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科研项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探讨

2017-04-13唐圣姣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 2017年6期
关键词:科研项目项目管理管理

唐圣姣

(宁德师范学院 福建 宁德 352100)

高校科研项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探讨

唐圣姣

(宁德师范学院 福建 宁德 352100)

随着高校教育制度的不断改革,加强高校管理,尤其是加强高校科研管理变得越来越重要,但在当前的高校科研项目管理过程中,还存在一系列尚待解决的问题,必须在明确相关问题的基础上,采取一系列相应有效的解决对策,不断创新和完善高校科研项目管理模式,促进科技成果向社会生产力的有效转化。

高校科研项目;管理;问题;解决对策

高校科研项目管理属于一种知识性的活动管理,不仅有显著的灵活性,还有显著的探索性以及创新性。但在该项工作落实过程中,往往会出现很多无法预测的问题,必须及时修改工作计划以及方案,明确问题产生原因,采取有效的解决对策[1]。本文主要在研究高校科研项目管理意义和主要内容的基础上,探讨高校科研项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

1.加强高校科研项目管理的意义

高校科研活动是很复杂的,在我国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情况下,高校科研工作在不同学科之间相互渗透,并产生较大的影响和促进作用。因此,针对高校科研项目管理者来说,必须结合高校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宏观调控方案和管理计划。高校科研项目管理效率的高低会最终影响科技成果向生产力转化的有效性,影响科学技术的可持续发展。

具体来说,加强高校科研项目管理的意义体现在三大方面:第一,通过加强高校科研项目管理,可以保证项目成功,减少和消除科研项目实施中的影响因素和失败因素,提升成功率。第二,避免科研腐败案例出现。通过加强高校科研项目管理,加强对科研经费的科学预算以及有效控制,能避免违法乱纪问题出现,最终降低科研腐败事件产生率[2]。第三,促进高校科研工作的正常开展。高校科研项目成功率高了,科研工作就会有良好的进展。

2.高校科研项目管理的主要内容

2.1 立项审批

高校科研项目管理的核心内容是立项管理,相应的立项流程为:第一步,二级院系落实本单位科研项目整理以及汇总工作,及时将结果提交到高校专门的科研处,由科研处组织评审科研项目,采取相应的改善措施,认真筛选;第二步,结合相关专家的修改建议,完成项目立项工作,并向上一级管理机构推荐立项;第三步,在收到立项批文之后,联系相应的项目负责人,完成合同签订[3]。

2.2 科研项目实施管理

在科研立项审批之后,要加强科研项目实施管理,只有这样才能加强项目控制,具体来说有三大内容,第一是项目计划,第二是项目跟踪,第三是项目中期评估。在科研项目实施管理的过程中,要加强预算管理,并进行科学合理的项目预算编制。在科研项目实施管理过程中,要严格执行相关任务,防止乱开支问题出现。在针对科研项目加强中期检查的过程中,项目负责人要提前掌握任务进程,发现问题及时解决。科研项目中期检查的机构为科研管理部门。

2.3 结题质量验收管理

在高校科研项目管理当中,科研项目合同书非常重要,是各个管理活动的重要依据。因此,要结合科研项目实施管理以及质量验收管理的根本需求来制定技术路线、考核经济指标等。在科研项目结束之后,负责人要按照项目合同书的具体要求和内容来制定结题验收报告,由专家评审,提出评审建议。评审通过之后,相关人员要留两份材料,科研处留一份,上级主管机构留一份。对于那些评审失败的科研项目,要继续完善和改进。

3.高校科研项目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3.1 预算编制与执行不够科学

在最初进行科研项目申报的时候,很多科研人员的预算编制以及执行的意识都很弱。很多申请者都将最终通过项目申报当作目的,在这样的情况下进行项目预算编制,是不科学的,仅仅在表面上满足了项目申报要求,最终的经费到账以后,会出现预算无法执行的问题,此时只能打破预算,将出现一系列经费管理问题。

3.2 科研项目研究和经费管理相脱节

在高校科研项目管理过程中,进行经费管理以及核算的人员是财务人员,一部分高校有预审机构,很多高校没有进行二次审核。科研经费审核的主体是项目负责人,对于那些高校财务人员来说,往往缺乏对科研项目的认识,不能及时掌握经费使用情况,并加强跟踪评价,单纯针对经费使用的合规性进行了审查,无法向管理机构反馈科研经费使用情况,无法明确相关问题,导致管理机构无法创新和完善监管方法。

