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大数据技术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效果评价研究

2017-04-13陈云玲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 2017年6期
关键词:思政政治思想

陈云玲

(宿州职业技术学院 安徽 宿州 234101)

基于大数据技术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效果评价研究

陈云玲

(宿州职业技术学院 安徽 宿州 234101)

在信息全球化发展的新时期之下,大数据技术作为具有现代化特征新型技术,正在逐渐改变当前人们的生活方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以此为发展契机,迎合时代发展潮流,迎面大数据技术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挑战,进一步巩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成果。基于此,本文以大数据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为主要出发点,分析基于大数据技术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挑战,重点探讨基于大数据技术优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策略。

大数据技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机遇;发展策略

大数据具备绝对的能力使得高校可以系统地将学生身心发展情况与思政教育成果进行数据化的记录和统计,并通过对数据的整合得到促进学校进步和发展的重要信息。这种存在于日常生活中最真实可靠的数据,除了能够体现出大数据的宏观功能之外,还能极尽所能的进行微观的数据分析,这无疑从整体和细节两方面为高校思政教育的发展提供了绝佳的参考,有利于提升高校思政教育的实效性。

1.大数据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概述

大数据是在信息网络技术和科学技术的基础上,通过多元化的渠道和途径,对信息资料进行有效的搜集、归纳和处理,进而组成的数量庞大的信息数据体系。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科学技术创新程度的不断深入,大数据与传统数据相比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主要表现在数量、结构、模式、方式等几方面,数据的存储数量拥有海量的范围,改变了传统结构化的数据存储空间,在数量增加的基础上,数据模式也在不断发展变化,将数据作为一种新型的资源获取渠道,具有较强的灵活性,可以因时而变。在此基础上,大数据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则是以现代网络技术、信息技术等途径实现对当代大学生的科学教育,将传统高效思政教育的内涵、理念及模式不断赋予新的时代特征,以此来对高校大学生的思想理念、行为习惯、价值选择等方面产生无形或有形的影响,进一步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水平和效率。

2.基于大数据技术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挑战

2.1 思政教育理念缺失难以符合大数据时代要求

近年来落实教育全面化思想,在此理念的指导下高校发展规模逐步扩大,并且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培养方案提出了新的教育要求,在各个环节加强信息和数据建设,以保障教育的体系完善,适应大时代的发展要求。但是由于我国现代教育体制的观念更新速度较为缓慢,以高校教育为例,在思政教育培养方面仍旧沿袭从前的计划,并没有按照新时代对人才的需求而适时调整人才培养方案,思政教育课程体系缺乏一定的时代性,间接导致了思政教育效果不佳;在信息和数据建设方面,仍存在以政府和校方等外部评估条件为主,学生的参与度不够,导致信息和数据公开度较低,在思政教育质量和教学设施建设方面的预测和反馈保障不足,制度与规模不匹配等。

2.2 基于大数据下思政教育开展主体单一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我国教育体制改革进程的不断深化,高校思政教育在大数据时代发展下面临新的挑战,思政教育开展主体单一是制约高校思政教育水平和质量提升的又一重要因素。现阶段,我国高校思政教育体系以教师讲授为主,教师则是高校思政教育活动的主要开展者,开展主体的单一,极易导致教育效果不佳。大数据技术以宽泛性、即时性为主要特征,其中的受众主体和开展主体较为广泛,而就当前我国高校思政教育开展主体的情况来说,两者背道而驰,一定程度上不符合大数据时代发展要求[1]。在教育活动开展过程中,教师的自身调节力量相对较为微弱,无法从多个层面获取思政教育的各项内容,使得教育质量偏低,难以适应社会进步和发展的要求。

2.3 思政教育技术系统尚未完全建立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给思政教育技术系统的全面建立提供了可能。受现实条件及多种因素的制约,现阶段,我国思政教育的现代技术难以迎合当前信息化的时代发展潮流,开展程度及建设进程略有不足。以我国某些新建本科院校为例,其在思政教育方面有所不足,大数据技术在教育过程中的应用程度较浅,尚处于建设之中,这种现代教育技术系统的不健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教学质量的落后。加之大数据思政教育体系经费、硬件设施建设等方面的影响,思政教育内容和信息存有封闭性,难以实现教育信息的转型升级,进而造成了新建本科院校思政教育质量的缺失[2]。由此可见,只有建立完善的数据信息系统,才能对高校思政教育的教学情况进行综合全面的评估,有针对性地完善教学条件,弥补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从而提高思政教学质量,实现各大高校思政教育在大数据时代下的可持续发展。

2.4 思政教育质量标准科学化程度较低

目前我国高校思政教育的质量评估标准均以教育部颁发的工作指南和评估标准为主,实行全国大标准,地区间可以实行具体标准的原则。这种质量标准固然是结合我国实际国情制定的,也考虑到了地区间的差异,但是就其科学化程度来讲,是较为欠缺的。我国现代教育的质量检验标准应该以大数据时代为依托,形成具有较强数据性和科学化的检验标准,思政教育作为高校教育的重要内容,也不例外,只有在真实客观的数据下进行综合分析的标准才是符合客观规律的、具有切实实践性和科学性的标准,这样才能全面完整的对现代教育的质量检验提供依据。同时要根据数据分析的结果对思政教育的标准系统进行完善,尤其是在课程、师资和实习方面没有达到预期目标的方面,有所针对的进行补充和发展。

