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方本科院校应用写作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17-04-13林建平

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 2017年8期
关键词:学科院校教材

林建平

(三明学院文化传播学院,福建三明 365000)

地方本科院校应用写作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林建平

(三明学院文化传播学院,福建三明 365000)

随着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高校开始将应用写作作为公共必修课进行开设,但应用写作的现实情况并不乐观。本文从管理与教学方面探讨地方本科院校应用写作学科存在的问题,并以注重顶层设计、打造品牌、选择教材等角度提出对策。

地方本科院校;应用写作教学;问题与对策

随着中国经济不断向前发展和社会交往日益频繁,人们对应用写作技能的需求越来越迫切。研究表明,人们每日所接触的书面语中,应用文约占95%,应用写作已成为国家管理、经济运行和国际社团、人际交往等事务中不可或缺的一种手段[1]。许多高校开始将应用写作作为公共必修课进行开设。叶圣陶先生曾说:“ 大学毕业生不一定要能写小说、诗歌,但一定要写应用文,而且非写得既通顺又扎实不可。”世界各国的高等教育也开始将应用写作能力的培养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如美国大学董事会全国写作委员会于2004 年9 月发布了《写作:通向工作的门票》,文章指出,在当今职场,写作成为工薪雇员获得聘任与提升的“敲门砖”。 2014年3月教育部副部长鲁昕在中国发展高峰论坛的发言表示,600多所地方本科高校将实行转型,向应用技术转型,向职业教育类转型。所以,开设应用写作课已是地方院校适应形势响应应用转型政策的重要体现和必然要求。我们发现,应用写作的现实际遇并不乐观,大学生或畏惧写作,或写作时语句不通顺,结构混乱,或未能写出得体达意的满足人们需要的应用文章。鉴此,追根溯源,分析问题,本文将从管理与教学方面探究地方本科院校关于应用写作学科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

一、当前地方本科院校应用写作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应用写作教学环境比较严峻

地方本科院校多为升本院校,评上本科不过数年或十来年,本科的积淀还没真正形成。对本科办学的认识,还只是在摸索或套用既定的某一模式,这必然给专业方向设置或学科定位等方面带来诸多问题。应用写作作为全校通识必修课也只是近些年的事情,它的前身是大学语文。将大学语文改为应用写作,自然是院校为适应应用转型的配套举措。转型是种改革,它不是一蹴而就的。应用写作作为公共课教授两年以来,开始陆陆续续暴露一些问题。从管理的层面来讲,转型一门学科,并不是简单地一个动作切换,需要考虑到学科环境、学科定位、学科培养目标等。具体来说,相关管理部门在观念上并没有切实地重视它的“应用性”,表现在受传统的办学思想影响,高校向老本科看齐,重视科研,一切以科研为重心,资金投入,人才引进,绩效评价等,而对于应用方面的关注与投入有点“绿叶”味道。如应用写作在教学时数上,充满了随意性。有的专业或有的学期安排16学时,有的专业或有的学期安排32学时。以16学时为例,它也是虚的,因为它包含了考试时间在内,另外还要扣除法定的节假日时间等因素,所以真正折算起来,教学时数可能只有10-12学时,有时甚至不到10学时,这么短的时间要承载“应用”使命,“巧妇”也难为。再如应用写作授课方式,采用合班上课,少则五六十人,多则近百人,作为应用写作课,实践性强,需要大量地课堂实训,适时动态地跟踪学生完成情况,多回合地与学生保持互动,强化和巩固训练成果,大班上课让这一切成为了不可能,它是不科学的,是违背学科教学规律的,我们不能将它简单地视做大学语文的“翻版”。

(二)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滞后

高校对应用性的理解与重视不到位,必然影响到教学一线上的具体执行者了。地方院校教授应用写作的教师多由原先中文系师资来选取配置。在具体安排教师教学时,无暇注重学科的积淀和延续性,几乎人人都可以教授这门课。当然存在这一情况有很多客观因素,学校刚完成升本,学科建设、培养方案等都在摸索探询中,教师的观念还在适应中,有些教师囿于固有想法不愿教授这样的公共课,这样就出现了教学人员相对不固定情况。教学人员的变动,直接导致了学科深度无法保障,也导致了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单一且滞后。教师因学科接受时间短,更缺乏“应用”环境氛围的熏陶,对应用写作的教学方法,没有引起较多的重视,多采用传统的讲授法。也有教师在努力适应学科规律,使用一些不同的教学方法,诸如讨论法、演示法、练习法等,但又面临教学方法与教学时间的冲突。教学手段也是比较简单,当然现在的教师基本会使用多媒体技术,但如果只是把黑板搬到屏幕上,则对现代技术理解未免偏狭。

