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治理现代化视域下高职院校班级治理能力研究

2017-04-13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 2017年6期
关键词:视域班级院校

李 莉

(湘潭医卫职业技术学院 湖南 湘潭 411101)

治理现代化视域下高职院校班级治理能力研究

李 莉

(湘潭医卫职业技术学院 湖南 湘潭 411101)

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教育体制改革进程的不断深化,为高职院校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契机和良好的社会环境。在此基础上,高职院校教育中班级治理的有效性探究日渐成为教学开展的关注重点。对此,身为高职院校的班级导师,确保学生在良好的受教环境中学习,接受先进的教学方法指导,掌握先进的学习知识,从而确保高职院校班级治理工作有效开展,不断提升高职院校班级治理能力,以保证高职院校学生身心的科学良好发展。基于此,本文以治理现代化视域下为着手点,分析治理现代化视域下高职院校班级治理能力。

治理现代化视域下;高职院校;班级治理能力

0.前言

高职院校班级治理工作在教学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其是推动高职院校教学科学开展的关键,也是确保学生对校园环境产生归属感的关键,可以说,高职院校班级治理能力直接关乎着整个班集体工作的建设。处于高职院校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思维认知能力,与此同时,也较为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故此高职教师应对学生积极进行影响,以此增加高职院校班级治理能力,保证班级治理工作的有效性,以确保学生身心培养与三观建设。

1.治理现代化视域下高职院校班级治理内涵解读

班级治理是学校文化环境建设中的重要内容,对提高学生思想道德品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高职院校是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阶段阶段,对学生的全面发展、正确价值观的引导、行为习惯的规范具有积极的推动和促进作用。在高职教育开展过程中,每个班级之间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其所形成的文化氛围和思想环境也不尽相同,班级的文化建设对学生的影响是无形且巨大的,优质良好的班级文化氛围能够有效的统摄学生的精神行为,在无形之中发挥巨大的教育效果。故此积极引进现代化班级治理方式,对班级进行整体认识,从而不断的增加现代化视域下班级治理工作的自我认知,明确教师在班级治理中的地位,承担起班级治理的责任与义务,以此全面推进班级治理工作的有效进行[1]。

从现代化治理手段着手,可以认知班级治理是一种师生之间交流的过程,更是通过这一过程的实现,以此来不断的师生之间的关系,从而争取的认知教师在班级治理之中的地位。实际上,科学的班级治理并非是教师一人的功劳,而是需要全体师生共同完成的,在班级治理过程中,教师作为学生思想活动、行为习惯的引导者和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扮演举足轻重的发展地位,同时也应当与学生站在平等的层次中,共同治理和处理班集体中的日常事务,以民主的态度对待班级的每个学生,强调学生在班级治理工作过程中的主体地位。

2.当前高职院校班级治理现状分析

2.1 治理模式太过死板阻碍学生个性表达

受到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不论是学生教学治理还是高职教育教学,其在工作中都存在众多问题。为了全面推进高职教学治理工作的进行,众多高职院校积极建立一套比较健全管理与实施准则,但这些管理章程,多较为死板并且教师也没有意识到治理制度的真正作用,不论是教师还是学生全部按部就班的执行,进而丧失的班级治理的真正意义[2]。加之,传统治理制度中,多以教师为主导,运用各种方式来约束学生的行为,进而使得整体班级环境呆滞缺乏活力,在治理中对于班级学生的处置也较为客观缺乏者人文关怀。并且在班级治理中由于多为教师主导。故此,在治理中多倾向于教师个人意愿表达,导致在治理中处理有失公允,学生怨声载道,不仅不利于班级环境建设,更容易激发学生的怨言,使得班级如同散沙一般。

