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电子商务下乡背景下网络帮购平台建设研究

2017-04-13金家祺柴聪颖应佳芸

山西农经 2017年3期
关键词:网购购物电子商务

□金家祺 柴聪颖 应佳芸

(浙江台州学院经贸管理学院 浙江 台州 318000)

基于电子商务下乡背景下网络帮购平台建设研究

□金家祺 柴聪颖 应佳芸

(浙江台州学院经贸管理学院 浙江 台州 318000)

随着电子商务下乡,农村电商正面临着发展的黄金时期。但是,农村电商存在“重销售、轻采购”、品质难保证、网购投诉难等困境,本文基于制约农村电商发展的内在因素分析,提出农村电商网络帮购平台构建思路,从运营视角解决了农村电商下单难、支付难、投诉难等困境,为开展农村电子商务探索一条可持续发展路径。

农村电商;网络帮购;体系构建

1 问题提出

电子商务在农村迅速发展。农村电商不仅降低了农民购物的门槛,也增加了农产品销售的渠道,对农村经济产生了重要影响。互联网技术是农村发展的外部动力,农村商品品种繁多,相应标准不统一。农村电商虽然在短期内获得了井喷式的发展,但由于没有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利润分配不均衡、优质不优价、质量安全问题频发等现象尤其明显,价值链的错位紊乱必然影响到整个农村电商产业的流通效率,难以形成可持续发展的电商生态体系。我国农村电商市场的潜力巨大,但是要可持续发展则取决于其能否深入发展产业链,形成分拣、包装、配送、验收等物流产业链,建立电商、政府、农民、企业与物流等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本文将深入分析电子商务背景下农村电商发展的瓶颈环节,提出构建农村电商帮购体系建设的思路与框架。

2 农村电商发展现状

2.1 农村电商规模快速扩大

2.1.1 农村电商增长迅猛。截至2016年6月,我国网民中农村网民占比26.9%,规模为1.91亿,农村互联网普及率为31.7%。据商务部统计数据,2015年农村网购市场规模达3 530亿元,同比增长96%。2016年上半年,农村网购市场规模达3 120亿元,预计2016年全年将达6 475亿元。

农村网络零售额持续快速增长,增速明显超过城市。电子商务逐步地向农村渗透,淘宝村、淘宝镇等层出不穷,为农村的经济发展带来新的动力。乡村在电子商务及互联网的推动下,成为大大小小的节点,进入全国甚至全球的生产链条和生活体系。

2.1.2 电商平台蓬勃发展。截止到2016年3月,全国电子商务园区数量达1 122家,同比增长约120%,显示全国电子商务园区建设热潮仍在持续。浙江、广东和江苏是全国电商园区最多的省份。

据阿里研究院统计报告显示,2014年全国农产品网络交易额超1 000亿元,农民网络消费规模约1 800亿元;2014年底,全国已有212个淘宝村,19个淘宝镇,带动就业28万人,农村电子商务已成燎原之势。随着农村电子商务的普及,离散的淘宝村逐渐向产业集群方向发展,多个地理临近、产业相似的淘宝村已开始在江苏、浙江、广东、河北等地聚集,出现了诸如江苏沙集镇、浙江织里镇、广州太和镇、河北白沟和清河县等农村电商集群。

2.2 农村电商的特点

2015年,农村电商进入快速增长阶段,主要表现为以下特征:

2.2.1 三方力量合力推进。2015年,商务部主导的电商进农村示范县工作强力推进,农业部信息进村入户也树立了一批农村电商新标杆,电商扶贫正式启动并初见成效;越来越多的市场主体看好农村电商的蓝海市场,和政府一道实实在在投入;越来越多的乡镇、尤其是在村一级,建起了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电商设施,让更多的农民享受到农村电商带来的实惠。呈现了政府、电商平台和地方服务商三方同时发力,合力推进农村电商发展。

2.2.2双向电商开始合流。政府主导的自上而下式的农村电商和市场驱动的自下而上式的农村电商,已经开始合为一体。2015年,农村电商发展动力上最明显的变化,就是政府与市场主体间的合作机制开始形成。2.2.3 覆盖范围明显扩大。2015年,县域电子商务全面引爆,农村电商开始全面采取“整县推进”的方式,大大加快了农村电商的覆盖速度。电子商务最初从东部沿海城市发展壮大以来,不断地向全国扩散,覆盖了所有城市。

2.3 农村电商的作用

2.3.1 促进农副产品销售。通过电子商务平台,缩短了农副产品与消费者的距离,农村电商的发展可以促进农产品上行,有效解决局部区域农产品滞销难题。有利于拓宽农产品交易渠道和范围,丰富市场经济体系。2.3.2 扩大农村消费需求。农村电商的发展丰富了农村居民的生活用品选择。农村电商的发展刺激了农村居民的生产性消费,农业生产性消费主要体现在农具和农业生产资料的购买上,其价格和质量影响着农业生产的成本和质量。

