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刑侦青年民警成长平台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以上海市公安局刑事侦查总队为例

2017-04-13广

上海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7年3期
关键词:总队民警工作

王 广

(上海市公安局刑事侦查总队, 上海 200083)

【队伍建设专题研究】

刑侦青年民警成长平台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以上海市公安局刑事侦查总队为例

王 广

(上海市公安局刑事侦查总队, 上海 200083)

青年刑警是刑侦工作的未来,也是当前破案打击工作的力量所在。近年来,上海市公安局刑事侦查总队以“参与实战、促进实战、服务实战”为中心,以五个“W”为问题导向,以四阶段培养为载体,探索运用“四+三”的跟踪培养模式,注重源头引领,强化过程管理,充分发挥政治思想工作的引领、服务、协调、凝聚的特殊优势,持续增强青年民警的职业荣誉感、团队归属感,以此促进青年刑警思想和业务双成长,确保全市刑侦工作可持续发展。

刑侦;青年民警;成长平台;队伍建设

青年刑警是刑侦工作的未来,也是当前破案打击工作的力量所在。近年来,上海市公安局刑事侦查总队(以下简称“刑侦总队”或“总队”)根据当前破案打击形势需要以及刑侦中心任务长远发展的需要,在总队警力新老更替加快、新警总量不断上升的基础上,严格按照上海市公安局的有关要求,坚持依托刑侦总队党委的领导,认清形势,紧贴实际,以“参与实战、促进实战、服务实战”为中心,以五个“W”为问题导向,以四阶段培养为载体,探索运用“四+三”的跟踪培养模式,注重源头引领,强化过程管理,充分发挥政治思想工作的引领、服务、协调、凝聚的特殊优势,持续增强青年民警的职业荣誉感、团队归属感,以此促进青年刑警思想和业务双成长,确保全市刑侦工作可持续发展。

一、依托背景

(一)理论应用

社会学习理论的创始人班杜拉从学习的观点出发,在1977年提出了“自我效能理论”,用以解释在特殊情况下动机产生的原因,个体对自己完成某方面工作能力的主观评估结果如何,将直接影响一个人的行为动机。社会学习理论主张行为和认知的结合,更加主张以环境、行为、主体三者之间的结合和交互作用来解释人的行为。

基于该项理论,总队政治处课题组近年来始终把多方面、深层次了解和掌握青年民警的多元信息作为开展带教、培养、引导等工作的基本依据。具体工作中,我们专题组织开展了多种形式的调研工作。调研中,既有问卷调查、座谈访问,也充分结合了近年来青年民警培养工作开展的情况进行了综合评估,对青年民警尤其是新警的整体诉求、职业规划愿景等情况进行了梳理,特别是对团员青年思想、生活、工作中暴露的问题以及当前总队团建工作中存在的不足进行了归纳,以期为今后健康、科学、可持续性推进工作奠定扎实的基础。

(二)刑侦总队青年民警整体情况分析

1.青年民警整体比例偏低,相对特殊的人力资源结构给青年民警的培养工作带来难题。截至2016年9月,刑侦总队共有35岁以下青年民警155人,总量占比28.3%,其中28岁以下的占比仅为15.2%,另有35岁以下公安文职101人,两项相加青年人数为256人,这是一个队伍年龄结构偏大、人力资源结构相对特殊的单位。从团组织情况看,目前总队团工委下设文职团总支1个,团支部9个,组织相对健全。因多年来总队警力欠账较为严重,在总队迎来退休高峰之前,新警加以了快速补充,但这给总队青年民警培养工作的开展带来一定的压力,尤其是在活动组织方面,往往因为青年民警作为各部门的生力军而担负较为繁重的破案打击任务,使得其活动参与度相对较低。

