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吉县苹果生产现状及对策研究

2017-04-13李志洁

山西农经 2017年3期
关键词:吉县果农苹果

□李志洁

(山西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山西 太谷 030801)

吉县苹果生产现状及对策研究

□李志洁

(山西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山西 太谷 030801)

本文通过研究吉县苹果的生产现状,全面分析了吉县苹果产业发展的优势和劣势,发现吉县苹果有很大的发展潜力,但也存在管理技术不严格、施肥不科学、苗木质量不高、灌溉面积不足等问题。为了顺应科学发展观,促进吉县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从规模化经营、政府帮扶力度、延长产业链和营销方式等方面提出建议与对策。

吉县苹果;生产现状;对策研究

吉县是山西省的苹果大县,被国家农业部列为绿色、无公害苹果生产示范基地县,是我国苹果的极佳产地,被称为我国的苹果之乡。吉县苹果因果皮光洁红艳、果肉清脆香甜、品质极佳,赢得人们的广泛喜爱,跻身“2015中国十大苹果品牌”,获得第一届中国农博会苹果类金奖的认可。

1 吉县苹果产业生产现状

在山西省西南部有一个面积约1 777.26km2的优质苹果产区——吉县,光照充沛、昼夜温差鲜明、土壤肥力高是其得以生产优质苹果的显著特点。

全县苹果栽培面积占农业用地面积的比重较大,约18666hm2,形成了六大苹果主要栽植区,分别为东城、吉昌、中垛、文城等。年产量18万t,优质果率达60%以上,超过8亿元产值,是农业收入的主要来源。吉县苹果多种多样,红富士、新红星、秦冠等都是其盛产的优良种类。吉县苹果不仅国内市场广阔,在国际上也享有盛誉,部分苹果还远销美国、俄罗斯等地。近年来,吉县苹果产业迅猛发展,现已成为农民脱贫致富的支柱型产业。

2 吉县苹果产业发展中遇到的问题

2.1 缺乏严格的管理技术

吉县苹果大多为小农户自家生产,没有严格的标准和技术作指导,大多数农户凭借经验和感觉进行栽植、施肥和灌溉,一味追求产量和经济效益而忽略了苹果的质量,不能满足人们对优质新鲜水果的需求。并且农户小规模生产,冷藏技术落后,苹果多为现场采摘直接销售,商品化处理和加工滞后,经济效益较低。

2.2 施肥不科学

多数果农按照以往经验施肥,不注重施肥方式的变革,常年采用单一落后的施肥方法,施肥较浅,造成果树根系的肥力不足,果树生长所需的养分跟不上,生长不健壮,难以抵抗旱涝与大风的影响,使得生产出的苹果质量不高。大部分果农不重视有机肥的施入,70%的果园有机肥使用数量与标准不符,造成果树养分失衡,病虫害多发,危及苹果质量。

2.3 苗木质量差

苗木质量的好坏是苹果产业能否良好发展的关键。我国育苗技术落后,无病毒苗木生产技术不成熟。吉县果农大多数采用传统的育苗技术,苗木的种类单一,营养成分不足,成活率低,难以抵抗气象灾害,使得产出的苹果整体质量较差,影响果园的经济效益。

2.4 灌溉面积不足

吉县位于内陆地区,虽有两条河流流经,但缺水仍为严重,并且随着工业的发展,工业用水增加,大量工业污水排放,全县地表水污染严重,用于灌溉的水资源短缺。而对于灌溉方式而言,吉县苹果的灌溉方式多数采取的是大水漫灌,这种粗放的灌溉方式不仅造成了水资源的严重浪费,而且还无法确保所有的果树都能被浇灌,对果树的正常生长也产生了极其不利的影响。

3 吉县苹果产业发展的建议

3.1 规模化经营,降低生产成本

要想推动吉县苹果产业发展,必需走规模化、集约化生产的道路。实现吉县苹果的规模化、集约化生产,可以利用现代生产技术提高自动化、机械化生产水平,通过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来推动生产成本的降低。龙头企业、果业合作社和基地带头积极推广新技术,进行低产果园和荒坡的改造,为果农提供统一培训,宣传先进的栽培种植技术,提供及时的市场信息,不断提高冷藏技术,加强全县冷藏库的建设,建立完善的冷藏管理体系,实现由注重生产向生产与冷藏并重的转变,达到丰收季和歉收季间的均衡供给,推动生产、销售、冷藏三者之间的动态均衡,减小市场风险,稳定果农的收益。通过产业化开发、标准化管理、绿色化生产的模式,促进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与果农之间关系的良性发展,推动小农户生产适应变化多端的大市场的发展潮流。