2.3.3 促进农村创业活动。农村电商的发展,可以为农村青年提供了大量低成本创业机会,同时,也创造了大量的就业岗位。

2.3.4 有效增加农民收入。农村电商重构了商业模式,缩短了流通环节,为农副产品销售带来便利和实惠,可以有效解决农民增收。最近发展的众筹模式,将进一步降低农业经营风险,稳定确保农民增收。有利于加快农村市场转型,促进农副产品专业化分工协作。

3 农村电商障碍分析

3.1 农村电商存在的主要问题

3.1.1经销结构存在明显失衡。“重销售、轻采购”现象比较突出。上行销售受到各级政府的重视和支持,地方政府提供了从平台建设、场地使用、优惠政策等一系列便利。但是,下行销售以市场运作为主,电子商务与广大农村居民的融合度有待提高。农村消费购买人群有待扩大,农村购买力尚未有效释放。

3.1.2 农村网购品质难以保证。由于农村网民素质有待提高,网购经验不够丰富,网络搜索能力相对薄弱。在利益的驱使下,农村市场成为部分商家售卖假冒伪劣产品主要场所。甚至出现不良商贩利用大数据技术,精准锁定农村市场客户销售假冒伪劣产品。

3.1.3 网络投诉存在障碍。当农村消费者发现产品具有质量问题时,往往找不到卖家解决问题,由于网店的强虚拟性,网店的经营者往往没有固定的经营资金、相关营业场所,造成难以追究经营者责任的局面,使农村消费者较难维护自身合法的权益。

3.2 影响农村电商的原因分析

影响农村电子商务的主要原因有:

3.2.1 发展理念存在偏差。地方政府鼓励农村开展上行电商,提高上网销售,解决农副产品滞销问题。但是,忽视了下行电商的辅导和服务,农村电商基础设施相对薄弱,上网资费比较昂贵,对于网络销售产品难以有效甄别,政府部门又不重视网络购物知识和能力的培训,消费者仅仅通过价格比较来确定订单。难以解决电子商务信息不对称问题,导致网络购物产品大大偏离原有期望值。

3.2.2 网购人才出现断层。农村电商对人力资源的专业要求和经验要求较高,由于农村核心劳动力外移,知识水平相对较弱,基层农村电商服务人员的整体素质不高,对计算机、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的把握能力与运用能力不强,缺乏具有产品搜索、商品比较、购物体验、真伪甄别、不良投诉等经验的复合型人才。

3.2.3 网络支付存在困难。第一,商业银行设立网点的覆盖率不高。在农村商业设立的网点少、覆盖率低、支付渠道少且不便,从而限制了农村的电子商务发展。其次,农村地区的网购消费者知识水平普遍不高,不熟悉第三方支付如支付宝等的平台结算业务,给农村电子商务的完整流程带来实施困难,从而压制了许多电商平台上的购买,抑制了部分农村群体的购买力,使之无法享受电商带来的便利和低价成本。

3.2.4 网络基础设施薄弱。农村宽带目前情况不好主要是由于农村用户少而且分散,服务器离用户比较远,线路长信号衰减比较严重,所以信号弱且易掉线。要提高网速,需要很大的投入,但是农村对网络的需求比起城市来并不大,所以公司没钱赚,这样就间接导致有网信号也不好。此外,农村网络教育的普及率低,农村群体对电脑知识的掌握度不高。这些都给农村电商的发展造成了困难。

4 建立农村电商帮购体系的思路

4.1 网络帮购基本定位

网络帮购是一种代购模式,代购消费者需要的网络上的商品或服务。有能力的网购服务员通过调查、对比不同店家的质量、性价比、销量、服务、评价、售后等来选出最物美价廉的商品推荐给消费者。切实解决农村中老年消费者网络购物困境,避免受文化水平低、缺乏保护意识带来网络消费的伤害。网络帮购可以做到代购到家、代购到乡的服务。代购到家,能在消费者在方便的时候把商品送到;代购到乡,则考虑到了许多偏远乡村的快递无法按时准确的送达。同时,借助集团采购模式,提高农村网络购物集体谈判能力,有效破解网络购物投诉难题,提高售后服务质量。

4.2 网络帮购平台构建

当前,农村便利店定位于方便周围的居民而开设的杂货店,经营品种齐全,以日用快速消费品为主,营业时间较长,部分便利店承诺24小时营业。商圈贴近农村主要居民区、学校,可以较好解决农村电商“最后一公里”难题。特别是供销系统的华联超市及其便利店,可以较好覆盖农村主要居民居住区,可以有效承接农村电商帮购服务功能。