3.3 重视立项却轻视管理

在多个评价高校整体水平的因素中,科研水平比较重要。因此,为了提升高校整体水平,很多学校都采取多样化的方法来搞科研,科研项目越来越多,需要的科研经费也越来越大。科研项目人员会结合项目申请标准和相关资料,及时和主管部门联系,引导工作人员及时进行项目编制预算,并修改相应的格式,保证科研项目材料及时上报。但在科研项目立项完成之后,大部分科研工作人员会忘记加强项目管理,只顾继续申请课题,无法进行技术攻关,无法加强对科研项目实施情况的有效监管[4]。在这样的情况下,很多科研项目往往会停留在形式主义的标准上,无法落实好科研项目结题工作,无法提升高校科研质量。

3.4 科研评价机制不够健全

首先,不同类科研项目,以及对应的科研成果之间,往往是不具备可比性的,这样就会产生很多影响因素,导致科研考核以及科研成果奖励方案制定无法有效落实。其次,由于教师考核制度的存在,导致很多教师只顾科研项目数量,忽视了科研项目质量。此外,高校往往有科研考核制度以及职称评聘制度等,但这些制度都仅仅是针对第一负责人的,这样就会大大消弱科研人员的团队意识,导致科研方向杂乱不堪,不利于科研项目的继续发展,且会导致跨学科联合科技攻关无法进行,无法有效发挥科技创新的学科优势互补作用,无法创新出优秀的科技成果。

3.5 项目科研人员缺乏自信心

对于项目科学研究工作来说,往往是很乏味的,工作时间很长,不确定,往往研究了很长时间都没有结果,甚至会出现研究进行50%还要重新来过的现象,这样会使得科研人员缺乏自信心和成就感。所以,在最初进行立项申请以及研究的过程中,项目科研工作人员往往会因为缺乏自信心无法在规定时间内结题,且一部分项目研究人员在完成立项申请之后,却没有结合实际进度进行,不清楚实际的研究流程,耽误了研究,该问题是很常见的。

4.问题解决对策

4.1 加强科研项目规范立项与过程管理

要想促进该校科学项目研究的有效开展,必须加强科研项目立项,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监管人员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科研工作,进而获取科研成果,且能为后期科研项目管理工作的有效落实奠定坚实的基础。针对科研立项工作来说,不仅包括主持人结合申请书调整计划任务书,还包括主持人和管理者有效签订合同书,清楚彼此的权利以及相应的义务。针对科研项目中期检查来说,不仅要准备好相应的纸质材料,还要准备好佐证材料,并加强情况考察,使得管理人员及时获取科研项目进展情况,明确相关问题。要由高校科研管理人员制定组织形式,或者由专门机构组织学术委员会开展项目管理活动。针对那些核心科研项目以及主要的科研项目来说,要由多个学科的专家共同参与管理和检查。且要加强中期检查,保证项目后续工作正常开展。

4.2 加强科研结项验收

针对科研项目结项验收来说,不仅有结题和科研成果鉴定,还有科研成果有效转化等等。在这样的情况下,达成了科研项目成功,制定好了科研项目总结,但必须把提升科研成果实际转化率以及彰显科研成果价值等当作最终的科研目的,科研单位必须不断创新和完善科研项目管理制度以及相应的体制,并创新和完善相应的科研评价制度和体系。

4.3 建立健全科研项目管理机制

要想落实好高校科研项目管理工作,必须采取科学合理的管理办法,还要制定完善的科研项目管理制度,建立健全科研项目管理机制。在之前的科研项目管理下,管理流程比较复杂,环节比较多,无法促进相关数据和信息的良好传递。如今的现代化高校教学往往强调扁平化管理,从根本上减少了中间的管理流程。真正科学合理的科研项目管理体制,往往是具有限集权的,要在适当的时候放权,这样才能保证管理的灵活性和高效性在创新和完善高校科研项目管理方法之后,也必须结合标准化的要求和规定应用这些办法,不然也无法发挥其应用效果[5]。在高校各种科研管理部门当中,科研处是最核心和权力最大的部门。因此,针对高校科研管理部门人员来说,必须在最短的时间内将完整的信息传递给各位科研教师。另外,无论是在项目立项环节,还是在项目中期检查环节,或者在科研项目结题环节,都要落实好项目跟踪管理以及服务工作,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科研项目管理的有效性。