3.2 加大帮扶力度,提高现代苹果产业水平

构建优质苹果示范园区。政府采取政策倾斜,加大财政扶持力度,提供技术指导,组建一支专业的果树种植人员队伍,进行荒坡、旧村改造,构建产、学、研为一体的优质苹果示范园区。园区内为确保苹果质量,进行统一栽植与管理,提高吉县苹果的市场竞争力。

聘请苹果栽植专家对农民进行职业素质和专业技能的免费培训。向农民普及苹果生产现状及发展前景、苹果病虫害的防治措施、苹果 质量安全标准、老果园改造等方面的知识,使其掌握科学栽植果树的技术,为生产优质好果提供人才保障,从而推动自家果园和周边果园的发展,进一步带动全县果园的升级。

3.3 延长苹果产业链,提高苹果产品的附加值

建立特色苹果生产园区。创新苹果上的文字图画的内容,使其更为新颖,具备吸引力。研究开发心形苹果、方形苹果等特色几何造型苹果,增加苹果的附加值,提高经济效益。建立苹果加工园区,生产苹果醋、苹果酒和苹果白兰地等功能性美容保健饮品,制作苹果酱和苹果果脯等,延长产业链,提高产业效益。发展旅游观光型苹果园区。通过建立苹果休闲采摘园、苹果种植体验区、多品种苹果展览中心等,提高吉县苹果产业的综合发展能力,同时也能进一步带动当地壶口瀑布、人祖山旅游业的发展,将农业与旅游业的发展相结合,实现一、二、三产业之间的相互促进,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加速县域经济的发展,建设新型农村。

3.4 创新苹果营销方式,满足多元化的市场需求

创立“农超对接”的苹果销售模式。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更加注重生活品质,消费升级,对苹果的销售方式也提出了新的要求。近年来,吉县农业产业化飞速发展,现已具备了新鲜水果从产地直接进入超市的基本条件。建立“农超对接”的苹果生产基地,将苹果生产与超市直接对接,农民向水果市场、便利店、超市直供新鲜优质的苹果,通过创新苹果销售渠道,减少苹果流通环节的中间损耗,节约销售成本。同时,更加注重苹果质量的提升,推动建成质优价廉果产品生产线。通过“农超对接”的销售方式,果农可以在第一时间掌握市场供求信息和苹果的销售情况,及时调整生产,让市场更好地为农业服务,避免因为农村信息的不通畅造成的盲目生产和资源浪费,最终实现产销一体化,推动农民、商家、消费者三者共赢局面的建立。

随着互联网和物流运输的迅速崛起,线上销售的市场潜力巨大。吉县的苹果产业要顺应发展潮流,开拓更加多元化的销售渠道,有效拓宽已有的销售途径,构建苹果互联网销售平台,线上线下齐头并进,促进多元化的现代苹果销售模式的形成,让全国各地的老百姓都能品尝到吉县绿色优质的新鲜苹果,推动吉县苹果产业呈现出“千名客商八方来,万吨苹果出深山”的繁荣景象。

[1]冯琴,汪军龙.对吉县苹果产业发展的分析与研究[J].科学之友,2012,(13):157+159.

[2]王玉琴.推进吉县苹果产业发展的思考[J].农业技术与装备,2014,(12):75-76.

[3]王秋萍.临汾市水果产业的现状及发展对策[J].落叶果树,2016,(01):23-25.

[4]李田芳.吉县苹果产业发展中的突出问题与对策[J].福建农业,2015,(03):20.窗体顶端

[5]王金政,薛晓敏,路超.我国苹果生产现状与发展对策[J].山东农业科学,2010,(06):117-119.

1004-7026(2017)03-0024-02

F326.13

A

李志洁,女,山西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市场营销专业本科生

10.16675/j.cnki.cn14-1065/f.2017.03.013

猜你喜欢

吉县果农苹果
樱桃红了,果农笑了
田间地头“惠”果农
专家当保姆 果农心里稳
流翔高钙为果农把脉支招
山西:吉县苹果形象体验店正式启动运营
吉县果园生态问题及果园种草的思路
收获苹果
拿苹果
会说话的苹果
吉县南柯榼村后土庙舞楼及戏碑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