2.文化程度相对较高,专业分布面较广。从总队团员青年学历情况看,基本为大学以及大学以上文化,硕士研究生毕业的有30人,占民警总数的5%,占青年总数的18.66%,接近五分之一。从专业分布看,既有中国人民公安大学、中国刑事警察学院等公安专业出身,也有复旦大学、华东政法大学、上海大学甚至其他医科、工科等多所高校毕业生。较高的学历以及多样性的专业,为青年民警快速适应刑侦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家庭、婚姻相对稳定,为青年民警投身刑侦工作提供了良好的“后方”条件。从青年民警的婚姻状况看,绝大部分拥有较为稳定的家庭、生活环境。从团员青年来源地分布情况看,共计来自全国20个省和直辖市。其中出生地为上海的为51人,占青年总数的38.06%,其余较为集中的是江苏、安徽、浙江三省。据统计,已婚的为90人,占青年民警总数的64.18%。其中不乏总队内部以及警营内部的双警家庭。然而,因为刑侦工作节奏相对较快,出差相对较多、生活不规律等因素,也有少部分青年处于离异状态。

(三)当前总队团员青年思想状况分析

经对刑侦总队青年民警进行调研,发现他们的思想主流是好的,都希望通过自己的勤奋工作得到成长和进步,对单位和所在部门也有一定的认同和期待。但由于受社会环境、工作压力等因素的影响和制约,有些青年民警在思想上有时会表现出一些带有普遍性、倾向性的问题,主要包括:

1.学习积极性不高,大局观念相对淡薄。青年民警爱好运动、旅行、交友、网上聊天、打游戏等,兴趣广泛,但对政治理论学习积极性不够高,对党和国家全局性的重大决策关心不够多,敏感性不强,有时甚至把政治教育和形式主义联系起来,存在被动应付的心态。

2.对从警的理想信念不够坚定。刚刚入警时,他们雄心壮志,思想上积极上进,埋头工作,但他们缺乏对公安工作艰苦性的认识,投入警营体验到苦辣酸辛时,少部分民警思想上开始波动起伏,敬业意识不够强,不愿意从事一线工作,总想调入机关科室,存在大事做不了,小事又做不好的现象。在侦查破案工作过程中,片面强调客观条件环境不好、群众不配合等,工作比较被动。

3.心态趋于浮躁,职业认同感降低。较少部分青年民警包括公安院校毕业生存在择业动机不纯的情况,把公安工作仅仅看作是每天工作8小时的普通职业,在工资待遇上与一些高收入行业的同学、朋友盲目攀比,只比上,不比下,心态失衡,导致事业心和工作积极性打折扣。工作中,当得到上级表扬赏识时,他们满心欢喜,积极工作,一旦因工作失误受到批评,或当个人付出得不到及时认可时,不能正确理解,意志消沉,有的甚至产生逆反、浮躁等心理。

4.组织纪律观念相对淡薄,自律意识不够强。少数青年民警对公安半军事化的管理方式难以适应,作风比较散漫,常常表现为警容风纪不整、执勤形象欠佳、服务时无精打采等,觉得只要不违反党纪国法,不违反“五条禁令”,在小节上出点问题无所谓;认为领导过问八小时以外的生活情况是一种老套过时的管理方式,是干涉其自由,有时表现出抵触情绪;也有个别青年民警自控能力比较差,经受不住外界消极因素的诱蚀,“稀里糊涂”地违反了纪律。

(四)青年民警产生上述问题的根源

1.客观环境对传统价值观念产生了巨大冲击。当前,总队大多数青年民警是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出生的独生子女,还有一小部分为“90”后。他们个性特征明显,自立意识、竞争意识和民主法治意识较强。由于受物质利益和社会因素的驱动,价值取向偏移、职业精神降低、对工作对社会责任感不强的问题在个别青年民警身上显现出来。

2.破案打击任务重,思想引领的重要性被相对淡化。当前,各项公安工作任务十分繁重,除了正常的执法管理工作外,各种专项整治、重大案件侦查逐渐增多,加班加点成为家常便饭(例如某支队1名青年民警连续在外出差接近40天,开车行程1万余公里)。团组织的空间和时间被压缩,导致团建工作常常“说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

3.自我认识存在偏差,自身定位不切实际。有的青年民警认为自己学历高,又有专业优势,入警前就对从警之路做出了“圆满”规划:几年打基础,几年提副科,几年提正科……对成长进步理解片面,急功近利,缺乏理性认识。有的青年民警不能正确对待组织上对工作岗位的安排,认为自己从事一线工作是大材小用,期望值和实际工作环境存在落差,产生失落感,很快就放弃了对事业的追求,甚至产生“破罐子破摔”的想法。

