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网络视阈下高校隐形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模式的思考

2017-04-13飞,吴

关键词:隐形网络时代网络平台

赵 飞,吴 男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辽宁 沈阳 110034)



微网络视阈下高校隐形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模式的思考

赵 飞,吴 男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辽宁 沈阳 110034)

当前,随着微网络时代的到来,高校隐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迎来了一个良好的发展契机,同时也面临着微网络的虚拟性、自由性、扩散性、复杂性等带来的工作难题。通过对微网络视阈下高校隐形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和优势以及面临的难题等方面的分析,对如何创新微网络视阈下高校隐形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模式进行探讨。

微网络;高校;隐形思想政治教育;创新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底召开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对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微网络时代的到来,彻底颠覆了传统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陈旧模式。通过微网络平台开展高校隐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符合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规律,更容易受到大学生的欢迎和接受,更能保证思想政治工作的及时性和实效性。这为高校隐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良好发展机遇,但同时也面临着微网络的虚拟性、自由性、扩散性、复杂性等带来的一些工作难题。微网络视阈下,如何创新做好高校隐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成为一个重要而紧迫的研究课题。

一、微网络视阈下高校隐形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和优势

微网络是近年来出现的一个全新的概念,在理论界至今并没有一个权威的统一的界定。微网络是伴随着互联网特别是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而产生的新生事物。从其外延考察来看,微网络包括典型的微信、微博、微论坛、微课堂、微视频、微电影、微评论、微图片以及QQ群、社交群等。由于其“微小”的特点,适应了现代社会的快节奏、高效率的特征,可以让社会群体和个体有效利用一切时间段,迅速占据了人们的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当前,在校大学生绝大部分都是90后,甚至95后,他们作为21世纪的“天之骄子”,充分享受到了改革开放和现代科技发展的成果,家庭条件大都比较宽裕,手机、笔记本电脑和各种平板电脑普及率很高。而且,大学生正处在人生黄金时期,精力旺盛,思维活跃,易于接受新生事物。可以说,当前大学生群体是微网络覆盖和应用最早、最广泛的群体之一。

微网络时代的到来,为高校隐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创新开展迎来了良好的发展契机。它彻底颠覆了传统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陈旧模式。在微网络时代到来之前,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手段和方式非常有限,大都是沿用老套的长篇大论说教式的生硬方法,其真正效果难以保障。而在微网络时代,开展高校隐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特点和优势包括:一是实时性和互动性。传统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往往是采取“大水漫灌”和单向的方式,对学生是否真正受到了教育,不能进行科学量化的跟踪评价,很多时候是等到出现了这样那样的问题,才暴露出思想政治工作存在的短板。通过各种微网络平台可以保持与大学生的实时互动,第一时间了解大学生群体或个体的思想动态,开展针对性的引导教育,并可以通过网络的实时互动来进行及时的反馈和跟踪评价,从而对开展隐形思想政治工作进行调整和改进。二是灵活性和实效性。通过各种微网络平台可以采取微视频、微课堂、微图片、微公益广告、微电影等多种大学生喜闻乐见、易于产生共鸣的形式,把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嵌入其中,让大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提高了认识,升华了思想,从而增强了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三是个性化和隐蔽性。通过微网络平台,采取适当的技术手段处理,可以充分尊重大学生的个人隐私。针对个别大学生思想上存在不良倾向,及时进行个性化的,甚至是一对一的教育引导和关爱,可以达到思想政治教育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至善至美境界和效果。四是平等性和开放性。由于微网络平台的属性,每一个大学生都能以平等的身份参与进来,而且高校思想政治的内容可以无限量的复制转发,可以充分地进行解读。对一些社会现象和思想困惑,通过思想政治工作者的适当引导,大学生之间也可以在网络平台充分讨论,互相提醒和影响,弘扬真善美,鞭挞假恶丑,使真理发扬光大,占据大学生的思想,并形成良好的舆论氛围。

二、微网络视阈下高校隐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难题

从以上特点分析,与传统的思想政治工作相比,通过微网络平台开展高校隐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符合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规律,更符合大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更容易受到大学生的欢迎和接受,更能保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及时性和实效性。但按照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原理,任何事物我们都要进行一分为二的分析。