4.4 创新和完善科研项目管理模式

针对当代高校科研管理部门来说,不仅承担着复合型人才培育责任,还承担着经济建设服务责任。因此,要想促进高校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加大创新力度。高校科研管理部门要不断创新和完善管理模式,要结合高校实际管理情况,实现科研项目、科研基地以及人才的有效结合,在创新性的管理模式下,使得科研项目管理和实际效益相挂钩,结合科研项目实际级别、所需经费、成果等级等,在各个环节加强管理,并加大考核力度。要时刻围绕以人为本的核心管理思想,创建良好的人性化管理氛围[6]。创新和完善科研项目立项、科研项目实施以及科研项目结题各个环节的质量控制制度和体系,完善相应的评价体系,尤其是针对那些重点科研项目来说,更要加强全程管理和评估,从根本上提升科研项目管理水平。另外,还要采取合适的激励措施,提升科研工作人员和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保证整体科研质量。

4.5 加强科研经费投入,促进科研合作

要想保证科研项目成功,必须保证相应的经费充足,将科研项目做的足够深和足够精。针对高校科研管理人员来说,对于那些重点科研项目,要加大经费支持力度,及时掌握经费使用情况并加强监督管理,防止学术腐败问题出现。与此同时,很多高校科研经费是不足的,导致科研工作无法有效落实,尤其是那些应用型的科研项目。因此,高校科研工作人员必须加强和企事业机构的有效合作和及时沟通,利用企事业单位设备资源以及科研技术等,促进项目转化,对于那些重点项目,高校要和企业长期合作,在加强技术转让以及委托开发的基础上,合作创建专业的实验室以及开发机构[7]。

4.6 创建高素质的科研队伍

要想保证高校科研项目成功,必须保证科研工作人员综合素质足够高。所以,高校必须采取有效的激励措施,提升科研项目负责人的工作主动性和积极性,并加强对项目教科人员的能力培养和专业化培训。具体来说,第一,高校必须创新和完善科学合理的奖励制度,激发科研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比如设立立项奖金、申报高级科研项目等。第二,高校要不断创新和完善科研管理制度,针对级别不同的科研项目来说,要给予相应何时的经费补贴。第三,要建立健全科研人员培养机制,大力培养那些充满激情的青年教师,不断创建综合素质足够高的科研队伍。第四,高校要定期或不定期组织科研人员学习可科研项目管理知识,掌握科研项目实施各个环节的有效管理方法。

5.结语

综上所述,要想促进高校科研水平的不断提升、提升高校整体教学水平,必须加强科研项目管理,加强科研经费控制,并加强科研工作人员管理,为后期做大做强科研事业奠定基础。

[1]王睿芳.高校科研项目管理方法研究[J].价值工程,2016,(4):63-65.

[2]刘丽丽,孙燚.高校科研项目管理的问题分析及对策[J].大庆社会科学,2014,(1):147-148.

[3]姚烁.普通高校科研项目管理的问题及创新对策研究[J].宁夏农林科技,2014,(1):101-102.

[4]张浩斌.高校科研项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经济师,2016,(5):168-169,172.

[5]李丹.高校科研项目管理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网友世界·云教育,2014,(9):168-168.

[6]杨洪.高校科研项目管理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J].高教学刊,2015,(16):105-106.

[7]陆大勇.高校科研项目管理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以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院级科研项目的问题分析为例[J].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学报,2016,(1):130-136.

C9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7327(2017)-06-0148-02

①宁德师范院校校级课题2013Q52新建本科院校科研管理队伍激励机制构建研究。②福建省教育厅中青年教师教育科研专项JBS14230地方本科院校科研管理队伍激励机制构建研究。

唐圣姣(1982.8.6—),汉族,硕士研究生,毕业于华侨大学,助理研究员,就职于宁德师范学院,研究方向为科研管理类。

猜你喜欢

科研项目项目管理管理
我校横向科研项目再创佳绩
枣前期管理再好,后期管不好,前功尽弃
装配式EPC总承包项目管理
基于大数据分析的集合式EPC总承包项目管理软件技术的应用
项目管理在科研项目管理中的应用
航天科研项目评审工作的思考与探索实践
未来如何更高效地进行工程项目管理
申请科研项目,不应以职称论高下
“这下管理创新了!等7则
论科研项目档案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