(三)培养目标和考核方式不够灵活

应用写作教学大纲一般都明确写着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应用写作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把握常用行政公文、事务文书、专用文书的特点、体式规范和写作要求,能写出合格的常用文书。这样的培养目标有没有问题?看起来很完美,无可挑剔。但现实常常给我们无情打击,事与愿违。原因在哪里?需要我们反思。另外考核是检查和衡量学生对教学目标是否落实与掌握的最后的“把关人”,重要性不言而喻。考核的方式方法常常最让学生诟病的:一是培养目标太 “高大上”,缺乏灵活性。地方院校的学生或起步不同,或因专业不同,水平参差不齐,长短不一,差距悬殊,而培养目标丝毫不顾及学生水平的差异性,以及专业需求的差异进行因材施教,以不变应万变,出现问题是必然的。二是考试形式单一。往往不是闭卷就是开卷,而且全校统一一张卷子,这样做似乎公平公正严格规范,但这种考核方式未必没有漏洞,它直接导致一种局面:教学是为了考试,教学围绕一个指挥棒进行。从而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不能充分展示学生自由个性和创造性。三,考试内容、题型传统老套。应用写作的命题原则是基础题与实践应用题按一定分值比,难易程度的设置为五四一或五三二等,这种做法在应试教育中很流行,但于高校是否合适需要打一个问号。考试的结果证实了喜欢做笔记复习认真比较勤快的学生容易得高分,即通常所说的考试型的学生成绩较理想,我们培养的是应用性人才,是具有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学生,而不是只识记能力好和会做笔记的学生。四是评定成绩流于形式。一般来说,现行的成绩评定多采用综合评价,以期末为主,结合平时表现,平时包括作业、考勤、半期考等。这一整套评定方式本来是没有问题的,关键在于操作时,流于形式了,有教学经验的教师会发现,学生们的成绩都大多大同小异,没有多少高低优劣之分,能体现学生差距的地方都被“合理地省事”掉了。

(四)选择教材不够合理

教材的选择看似无关紧要,有的教师可能会觉得这是执教人的自由,不会影响到大局,事实上教材也是应用性环节的重要因素。当前教材的选择主要的问题,一是教材漏洞百出,不够严谨,有的出版社比较粗糙,急功近利,编写内容不够专业,也没有认真校对。二是教材没有与时俱进,及时更新。比如党政公文处理和执行的依据,自2012年7月开始必须依照新制定的《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而相当多的教材还在贯彻2000年制定的《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标准,这样去教授学生,真是祸害不浅。三是教材观念陈旧。编写思路过于传统,没有针对性,与前二者相比,规范和严肃了许多,但教材从头到尾编者自说自是,一言堂,没有把观众读者放在眼里,教材内容从理论到理论,没有互动,即使有些互动,层次比较低,内容比较肤浅等等。这样的教材未加合理的选择,进入到本科院校不但没能帮助培养应用性人才,多半还要误人子弟。

二、解决地方院校应用写作教学存在问题的对策

(一)注重顶层设计,厘清应用思路

《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实践与政策研究》课题负责人孟庆国谈到高校转型时分析指出:有研究资料显示,近年来地方本科院校面临就业率低、专业对口率低、就业质量不高的生存窘状的原因,就在于错误地将办学定位与重点大学等同。而著名教育学者熊丙奇博士指出,具体如何转型,应由学校自主决定。转型已是地方院校的必然选择。政府在转型的过程扮演的角色是主导,而具体的决策操作都是高校自己选择摸索完成的,为了避免出现转型过程的同质化,或者形式化,就需要地方院校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特别是管理层更是要注重顶层设计,厘清应用思路。所谓顶层设计,指针对学校的办学指导思想、办学定位、发展目标、发展思路、战略举措和发展规划等一系列事关学校发展的重大问题,所进行的全局性、综合性、系统性和战略性的构想与设计。[2]应用写作之所以有上述存在的问题,归根结底还是思路不清和观念落后。如李志义说,缺乏顶层设计,学校发展就会迷失方向。因此亟待有关管理层认清当前的社会形势,深刻领会转型的内涵,将应用作为战略,在发展思想、目标、思路、规划等进行顶层设计,全局地、综合地、系统地规划和设计学校未来的发展。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厘清了应用思路,前面提到的应用写作的教学时数合班上课等问题就迎刃而解了。我们就能更坚定地走应用型发展道路,努力培养优质学生服务地方,为社会输送所需要的各式应用人才。

