而,进一步掌握涉及海外同胞的突发事件,探寻事件发生的类型、事由及其特征,将有助于我国政府和海外同胞了解事件发生的规律,避免和减少突发事件造成的危害。这是本文研究的核心工作。

本文将国外定居的华侨华人,以及出国旅游、务工经商、留学访问的所有人,统称为海外同胞。借助国内的人口管理理念,我们不妨把定居海外的华侨华人看作中华民族的海外常住人口,海外其他的所有人看作海外流动人口。这样以常住和流动的特征来区别,将便于我们海外人口的管理。这里要提及的是,过去常说的涉侨突发事件和撤侨,其实涉及较多的是海外流动的中国公民,而不是华人。但无论如何,所有海外同胞在其他民族的眼中,无论是哪国国籍,通常都被视为“中国人”,在海外突发事件的过程中被一视同仁;而面对突发事件,作为祖(籍)国的中国的政府和社会,将有责任对他们实施救护或救助。因此,本文将研究对象确定为“涉及海外同胞的突发事件”,这样定义的概念比较准确,研究的成果会更具应用价值。

二、有关海外同胞突发事件与安全的研究现状

对突发事件的研究,已有许多国内外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丰富的分析,涉及了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各个领域,研究范围广,内容深。国外针对我国海外同胞突发事件的研究,包括华侨、华人、华裔、中国海外流动人口,专著或论文相对稀少。以英语为主,通过检索Google学术论文库和Web of Science国际权威论文数据库,以及中国知网的外文期刊库,发现国外学者对华人华侨生存问题的研究有一定的成果。但对华侨华人有关安全问题的研究几乎没有。

国内关于华侨华人生存与安全问题的研究相对丰富。截至2015年3月17日,在中国知网中,分别以“华侨生存”、“华人生存”、“华侨安全”、“华人安全”为主题进行模糊匹配搜索,得到“华侨生存”117篇、“华人生存”205篇、“华侨安全”82篇、“华人安全”121篇,而且近几年有上升趋势,研究内容逐渐深入。梳理有关涉及海外同胞安全的文献发现,有学者对纽约华人的安全状况进行了介绍,透视了海外华人的安全问题。从政治、经济和文化三个方面分析了海外侨胞遭受安全风险的原因,也从外因和内因探讨了海外华人安全风险增大的缘由,对建立全方位、多层次的海外华人安全风险防范机制进行了思考。对如何更有效地保护我国华侨的海外权益,完善相关机制进行了思考,进而探讨了中国海外利益保护的措施。总结了中国人及企业在非洲的安全遇险事件的原因,借鉴西方的经验提出我国应该建立国家、企业和个人相互配合的安全观念和新机制。周海金认为在非华人安全风险产生的主要原因与所在国的政治、经济和华人自身行为有关,并提出从国家、企业和个人三方入手进行规避的策略。另外,他还分析了非洲华侨华人与当地族群的关系,认为经济利益的冲突、西方媒体的恶意扭曲和煽风点火、缺乏沟通和宽容、华人华侨自身的违法乱纪、所在国政局稳定性等因素是造成当前非洲涉侨突发事件的主要原因。黄英湖由阿根廷、南非等地华侨华人超市和住宅频遭抢劫出发,分析了海外侨胞的安全困局。他认为这些突发事件主要是受所在国的经济低迷、政治企图、社会犯罪等因素的影响,以及华侨在当地产生强大的竞争和自身的一些不当行为造成的,并从立法、外交、司法合作、改善华侨形象、坚持良性竞争和做好自身防范六个方面提出应对和破解建议。王九龙则认为海外华侨华人的安全是一种 “离散族群安全”,并从“族群安全”与 “个体安全”两个视角进行研究,分析了海外华侨华人的族群安全和个体安全缘由,并对相应的安全威胁提出了应对建议。更进一步,有学者回顾与总结了明朝至1949年所发生的海外涉侨突发事件救援历史,重点分析1949年后中国政府对海外涉侨突发事件采取的积极救援措施,尝试性地提出了未来中国政府对海外涉侨突发事件救援响应机制。