3.基于大数据技术优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策略

3.1 树立以数据化为主的思政教育理念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与进步,上世纪以来我国高校教育就已经开启数字化发展模式,并在数字化和数据化的发展下,思政教育的技术形态开始发生了质的飞跃。总而言之,大数据对思政教育产生的影响不言而喻,在国外许多发达国家在教育行业对于大数据的应用已经达到了一定的水平,也通过对教育数据的深度挖掘将教学质量和管理水平提升到了新的高度。我国目前对于大数据在现代教育中的应用尚在初级阶段,这种有效的工作方式的开展需要以先进的大数据理念为依托。对此,高校要树立以数据化为主的思政教育理念,进一步优化高校思政教育效果。大数据时代给高校思政教育带来的不只是教学方式和教学质量的革命,更重要的是引导教育者转变理念,用科学化的手段和途径,推动高校思政教育的全新革命,故此深化“数据化”思想,注重数字化硬件与软件建设,为学生构建良好的数据化学习环境,让学生在数据化时代华景下,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探索思政教育知识。实际上,大数据为高校思政教育发展的数据化和科学化提供了可能,学生在学习中的全过程都可以用数据的形式表现出来,而将这种数据结果进行综合性的统计和分析能够促进高校的教学质量和体系建设的提高和完善。我们要善于利用大数据时代下的数据管理平台,狠抓思政教育的专业建设,不断强化管理制度,健全管理结构,进行人才培养的全面提升,并实现管理模式的创新,从而适应大数据时代的高要求[3]。

3.2 思政教育质量体系开展架构的良好构建

思政教育的开展主体应该包括教育部门、学校、学生、家长、教师等各方面影响因素共同参与,对思政教育进行综合性评估,确保各项教育工作的有序进行。由于各个主体间对于现代教育的诉求不同,因此需要构建全面的组织开展架构,以保障大数据时代下高校思政教育的质量。当前思政教育信息的不断发展,进一步要求思政教育水品的不断提升,想要保证思政教育质量开展体系的构建,这就需要结合多方力量,扩大开展主体范围。学校提供监控和管理,并对人才培养目标进行定期评估;学生主要是对思政教学活动进行评价,督促学校进行质量改进;家长对学校的评价也是促进学校进行质量提升的重要依据;教师可以根据自身的教学情况,及时有效的调整思政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提升思政教育质量;政府要充分发挥自身的宏观调控职能,对高校思政教育体系的数据化建设进行有效的政策扶持。利用大数据平台建立的思政教育质量体系,能够对各项教育信息进行提取,并根据数据进行分析和对比,从而做出科学化、客观性的教学质量评估报告,改进思政教育质量。

3.3 完善适应大数据要求的思政教育信息系统

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互联网+”模式则是其发展的重要表现,高校思政教育要紧握这一时代发展机遇,构建以“互联网+思政教育”为主的高校教育模式,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水平和效率,进一步巩固并优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成果,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全面发展的素质型人才。针对我国思政教育信息系统尚不完善的问题,可以借助大数据和互联网技术的结合应用,构建具有全国性质的“思政教育保障信息平台”,深化落实“十二五”期间所提出的“三通两平台”思想[4]。积极构建校园网络建设,积充分发挥思政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和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作用优势,并在思政教育中结合互联网,积极开辟信息化教育,以实现思政教育质量信息的公开化。这种构想需要在数据真实、客观的基础上实行,这种平台的成功构建,将大大促进现代教育的发展与完善,进一步完善高校思政教育制度,提升教学水平,培养出与时俱进的全方位人才。

3.4 结合新的教育技术方式提高思政教育科学化发展

思政教育在大数据的背景下急需提升其科学化水平,这不仅仅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更是现代教育完善自身的必要条件。科学化是教育发展的必然方向,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高校在思政教育改革过程中,需要以科学化的理念为指导,运用高科技手段为辅助,在对大数据平台分析得出的信息进行科学化的分析。基于此,以慕课为代表的各种新型的教育技术方式营运而生,慕课也被称之为MOOC,是一种结合互联网网络实施的在线学习课程方式,该课程体系以其工具资源的多元化、课程内容的易使用,受众范围的广泛以及参与度与自主性较强等特点一度成为现代教学发展的关注重点[5]。结合慕课教育技术,促使思政教育将现有教育课程大纲与基本培训目标相结合,选取适合培育思维与培育目的的思政慕课教育资源,利用各类先进教育技术及教育思想,打造科学的教育体系,保证教育开展向生本化转移;并在慕课的引导下科学选取教育思想,利用慕课教育平台,针对教育人员进行科学的培训,使其具备国际化思维,可在国际化视野上开展教育活动,保证现代教育技术接壤国际教育环境,深化新课改教育改革理念。

4.总结

综上所述,在大数据时代发展背景之下,我国高校思政教育要不断创新,积极应对高校思政教育面临的挑战,进一步加深对高校思政教育的有效研究,优化高校思政教育成果,为高校教育质量的稳步提升奠定基础。

[1]吴雷.大数据助力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长效机制构建[J].淮海工学院学报,2015,03:122-125.

[2]林旦玲.基于大数据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微传播化引导机制研究[J].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02:49-52.

[3]吴雷.基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视角的大数据技术应用探究[J].高教论坛,2015,06:20-23.

[4]吕潇俭.基于模糊数学模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柔性化评价[J].青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03:72-79.

[5]张红霞.文化多元化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评价原则[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2016,01:103-108.

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7327(2017)-06-0084-02

本文系2016年度安徽高校人文科学重点研究项目《新媒体视域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以宿州高校为例》(课题编号为SK2016A1013)研究成果。

陈云玲(1970—),女,汉族,安徽砀山人,南京师范大学法学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思政政治思想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思想与“剑”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思政课“需求侧”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政治攀附”
“思想是什么”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