4.对业务不熟悉又不认真钻研,工作被动,造成心理压力大。刑侦工作是公安工作中难度较大的工作,需要长时间的实践和知识积累,但少数青年民警热衷于到社会上考证考级,对托福、大司法考试等积极性很高,却忽视了对自身业务技能的深钻细学。

二、目标聚焦

对照问题,要想方设法去解决问题。如何以开拓的思路、创新的视角,顺应新的潮流、适应新的形势,兴利除弊、推陈出新,充分发挥政治思想工作的优势,使青年刑警能够以新的思维和姿态,迎接更加严峻的挑战,是总队课题组近年来一直深入研究及予以实践的方向,并初步探索了较为符合总队青年队伍发展实际的新路子。简要来说,就是围绕破案打击这一中心工作,狠抓源头引领和过程把控,全力打造五个“W”的青年刑警队伍。所谓五个“W”,主要瞄准的目标如下:

W一:围绕“who”这个词,重点解决青年刑警认清自己是谁的问题。

W二: 围绕“what”这个词,重点解决青年刑警认清自己干什么的问题,不断增强忠诚度和职业自豪感。

W三:围绕“which”这个词,重点解决青年刑警需要什么样的培养模式的问题。

W四:围绕“when”这个词,重点解决不同阶段培养青年民警如何分步骤实施的问题,确保工作有重点、有内容。

W五:围绕“where”这个词,重点解决青年刑警工作目标和方向是哪里的问题,找差距、补短板,尽快促进青年民警成长成才。

结合上述需要解决的问题,根据上海市公安局《关于做好新警带教工作的实施意见》的要求,总队专门下发了《刑侦总队关于做好新警带教工作的实施意见》,明确了“工作目标、组织领导、带教模式、推进步骤和工作要求”等重要事项,配套印发了《刑侦总队带教民警聘任及相关工作细则》、《刑侦总队青年民警轮岗挂职方案》等细化操作文件,并在近年来的《刑侦总队政治思想工作要点》等总队文件中予以明确,实现了规范化运作从顶层设计做起,再到细节落实等一揽子规划。

三、实践和探索

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家戴维·麦克利兰在阐述成就动机理论中强调,一个人在追求个体价值最大化或者追求自我价值的时候,通过方式方法达到最完美的状态,是一种内在驱动力的体现,同时也能直接影响人的活动、思考方式,并且是一种长期的状态。

依据上述理论,刑侦总队课题组在争取党委支持并同意后,自2011年开始,即探索并实践了青年民警尤其是新警的阶段化、跟踪式的培养工作,工作中“以打好‘合成战、科技战、信息战、证据战’为重点,大力推进侦查方式转变创新,进一步提高侦查水平,提高办案水平”的工作要求,通过师徒相授、结对带教、以老带新的方法,组织总队新警参加刑侦岗位实战培训,努力造就一支政治过硬、业务精通、作风优良、执法公正、朝气蓬勃的新任刑警队伍。具体工作中,课题组专门采取“三项规定动作、四段式培养、五大保障”的工作举措,逐步完善了总队青年民警的培养工作,使广大新警牢固树立了“爱岗敬业、立岗成才”的职业意识,提升了他们执法执勤的实战能力,为青年民警迅速投入刑侦破案打击工作发挥了积极作用。

为确保整体工作的顺利推进,总队进行了明确的责任分工,党委分管领导负总责;政治处负责制定带教工作责任制度、规划总体带教方案、定期对带教工作开展考核测评工作;各带教部门负责具体指导带教工作,并对带教工作予以监督、检查、支撑;各部门带教民警依照相关规定认真做好带教工作。政治处组干科、教训科、团工委根据各自职能协作配合。

(一)第一阶段:围绕“who”,让青年民警认清“自己是谁、为了谁”,开展职前教育(为期一周)

该阶段以新警面试为起点,紧抓思想引领不放松,在不同培养阶段中大力培育忠诚担当、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意识,自觉主动践行“破案为民、执法为民”的刑警核心价值观,不断提升职业认同感、荣誉感。