通过梳理发现,对华侨华人生存与安全问题和突发事件的研究成果尽管很多,然而国内外就两者结合的研究,即对涉及海外同胞突发事件的研究成果并不多,研究内容也不成体系,特别是对相关突发事件的性质和特征,以及事件发生的深层次原因等问题的研究很少。回答这些问题,将有助于我国政府和海外同胞应对突发事件。因此,本文第三部分利用收集到的702件涉及海外同胞的突发事件,分析各大洲事件的类型与事由;第四部分使用内容分析法对这些事件进行文本内容分析,进一步探寻事件的特征;第五部分概述研究结论并提出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三、各大洲涉及海外同胞的突发事件类型与事由分析

海外同胞突发事件具有随机性、分布范围广的特点,本研究借助新闻报道来收集这些事件。为了收集到的资料具有代表性,不受先入为主的主观影响,本文收集的资料符合以下几点要求:一是随机收集2000—2014年期间具有突发性和影响性的涉及海外同胞的突发事件。二是新闻报道的来源必须权威可靠,暨南大学侨情简报、中国外交部官方网站、人民网、中国新闻网、环球时报、欧浪网等国内外著名报刊或网站是我们的主要资料来源。三是新闻内容要比较详细夯实,报道字数一般要求超过200字,涵盖关键信息,以便可以编码入库,进行数据分析。由此,我们收集整理了702条涉及海外同胞突发事件的有效新闻案例。分析发现,这些突发事件主题多样、内容丰富,且事由复杂。参照骆克任等人的做法,将这702件突发事件案例分为10种事件类型和9种事由,如表1所示。

表1 海外同胞突发事件的类型与事由划分

注:各事件类型和事由的具体含义参考骆克任、王超、谢婷婷:《全球涉侨突发事件的危害等级研究》,丘进、张禹东、骆克任等主编:《华侨华人蓝皮书2013》,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年版。

(一)各大洲涉及海外同胞的突发事件类型分析

由于这702个突发事件案例缺少很多国家的数据,且各个国家的突发事件数也相差较大,所以按国别进行统计分析意义不大,决定以大洲为单位,对事件的类型和事由进行研究。同时将各大洲事件类型按比例大小排列,取前面比例合计超过该洲总事件数50%的事件类型,作为该洲涉及海外同胞的突发事件主要类型,以便反映各大洲海外同胞突发事件概况,抓住各大洲主要类型事件的情况。相关统计结果如表2所示。

表2 各大洲分类型的涉及海外同胞突发事件数

说明:括号中的数值为各大洲相应突发事件占该洲总突发事件数的比例。为了表格清晰,只突出显示占比较高的突发事件类型的比例值。

从表2可以看出,突发事件的分布情况是,欧洲、亚洲和北美洲属高发的大洲,分别占总突发事件数的25.8%、25.2%和20.8%,合计占总数的70.9%。各大洲的事件类型情况是,北美洲的一般犯罪和其他事件占总数的71.3%;大洋洲的人为事故和其他事件占总数的55.2%;欧洲的一般犯罪和人为事故占总数的65.2%;南美洲的一般犯罪和其他事件占总数的62.5%;亚洲的其他事件、一般犯罪和人为事故占总数的59.3%;非洲的一般犯罪和政治骚乱占总数的69.9%。从事发概率看,各洲高突发事件类型均为一般犯罪和其他事件。但在非洲,政治骚乱却是该地区的次高突发事件类型,达到了30.1%。如果剔除难以避免的自然灾害,各洲需主要防范的突发事件类型(即危害较大的事件类型)是:北美洲的学生事件和民族歧视;大洋洲的学生事件;欧洲和南美洲的民族歧视;亚洲的政治骚乱、游行示威、民族歧视和武装暴力;非洲的政治骚乱和武装暴力。

可见,民族歧视是非洲以外各洲需主要防范的事件类型;学生事件是北美洲和大洋洲要主要防范的事件类型;而政治因素和武装暴力在亚洲和非洲是非常突出的,成为那里需主要防范的事件类型。

