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

2017-04-13丁永萍

速读·中旬 2017年2期
关键词:陶冶情操基础

丁永萍

x

摘要: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因此,语文教学除了承担培养学生掌握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以外,还承担着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陶冶情操,健全人格这个基本任务。而要达到这个任务必须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作为语文教师,必须去引领学生去舒心阅读,促进课内外阅读的有效性,让学生从中充分体验,入情感悟。

关键词:阅读;基础;陶冶;情操;提高;取长补短

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因此,语文教学除了承担培养学生掌握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以外,还承担着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陶冶情操,健全人格这个基本任务。而要达到这个任务必须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作为语文教师,必须去引领学生去舒心阅读,促进课内外阅读的有效性,让学生从中充分体验,人情感悟。只有这样,学生的语文素养才会得到不断的提高,才能有效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语文教学除了承担培养学生掌握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以外,还承担着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健全人格这个基本任务。而要达到这个任务,我认为必须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通过读书,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夯实学生的人生目标。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为养成阅读习惯,非多读不可;同时为充实自己的生活,也非多读不可。”因此,作为语文教师,必须去引领学生去舒心阅读,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一、让兴趣带着孩子们去阅读

不少学生因为习惯差,玩心重,自我约束的能力差,不能良好地去读书。有时候,即使在老师或家长的监督下不得不坐下来手捧书报杂志,但也是“眼在书本心在玩”,这样是很难谈得上有阅读效果的。前人曾说过:“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因此,让小学生们能怀着浓厚的兴趣,把课外阅读当成一种渴求性的自我行为,不断地获得相关认识自己的知识,不断提高他们的欣赏能力、审美能力、作文及语文能力,增长各种知识,激发和培养他们的课外阅读兴趣是非常重要的。怎样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呢?可试用以下的方法:

1.言传不如身教

老师的知识广博与孤陋寡闻都直接感染学生。老师要多读一些内容充实、有意义的书,以身作则,而且在课堂上能恰到好处地博古论今,要经常讲述自己阅读作品后的收获和体会,激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使之产生强烈的阅读欲望,使自己成为学生们效法的对象,从而带动学生主动地进行课外阅读。同时,有目的的收集一些关于读书的名言,进行理解、欣赏;讲述一些古今名人读书成才的故事,并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想法,从而激发学生对读书人的崇拜,对书的渴望。这样学生就会在课余时间主动的进行广泛的阅读尝试,并在课余时间善于与他人交谈读书心得,从而在班中形成良好的读书行为。我在教学中经常会把自己看过的好的文章片段拿给学生看,有时候会绘声绘色地读给学生,既有效地教育了他们,也是他们产生共鸣,给他们起到引领的作用。

2.给学生阅读的环境,鼓励他们读书

不定时举办读书报告会、故事会或朗诵会,让学生介绍自己读书的经验、体会和收获,讲述所看书籍中的动人故事或朗诵所看书籍中的精彩篇章,以便互相启发互相带动。在做这个活动的时候,不需要定时,只要有时间,大家有兴趣,一拍板就行。不必要强调结果,不必要强调学生讲的有多好,给学生一个宽松愉悦的环境,畅所欲言,能说就好。不需要批评,只要有鼓励表扬就行。相信久而久之,绝大多数的学生会亲自己的老师,也爱读书。

3.鼓励学生多写,以写促读

虽然说不动笔墨不读书,但是好些书都是借书,却是不适于批点圈划的。而且学生现在负担很重,作业很多,我们不能强求他们对读过的书思考的多深,只需要粗略理解就行。当然在书中圈圈点点,写写自己的读书体会,也是一种好的阅读方法。知识世界、文学世界浩如烟海,我认为只有让学生钻进去才是最好的。让他们大量地读,用心的读。再慢慢地引导他们写写读书心得,就让学生用两三句话写写对这篇文章或是这本书的感受就行了。如果学生更有兴趣,能写的更多,那是更好,只是不要让学生觉得写读后感是一种负担,而是乐于“用笔写我心”就行了。对于学生摘抄所看书籍中的好词好句好段或所写的读书笔记,及时的表扬。可定期进行展览评比,以便互相学习,互相促进。一定可以促进学生热爱读书的兴趣。

二、教给学生一些阅读的方法

阅读认知理论认为,阅读不是一个被动机械的吸收课本里的信息的过程,而是积极主动地从课文里吸收各类信息的过程。教师要引领学生走进生活,走进大自然,走进信息世界,让童心、童言、童趣会给课堂,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教給学生默读的方法,以提高阅读的速度。教给学生快速阅读法,有选择的阅读有关书报的有关篇章或者有关部分,以便学以致用。

教师应该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发表自己言论的自由氛围,让学生能够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教师和学生应该在平等的基础上,交流各自的理解,甚至可以展开讨论,应该允许学生保留自己的想法,使他们的个性插在上理想的翅膀。这样,阅读中因为有了自主,才显得生机盎然,每个学生也都会活跃地参与到学习中来。学生的潜能会得到充分发挥,个性也会得到充分张扬,才能真正实现自我发现和发展,语文课堂就会成为学生个性化阅读的乐园,这时的学生是放松的,也是最真实的。

三、进行有效课外阅读

1.通过个性阅读,培养创新能力

培根说过,“凡有所读,皆成性格”。学生对文章的鉴赏感悟,都具有较强的个陛化特点。在读书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是我们进行素质教育的宗旨所在。因此,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时要鼓励学生提出不同的见解,学生的看法才能得到真切的表达,感悟才能得到真切的提高,思维才能得到真正的发散。

2.为学生创造课外阅读的条件,让他们在自由的空间进行课外阅读

给学生介绍一下当地的图书馆和书店,使学生知道可以到哪些地方去阅读,给他们创造好的阅读条件。另外还要留给学生阅读时间,平时少布置一些不必要的作业,减少题海战术,使课外阅读成为可能。

总而言之,阅读是学生以及所有人提升自身素质,提高能力的最佳方式。促进课内外阅读的有效性,是阅读教学的重要途径之一,应让学生从中充分体验,人情感悟。只有这样,学生的语文素养才会得到不断的提高。

猜你喜欢

陶冶情操基础
夯实基础,举一反三
夯实基础,举一反三
不再孤独:爱是我们的舞场我们的朝堂
最憨厚笔记 夯实基础就是要一步一个脚印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拨乱反正 夯实基础
发扬艺术之光,让美术涤荡灵魂
小学语文陶冶性教学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