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潭坑水库砌石拱坝除险加固设计
2017-04-13
(温州市水利电力勘测设计院,浙江 温州 325000)
龙潭坑水库砌石拱坝除险加固设计
罗兆鹏,袁 慧
(温州市水利电力勘测设计院,浙江 温州 325000)
洞头县龙潭坑水库为双曲砌石拱坝, 2013年认定为三类坝,存在的主要问题为大坝拉应力超过规范标准,坝体多处出现裂缝,渗漏较大。加固设计采用在迎水面坝基以上17.50 m范围内增设0.50 ~ 2.00 m厚混凝土防渗面板;对坝体裂缝进行灌浆,堵塞渗流通道和缝隙,加固补强坝体和提高防渗性能。除险加固后,消除了大坝多年的隐患,确保了水库的安全运行。
砌石拱坝;加固设计;防渗面板;灌浆设计
1 工程概况
龙潭坑水库位于洞头县北岙街道,水库集雨面积1.00 km2,总库容48.00万m3,属小(2)型水库。大坝为砌石双曲拱坝,由非溢流坝段和溢流坝段组成,坝顶高程76.50 m,最大坝高27.50 m,坝顶长度142.20 m,坝顶宽2.00 m,坝底宽7.00 m;溢流堰顶高程75.00 m,堰顶净宽14.00 m。正常蓄水位75.00 m,设计(P = 0.33%)洪水位75.73 m,校核(P = 0.50%)洪水位75.90 m,最大下泄流量23.70 m3/s。水库主要功能为供水,并兼顾防洪。
2013年水库认定为三类坝,即病险水库,存在的主要问题为:大坝拉应力超过规范标准,坝体多处出现裂缝,渗漏较大,无法正常运行,需要进行除险加固。除险加固的主要内容有:①在迎水面增设混凝土防渗面板,加厚坝体,改善坝体应力条件;②对坝体裂缝进行防渗处理,减少坝体渗漏。
2 加固设计方案
2.1 防渗面板方案比选
根据安全认定成果,坝体最大拉应力1.85 MPa,不满足规范要求,拟采取加厚坝体的加固方案以改善坝体应力。以规范应力控制标准进行试算[1],分别拟定上游面坝底加厚1.50,2.00,2.50,3.00 m,顶部均加厚0.50 m,拱冠梁上游面按三次方曲线渐变,计算坝体最大拉应力。坝基加固厚度应力试算见表1。
表1 坝基加固厚度应力试算表
试算成果显示,坝基加厚厚度在2.00 m以内时,随着厚度的增加,最大拉应力逐渐减小;当加厚超过2.00 m时,随着厚度的增加,最大拉应力降低变化不大。如表1所示,坝基加厚1.50 m时,最大拉应力不满足规范要求;加厚2.50 m时,对于坝体最大拉应力的降低影响不大,且加厚方量较大,投资大。最终确定坝加厚2.00 m。
在确定上游面加厚范围时,以规范应力控制标准进行试算,拟定了全坝面、坝基以上20.00 m范围、10.00 m范围加厚3个方案。面板加固范围应力试算见表2。
表2 面板加固范围应力试算表
试算成果显示,随着加固高度的增加,最大拉应力逐渐减小;但当加固高度超过20.00 m时,随着高度的增加,最大拉应力降低变化不明显。现状坝体拉应力主要出现在坝体上游面坝踵部位,上部应力较小,上部加厚对坝体最大拉应力的降低影响不大。如表1所示,坝基以上10.00 m范围进行加厚时,坝体最大拉应力不满足规范要求;全坝面加厚时,加厚的方量较大,越往高处加厚,施工难度越大,所需排架工程量也相应增加,投资越大。因此,坝基以上20.00 m范围加厚时,可以满足要求。在此基础上进行试算和优化,最终选定在迎水面坝基以上17.50 m范围内增设0.50 ~ 2.00 m厚混凝土防渗面板,坝体拱冠梁上游面曲线为y = 0.004 Z3+ 0.002 9 Z2+ 0.001 1 Z + 0.035。其中,Z为坝高(m),y为拱冠梁上游面与坝底凸点的水平距离(m)。
2.2 防渗面板设计
防渗面板采用C20W6F50钢筋混凝土现浇。面板底部与基岩采用φ20@1.50 m锚筋连接,梅花型布置。为利于面板与原坝面结合,在浇筑之前,对砌石缝已开裂但尚未脱落的砂浆予以凿除,原坝面上的风化层及污物、淤泥和其它附着物用高压水进行彻底清除,表面空洞的地方,用砂浆进行填充。同时采用砂浆锚杆连接,直径φ20,间距2.50 m,梅花型布置,锚杆伸入原坝体1.00 m。锚孔采用风钻钻孔,略向下倾斜3° ~ 5°,便于注入砂浆。
为提高面板混凝土的抗裂性能,在混凝土表面设φ8钢筋网,间距200 mm,方格布置,同时在混凝土中掺加适量的聚丙烯纤维,掺量为0.7 ~ 0.9 kg/m3。防渗面板每隔22.0 m设1道后浇带,后浇带宽1.00 m,共设4道。后浇带与先浇混凝土止水采用遇水膨胀止水带,后浇部分采用C25膨胀混凝土。
