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主体间性视域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接受路径研究

2017-04-13施春耀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 2017年2期
关键词:视域价值观主体

施春耀

(福建湄洲湾职业技术学院 福建 莆田 351254)

主体间性视域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接受路径研究

施春耀

(福建湄洲湾职业技术学院 福建 莆田 351254)

在社会经济迅猛发展的新形势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成为了全社会所重点关注的全新课题。主体间性哲学理论的生成,为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体系的改革提供了新的指引路径。传统时期的大学生价值教育模式多以理论灌输模式为主,然而时代的进步又进一步强调了人与人主体之间互动的重要性,只有贯彻“以学生为本”理念将传统的教育转化为交往式和对话式教育,才能有效实施主体间性教育,内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并使之成为大学生的自觉追求。本文即从主体间性视角出发浅谈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策略。

主体间性;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价值引导

二十一世纪,我国社会发展进程迅猛深入,全球一体化又不断拉近着我国同国际各国之间的距离,在新形势下,国际间多元文化的互融成为了影响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因素,人们思想文化与道德价值观的多元化并存成为了既定格局。大学生作为青年群体,实为我国社会发展的后备力量,鉴于大学生价值观与意识形态对我国社会未来发展所具有的重要影响,决定了强化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力度具有着更高的重要性。而一直以来,我国大学生思想价值教育模式都在采用着传统的理论灌输式单向教学模式,弊端逐渐凸显,教学模式的改革由此成为必然。在西方哲学的主体性转型作用下,主体间性理论顺势而生,精髓在于呼吁人们打破传统惯性思维的束缚,借主体相互之间的互动强化各主体的地位,从而实现共同发展[1]。由此,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改革拥有了新的方向,以互动式交流的深化为模式的教学实践对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接受路径的拓展具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有利于加速推进价值体系在大学生意识形态当中的融合,从而作用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高效内化。

1.主体间性视域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理论概述

关于主体间性理论,起源于二十世纪的德国,当时的哲学家胡塞尔提出了该理论概念并认为人的主体性的生成往往带有着较强的个人主义色彩,而主体间性则是对各主体不同作用的整体化强调,并提出,主体间性的实施有利于通过对各主体关系的协调有效促进不同主体关系的深入发展。后来,诸多学者亦对此进行了多角度的阐释,主体间性理论凭借着与时俱进的优势特性而成为了哲学领域当中的新的基本范式[2]。随着主体间性哲学理论的深入发展,人们的思维方式逐渐开始了新的转变,对于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审视亦不再局限于某一主题,而将重点放在了对互动过程的关注层面。可见,主体间性理论意味着人类个体将朝向共性类存在回归,对于人们个人主义与唯我意识的消除具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

基于此,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得以拥有了新的发展方向,同当代教育改革政策所要求的还原学生的主体地位有着本质上的相同之处。从实际角度看,师生关系在很大程度上主导着教育活动的实效性,教师和学生同属教育实践的两个主体,传统的以教师为主体的理论灌输模式已经难以满足教育事业发展的新需要,因此有必要重新审视师生关系,将教师与学生视为两个具有独立性的自主教育要素,也就是主体间性理论视角。而分析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可知,其并不属于一门学科或者一套理论,而是一种内在的意识形态的引导,贯穿于学生日常生活与学习当中的各个方面。因此,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不能局限于知识传授领域,只有在潜移默化的实践引导过程中促进学生积极人生态度的养成,从而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化。可见,主体间性视域下的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理论就是对价值教育所提出的全新要求,要求价值教育应当正确引领大学生意识形态的正向发展,切实重视起主体间性理论的贯彻,扭转传统的师生关系,使教师与学生在教育的“互动”过程中达成“共识”的境界,从而促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质量的有效提升。

2.主体间性视域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原则分析

主体间性视域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有别于传统的价值教育,主体间性理论强调各教育要素之间地位的平等,因此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应当充分贯彻创新精神,在教育实施的过程中高度遵循以下原则:

2.1平等互动原则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以主体间性理论作为指导的重要要求即在于对教师和学生相互之间独立性与自主选择性的强调。简单来说,就是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属于教育者和教育对象,均为教育主体,并不存在主动和被动关系,而是相互平等关系。因此,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应当切实遵循教育双方的平等互动原则,在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动性的同时需要高度重视对学生学习主动性的推动。与此同时,教师对待与学生的差异性的态度应当加大包容力度。社会发展至当前的现代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形式亦在诸多载体的共同支撑下有了大范围的拓展,包括传播途径的多元化等均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要素提出了平等的要求,唯有保证大学生能够乐于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才能有效保证教育的实效性。