1.抓好起步,注重信息收集一人一档。为全面掌握每一名新警的有关情况,为各类培训奠定坚实的基础,总队政治处从面试结束确定招录人选后,即开始每一名民警的情况收集工作,重点收集民警籍贯、出生地、家庭情况、学校成绩以及奖惩情况、特长与爱好等信息,并在新警报到第一天专门组织心理测试和分析,深入把握新警性格、脾气、重点关注对象等信息,为岗位分流和针对性的思想引导工作提供依据。

2.抓好第一课,矫正入警动机。针对近年来总队警力更新较快、新警大量涌入的情况(2010年以来共招录民警86人,全部为28周岁以下),总队政治处始终把新警培养的第一课作为重中之重,围绕总队的组织架构、政策规定、纪律条令、榜样的力量等方面邀请指挥、纪检监察、组干部门、团委以及先进典型人物进行全方位的培训,让新警加深对总队情况、职能性质、刑警精神的初步了解,在为期一周的职前培训中,每天安排8课时,以强制灌输式的举措加深民警入职的理念养成。同时,组织新警参观了刑侦主题馆,带教部门也积极组织新警参加部门组织的祭扫“刑警之魂”纪念墙、参观公安博物馆刑侦分馆、队史介绍等活动。

(二)第二阶段:围绕“what”,重点解决青年刑警认清自己干什么的问题,促进刑警基本职业素质养成(为期3个月)

此阶段着力开展忠诚教育、纪律教育、履职教育,以及“警容风纪、内务管理”和“刑警八〇三”精神等方面的养成教育,通过安排新警参加讲座、交流活动等方式,教育引导其树立正确的刑警职业意识、养成基本职业素质,完成“从民到警”、“从普通民警到刑侦民警”的角色意识的转变。

1.形式灵活,突显政治素质第一。在具体工作中,我们通过不间断举办的各类讲座、讨论、座谈以及征文等活动,从民警和党、国家和人民之间的关系,民警之间的关系,民警和自身工作岗位的关系等三个关系入手,以理性的思维、感性的眼光、积极的态度、热情的投入来挖掘其深层次内涵,拓宽其广阔性和外延性,赋予其新时期特点。通过各类形式灵活、特点鲜明的学习教育,使全体刑侦青年民警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青年刑警不是生活在真空里,社会上的一些消极因素不可避免地会对他们产生一些负面影响。为此,刑侦总队团工委适应新形势、新环境的变化和要求,通过集体座谈、重点对象面对面沟通,借助部门党组织负责人携手等形式,积极探索激发青年刑警活力的新途径,实现教育人、启发人、引导人的目的。带教民警也以“忘我工作、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为新警树立了身边“可信、可学、可敬”的榜样。通过传承教育,提高了新警对刑警核心价值观的认识,增强了其投身刑侦事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2.贴近青年警心,拓宽活动内涵。课题组坚持和刑侦本职工作相结合、和刑警精神相结合,在思想上紧紧抓住青年民警的脉搏。作为团工委的例行机制,每年在新民警、新文职进入总队工作时,团课成为相对固定的教育内容,由团工委负责人、资深团干部先后开展不同类别的主题宣讲,让青年了解团组织、贴近团组织、认同团组织。另外,紧紧抓住重大时间节点,有选择、有重点地开展系列活动,先后开展了 “敬贤思齐,感恩怀念——新警清明祭扫活动”、新警集体宣誓活动、“五·四”主题宣讲会、“七·一”参观等活动。

3.强化优中选优,抓好师资聘任环节。正所谓“其身正,不令而行”,总队将“政治坚定、忠于职守、组织观念和纪律观念强”作为聘任带教民警的第一要素。在此基础上,总队每年针对民警的岗位分配情况,专门对带教民警进行选拔,本着“精于业务、善于表达”的标准,挑选业务骨干担任带教民警。其中,正科干部、业务探长、近三年均有表彰奖励记录的优秀民警是重点,总队专门制定了《刑侦总队带教民警聘任及相关工作细则》,明确了带教民警的聘任条件、聘任程序、聘期、终止聘任的情况等,并赋予了带教民警的职责和权利。

(三)第三阶段:围绕“which”这个词,重点解决建立什么样的培养模式的问题,多层面提高刑侦业务技能(为期3个月)