由于贴面混凝土受到老坝体的约束,易产生约束裂缝。设计采用了3种对策处理:①施工时防渗面板设后浇带;②混凝土防渗面板迎水面布置φ8@200钢筋网,钢筋网与坝体采用锚筋相连;③混凝土中掺加聚丙烯纤维。从而有效地控制面板表面裂缝的开展,提高了混凝土的耐久性、抗渗性、抗裂性和韧性。
2.3 坝体灌浆设计
根据安全认定的结果,大坝施工质量较差,取芯不完整,吃浆不饱满,砌缝宽,坝体内砂浆流失严重,并存在蜂窝现象,砌石之间存在渗漏通道。设计采用在低温季节对坝体水平裂缝进行灌浆,堵塞渗流通道和缝隙,加固补强坝体和提高防渗性能,进一步提高坝体的承载能力和完整性。坝体灌浆共布设2排,分布于上游面和下游面。布孔采用沿缝斜孔(角度40°)交叉布置,孔深3.00 m,穿过水平缝1/3深度处,裂缝密集部位孔深5.00 m,孔距加密布置。灌浆压力为0.3 MPa,分3序施工,采用全孔1次灌浆法,通过灌浆,解决了坝体内部由于不密实而导致的渗漏安全隐患。
2.4 裂缝和渗漏点处理方案
面板以上裂缝及坝后渗漏部位的处理则通过开槽,沿裂缝凿成“V”形槽,宽度约15 cm,深约8 cm,清除槽内松动的混凝土碎屑及粉尘,骑缝钻孔,孔距视裂缝宽度取0.50 ~ 1.00 m,预埋灌浆管往缝内灌注LW水溶性聚氨酯,槽内填充HK - 8505聚氨酯弹性密封胶。大坝加固剖面见图1。
图1 大坝加固剖面图
2.5 加固后应力分析
应力计算采用拱梁分载法,运用拱坝体型优化设计程序“ADAO”进行计算[2],加固后体型参数见表3。
根据规范并结合工程实际情况,坝体结构应力计算考虑6 种工况(见表4), 经过加固后,6种工况下的坝体结构应力均满足规范要求。
表3 加固后大坝体形参数表
表4 坝体结构应力计算工况表
3 加固效果分析
工程于2014年3月开工,2014年12月完工,2015年11月竣工验收。经过2015年汛期考验,工程运行正常,上游面板未发现裂缝,充分肯定了贴面混凝土面板防裂措施是有效的。高水位运行时,坝后无渗漏,原渗漏点均未出现渗漏现象,工程初期运行正常,达到了除险加固的目的,充分发挥了水库应有的功能。工程建成后其社会效益显著,为洞头区人民生活用水提供了保障,对洞头区经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4 结 论
(1)建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浆砌石小型拱坝,由于施工技术薄弱,砌筑质量控制不好,导致坝内不密实,存在渗漏通道,易造成坝体严重漏水,对大坝安全运行带来严重隐患。在除险加固工程实践中,针对这类坝型出现的问题,可采用坝体灌浆结合坝面裂缝化学灌浆处理,充填坝内孔隙,堵塞渗流通道,达到加固补强坝体,提高防渗大坝能力。
(2)对于坝体单薄,坝面不平整,存在拉应力超标的情况。可采用在坝体迎水面增设防渗面板,通过多次试算,确定增设面板的最优厚度和高度,既可解决了坝体应力超标,又节省投资;结合灌浆措施又能补强坝体,进一步提高坝体的承载能力和完整性。该方案工艺简单,而且防渗效果可靠,耐久性长。
[1] 郑建青,朱友聪.白水际水库砌石拱坝的除险加固设计[J].浙江水利科技,2010(增刊):20 - 22.
[2] 李玉起,王明,姜宇.大岭山水库浆砌石拱坝除险加固设计[J].人民珠江,2013(5):37 - 39.
[3]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SL 282 — 2003混凝土拱坝设计规范[S].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3.
[4]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SL 25 — 2006砌石坝设计规范[S].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6.
(责任编辑 姚小槐)
TV698.2+3
B
1008 - 701X(2017)02 - 0057 - 04
10.13641/j.cnki.33 - 1162/tv.2017.02.016
2016-12-25
罗兆鹏(1989 - ),男,助理工程师,大学本科,从事水工结构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