(二)着力打造品牌,营造应用氛围

应用写作虽然在各院校只是一门普通通识课,是门人文性的综合素质课,但 同时也是一门借助语言写作进行信息交流的重要学科,它不仅是红头文件的写作表达,日常生活与工作中常用的总结、主持人讲话、演讲稿、合同、活动致辞、调查报告等,也是应用写作的内容,都在人们沟通与交往中发挥重要作用。多所地方院校停止开设大学语文,代之的是应用写作。同样人文学科,转换的目的正是看中它在当下社会的适用性功能。因此培养复合型创新型应用型人才才能满足不断发展的社会需求。如何将应用写作办成一个富有成效有影响的学科?一是将应用写作作为院校长期发展的一个思路,这是应用写作发展的前提。二是加大投入,提供应用写作良好的实践环境。本着应用原则,建立写作训练室,或建立写作实践基地,为学生提供有效的实践训练平台。如可建立多层次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增加校内实训室的数量……开辟校内实习基地,让实践课程在真实中进行,学生在真实中学习、训练,既提高学生参与实践教学的兴趣,也保证实践教学的质量[3]。三是建立一支高水平呈梯队的双师型师资队伍,是应用写作发展的关键。高校要建立提高教师实践教学能力的长效机制和具体政策[4]。具体可通过外引内培方式。外引:指的是有针对性地招聘或引进在地方或省内具有权威和影响力的学科带头人,借助他们深厚的理论修养和超强的实践动手操作能力来发挥引领助推作用。同时培养一批本校教师队伍,他们或有多年教学经验的,或有兴趣加入应用建设团队的,把他们聚合在一起,定期不定期开展教学研讨,经常性派到外面旁听进修学习,与企事业单位合作,深入一线体验驻点锻炼等,丰富他们实践经历,提高实践应用水平,从而组建一支实践能力较强的高素质的应用写作人才队伍。四是营造浓厚的应用氛围。学校可创设形式不一的活动,如举办征文比赛、小组轮训或参加社会实践等活动,来选拔检验激励学生,提升学生学习积极性,推动学科进一步发展。以此办出规模,办出水平,办出社会效益,使之成为学校的一张名片,带动其它应用专业或其它学科,促进办学良性循环。

(三)精心选择教材,丰富教学方法

教材的选择在高校一般存在着不同的标准或原则,同等条件下一般会选择近年出版的,比较新颖,观念新的教材;有的会选择比较对口的出版社,因有些出版社长期致力相关的专业知识传播,专业造诣及积淀比较厚重,比较权威;有的则直接根据一个标准,是否为较高级别的获奖教材或部委等指定、推荐的教材;也有综合以上或其它因素进行选定,等等。上面这些选择因素固然重要,笔者认为应用写作学科教材还要注意以下方面:一是针对性。权威的出版社出的教材未必具有普适性,俗话说十个指头有长短,各地的学生知识能力水平也是参差不齐,有的教材可能适合知名学府,未必适合地方院校。二是示范性。应用写作教材数量比较多,但内容大多大同小异,相似度较高,特别是教材中的例文选择往往不具有代表性和示范性,而学生又缺乏必要的判断力,吸收不好就会导致消化不良。针对这一情况,笔者一般从两方面来考察,例文数量是否足够,一篇二篇是不够的,至少三篇或以上,才能为学生提供必要的范文参考和学习;还有例文选择是否优秀,通常会选择数个应用文种,观察选文优劣,最后再做出决定。三是实用性。通常会考察它是否具有足够合理的实训题目。这些实训题目是为检查学生写作应用能力而专门精心设计,不是随随便便编写几个选择填空判断题就可敷衍的。这些要素不能很好地满足时,也可成立专门写作团队,因时因地需要自编教材,教材的问题也许就能解决了。对于教学方法,研究的人比较多,笔者认为需注意:一是告别讲授法为主,应采用讲练结合,重在练;二是注重情景演练。在安排实践训练时,多虚拟情景实训,这既是应用性的要求,也更能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三是多展示教师自身的动手能力,一方面是应用性教学的一般要求;另一方面,它也可以增加教学的互动性,活跃课堂的气氛,形成良好的教学氛围,极大地提高教学效率。

