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新媒体环境下的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

2017-04-13师庆庆

山西农经 2017年3期
关键词:思政政治环境

□师庆庆

(山西农业大学信息学院学生处 山西 晋中 030801)

浅析新媒体环境下的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

□师庆庆

(山西农业大学信息学院学生处 山西 晋中 030801)

随着新媒体的迅速发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环境随之变化,新媒体作为一种思想教育方式,影响大学生道德观念、政治意识和价值判断的形成和发展。新媒体在给人们带来获取信息便捷的同时也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新的挑战。

新媒体;大学生;思政教育

1 新媒体环境的特点

1.1 信息发布即时

新媒体传播速度之快是传统媒体无法比拟的,人们接收和发布信息不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可以随时随地接收新信息,发布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转发自己喜欢的信息,更多的人可以通过新媒体渠道即时了解周边环境的变化。

1.2 信息内容多样

新媒体传播的信息量大、种类多,同时它的表现形式也多种多样,既有文字、画面信息,又有声音、图像信息,涵盖了新闻、影视、文学、艺术等生活及娱乐各方各面的内容。内容的丰富性使新媒体越来越被大众所喜爱和接受。

1.3 信息检索快捷

新媒体为我们提供了方便、快捷的检索方式,人们可以随时随地通过手机、电脑获取各类信息,满足自己学习、工作、生活之需。

2 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

2.1 大学生在思政教育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受到忽视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主要采用“教师讲,学生听”的模式,老师作为教育者始终处于主导地位,而学生则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但是学生作为受教育者也是主体性的存在,理应以主体性的存在来参加教育活动,但在实际的教育活动中,大学生的主体地位却往往被忽视,这样很难调动大学生的学习积极、主动和创造性,普遍表现为“眼高手低”、应试教育的现象,各方面能力难以得到全面发展。

2.2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意识形态教育缺乏有效性

大学生所处的年龄阶段正是意识形态逐渐培养和形成的关键时期,新媒体作为新时代获取信息最便捷的手段,逐渐成为了大学生跟时代、赶潮流和最愿意接触的工具媒介。随着新媒体的出现和迅速发展,为大学生带来了各种纷繁复杂的信息,但是大学生面对这些信息难以分辨和取舍。在这样的新媒体环境中,多种攻击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爆炸性信息扑面而来,让缺乏分辨能力的大学生无法准确定位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而且在高校的思政教育中,缺乏对意识形态的隐形教育,容易引起大学生的质疑和反感。因此,对于正处于意识形态形成关键时期的大学生普遍会出现对未来迷茫的状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不强。

2.3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缺乏创新力

随着时代的发展,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和方法都应不断丰富和发展。然而作为高校的思政教育工作者们在教育学生的时候会在其原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来开展教育活动,这就容易造成老师难以随着时代的变迁而不断更新原有的知识结构。传统的教育管理方法使学生无法充分发挥其教育主体性,使其自我教育的主动性得不到调动,各方面的才能更加难以充分展现出来。

3 新媒体环境下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

3.1 加强思政教育队伍建设

为适应新媒体环境下工作需要,高校应该重视专业化队伍建设,通过培训,专门培养具备新媒体技术应用能力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加强他们对新媒体的熟练操作,提高自身技术水平,以积极的心态科学认识对待新媒体,探索和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方法和途径。

3.2 创建思想政治教育信息资源库

利用新媒体强大的存储、丰富的资源和快捷的检索功能,建立思想政治教育信息资源库,将每位大学生的思想信息存储其中,方便思想政治教育者将学生进行归类,及时了解他们的心理状况和思想动态,纠正有错误思想的学生,传递正确理念,有针对性地开展指导教育。

3.3 创设思想政治教育新平台

将微博、微信、贴吧等新媒体作为大学生思政教育的有效载体,通过微信公众号等平台,不定时发布积极向上的信息,培养大学生良好的道德意识和法制观念。通过微信推送消息功能将最新的时事动态传达给学生,让其了解最新的思想,与时俱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鼓励学生在新媒体平台上开展活动,策划组织参与各类时政专题讨论活动,让学生自主进行思想政治自我教育。

综上所述,新媒体的迅速发展使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严峻挑战,因此,高校应当明确新媒体优势并结合自身实际,构建出新媒体环境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载体,通过制定与执行可行性方案,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提升提供更可靠保障。

1004-7026(2017)03-0095-01

G641;G206

A

10.16675/j.cnki.cn14-1065/f.2017.03.062

猜你喜欢

思政政治环境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长期锻炼创造体内抑癌环境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一种用于自主学习的虚拟仿真环境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孕期远离容易致畸的环境
思政课“需求侧”
“政治攀附”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政治不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