(二)各大洲海外同胞突发事件的事由分析

为抓主要矛盾,类似前面对各大洲主要事件类型的选取办法,这里也以前面合计超过50%的事由作为主要事由。于是从表3可以看出,引发702件突发事件的最主要事由是个人问题和社会犯罪,合计比例超过56.4%。各大洲的情况分别是,北美洲的个人问题和社会犯罪是主要事由,占据总事由的69.9%;大洋洲的个人问题、意外事故是主要事由,占据总事由的68.7%;欧洲的个人问题、社会犯罪是主要事由,占据总事由的61.4%;南美洲的社会犯罪、个人问题是主要事由,占据总事由的66.6%;亚洲的个人问题、民族排斥、政治矛盾是主要事由,占据总事由的60.5%;非洲的社会犯罪和政治矛盾是主要事由,占据总事由的82%。

如果剔除意外事故、事由不详和各个国家均存在的个人问题犯罪,发现危害较大的事件事由为社会犯罪、政治矛盾和民族排斥,三种事由全球合计达43.4%。分大洲来看,北美洲为社会犯罪和民族排斥,占据总事由的33.6%;大洋洲为社会犯罪、政治矛盾和民族排斥,占据总事由的25.4%;欧洲为社会犯罪、民族排斥和经济纠纷,占据总事由的45.9%;南美洲为社会犯罪,占据总事由的45.8%;亚洲为民族排斥、政治矛盾和社会犯罪,占据总事由的43.5%;非洲为社会犯罪和政治矛盾,占总事由的82%。

表3 各大洲分事由的涉及海外同胞突发事件数

说明:括号中的数值为各洲相应事件事由占该洲总突发事件数的比例。为了表格清晰,只突出显示占比较高的突发事件事由的比例值。

四、全球海外同胞突发事件的文本内容分析

内容分析法是用来分析传播媒体内容的一种社会科学工具。由于收集的702件涉及海外同胞突发事件的资料来源是新闻报道,而新闻标题往往言简意赅,涵盖新闻内容的主要信息,本文采用各个事件的文本标题作为分析的资料对其进行文本内容分析。根据研究的目的,采用武汉大学虚拟学习团队研发的内容挖掘系统软件(RSOT Content Mining 5.8.0.603)进行词频统计分析、社会网络分析和语义分析,来揭示文本中关键词的语义网络。通过研究语义网络,可以挖掘文本词组之间表达的深层次信息,有助于对信息准确与客观的理解。

(一)高频词分析

高频字和高频词是分析文本语义结构的基础。使用ROST软件分词处理后,过滤掉无意义的中文单字和词组,排名前45位的高频词整理如表4所示。

表4 经筛选的排名前45位的高频词表

从高频词分析可以看出:

一是突发事件涉及的对象非常明确。文本标题中的华人、中国、华裔、华商、留学生、公民、中国人、游客、华侨、移民、工人。以上涉事对象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已经加入外国国籍的华人、华裔和移民;第二类是较长时期定居国外的保留我国国籍的华侨;第三类是我国的海外流动人口,包括华商、留学生、公民、游客和工人等。这说明海外涉及同胞突发事件报告的主题是紧紧围绕我国海外同胞为对象进行报道的,符合信息采集的主题。

二是突发事件的主要性质是属于针对海外同胞或者海外同胞本身的违法犯罪事件。文本标题中的抢劫、事件、警方、非法、遇害、被捕、绑架、涉嫌、逮捕、被罚、被控、袭击、被骗。这些高频词都是司法中常见的词汇。同时,受伤、身亡、损失等高频词说明涉及海外同胞的突发事件产生了较大的危害。

三是突发事件高发的国家和地点明确。国家和地区高频词“纽约”、“西班牙”、“南非”、 “美国”、“意大利”、“阿根廷”、“澳洲”、“菲律宾”、“加拿大”、“新西兰”,可能说明了发生涉及海外同胞突发事件较多的国家是美国、西班牙和南非。