此阶段着重于具体刑侦业务知识和技能等方面的培训,通过“岗前训示、实战观摩、操作演练、远程教育”等方法,使新警对刑侦主要任务有所了解,帮助其掌握履职所需的基本知识、基本规范和基本技能。

1.定人定岗带教,夯实民警成长平台。每一批新警到岗位,总队均举行隆重而简朴师徒结对仪式,现场进行签约,并对上年度优秀带教师徒进行表彰。正式进入业务技能学习阶段后,带教老师通过“岗前训示、实战观摩、操作演练”等方法,使新警了解岗位主要任务,掌握履职所需的基本知识、基本规范和基本技能。例如,某支队针对“命案侦办”组织了“文书制作、案卷归档、信息查询、调查访问、视频监控”等内容的带教;某支队围绕“研判平台建设”组织了“研判平台工作规范、常用信息系统应用操作、I2软件应用操作、侵财类案件分析研判技巧”等内容的带教;刑技中心瞄准“警犬训导”组织了“服从、气味、搜爆”等科目的带教。在手把手教的同时,带教民警还通过“事前发问、事中纠错、事后点评”的方法,着力提高新警“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侦查思维能力。

2.做好岗前训示工作,提升整体战斗力。总队课题组认为,岗前训示和新警带教工作并非是割裂的,而是可以互相依托、互相提高的。岗前训示工作不仅是部门领导对本部门的岗前训示,更可以是探长对本探组的岗前训示。探组作为刑侦部门最小的单位,其能力的提升对整个部门能力提升的意义至关重要。通过岗前训示,一方面锻炼了探长的能力,另一方面提升了探组的业务水平,同时对组内新警意识和能力的加强也是大有裨益。同样,新警带教工作中通过带教部门日常的岗前训示,也能够更好地使新警产生集体归属感、荣誉感,从而帮助新警更好地成长。工作过程中,带教部门通过每周例会、每月训示、专案研讨等形式,采取情况通报、案例点评、操作示范、分组讨论、文件传阅等方法,充分做好领导批示精神下达、民警思想作风建设、刑事情报信息沟通、案件情况预警等工作。如某支队根据刑侦、经侦实战分析研判工作平台的运作实际,采取每日晨会、每周例会的形式,不断明确工作目标、调整工作方向、推进工作进程,使得整个平台工作的运作更趋有序、高效。

3.强化过程管理,有效发扬刑侦传统。总队以加强过程管理、细化带教方案为核心,助力新警带教和业务工作双翼齐飞。一是培育新警好学多问勤实践的理念。新警在总队搭建的各类平台中,以饱满的热情投身到学习中,“海绵吸水”般地学习“师傅”传授的知识、技能、技巧;一旦遇到困惑、困难要及时请教“师傅”;在习得知识技能的同时要在“师傅”的指导下勤加实践,以实践检验学习成果,进一步弥补实践中的不足,从而将“师傅”传授的知识内化为自己的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二是认真做好“传、帮、带”工作。带教民警根据工作细则要求,不断将自己好的作风和工作方法传授给新警;在工作、生活上真诚地帮扶新警,带领新警勇于投身工作实践,不断巩固学习成果、提高学习效能。总队政治处关心带教协议的落实情况、带教工作的进展情况和带教机制的运行情况,从指挥和后勤两个方面为此项工作提供切实的指导和保障,力争通过新警带教工作实现警力上的“无增长改善”。

(四)第四阶段:围绕“when”和“where”两个词,主要解决不同阶段培养重点、青年刑警工作目标和方向的问题,重点巩固刑侦业务学习成果,确保人岗适配(为期6个月)

此阶段注重安排青年民警跟班实训,通过实战中的工作任务布置、实施、控制和点评,增加新警运用已习得知识和技能的机会,使其将习得的刑侦知识、技能得到不断的巩固、完善和提高,从而实现知识向能力的最大程度转化,完成对刑侦业务岗位的适应,并投身到实际工作中去。