2.2 教师过于关注结果进而缺乏学生参与过程

班级治理包括多种形式,教师工作不仅应针对于班级整体环境建设,还包括督促学生学习,但不论哪种形式,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致使教师过于关注结果,而忽视了学生的参与过程。即使在参与过程中也缺少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对于班级治理工作,亦或严格执行教师全面控制,亦或放任自由全部交由学生自己操作,两种方式都不利于优秀班集体的建立。与此同时,通过死板班级治理模式,老师也无法引导学生强化创新能力,教师注重结果,而忽视学生参与过程,在整个班级治理中学生只能扮演被迫听从安排的角色,学习热情较低,不得不接受事倍功半的效果,而使得班级建设向着教师所希望的方向发展,学生被动接受,并始终处于被约束,被治理的角色。

2.3 班级治理方式有误影响学生全面发展

在班级治理工作中,最为头痛的工作莫过于学生教学。虽然新课改教师理念的深入已经取得了良好的建设成果,但从学生成绩体现出的教师教学与治理工作好坏的方式仍然占据重要地位的[3]。而教师为了提升学生成绩而不惜加课,私自占用学生时间,此种方式不仅不利于学生成绩的提升,更将会导致学生产生逆反心理,而放弃学习。此外,在被动的班级治理模式会使教师创新发挥缚手缚脚,学生个性发展也得不到保障,学生课堂上与课堂后思想与行为都明显受限,当学生思想与行为不符班级治理规定时,就会被老师勒令停止。在成绩为主环境中,老师与家长也是不停在给学生洗脑,认为成绩是万能的的思想,艺术课程明显要给主科课程腾地方,学生综合发展在此环境下也仅是空头口号。

3.提升高职院校班级治理能力加强班级治理效率

3.1 关注学生个性表达灵活调整治理模式

班级不仅是教育教学的实现基地,更是学生学习成长的乐园,注重班级治理工作是新时代课程改革的要求,也是作为的学生引路者的责任。高职院校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在这一时期学生较为叛逆,若不能灵活的调整班级治理模式,那么将会使其事半功倍的效果,故此作为高职院校教师,因重视班级的治理工作,并通过研讨与实践,不断的提升自身的治理能力,以其更好的与学生共同建造良好的生活学习环境。

在班级治理中,教师与学生应处于同一地位,在传统班级治理中,学生多为被动的接受,教师说什么学生做什么,长此以往,学生缺乏个性表达,学生思维受到极大的限制,无法激发学生的活力[4]。故此,本文认为,应关注学生的个性表达,在班级治理中多征求学生的意见,教师多与学生之间进行沟通,改变传统教师的严厉的形象,多与学生打成一片,缓解师生之间尴尬的关系。例如在设置班级板报时,教师可将板报思想告知学生,而后将设计环节交由学生,开拓学生思维,进而使得板报更加彰显当代学生的朝气。此外,为了保证班级治理的民主性,教师也可设置留言箱,学生可以给老师留言,指出当前班级治理中不善之处,师生共同建设,进而不断提升教师治理能力,全面推动班级治理工作效率的提高。

3.2 树立以生为本治理观念注重学生参与环节

高职院校教师班级治理能力的提升,就要树立以生为本的班级教育理念。以生为本顾名思义就是指以学生发展为出发点,一切以学生发展为主,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重视学生在班级治理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差异,进而实现班级教育效果的最大化。

班级是由学生与教师通过构成的因而学生有权利参与到实际的治理工作之中,而以生为本的教育思想观念要求教师在班级治理中住家渗透德育的功能,运用自身感染力凝聚班集体的向心力[5]。班级是一个整体,只有团结在一起,才能发挥班级整体的作用。故此作为高职院校的教师,应为学生树立榜样,并充分利用德育教育的相关理论对学生进行指导,侧重于稳抓学生的养成教育,实现班集整体优化的教育目的。同时,教师要在素质教育理论及新课程改革相关内容的引导下,对学生的思想道德、行为意识、人格品质等方面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深入细致的了解学生的精神需求,通过个性化的满足引导学生的集体主义意识。并在实施班级治理工作中,注重学生的参与环节。例如,将班级建设与班级维护交托于学生本身,借助内部民主选举、民主投票、自我推荐、学生推荐等方式,挑选出想要的班级干部,使其在学生时期意识到民主的重要,自我展示与自我肯定的重要,并同时培养其发觉别人身上的发光点。此外,班级管理工作也可交付班干部敦促,并打造温馨氛围,成立读书角、生物角,利用学生自治来提升学生们的责任意识,管理能力,从而培养其行为能力与思想品德。