四是突发事件高发的地点明确。“超市”和“中餐馆”高频词说明了涉及海外同胞突发事件经常发生的地点。

(二)社会网络与语义网络分析

高频词的作用是找到词组属性所反映的主要领域,但是不能充分反映文本内容的深层次结构关系。要充分了解高频词组深层次的逻辑与结构关系,需要基于共现词词频对其进行共现分析。共现词词频是指高频词组在文章中所组成前后逻辑关系的共现次数。共现词分析的作用是挖掘反映文本内容主题之间高频词的逻辑关系。由共现词按照语言描述的前后逻辑关系所相互连接形成的网络,就是语义网络。“语义网络是用于表示知识和建立认知模型的一种带标号的有向图。在语义网络中,带标号的节点表示思考对象、具体事物、抽象概念、状态和局势等,带标号的有向弧则表示节点所代表对象间的关系”。语义网络可以有效反映高频词的词频背后的关系特征。涉及海外同胞突发事件的高频词的共现词组如表5所示,高频特征词网络结构距离的多维度分析如图1所示。

表5 文本汇总分析的共现词组汇总表

图1 高频特征词网络结构距离的多维度分析图

从表5共现词组汇总表和图1高频特征词网络结构距离的多维度分析图可以看出:涉及海外同胞的突发事件主要围绕三大对象“华人”、“中国”、“华裔”进行,语义网络图较好地区分了海外同胞突发事件发生的主题对象。围绕“华人”为对象报道的突发事件几乎涉及所有的国家,主要有美国、西班牙、南非、阿根廷、菲律宾、委内瑞拉、意大利、英国和法国等国家。从“警察”、“警方”、“涉嫌”、“被控”、“治安”、“非法”、“被捕”等词可以看出,涉及华人的突发事件往往是针对华人或者华人自身的违法犯罪,并由警方处理的突发事件,也是新闻媒体报道的主要内容。而从“超市”、“店主”、“老板”等词表明了超市是发生涉及华人的突发事件较多的场所,而华商则成为主要被攻击的对象。另外,“游行”、“抗议”等词说明新闻报道也对华人的海外维权比较关注。围绕“华裔”报道较多的国家主要有加拿大、马来西亚、新西兰、美国和澳洲等一些我国的主要移民国家,较多涉及的是一般的犯罪事件,美国“祈福党”的行骗对华人和华裔的生活产生了较大的影响。而与对象词“中国”有关的新闻报道中,“游客”、“留学生”、“船员”、“工人”、“公民”等词表明,围绕“中国”对象词的报道对象一般涉及中国的游客、留学生、工人和船员等海外流动人口。“车祸”、“受伤”、“遇害”、“遇难”、“事故”表明我国海外流动人口在国外遇到的意外事故受到媒体的较多关注,而“遇害”、“遇难”、“抢劫”、“身亡”、“受伤”、“武装”、“绑架”等词说明新闻报道侧重于报道我国海外流动人口在海外遭遇的人身伤害事件,而且“使馆”、“提醒”等词说明涉及海外流动人口人身安全的事件经常牵涉我国与所在国的外交问题,以及中国政府对海外流动人口的安全提醒。

调查文本的高尔度量尺度(Gower Metric Scaling,GMS)是用于衡量文本关键内容中高频行列特征词之间前后逻辑关系的度量方法,常用于语义网络分析中对主线网络关系的把握,涉及海外同胞突发事件的高尔度量尺度如图2所示。

从调查文本的高尔度量尺度可以看出,新闻报道文本讨论涉及海外同胞突发事件的主要结构分为六个方面:一是主要结构A,该结构说明了突发事件发生后,当地警方发挥的重要作用,以确定嫌犯,找到突发事件的罪魁祸首。二是主要结构B,该结构说明了突发事件另一个主题,即华人超市经营安全问题。新闻报道海外同胞突发事件,很多涉及华人超市被抢劫,进一步反映了当地治安问题。三是主要结构C,该结构说明了当地政府对华人(中国移民)社区的善治问题。社区善治功能的失调,会导致华人社区犯罪率的上升,造成华人的财产损失。其中,新闻报道涉及菲律宾、意大利、西班牙三国的华人(中国移民)社区善治问题最为突出。四是结构D,该结构说明了对中国工人的武装绑架问题。此类突发事件发生后,会涉及中国政府的外交问题,以及中国政府对海外流动公民的安全提醒。五是结构E,该结构说明了突发事件发生与中国海外流动人口的关系,主要反映了一般社会犯罪事件。六是结构F,该结构主要反映了各国政府对处理涉及海外同胞突发事件的态度。涉及海外同胞突发事件的解决,主要依托于当地警方。