1.推行三项规定动作,固化带教环节。为确保带教工作的持续性、连贯性和针对性,总队细化了带教目标,按照“每天、每周、每月”分别布置了各有侧重的不同任务。主要内容包括:每天完成一项工作任务。新警每天要在带教民警的指导和带领下完成一项工作任务,例如开具单位介绍信、开具法律文书、学会笔录制作格式、公安业务系统的应用等,如果某项任务比较复杂,可进行细化分解,逐一学习。每周开展一次案例点评。带教民警每周要向新警介绍一个实战案例,通过对案例的细节、特点、做法、得失的讲解和点评,增强新警对刑事执法工作的感性认识,拓宽汲取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的渠道。每月进行一次谈心活动。通过谈心,带教民警要全面掌握新警的思想状况、家庭情况、生活状态和学习需求,及时给予回应和正确指引,帮助和支持新警解决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建立互信、融洽的师徒关系,提高带教工作的实效。

2.坚持随案带教,注重学以致用。目前通过实战中的工作任务布置、实施、控制和点评,新警已逐渐适应了岗位实战的节奏和要求。在师傅的鼓励和放手下,他们已能熟练运用已习得的知识、技能,且对独立完成工作任务充满信心。“小荷才露尖尖角,已炼斩妖双刃剑”是总队新警的真实写照。

3.开设讲台进行培训,拓宽知识层面。近年来,总队政治处有效结合先期成功经验,先后多次组织青年岗位能手活动,加强与教训部门的沟通和联系,组织青年积极参与上海市公安局的微课程大赛。同时组织青年业务骨干开展季度讲评活动,一些部门的青年民警根据相应的安排,也分别开展了电讯诈骗侦查、追逃技战法提炼和总结、扒窃拎包现场比武、禁吸管控宣讲等活动,有力促进了条线青年民警侦查工作水平的提升。

4.推进实战练兵,主动参与一线侦查。各级党团组织通过搭建各类平台,鼓励青年民警多挑重担,为促进青年民警尽快成长成才提供有效途径。多名团员青年长期奔波在打击一线,有的还创造了连续出差两个多月的工作记录。某支队打击电讯诈骗犯罪的青年突击队多名队员根据工作需要,轮流常驻广西,确保了一大批网络诈骗犯罪案件得以侦破,突击队在创建过程中,以第一名的成绩顺利获评上海市标杆青年突击队称号。某支队两名“85后”探长连续三年均带领探组取得了命案破案率100%的优秀战绩。

四、保障举措

美国心理学家赫茨伯格于1959年提出的双因素理论(又称激励保健理论)认为,引起人工作动机的因素主要有两个:一是激励因素,二是保健因素,只有激励因素才能够给人带来满意感,而保健因素只能消除人们的不满,但不会带来满意感。

为全力推进总队的青年民警培养工作,总队坚持边摸索、边整改、边完善的工作思路,一方面狠抓既定措施的细节把控和环节控制,确保各项措施落地、见成效,使青年民警紧跟节奏不掉队、踏准节拍强基础;另一方面深抓各类保障措施的全程配套,在政策支撑、关爱举措、平台搭建等方面精研细化,组织落实一系列扎实、可操作的常规动作和创新方法,持续带领青年民警快速融入团队,确保“一年学着干、两年跟着干、三年能单干”。其主要措施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狠抓环节保障,明确责任分工,对民警带教实行双考核

为确保带教工作落实到位,总队除考核新警外,突出《新警带教工作日志》的作用,还专门制定了带教民警的考核办法。

一是工作层层把关。各带教部门主要领导要亲自指挥、积极关心、检查监督本部门的新警带教工作,每周在《新警带教工作日志》上进行点评,并在带教工作的阶段转换时,根据带教工作实际开展情况给出评语和意见,记录在《刑侦总队新警带教工作考察登记表》后提交总队政治处审批。总队政治处在带教工作的阶段转换时,结合带教部门意见给出评语和意见,记录在《刑侦总队新警带教工作考察登记表》后提交总队党委主要领导审批,并进行汇总。同时要对在带教工作中涌现的先进事迹、先进个人、先进集体进行宣传,优秀和成功的方法予以推广;对带教工作中出现违法、违纪或重大责任事故的,予以追究。