微网络时代为高校隐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诸多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不可忽视的难题。一是微网络的虚拟性。由于微网络平台的具有较强的虚拟性,一些大学生错误认为微网络平台上是与现实社会生活不同的存在,从而导致他们在微网络和现实社会生活中的言行产生较大反差,甚至判若两人。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和削弱了通过微网络平台开展隐形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此外,值得注意的是个别大学生由于人生阅历和自控能力还不强,在遭受挫折时容易陷入网络的虚拟世界而不能自拔,严重影响了其身心健康。二是微网络的自由性。微网络还是一个新生的事物,在微网络平台上,由于国家相关立法还不完善和执法的相对滞后,使个别大学生错误地认为微网络平台不受约束或难以进行实际管理,可以无所顾忌地发表一些不负责任的言论。甚至有极个别的大学生通过微网络平台的渠道,进行侵害别人正当权益的不道德的行为。近年来,这方面发生的一些负面案例造成了比较恶劣的社会影响,并引起了有关方面的警惕。三是微网络的扩散性。通过微网络平台,某个信息或事件可以迅速地在短短几小时甚至几分钟扩散到成千上万个个体的接收终端。在传播过程中,又可能会被重新加工编辑,从而造成信息的歪曲和失真。如果相关防范措施不严或管理人员疏忽,这就可能被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利用,散播一些虚假的或消极负面的信息,从而造成比较严重的不良后果。四是微网络复杂性。由于微网络平台形式多样,信息来源主体形形色色,而且出于各自不同的动因,每天可以产生和推送海量的信息。这给微网络平台的内容甄别管控和安全技术防范带来了难题,也给思想政治工作人员的能力和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他们以更高的责任心、更专业的素养,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积极应对。

三、 微网络视阈下高校隐形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模式的思考

2016年底,中央召开了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习近平总书记出席大会,并在大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他从工作方式方法创新、思政人员队伍建设等方面,对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为我们今后做好此项工作明确了方向。通过认真深入学习、领会习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认为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我们应在思想上高度重视,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克服,切实做到扬长避短。在充分发挥好微网络平台优势的同时,最大限度补齐其存在的短板,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做好微网络时代的高校隐形思想政治工作。

当前,针对微网络平台自身暴露出的种种问题,应坚持“综合治理、系统治理和预防为主”的原则,加强对形形色色的微网络平台的综合管理。一是在国家层面,应加快出台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明确相关的监管标准,补上存在的法律漏洞。执法人员应严格执法,加强监管,对存在的不良平台及时进行整治或依法关闭,并严肃追究相关人员责任。二是在学校层面,应真正担负起思想政治工作的责任,加强调研摸底工作,全面了解掌握大学生应用微网络平台的情况,及时进行引导,牢牢把握住思想政治工作的主动性,并通过制定和落实更加具体的措施,杜绝不良微网络平台对大学生的侵害。三是在微网络平台开发主体的层面,一方面,有关部门、团体和学校等应积极开发健康向上的微网络平台,通过丰富多彩的内容和灵活多样的形式,保持其对学生的吸引力;另一方面,对社会上由市场机制等自发产生的微网络平台,应加强自律,自觉遵守法律法规和社会道德。

针对微网络时代对高校思政队伍的新要求,应进一步做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建设。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承担的责任,决定了其应该是立德树人的楷模,应具备比普通高校教师更高的素质。一是在高校新招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时,应坚持“又红又专”的标准,严格把好关口,让政治素养和专业能力过硬的人员充实到队伍中来。同时,对发现的个别不适合继续从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人员及时进行调整,不断优化队伍的整体结构,发挥队伍的整体功能。二是高校和有关部门应创新做好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关爱和培训。特别是要在做好相关理论和专业知识培训的同时,适当增加实践锻炼的内容,提高面对复杂形势、有效化解复杂问题的能力。三是广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自觉坚持基层导向,践行“一线工作法”,在基层实践中努力锤炼党性,提升素质。应自觉加强心理学、电脑网络及新媒体技术的学习和掌握,善于采用网络用语,保持与大学生的共同语言和密切联系,把握好时代脉搏,使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紧跟微网络时代发展的要求,切实做到学生的心坎上,取得实在的成效。

[1]魏 魏.高校网络舆情特点及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研究[J].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140-144.

[2]耿相魁.网络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J].思想教育研究,2013(10):44-47.

[3]毛洪伟.谈“微时代”背景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3):420-423.

[4]季 枫.网络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困境及对策[J].教育与职业,2011(23):63-64..

[5]林学聪.浅谈新媒体环境下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J].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136-138.

(责任编辑 伯 灵 校对 伊人凤)

Thinking of Innovation Model on University′s Invisibl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under the Visual Threshold of Micro Network

ZHAO Fei,WU Nan

(Faculty of Electronic and Information Engineering,Shenyang Aerospace University, Shenyang 11034,China)

At present,as the arrival of the era of micro network,university′s invisibl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embraces an appropriate developmental opportunity,meanwhile,it also takes the risk of the fictitious information,freedom,unbridled dissemination and complexity caused by the micro network.This aritcle discusses the innovation of the university′s invisibl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s innovative model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micro network by analyzing the advantages,disadvantage and difficulties confronted of the university′s invisibl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micro network;university;invisibl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innovation

2017-04-06

辽宁经济社会发展立项课题(2017lslktqn-094)

赵 飞(1982-),男,辽宁大连人,助教,硕士。

10.13888/j.cnki.jsie(ss).2017.03.028

G641

A

1672-9617(2017)03-0425-04

猜你喜欢

隐形网络时代网络平台
[保你平安]网络时代的真相
一种基于5G网络平台下的车险理赔
一场网络时代的围殴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隐形人
我变成了一个隐形人
网络平台打开代表履职新视窗
依托网络平台,构建学习评价新模式
“0感无暇” 隐形妆
网络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