调查文本测地距离的多维度量尺度(Multidimensional Scaling of Geodesic Distances)是指从研究对象相关的多个角度进行结构分析,它可以反映高频词之间的空间距离。其中,被研究对象为实体,研究角度就成为维度。涉及海外同胞突发事件的测地距离的多维度量尺度如图3所示。

图2 高尔度量尺度图

图3 测地距离的多维度量尺度

从调查文本测地距离的多维度量尺度可以看出,涉及海外同胞突发事件新闻报道包括了多个维度:一是图中最外围的圆圈所代表的维度,即突发事件涉及的主体与类型。主体包括了在外遭受突发事件的中国人,这些人主要是留学生、游客、官员。除了中国人以外,华人也是突发事件的重要主体。对于这些人而言,社会治安问题成为威胁他们的主要因素,诸如绑架等社会犯罪。二是图中次外围方框所代表的维度,反映涉及海外同胞突发事件的重点问题,即有组织地对华商、华侨、华裔的恶性犯罪,例如抢劫、暴力等。三是涉及海外同胞突发事件的发生地。在收集的突发事件中,西班牙、美国、意大利、菲律宾、日本、新西兰成为新闻报道的主要国家。四是涉及的政府部门。这些部门包括所在地的警察机构、中国大使馆,以及中国外交部。

图4 主要成分结构图

(三)主要成分分析

主要成分分析采用的方法是主成分分析法(Principal Components Analysis,PCA),它是一种分析、简化数据集技术。主成分分析具有减少数据集的维数,同时保持数据集的对方差贡献最大的特征。由图4涉及海外同胞突发事件的主要成分结构图可知,围绕中国与华人两大主题,涉及海外同胞突发事件的主要成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社会犯罪与治安成分。从文本分析的社会犯罪与社会安全问题包括绑架、抢劫、暴力、袭击等。二是主体参与成分。其包括中国外交部、大使馆、所在地政府、警察局。三是突发事件受伤或死亡的主要人员类型。这些人员包括中国海外流动人口,即留学生、游客、出差官员,未取得所在国国籍的华侨与移民,以及取得所在国国籍的华人和华裔。四是突发事件所在国主要是新移民国家以及政局不稳国家。例如西班牙、意大利、新西兰、日本、菲律宾、吉尔吉斯斯坦等。

五、结论与政策建议

(一)主要结论

综合以上的分析,可以得到以下结论。

(1)各大洲主要需要防范的危害较大的涉及海外同胞突发事件的类型是:北美洲为学生事件和民族歧视;大洋洲为学生事件;欧洲和南美洲为民族歧视;亚洲为政治骚乱、游行示威、民族歧视和武装暴力;非洲为政治骚乱和武装暴力。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民族歧视是除非洲外要防范的主要事件类型,学生事件是北美洲和大洋洲要主要防范的事件类型;而政治骚乱和武装暴力在亚洲和非洲则非常突出,成为主要防范的事件类型。

(2)全球危害较大的涉及海外同胞突发事件事由为社会犯罪、政治矛盾和民族排斥,三种事由在全球合计达43.4%。分大洲来看,北美洲为社会犯罪和民族排斥;大洋洲为社会犯罪、政治矛盾和民族排斥;欧洲为社会犯罪、民族排斥和经济纠纷;南美洲为社会犯罪;亚洲为民族排斥、政治矛盾和社会犯罪;非洲为社会犯罪和政治矛盾。

