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山鬼》显现的楚地祭祀文化

2017-04-13林雪儿

速读·中旬 2017年2期
关键词:祭祀屈原

林雪儿

摘要:《山鬼》是屈原根据民间祭祀乐歌整理编作的祭歌《九歌》中的第九篇,讲述了山中女神等待人间情人的到来,最终以失望告终的悲伤故事。作为一首祭歌,《山鬼》以女神的口吻向人间男子表白情谊、以人神相恋的模式进行祭祀,从人神关系上显现出楚地祭祀文化的独特之处。

关键词:《山鬼》;屈原;祭祀;巫

《山鬼》是以人神相恋为模式的索祭之歌。索祭也称配祭,《九歌》是一套完整的祭祀礼乐,其形式按照祭祀仪式原型,首先以庄严肃穆的《东皇太一》词迎神,颂唱至高无上的天神东皇太一。再依次主祭其它天神,即《云中君》《大司命》《少司命》《东君》;地祗,即《湘君》《湘夫人》《河伯》《山鬼》;人鬼,即《国殇》。在仪式结束时奏送神曲《礼魂》。朱熹《楚辞辩证》中提到“楚俗祠祭之歌,今不可得而闻矣。然计其间,或以阴巫下阳神,以阳主接阴鬼,则其辞之亵慢淫荒,当有不可道者”,按《说文解字》:“巫,祝也,女能事无形以舞降神者也”,即索祭一般使用女巫媚神,取晚神灵,寄望神灵保佑、减少灾祸、风调雨顺。但楚人的索祭采取的是“以阴巫下阳神,以阳主接阴鬼”的巫与神模拟恋爱的模式。《山鬼》中对山鬼的描写“既含涕兮又宜笑,子慕予兮善窈窕”、“采三秀兮于山间,石磊磊兮葛蔓蔓。怨公子兮怅忘归,君思我兮不得闲”等生动形象地描写了山神对公子的深切恋慕之情,祭祀活动应由一位女巫扮作山鬼颂唱祭词。

祭祀在古代是经常举行的庄重活动,特别是在楚地,楚国的祭祀是庄严与华丽、自由并重的。《汉书·地理志》载:“楚有江汉川泽山林之饶,江南地广,或火耕水耨,民食鱼稻,以渔猎山伐为业。果蓏赢蛤,故窳媮生而亡积聚。饮食还给,不忧冻饿,亦亡千金之家。信巫鬼,重淫祀”,即楚国文化是巫鬼文化。在中原人看来,楚地落后愚昧,他们的祭祀是“淫祀”。中原也重祭祀,但其祭祀是庄重规整的,祭词也朴实板正,不像楚地大胆地用极尽华丽铺陈的祭词描写神与神、神与人的恋歌。但从另一方面看,这何尝不是楚人不受礼仪规制、奔放热情、自由无拘的表现?回看屈原所处的战国后期,七雄对峙,趋于统一,秦楚争霸中楚国已显露败势。但不同于媚秦的楚国上层贵族,像屈原一样的爱国清流和广大楚国人民的抗秦情绪皆十分高昂,他们便更加不可能趋慕中原那一套庄重规整的祭祀仪式。举例,“按现已发掘的包山与望山楚墓的材料,楚国贵族所祭‘人鬼本不包括《国殇》中的阵亡将士,只是一些男性先祖,如老僮、祝融等。而屈原却撇开这些男性先祖,出现了《国殇》”,阵亡将士是屈原通过艺术想象将抗秦意识融于作品的对象载体。而作为《国殇》前一篇的《山鬼》,描写女神对人间男子的痴情而不得既是楚国热情奔放、自由不羁的本土文化的体现,也是一种打破中原正统祭祀文化桎梏的反叛意识的表现。