二是深抓双重互动。总队要求带教民警应切实关心新警日常工作、学习和生活。在加强对所带新警全方位了解的基础上,因材施教,制定并实施具有针对性的带教计划。同时要每天在《新警带教工作日志》上记录好工作评语,并在带教工作的阶段转换时,将带教心得和对所带新警的评语记录在《刑侦总队带教工作考察登记表》上。新警每天在《新警带教工作日志》上做好学习工作记录,并在带教工作的阶段转换时,将学习心得记录在《刑侦总队新警带教工作考察登记表》上,最终作为带教考核的评审依据。

(二)狠抓过程保障,注重细节管理,实施人本带教

一是严格要求,给予适当的工作压力。“人不激不奋”,为确保新警能尽快适应刑侦一线岗位“节奏快、任务重、要求高”的工作强度,带教民警采用“定期、定量、定标”的方式布置跟班任务或带教作业。

二是严格管理,注重责任心的培养。“细节决定成败”,刑侦民警的些许粗心或半点马虎,极有可能会错失破案时机。因此,总队要求带教工作要从“点滴入手、从细节入手”,在实战和日常管理中,以增强责任心为核心,加强组织性、纪律性教育,培养新警“脚踏实地、细致严谨”的工作作风。

三是育用联建,确保新警培养全程化。结合上海公安高等专科学校第二专科刑侦班的开设,总队与学校专门建立健全“队校联训”会商制度,每季度召开联席会议,重点对“如何整合总队、学校、分局三方力量,强化教材编写、课程开发、新警培养”等问题进行研讨,助力青年民警培养工作不断踏上新台阶。总队每年度均召开新警带教工作会议,邀请总队分管政工领导、上海市公安局政治部教育训练处领导、用人单位专门就新一轮民警的带教工作进行共同研究和讨论,总结工作经验,分析和梳理工作不足,及时改进相关举措。总队分管领导作为此项工作的总队牵头人,还充分利用下基层调研、慰问的时机,不断了解新警带教的实施情况,逐步营造“政工业务部门共管、部门领导分工负责、带教民警具体落实”的良好氛围。

(三)狠抓人事保障,坚持跟踪培养,积极开展轮岗锻炼工作

根据市局《关于2015-2019年优秀年轻干部培养选拔工作的实施意见》,为进一步加强青年民警的实践锻炼,培养一批有发展潜力的后备干部,为总队增强干部队伍活力提供充足的干部储备,并形成老中青的梯次配备,总队从2015年开始选拔了一批1980年以后出生、参加公安工作三年以上,有上进心、具有发展潜力的青年民警(科级后备干部),有计划地组织他们进行挂职、轮岗锻炼,注重在实战中把综合素质好、有培养潜力的好苗子选出来。工作中,总队政治处拟定挂职岗位为业务支队探长、刑技中心业务主管,轮岗岗位为指挥处、政治处。挂职探长一般在各部门之间交叉进行,挂职锻炼期间,不承担原所在部门的工作任务,不转移人事关系、供给关系,经济待遇不变,挂职锻炼期满后回原部门工作。挂职时间原则上为一年。相关接受部门对挂职锻炼民警的工作实绩情况进行全面考核,做出书面鉴定。政治处负责对挂职锻炼民警的德、能、勤、绩、廉进行跟踪考察。

(四)狠抓生活保障,围绕青年民警所需,建立融洽的带教关系

“归属感是发挥主动性的关键,团队是归属感的主要来源。”总队以帮助新警克服语言、工作、生活等方面困难入手,辅以工作中的实践鼓励、实战中的成效表扬,加上带教民警的放手信任,使新警很快融入了工作团队。

1.选树标杆,提升团员青年荣誉感。总队近年来始终把“一个典型就是一面旗帜”作为激发团员青年认同职业身份、激发从警热情、主动融入团队的重要理念,着重把宣传现有典型、培养未来典型、挖掘潜力典型作为重要抓手。总队团工委根据市局团委部署,把全国二级英模温思博作为第三届上海市公安局十大青年的重点候选人着重宣传和推送,并成功当选。对于总队生物物证室青年突击队、青年文明号法医室表现突出的优秀青年,会同宣传部门进行了重点宣传,组织优秀青年与两名参加过国际维和工作的同志进行现场连线等活动,切实让青年民警感受榜样的力量,更加激发从事刑侦工作、融入刑警803这个大团队的荣誉感、自豪感。

