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挂钱和现代挂钱的图案表现研究
2017-04-13铁红丹王景怡
铁红丹 王景怡
(绥化学院艺术设计学院 黑龙江绥化 152061)
传统挂钱和现代挂钱的图案表现研究
铁红丹 王景怡
(绥化学院艺术设计学院 黑龙江绥化 152061)
挂钱作品中,无论是图案纹样还是装饰的图画都体现出传统图案的美好寓意,传统图案在现代挂钱装饰中的应用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具有浓厚的民族精神和情感,而现代挂钱图案是通过不同的表现手法,符合现代人们的审美趋向,使它更多是一种创作作品的范畴。现代挂钱实现了多元化的艺术创新,逐渐的形成了现代挂钱独特的艺术情感语言。
传统挂钱、现代挂钱、装饰图案
新春佳节时,挂钱和春联交相辉映,呈现出浓厚的乡土气息和辞旧迎新的节日景象。挂钱象征着富有,表达着祝福,还有辟邪的作用。
挂钱的形状样式各一,种类比较多。挂钱大都是长方形,由中心、边框、穗儿三部分组成。一般都是简单的图案,传统挂钱都表达汉族民间的祝福之意,图案有神仙、吉庆丰收、麒麟送子等等;有在上边剪字的,“福”和“喜”为多;更多的是比较简单的铜钱样式。其中有的只有文字,有的只有图案,也有图案和文字同时出现的。
早期挂钱图案,大多是一些氏族的标志,也是一种原始的宗教崇拜表现形式,图案的组织形式是单一的图形。唐代是我国封建历史的高峰,国家出现了空前繁荣的局面,挂钱的图案也得到极大丰富,生活中的花草植物得到体现,文字也在挂钱中有所出现,挂钱的表达内容得到极大丰富。挂钱图案的发展演变不是突变的,而是一个逐渐样式化、程式化的过程,体现了人们随着生活条件、生活方式的变化,对美的追求也发生着变化。
一、传统挂钱图案及表现手法
传统挂钱图案的装饰手法多样主要运用刻、划的手法,对图案的装饰多采用写意手法。明代挂钱装饰图案花鸟虫兽及人物无不具备。清代时期,挂钱正式成形了,传统图案在清代挂钱装饰中达到一个高峰境界,风格趋向精细秀丽,俗中求雅。
中国古代装饰图案的特点,注重事物的内在形象,这是与中国古代形成的哲学思想和思维方式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主张内容与形式的统一,中华美学则追求表现手法艺术品的有机联系:天、地、人三者的内在美学联系,具有修身、怡情、表意的理想境界。中国古代设计思想在事物的外在形象与内涵的表达上更趋近于事物本质的表现,从而形成了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立象以见意,设计源于自然,但不拘泥于自然,又不脱离物象具体的形态,而是“超乎自然”,将自然中的美进行提炼和运用,在心灵的激情碰撞中创作出不同于客观对象的意象。
传统挂钱图案主要表达古代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祈求平安以及对新年的愿望寄托。追寻着“图必有意、意必吉祥”的传统“规则”,这也是传统挂钱图案的中心思想。如秦代,民风质朴,图案装饰大多是以使用器具为主,大多是连续纹,表现出一种返璞归真的美。传统图案也表达了人们把眼前的痛苦,寄托在未来的幸福上,如在六朝时期,战争频繁,社会动荡不安,宗教盛行,因此这个时期宗教题材的内容盛行。各个历史时期,挂钱图案也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地发生着变化。
传统挂钱图案的主题丰富,如表达人们对大自然的崇拜和喜爱,多采用了植物纹、缠枝花纹等等,戟、磬和瓶则象征着吉庆、平安等。自然元素图案的寓意如下:喜鹊象征着喜庆、而桃子象征着长寿、石榴象征着多子、游鱼象征着富足有余、牡丹象征着富贵等等。早期的挂钱图案还具有实用意义,装饰图案主要是规则的几何图案,之后挂钱装饰图案逐渐丰富起来,由几何图案演变成以动物纹为主。这不仅是因为传统图案装饰意味强,同时还能表达出情景交融的艺术效果,而且传统挂钱图案具有独特的民族情感和民族精神,是任何装饰图案所不能取代的。
二、现代挂钱装饰的图案与表现手法
现代挂钱集中了物质技术条件、审美功能和艺术表现手法,在制作工艺上有新的改变,它既有实用性,也是艺术作品,符合着设计作品“适用、经济、美观”三大设计原则。
传统的挂钱大多是工整的、严谨的,追求造型的完美。现代挂钱图案的题材和形式没有一味地追求结构的严谨、技法的统一,因而现代挂钱图案不是“统一标准”的,而是应用各异的制作技法,运用多种个性化的创作构想,符合现代人们的审美趋向,使它更多是一种创作作品的范畴。由于现代工艺的介入,现代的挂钱图案发生了变化,但总体来说,仍是以传统挂钱图案为基础,结合现代的一些设计理念,创造出具有时代特点的挂钱。
现代挂钱图案题材仍是以传统图案为基源,对图案进行改变,加以取舍创作。虽说现代挂钱装饰更加注重形式美,但也能从中体会出“图必有意,意在吉祥”的传统观念。现代挂钱图案运用的表现手法多渊源于传统挂钱表现手法,同时也采用现代装饰技法,如肌理的技法,刻意在挂钱上留出手工痕迹,这是手法多样性的体现。现代挂钱图案的应用不单单局限于它所要表达的吉祥寓意,而且还结合构成的方式来表现它的美感。在整体的布局上,也增加了现代的设计理念,如重合、矛盾空间、循环等等。
传统挂钱图案是几千年来在不断丰富发展,具有悠久的历史,是中华传统的民俗艺术。它具有优美的艺术形式,还蕴含着美好的精神寄托,是劳动人民朴素智慧的载体。现代的挂钱装饰依然沿袭这个基本的审美趋向,一边注重传统挂钱是寓意内涵和既有程式,一边又推陈出新,二者结合使现代挂钱图案具有时代性。现代挂钱图案充分吸取其他的艺术形式,丰富了创作内涵。使现代挂钱实现了多元化的艺术创新,逐渐地形成了现代挂钱独特的艺术情感语言。通过对新的思想意识创新发展和艺术体现,塑造着它的人文情感,它的内涵和精神是民族历史长期累积的结果,也是民族形式的灵魂体现。
挂钱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其创作题材的民俗性、内容的广泛性、纹理装饰的细腻性、表现手法的多样性,它们从不同角度和侧面,强调了形与神、意与象、情与景的和谐统一,充分反映了时代的精神风貌。
[1]刘春玲.文化生态学视角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化路径选择——以内蒙古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例[J].山西档案,2017(1).
[2]闫海涛.黑龙江兰西挂钱的艺术特征[J].艺术教育,2015(7).
[3]杨凯.艺术人类学视角下的黑龙江兰西挂钱研究[D].大连:大连大学,2015.
[4]赵茂生.装饰图案[M].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5.
[5]黄静.浅析黑龙江民间剪纸地域特色[J].中国艺术,2014(11).
[6]王英南.现代装饰图案的立体表现形式[J].吉林大学学报,2015(5).
[责任编辑 王占峰]
J022
A
2095-0438(2017)08-0099-02
2017-02-02
铁红丹(1979-),女,绥化学院艺术设计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民间美术、水彩画;王景怡(1978-),男,绥化学院艺术设计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中国画、民间美术。
2016年绥化市社会科学研究项目(SHSK16059);2017年绥化学院寒地黑土经济与文化项目“兰西挂钱图案的文化内涵研究”阶段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