(四)强化写作训练,提升操练实效

当前很多院校教师已经开始意识到训练对这门课的重要性,也更清楚地认识到能写会写是该学科的最终教学目的,因此训练方式方法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有人说以练为主,教为辅,教与练时间安排采用三七或四六式;有人说训练就是做练习,反复做,搞题海战术等,这些做法都有存在的合理性。但笔者以为,训练是个完整的系统的课题,不是一句个人经验的做法就能说清。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注意:一是要让学生明白:应用写作是什么?即能否清楚领会应用写作的实质与本质直接关系到训练的成败,它是一个重要条件。应用写作的主要特点归结起来就是实用。应用文就是有用才写,写了一定要有用。教师为检验学生是否明白应用写作的实用特点,可拟定一个材料让学生当场习作:如某学生因用钱紧张向班级借款1000元,请为此撰写书面材料以作凭据。写作结果发现,存在以下问题:有的学生标题写成欠条或证明,或没写标题;有的没写缘由;有的没写币种;有的没写钱额大小写;有的没写实名,有的没写借款人等等;极少数的同学能将借条写完整。教师最后总结分析有关内容写或不写,完整与否,都与是否满足交流需要来裁定。虽然只是一个小借条,但因有关事项未能交待清楚,导致应用中产生纠纷或歧义,不能达到实用,就不是严格意义的应用文了。通过该案例的分析说明,当学生掌握了应用写作这一规律,今后不管写作什么样的应用文种,只需弄清它做什么用,就已经离成功不远了。当然也更深刻地理解了实用是检验应用写作的主要标准。因此实用性的理解对应用文训练起到了纲领性作用。二是换位思考,找寻学生的兴奋点设计训练内容。所谓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坦白地说,应用写作的内容是枯燥的,并不是有趣的,加上教学的模式化,学生上课“被催眠”是很正常的。如何改变课堂“春眠不觉晓”境况?可站在学生角度,对教学内容或方式进行创新或“陌生化”。教授党政公文写作时,不局限于材料内容的“党政化”,可设计学生们熟悉的话题,使用他们身边的材料更能激发挑战心理。“陌生化”包含教学过程中的很多方面。一般教学步骤按“讲—练”程序来完成,“陌生化”就可边讲边练,再讲再练,或先“练—讲—练”等。通过变换“新招”,刺激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三是注重对比式的实训。常说比较见真知,通过比较发现问题,提升自己。对比式主要包括,学生与学生间的课堂训练成果对比,得体规范的例文与漏洞百出的例文学习对比,教师写作与学生习作的相互对比,相近文种的差异对比等等。俗话说功夫在诗外,当做好这些方面时,我们有理由相信真正有效的训练也许就在训练之外。

上述探讨的关于应用写作的教学问题及应对措施,主要针对教学管理和教师教学方面,当然我们知道教学是双向的,强调“教”的同时,不能撇开“学”的环节。因思虑不成熟,没有对学生“学”作更多的论述。而强调管理和教师方面的因素,旨在指出重视顶层设计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是重中之重;应用观念的植入,更是应用写作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障。在此基础上,丰富教学相关的技术与方法,强化写作训练,我们相信应用写作学科一定能为社会培养应用性人才作出切实的贡献。

[1] 李凌燕.从中美比较的视角谈我国高校应用写作课程体系改革[J].高教探索,2015(8):82-86.

[2] 李志义.地方高校发展的顶层设计[J].中国大学教学,2016(1):8-13.

[3] 赫艳.商洛学院学前教育本科生对实践课程的认知现状及改进策略[J].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2016(11):135-139.

[4] 崔洁.陕西应用型本科高校教师实践教学能力提升策略研究[J].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2016(5):106-110.

[责任编辑 王亚婷]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Applied Writing Teaching in Local Universities

LINJian-ping

(SchoolofCultureCommunication,SanmingUniversity,Sanming365000,China)

As part of the application changes in local undergraduat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it began to make writing as a compulsory course among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But the actual situation is not optimistic.This paper probes into the problems of Applied Writing in loc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from the aspects of management and teaching,and puts forward some countermeasures from the aspects of the top-level design,the creation of the brand and the selection of teaching materials.

Local Undergraduat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applied writing teaching;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2017-03-15;

2017-04-18

林建平,男,福建尤溪人,三明学院文化传播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文艺学,美学。

■学科教育

G431

A

2095-770X(2017)08-0069-04

http://sxxqsfxy.ijournal.cn/ch/index.aspx

10.11995/j.issn.2095-770X.2017.08.015

猜你喜欢

学科院校教材
【学科新书导览】
教材精读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教材精读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超学科”来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