4.3 网络代购核心流程

汪尔玺同学被提名最多次,得到的桂圆最多。我看到其他同学有点小嫉妒的表情,就顺势教育大家:吃亏是福,平时做在别人看来是很吃亏的事情,其实是在为自己积福。你的付出无须立刻寻求回报,其他人会看到、感受到的,日后总会在生活中以某种方式来回报你。

4.3.1 网络购物需求拓展。以村居为单位,普及网络购物知识,认知网络购物空间、平台,及其价值,通过体验式消费,让农村消费者真实感受网络购物的性价比,从而激发农村电商网络购物的兴趣及其积极性,有效获取农村网络购物现实需求。

4.3.2 汇总农村购物需求。农村消费者通过帮购平台下单,来购买商品或服务。可以直接购买帮购平台现有的商品,这些商品都是诚实可靠、信用条件良好的供应商所提供的,来源可靠,商品质量有保证。消费者需要代购其他商品的,也可花费一定的帮购费用来购买优质的帮购服务,通过帮购人员的帮助来购买到最合适、最称心如意的商品。消费者将什么商品、对商品的要求、心理价位、到手的时间等相关信息通过平台提供给客服,进行相互的沟通,等待帮购人员的帮购。

4.3.3 专业队伍帮购服务。代购环节就是靠代购人员独到的眼光、犀利的辨识度、多年网购形成的经验以及相关代购培训知识。帮购队伍并不是单纯的、被动的等待消费者下单后再去寻找较好的商家、优质的商品,而是应在消费者做出购买决策之前,就主动的去注意哪些商家的哪类商品是值得购买的、符合消费者心意的。就某一类大家购买的比较多的商品而言,应先浏览较多的商家,初步把不错的商家标记出来,再以价格、用料、材质、核心技术、做工、效果等各种相关因素(不同类别的商品有不同的影响因素)来进一步的对比标记出来的商家,将综合的性价比较高的前三或前五的商家挑选出来,并收藏,以供往后根据消费者不同的要求来选择最为合适、最为优质的商家的商品。

4.3.4 网络帮购服务反馈。消费者收货并做出评价,消费者第一时间开包验货。如果网购商品偏离期望值,直接退货,进入二次帮购流程。交易结束之后,消费者可以对商品、帮购人员(帮购服务)、快递服务以及整个帮购平台做出评价,对做的好的方面表扬,对服务不到位的方面提出宝贵的意见。对服务不到位的地方进行改进,对帮购体系中缺失的内容进行补充与完善。

4.4 网络帮购制度建设

4.4.1 专业队伍管理。帮购队伍是帮购平台的核心竞争力,必须做到专业人员做专业采购。系统集成需求后,由分类专业人员实施采购。如,负责代购日用品的人员,则应侧重于日用品的质量、保质期、日期等方面;高档耐用品的代购人员,应注重商品的真假与优劣、技术性价比、价格、功能等;代购美妆产品的话,主要参考真假、功效、敏感程度、价格等。

4.4.2 共享平台支持。可以通过网络共享平台,充分吸收有网购经验的大学生作为兼职人员,从共享经济视角解决共享平台能力的提升,控制相关的运营经费和成本。可以分产品门类及其需求规模设立分门别类设立网络采购中心,克服单体帮购平台采购能力的局限。

4.4.3 联合投诉机制。针对不良商铺投诉难题,农村电商网络帮购平台采取集中采购、投诉管理,可以有效提高单体谈判能力弱、商家配合差等困境,并适时配备网络购物专业律师专业从事网络购物投诉问题。参考文献:

[1]钟诚,罗小凤.关于农村电商发展的若干问题及对策建议[J].电子商务,2016,(12):22-23.

[2]董坤祥,侯文华,丁慧平,王萍萍.创新导向的农村电商集群发展研究——基于遂昌模式和沙集模式的分析[J].农业经济问题,2016,(10):60-69+111.

[3]张柯.农村电商“双驱模式”路径探索[J].商业经济研究,2016,(12):160-162.

[4]钟燕琼.农村电商发展现状及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J].商业经济研究,2016,(11):173-175.

[5]张莹,耿荣娜.农村电商与新型城镇化协同发展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6,(11):155-156.

[6]张喜才.产业链视角下农村电商可持续发展生态体系研究[J].物流技术,2016,(05):16-21.

[7]洪勇.我国农村电商发展的制约因素与促进政策[J].商业经济研究,2016,(04):169-171.

1004-7026(2017)03-0031-03

F713

A

本项目得到2015年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资助(项目编号:201510350017)。

10.16675/j.cnki.cn14-1065/f.2017.03.017

猜你喜欢

网购购物电子商务
教老妈网购
我们为什么选择网上购物?
网购寒假作业
网购寒假作业
网购那些事儿
《电子商务法》如何助力直销
电子商务
圣诞购物季
关于加快制定电子商务法的议案
快乐六一,开心购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