2.2共同进步原则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需要教育者向受教育者主动传授理论知识,因此成为了价值教育的重要基础;而受教育者接受教育的主动性,则是保证教育实践有效性的重要前提。由此可见,无论是教育者抑或是被教育者,两房主体但凡有一方的主动性缺失,则将直接影响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质量。因此,教师应当在教学过程中切实遵循教师与学生之间共同进步的原则,打破传统“主客二分”教学理念框架的束缚,重视学生的主体性[3]。在此基础上,深入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研究,将主体间性理论作为核心依据贯彻于整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体系当中。对于共同进步原则的实践融合,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状况适当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从大学生的现有意识形态出发,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嵌入到社会实践活动中,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解决大学生实际困难的精神支柱。在此过程中,教师亦应当不断对大学生进行深入了解,借感情基础的确立推动教师与学生的共同进步。

2.3学生主体原则

主体间性视域下的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重点就在于对学生主体地位的强调,而对于大学生主体地位的衡量并不应当局限于教学方式的改革上,而是应当将其纵贯到整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流程当中。从实践层面看,唯有充分拓展大学生的参与度,才是对大学生主体地位予以还原的切实体现。大学生作为受教育者,拥有着主体性权利,直接决定着教育内容与教育方式的科学合理性,也只有大学生能够对此予以认同,才能有助于教师更顺利地达成教育目标。因此,教师有必要抛弃原有的绝对权威理念,同大学生进行深入交流,根据大学生的实际需要去合理验证教育方式的合理性。

3.主体间性视域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接受路径探索

3.1切实还原大学生的主体地位

主体间性理论的提出,为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对于“以学生为本”理念的贯彻成为了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动力。唯有教师和学生之间构建和谐关系并创设良好的共同进步空间,才是对大学生主体地位的切实还原。对此,本文认为教师在进行教育实践的过程中,应当放低自身的姿态,视学生为朋友,同学生一并积极参与各种教学活动,为相互之间思维观念的交互提供更多的平台,同时给予学生以更多的机会对自身的看法或意见进行表达,以此为教学目标的实现提供强大的助力。对于大学生来说,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独立思考和判断能力,因此教师更应该对学生给予更多地尊重,将教育活动限定在紧密围绕大学生的生活当中。毕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最根本目的就是确保大学生的 “三观”能够切实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应在必要的理论知识基础上致力于深化培养大学生学习意识与能力的提升,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化奠定坚实的基础。

3.2致力于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与实践的融合

实践是验证真理的唯一途径,对于理论知识来说,亦需要借实践活动去检验其正确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意义在于提升个人适应社会发展的综合能力,然而教育也是从生活实践当中而来,有必要引导其回归到生活当中。由此可见,要想保证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教育的作用,有必要引导大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也就是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与实践的深度融合。本文认为,教师在进行价值教育的过程中,应在尊重学生与关心学生的基础上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与实践的融合作为教学工作的重点,将点点滴滴的生活实际搬到课堂当中,对于教学方式的改革,也可以学生的兴趣为方向,基于学生对于不同事物的理解与认知做出客观的判断与理性的引导。以此方式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理论整合到学生的实际生活当中,将直接作用于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化。

3.3善用新媒体拓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空间

大学生作为社会发展的新生代力量,对于新生事物的接受能力远超过其他群体。在现代科学技术与信息技术的共同发展作用下,新媒体时代已经到来,诸多相关研究统计显示,大学生互联网使用者数量的增幅最大、增长速度最快,可见互联网覆盖的大学生群体规模正在不断上涨,高校互联网的全面普及已成必然趋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与时俱进基于新媒体拓展教育空间也就成为了保证价值教育有效性的必然要求。首先,互联网的虚拟性为教育主体平等地位的构建创设了良好的环境基础,学生身处自主学习环境当中,将最大限度弱化对学习的逆反心理与负面情绪,教育者的姿态将显得更为亲和;其次,大学生对于互联网的合理利用,能够有效拓展视野,将教学空间与互联网融合,将直接促进大学生对知识的吸收能力与教师的教学水平;第三,教师可利用互联网的隐性特点充分还原学生的主体地位,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方式也应以渗透为主、理论教育为辅,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转化为潜移默化式的意识形态引导,从而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目的。

4.总结

综上所述,主体间性理论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拓宽了接受路径,然而不可否认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是一项庞大、艰巨且复杂的长效工程,作为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必须要不断深化对基本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同现实生活有机结合,并通过教育方式的创新真正意义上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的良好发展。

[1]蔡如军,梁丹.实践视域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反思与建构[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5(06):112-116.

[2]唐亚阳,杨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域下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研究[J].思想教育研究,2014(06):46-50.

[3]刘永哲,王丽.主体间性视域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转向研究[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2):34-37.

G641

:A

:2095-7327(2017)-02-0045-02

福建省社科规划项目,莆仙清官文化对高校廉洁教育的启示,项目批准号为2013B140。

施春耀(1957—),男,本科学历,副研究员,研究方向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高职教育管理。

猜你喜欢

视域价值观主体
对戊戍维新派思想家心路历程的思考——以“启蒙自我循环”为视域
我的价值观
论自然人破产法的适用主体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一带一路”视域下我国冰球赛事提升与塑造
基于养生视域论传统武术的现代传承与发展
关于遗产保护主体的思考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
价值观就在你我的身边
论多元主体的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