(3)通过文本内容分析发现,涉及海外同胞的突发事件主要围绕 “华人”、“中国”、“华裔”三大对象进行,有关中国人或华人在国外当地涉及警方处理的事件频发,成为新闻报道的主要内容,媒体也对华人的海外维权事件比较关注。围绕“华裔”报道涉及较多的是一般的犯罪事件。新闻报道文本讨论的涉及海外同胞突发事件主要结构包括由警方处理的突发事件、华人超市经营安全问题、华人社区的善治问题、中国工人被武装绑架问题、突发事件发生与中国海外流动人口的关系、各国政府对处理涉及海外同胞突发事件的态度六个方面。围绕中国与华人两大主题,涉及海外同胞突发事件的主要成分包括:社会犯罪与治安成分、主体参与成分、涉及海外同胞突发事件受伤或死亡的主要人员类型、突发事件所在国主要是新移民国家以及政局不稳国家。我国海外流动人口在国外遇到的人身伤害事件受到媒体的较多关注,经常牵涉到我国与所在国的外交问题,以及中国政府对海外流动人口的安全提醒。

(二)政策建议

中国政府、华侨华人和海外流动人口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防范突发事件的危害。

(1)在建立一个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的“一带一路”战略目标引领下,制定和完善我国的侨务公共外交政策,灵活运用外交手段,加强与世界其他国家,特别是周边国家的互通互信,减少当地政府行为的排华事件。同时,加强与其他国家的经贸合作,完善与相关贸易国家的贸易政策,减少贸易摩擦,实现利益均沾,互利共赢。

(2)全球各大洲需重点防范的涉及海外同胞突发事件的类型和事由有所差别,需要分地区区别对待。中国政府应加强对各地区和各所在国涉及海外同胞安全因素的收集与分析,加强对海外同胞的培训,及时对突发事件提出预警。政治骚乱和武装暴力在亚洲和非洲比较突出,中国政府特别是所在国的使领馆要密切关注所在国的政局形式,及时对一些诸如排华、政治骚乱等事件提出预警,加大平时护侨、紧急时撤侨的硬件建设和预案准备。健全与完善以“一法一案三制”为核心的海外同胞应急救援响应机制,构建可操作的救援响应体系,加强救援响应的保障支撑。加强所在国侨社的建设,使其能在突发事件发生时发挥强有力的组织力和号召力。同时,政局不稳所在国的侨胞要加强必要的安全防范措施,注意保持与驻在国使领馆、侨社等的联系。

(3)民族歧视和民族排斥分别成为主要防范的事件类型和事由,这说明我国政府和海外同胞应积极改善在其他国家的国民心中的形象。我国政府和海外同胞要努力消除外国人对海外同胞因民族主义情绪产生的排斥心理,让其认为中国人的到来有利于他们的发展。海外华人应积极参与所在国的政治,提升海外华人的政治权利,在促进当地经济繁荣的同时更好地保护自身的利益。

(4)加强媒体的宣传教育,促进海外同胞遵守当地的法律法规,尊重当地的文化风俗,减少海外同胞的犯罪事件和文化上的冲突事件,与当地民众更融洽地相处。随着我国海外流动人口的不断壮大,这些在海外的中国人不仅代表着我国国民的形象,同时也担负着传播我国文化的使命。特别是我国海外留学生逐年增多,这个群体不仅学习海外的文化,同时也是我国文化的传播者,要注意不同文化之间的融合与发展,减少文化间产生的摩擦事件。海外留学生也要尽量减少因个人问题产生的犯罪事件,以及因不当的个人行为如炫富行为、不文明举动、投机倒把等引发的社会犯罪事件。同时,海外留学生要注意自我保护,加强安全防范意识,减少相应突发事件的发生。

[责任编辑 王治国 责任校对 王景周]

2015-10-10

吴远仁(1976—),男,福建安溪人,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在站博士后,主要从事华人华侨、文献计量、数量经济等方面的研究。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海外华侨生存安全预警与救护机制研究》(批准号:11&ZD062)。

C924.24

A

1000-5072(2017)03-0052-10

猜你喜欢

事由同胞华侨
民法典侵权责任免责事由体系的构造与适用
华侨华人儿童的权益保护与成长关注
身在异国他乡,海外华侨华人如何维护自身权益
我的华侨老师
陈代南
外商投资公司解散事由比较研究
外商投资公司解散事由比较研究
方庆云书法作品赏析
论案外人提起执行异议之诉的事由
理想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