2.打造团队,提升团员青年的归属感。立足总队实战性较为明显的特点,团工委着重把打造青年团队作为培养精英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参与三级青年文明号单位的共有3个,参与青年突击队创建单位的共有2个。尤其是在上海市青年突击队创建过程中,总队连续4年参与标杆青年突击队评选,除2014年获得小组第二外,其余3次均成功当选。

3.抓内涵,赋予传统阵地新的意义。总队及时总结和汲取世博会、亚信峰会、花滑世锦赛等重大安保工作中的成功经验,制定并实施富有刑侦特色、战时特点的团建工作新举措。例如,2015年警犬队根据公安部要求,先后2批次整建制投入到北京抗战胜利70周年阅兵仪式安保、福州全国第一届青运会安保。针对警犬队团支部的特殊情况,团工委及时把战时团支部这一传统措施进一步拓展,开展了一线传真、典型事例宣传等活动,为前线青年民警提振士气、凝聚警心。

4.拓外延,有效丰富青年活动载体。总队针对团员青年的所思、所想,依托总队20余个民警自治兴趣小组,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进一步活跃了警营氛围。例如,充分利用外单位资源,如曲阳团建共同体,组队参加了虹口曲阳社区“爱健康、促和谐”趣味体育运动会,以丰富青年民警的生活。

五、结束语

通过近年来的探索和实践,总队的青年民警培养工作在已有良好基础上取得了新的成效。随着当前社会环境尤其是互联网+、自媒体时代的深刻变化和影响,青年民警的培养工作必将面临新的问题和挑战。因此,在今后的工作中,需要做好以下两点:

一是瞄准战时特点,把改进创新作为青年民警培养工作的源泉。“刑侦工作永远在战时”始终是刑侦部门与其它警种相比长期保持的特质。如何让青年民警认清职责身份、培养战时理念,还需要各级政工部门和全体政工干部群策群力,创新工作理念、工作机制、工作方法,以达到青年民警认同刑侦工作、扎实岗位工作、自觉奉献牺牲的培养目的。

二是强化时代敏感性,把提高针对性作为青年民警培养的方向。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特点,尤其是针对最善于接受新事物的青年民警来说,如何保持坚定的从警理念,做到在大是大非面前不动摇是当前自媒体时代的难点。这就需要总队各级政工干部务必保持长期的警惕性,必须立足青年民警岗位特点和工作实际,走进他们、贴近他们,有选择、有针对性地、以青年民警能够接受的方式开展培养工作,凝聚警心,保持队伍持续的战斗力。

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of Building the Platform for Young Criminal Investigators——Take for Example the Criminal Investigation Department of Shanghai Municipal Public Security Bureau

Wang Guang
(Criminal Investigation Department of Shanghai Municipal Public Security Bureau, Shanghai 200083, China)

Young criminal investigators are not only the future of criminal investigation but also the main force in solving cases and combating criminals. In recent years, the Criminal Investigation Department of Shanghai Municipal Public Security Bureau resolves around “their participation in actual combat, encouraging them for actual combat and providing services to actual combat”, orients them to “five-W questions”, takes four stages as a cultivation means, explores and applies “a four+three”cultivation mode, attaches importance to initial ushering. Emphasizes management process, regards ideological education as a leading, service, coordinative or cohesive function, strengthens young police offi cers’ both professional sense of honor and sense of team belonging in order to stimulate them to grow professionally and ideologically and ensur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criminal investigative work in the city.

Criminal Investigation; Young Policeman; Team Building

D631.19

B

1008-5750(2017)03-0005-(10)

10.13643/j.cnki.issn1008-5750.2017.03.001

2017-02-20 责任编辑:陈 汇

王广(1978— ),男,上海市公安局刑事侦查总队团委书记。

猜你喜欢

总队民警工作
2022年武警部队刊稿情况统计
2021年《武警医学》刊稿情况统计
2020年《武警医学》刊稿情况统计
民警轩哥说案
民警轩哥说案
民警轩哥说案
民警轩哥说案
2019年《武警医学》刊稿(含照片)情况统计
不工作,爽飞了?
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