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集福字”集的是什么?

2017-04-13蔡中元

大众健康 2017年3期
关键词:大红包五福概率

蔡中元

春节之前,每天都可以在朋友圈和微信群里看到各种求福的消息。某宝集五福的活动俨然成为过年期间的热门话题。当然大家心里其实都有底,绝大多数人最后肯定分不到多少钱,为什么大家仍然乐此不彼地参加活动呢?

其实大家并非真的只是为了抢到大红包,就像过年会放鞭炮烟火,贴春联一样,只是现在信息时代,网络这么发达,我们有了更多的过年的方式,在没有集五福的活动之前,我们不也在微信群里抢红包抢得不亦乐乎,哪怕只是抢到几毛钱,也像是捡到几百块一样开心,更何况集五福这个活动上升到全民抢红包的高度,集五福让过年变得更加热闹,让大家有了共同的话题和交流,试想,除了集五福之外你和那些点头之交的朋友和陌生的亲戚还能有多少话可以谈呢?相信没有人会指望着通过集五福来改善生活,大家抢这个红包主要是因为快过年了,只是图个吉利而已,就像平时婚丧喜庆都会包红白包一样,抢红包更像是一种社交行为而非经济行为。朋友圈也一度流传这样一段调侃的话“凡是参与过集齐五福游戏的人,以后填工作经历时就可以写,曾参与过世界500强公司的2亿项目的融资,并成功获得年度分红。”想想也是蛮有趣的。

但冷静下来分析,我们不禁会好奇,过年有这么多活动,为什么唯独集五福的活动如此热门呢?下面我们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看为什么会这样。

从众心理

最显而易见的原因就是众所周知的从众心理在作祟,从众心理指个人受到外界人群行为的影响,而在自己的知觉、判断、认识上表现出符合于公众舆论或多数人的行为方式,而心理学实验表明只有很少的人保持了独立性,没有被从众。

我们更倾向于做与大家一样的事情,这可能是人类进化过程中的一个生存技能,试想,在远古时代,你和大家一起外出打猎,你看到大家都在往回跑,你会怎么做?我想不会是留下来看看有什么惊喜,而是赶紧跟着大家一起跑,现代社会虽然人类已经不会再受到野兽地攻击,但是现代文明社会最多也不过是几百几千年的历史,人类这种从众的生存本能仍旧存在。

也许你足够地聪明,只要稍加仔细计算,大概可以推敲出拿到集五福抢到大红包的概率有多低,但无论一个人有多么聪明都无法很好地适应每一种社会情境,而面对未知情境从众能让我们更高概率地融入社会环境,这已经成为人们更好地适应社会的自然反应,下意识地行为。比如当你到了朋友家里做客,大家都在热议集五福的话题,“你有没有敬业福?”、“我就还差一张友善福了”……然后你掏出怀里早已准备好的笔和本子,开始在上面计算着抢到大红包的概率有多低,并痛斥大众的愚昧和某宝营销手段的低劣,那场面该有多尴尬……

鲜活性效应

因为人类认知资源的有限,在我们并无法获得充足信息和相应时间的前提之下,我们没有办法像一台电脑一样准确地计算和评估各种因素的影响力,而只会倾向于高估更容易获得的或眼前所见的信息的影响力。

心理学家基思·斯坦诺维奇在他的书中提到关于鲜活性的例子,一个比较荒谬的例子是,假如说某人A一个朋友B开车二十公里把A送去机场坐一次750公里的旅行。在分别的时候,朋友B可能會对A说:“一路平安”。但讽刺的是,这位朋友回家的二十公里路上死于车祸的风险,要比A飞行的750公里的风险高出三倍。但是由于鲜活性问题的存在,人们普遍可能会认为飞行更有风险,而朋友B对于A进行的安全祝福有明显的不合理性。

另一个荒谬的例子是,一项调查显示,当一个人驾车十公里去买一张彩票的时候,他在车祸中丧命的几率要比他获得头奖的几率高十六倍。

支付宝号称有两亿奖金的红包,大家看到的是一个两亿元的大红包,相信应该没有人见到过这么大金额的红包,官方告知大家最高可以抢到666元的红包,听上去还蛮丰厚的奖励,这极大地诱惑了大家将集五福的行为付诸行动,反正大家过年闲着也是闲着,更何况也不需要付出什么太高的代价,只要点点手机就可以了。“2亿元的大红包”、“最高可得666元”极具鲜活性,让大家看见五福红包的“高价值”。

事实上早在集五福活动的前期就有人计算过抢到大红包的概率有多少,“支付宝一共2亿元奖金,假设最后一亿人集齐,每个人平均2元钱,最高可以获得666元,每有一人获得666元,就有至少334人获得0.01元,假设0.01元到2元区间的人数呈正态分布,简单算一下获得2元以下红包概率远远大于99.99%”。可问题是大部分人哪有这时间和脑力(认知资源有限)来计算这个准确概率, 在《变革之心》一书中,科恩和科特提出他们观察的结论是,几乎所有成功的变革案例中,改变发生的顺序不是分析→思考→改变,而是看见→感觉→改变。大家只是看见了“2亿元红包”和“最高可得666元”等更容易获得并看见的信息,而被它们所诱惑并推进改变行为。

未完成事件

在集五福的活动中我看到一大堆人都在求敬业福,甚至有人花了几十元买敬业福,不知道他们最后抢到了多大的红包,但他们亏本的几率大过于99.99%。某宝通过类似“饥饿营销”的方式来烘托一种五福十分难以集齐的氛围,让大家感觉要抢到大红包不是那么容易,当需要付出一点努力才能获得的时候,大家反而会觉得这个红包肯定是很有价值的,在某种程度上也变成了一种“炫耀”的资本,至少可以在朋友圈晒晒,引来众多好友的点赞和关注。这就是情境的力量,当你一开始玩起这个集福游戏,你可能就很难冷静地从中抽离,除非完成这个游戏,你才能停下来。

完形心理学家对知觉的研究发现个体倾向于将他的知觉组织成有意义的整体。人们天生倾向于去完成为完成的形式,对于未完成的活动较已完成的互动更不易遗忘,这就是广为人知的蔡戈尼效应。例如,青春期没有告白的暗恋总是让人挂念回味,隔天未完成的工作任务容易让我们辗转反侧难以入眠……。才差一个敬业福的集福活动,就这么放弃了我想也会让你心生不甘,哪怕你在集五福活动的后期已经知道有超过一亿人集齐了五福,你仍然无法放下这即将完成,就差一个敬业福的集福活动,我们总是有去完成“未完成事件”的倾向,不然这件“未完成的事件”就会不停地在你脑中跳出来吸引你的注意力,就像写完一段话而没有句号和没有点掉的短信消息提示会让某些“强迫症患者”难以忍受一样,未集齐的五福在某种程度上,甚至会“打扰”你去做其他更有意义的事情,但你并不自知。

当然大家千万不要因为这篇文章的分析而觉得自己是愚昧无聊或心生怨恨,大多数人都是这样,人性如此罢了,过年凑个热闹,享受分享的喜悦而已,参与也好,不参与也罢,只要享受过程就好了,实际上并无碍于我们工作生活,也算是一段多年之后大家共同的过年记忆。

猜你喜欢

大红包五福概率
概率与统计(1)
概率与统计(2)
最后一个顾客
曹静安
概率与统计解答题集锦
“五福临门”是哪五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