《山鬼》显现出楚人的自然崇拜。自然崇拜,就是对自然神的崇拜,它包括了天体、自然力和自然物三个方面,如日月星辰,山川石木,鸟兽鱼虫,风雨雷电等。《山鬼》是对山神的崇拜,这是人类依赖于自然的一种表现。山鬼穿戴的是“薜荔”、“女萝”、“石兰”和“杜衡”这样的天然植物,乘坐的是“赤豹”,身边跟着“文狸”,所拉的用“辛夷”木做的“车”,居住在终不见天的“幽篁”,喝的是未经火煮的“石泉”,靠天然的“松柏”之“荫”来防晒……她的衣食住行无不带有强烈的神性和自然野性色彩,又与山鬼的身份地位相适应。自然植物蕴含着特定的巫祭文化,这与楚人的自然崇拜是相互联系的。自然植物依靠巫而“神”化,巫之所以神通广大,主要是依靠手中掌握的两种武器:一个是祝辞咒语,用作心灵安慰和心理治疗;一个是植物药物,用作迎神驱邪治病疗伤。在举行巫术仪式的整个过程中,无一不仰仗于草木之功能。兰、蕙、芷、芝,既用来治病,又用来祭祀,使得楚人认为植物有神奇的力量,把植物认为是“圣洁”的。《九歌》之后,香花香草之类的植物的引申义和比喻义多种多样,多喻美好品德、贤才之士、贵族子弟,是受到了楚地巫文化中的植物文化的启发。

《山鬼》出现神的“人”化,虽然人类祭祀神灵,但有别于“神灵不可侵犯”的观念,《山鬼》中的山中女神已经爱上人类,并且以山鬼的口吻诉说对人类男子的爱意和求之不得。《山鬼》按照“山鬼”出场赴约、等待相会和久候不至而陷入失望痛苦这+层次展开,这完全是一个人间少女从热恋到失恋全过程的逼真描写。山中女神仿佛普通人间女子,她们一样活泼、率真、痴情甚至悲叹年华老去。这也看出屈原所处时期楚地文化中“人”的地位提高,物质生活较为富裕,由对神灵的盲目、无底限的崇拜转向保持人格的恋慕式崇拜。

《山鬼》的结局是悲剧性的,“风飒飒兮木萧萧,思公子兮徒离忧”,山鬼并没有等到她的公子,悲怨不已,就像一个多情女子,追求爱晴而不得,从而这一恋情又成为苦恋。从希望到失望,从无限幸福的憧憬到落入痛苦的深渊。人神相恋的求而不得反映出人神交接的艰难。全诗以“雷填填兮雨冥冥”这样的句子结尾,更是带着一种轰轰烈烈的万劫不复的气势,就巫祭活动而言,仿佛天地都感受到山鬼的悲情。山鬼的爱情悲剧是注定的,因为任何巫术祭祀的目的,都在于人神之间的沟通,通过人神交接,使冥冥中的神灵感染到欢悦、感激、怜悯等情绪,从而答应人类的恳求。楚人祭祀的神灵在今人看来就是自然规律,自然规律是难以掌控的,因此,无论楚人如何祭祀通神,只能感受到神灵的虚无缥缈而不能与之对接。这种求而不得的痛苦与生活中的追慕恋人很相似,把神灵化为恋人能使整篇祭歌情感更浓烈动人。《山鬼》中山中女神从“既含涕兮又宜笑,子慕予兮善窈窕”到“留灵修兮儋忘归,岁既晏兮孰华予”再到“风飒飒兮木萧萧,思公子兮徒离忧”,从高兴期盼到忧叹年华老去再到等不到情人的悲伤,山中女神由原本的美丽、清新、活泼,到被爱情创伤的焦虑和哀怨充满了悲剧色彩,“悲剧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山鬼前后剧烈的形象和心理反差给人形成了强大的冲击力。人神相恋本不可为,但山鬼仍要固执追寻。这种人神交接的艰难,以及苦苦追求的悲剧色彩正是《山鬼》非凡的艺术魅力所在。

《山鬼》作为一首描写山中女神向人间男子表示爱慕与思念的祭祀之歌,反映了楚地诡秘的祭祀文化——既崇拜自然,又注重人的感情。人神相恋的悲剧其实是人神交接的不可能的表现。同时,楚地的祭祀文化是一種与中原抗衡的祭祀文化,楚地的祭祀之歌以华丽浪漫的语言展现出其文化的独特魅力。

猜你喜欢

祭祀屈原
区别
屈原之死
试论《蛙》中的民间文化
浅析《九歌》祭祀与戏曲之关系
屈原送米
辰河高腔传承谱系与科仪
清入关前后谒陵礼仪的演变
两晋郊祀礼试探
屈原的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