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材料新鲜

2017-04-13徐晓玲

作文周刊·高二版 2016年39期
关键词:朱棣示例孔子

徐晓玲

考场上议论文要想拿高分,选材是关键的一步。挑选材料时,不能“拣到篮里就是菜”,要注重新颖而别致。为什么要“材料新颖”?因为只有新颖的材料才能增强文章的说服力与吸引力,提升文章的价值。高考作文要求“材料新颖”,能够更好地考查考生是否具有广阔的眼光、敏锐的思维、与时俱进的时代意识和深厚的文化积累。

【技法梳理】

一、新生事物为我用

有的材料虽然有独特的吸引力,但因其新而未必众所周知;而有些新材料虽广为人知,但人们未必对其中的某些观点有深入了解,因此新材料有很高的论证价值。高考作文如能将“新生事物为我用”,一定会增强文章的魅力。请看下文中材料的运用:

材料示例1

李健曾在《向往》中深情地吟唱“当春风掠过山岗,依然能感觉寒冷,却无法阻挡对温暖的向往”。而今天的我们,春风不再掠过山岗,虽然不再寒冷,但也失去了对温暖的向往。阳光不再是我们获取温暖与希望的唯一途径,我们有电灯,我们还有各种取暖设备。我们不再期待清晨时分从朝霞中透出的第一缕晨光,在暮色苍茫中也不再依依惜别那海天一线处的最后一点微光。文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让我们对自然不再有神秘感,地理告诉我们阴晴雨雪只是大气的运动与反应,生物告诉我们飞鸟走兽大多属于哺乳类动物,物理告诉我们太阳只是宇宙中非常普通的一颗恒星。人类已经长大了,不再是那个碰到什么都要问个“为什么”的无知孩童,我们用科学的标准把自然条分缕析,我们开始变得越来越理性。固然,理性并不是错,但是,我们却失去了面对大千世界时的那一份最初的冲动,那一份弥足珍贵的感性。须知,科学固然需要理性,但是,感知自然的美,感性依然不能缺席,因为,人心本是敏感而柔软的。

——2015广东高考优秀作文《近的是自然,远的是人心》

李健在2015年參加了湖南卫视的《我是歌手》,这位“歌唱诗人”一下子进入公众的视野,成为人们关注的对象。这位考生在2015年高考中把李健写入文章,娓娓道来他演唱曲目中的歌词,这的确是则新鲜的材料,非常吸引读者的眼球。

二、运用材料“为人先”

有些材料,从它诞生的时代看,未必属于新材料,但是由于人们知之不多或用之不多,因而也具有相当的吸引力。请看下文中材料的运用:

材料示例2

行走蹊径之上,不从旧不循古,当成个人功业。明初建文,不谙国是,腐儒当道,令得父子相疑,兄弟相害,朝纲紊乱,人人自危。燕王朱棣毅然起兵靖难,以清君侧,可怎奈兵力悬殊亦是不在正统之位,眼看欲败。千钧之际,燕王另辟蹊径,弃一切所获之城,兵回北平,建文之军见之大喜,即刻分兵占之。本由兵力欠多而退,而官军不明就里,骄狂放纵,此分兵占城之举即中燕王下怀——无兵力之忧,燕王不日攻陷金陵即位成祖,于是永乐盛世成就明初繁荣。兵法,诡道也,也正是此等另辟蹊径的创新之举往往成就不世名将,缔造辉煌功业。

——2015辽宁高考优秀作文《蹊径之上》

此段材料运用燕王朱棣的材料,而且运用的是燕王朱棣“不从旧不循古”的材料,真的是一则“又老又新”的材料。说它老,是因为燕王朱棣的材料距今几百年;说它新,是因为作者用的是“人们知之不多或用之不多”的材料。所以,这则“新”材料会反映出作者课外涉猎颇多,定会获得阅卷老师的好评。

三、旧酒也要装新瓶

如果在高考写作中一时找不到新材料用作论据,或感到有些老材料此时有独特的使用价值,也可以适当采用老材料。“运用之妙,存乎一心”,要善于强调老材料中为我所用的那一个侧面,使老材料焕发新机。请看下文中材料的运用:

材料示例3

智慧也是一种“欲望”,是一种把他人接纳到自我中的欲望。这便是入世的智慧。孔子一生风餐露宿,周游列国,只为传播“仁”,恢复礼制,乃至被农夫嘲笑“其愚不可及也”。孔子愚吗?他确实有点愚,愚就愚在“邦有道,如矢;邦无道,如矢”,永远像箭一样,一往无前;愚就愚在明知会失败,却尽力一搏。“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孔子以他的失败,以他的智慧,丰富了人类精神,启示着我们民族的心灵远游。

——2015江苏高考优秀作文《大智若愚》

孔子本是被我们尊崇的对象,作者却在作文中道出“孔子确实有点愚”,列举孔子的“失败”与执着,的确是“旧酒装了新瓶”。当然,作者最终层层剥笋,告诉我们:孔子的这种“愚”正是一种智慧,一种积极的智慧,一种直面人生、百折不弃的智慧,这是非常宝贵的。

猜你喜欢

朱棣示例孔子
朱棣“魂牵”建文帝
孔子的一生
孔子的一生
10秒记忆
飞吧,云宝
『影帝』朱棣
朱棣压顶,解缙“三字拨千斤”
《中考“仿写”题解题技法指津》参考答案
史上最有骨气文人
如果孔子也能发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