3.3 严而有爱加强社会实践活动的感召力

班级治理工作包括众多项目,教师需在关注学生学习成绩的同时,全方位的把握整体班级发展趋势,以其引导班集体积极发展。当前成绩仍然是家长以及学校关注的重点,但学习成绩的提升并非一日之事,需要长期的努力与坚持,教师在帮助学生提升成绩的同时,更要为学生学习创造安静,和谐的环境。学生成绩的提升不仅仅在于某个学生成绩的的突出,而是要均衡整个班集体的成绩,故此教师可以组建小组,小组之间相互帮助,以此全面的拉动整体班级成绩。以此提升学生成绩还课借鉴其他活动方式,合理的安排学生学习,适当的放松学生紧张的学习状态积极的投身于社会实践之中。借助社会实践让学生更早的接触到社会,在学生参与与体验的过程中,逐渐加深认知,进而最后主动明确知识改变命运,明白学习不是单纯为了提升成成绩,而是要将其应用于实际生活之中,指导生活,服务于生活。

此外,处于高职院校阶段的学生多存在逆反心理,故此教师在实行班级治理工作时需秉承严而有爱的思想。"无规矩不成方圆"高职院校的学生必须应有一定的规章制度来约束,但这并不意味着完全约束,而是要严中有爱,在规章制度下教师宽容的对待每一个学生,保证班级治理工作的公允性。虽然高职院校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认知能力,但学生很容易受到外界诱惑,故此教师应平日多鼓励学生 、表扬学生、肯定学生,针对其优点进行积极评价,对其错误开展有方法的疏导,让其该行为带来的后果有哪些,让学生自己认识到事情的影响,而并非一味的告诉学生如何去做。另外,教师还要掌握学生基本学习状况,关注学生心理变化情况,结合实际调查情况,而不是当学生做错事一味的怪罪学生。

4.结论

综上所述,在治理现代化视域下,关注高职院校学生的班级治理工作,不断提升教师班级治理能力,对于促进学生健康良好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故此,本文认为,教师应关注学生个性表达灵活调整治理模式,并树立以生为本治理观念,注重班级治理中学生参与环节,在此基础上,严而有爱加强社会实践活动的感召力,以此调整班级治理,促进学生良好发展。

[1]孙云志.元治理视域下高职院校治道逻辑与治理能力提升[J].职业技术教育,2016,04:47-51.

[2]唐智彬.论现代治理视域下的高职教育质量第三方评价体系建设[J].中国高教研究,2016,05:63-67.

[3]王岩砾.基于团队精神的高职院校班级文化建设[J].成功(教育),2011,16:118-119.

[4]胡昌宝.浅谈高职院校班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J].市场周刊(理论研究),2012,05:15-16.

[5]游建雄.高职院校班级企业化管理模式实施路径研究[J].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03:58-61.

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7327(2017)-06-0053-02

课题项目:2016年湖南省高校辅导员骨干专项课题《治理视域下高职院校班级治理研究》(编号为16F27)。

李莉(1973.02—),女,汉族,湖南湘潭人,本科学历,湘潭医卫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高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视域班级院校
对戊戍维新派思想家心路历程的思考——以“启蒙自我循环”为视域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班级“四小怪”
“一带一路”视域下我国冰球赛事提升与塑造
基于养生视域论传统武术的现代传承与发展
如何构建和谐班级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不称心的新班级
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