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城市低碳生活
2017-04-13陈家俊胡志洪
陈家俊++胡志洪
摘 要:随着社会和居民生活水平的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身边的环境问题,城市雾霾如今也是各大城市的头等烦恼问题,“低碳生活”已经成为社会的热门词语。城市是人口最密集的地方,随之也是碳排放量最多的地方,城市居住人口应该从自己身边的点点滴滴小事做起,为创建低碳城市,低碳生活贡献自己的力量,养成低碳生活的理念。
关键词:低碳;低碳生活;城市;理念
中图分类号:TU984.1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7)09-0273-01
“低碳生活”,是指生活作息时所消耗的能量要尽量减少,从而减低碳,特别是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从而减少对大气的污染,减缓生态恶化,主要是从节电节气和回收三个环节来改变生活细节。
一、创造低碳城市所面临的困境与难题
中国正处于快速城市化时期,预测到了2020年,我国的城市化率将会达到60%左右,也就是说中国的城市人口将达到8-9亿。
1.能源消耗急速增加。随着城市化率的不断增加,城市已经成为了生产和生活的高度密集区,也就是主要的温室气体排放区和能源消耗区,中国城市的碳排放量已经占所有碳排放量的86%。城市人口数量的急剧增加,导致一些无法避免的生活垃圾和排放也在稳步增长,使得在城市这个空间范围有限的区域内,环境压力越来越大,空气质量也越来越差,进而导致一系列的城市雾霾问题。
2.城市工业排放。城市作为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的核心单元,大型工厂是不可避免的,随之而来的就是工业废气排放,产生的温室气体包括了二氧化碳,二硫化碳氮氧化物等等,这对城市低碳生活的实行造成了沉重的打击。
3.城市居民生活方式与意识有待改善。城市居民基本有着不错的经济收入,生活水平也属于富足,随着而来的问题就是高能耗的生活方式。随着城市人口对更高生活品质的追求,对能源的消耗就是上了一个台阶,制造业的能源消耗也就随之增长。
二、构建城市低碳生活路径探索
1.培养居民低碳生活的意识。可以通过电视,网络,报纸,杂志,广播等传播工具对民众进行教育,使得人们来重视环境与气候问题。当前,大多居民为了生活品质,能够过上方便舒适的生活,造成了过度消费的现象。举例来说,空调在当今社会已经十分普及,有的空调运行10几小时不间断调制的温度也不会不变,这大大的浪费了电力资源。为了倡导低碳生活,尽量选择低油耗,低排量的汽车。低碳生活要求人们减少“一次性消费”,2008年实行的“限塑令”商品零售场所实行塑料袋的有偿使用。这一措施大大减少了居民对塑料袋,减少了因生产这些一次性用品所产生的二氧化碳。能让城市居民养成这一系列的“绿色消费”理念,包括节约能源,减少污染;重复使用;分类回收,循环再生,这对低碳生活是极有帮助的。
2.加大城市绿化建设。在常规情况下,一个城市或者地区,30%-50%的绿化覆盖率才对其生态平衡具有临界幅度的意义,加大城市道路及周邊绿化的覆盖率对二氧化碳的吸收将会有大大的帮助。选择一些有助于吸收二氧化碳的植物然后进行科学的分布种植将会起到关键性的影响。其次,联合国环境署研究表明,如果一个城市屋顶绿化率达到70%以上,那么城市上空二氧化碳含量将下降80%,这将有效的推进城市低碳生活。在城市中,大部分的建筑物都是高楼,屋顶面积占城市建成区面积的1/3以上,对城市屋顶进行绿化建设,不仅见效快,成本低而且绿化效果显著。城市绿化在得到大面积覆盖之后,城市环境也会得到改善,这样一来居民在出行方面也会进一步选择骑车出行,不仅可以在骑车途中一边欣赏这些绿色的植物,还可以锻炼身体。
3.实行低碳能源,开发低碳产品。低碳能源是替代高碳能源的一种能源类型,它指的是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量低或者不排放二氧化碳,主要包括核能与一部分可再生能源。国家需要更好的开发低碳能源的使用,让城市居民大规模的接受,进而降低碳排放。我们都知道目前的汽车大部分都是使用汽油或者柴油,这两者能源的燃烧必然产生了大量的二氧化碳。所以,推行发展新能源汽车是政府需要大力支持的一条道路。企业应该积极开发和提供低碳服务和产品,树立长远发展意识,直觉跟进低碳经济发展行动。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不能只在乎眼前的经济收益,需要更多的引进低碳生产技术,调整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通过一系列的技术改革来满足居民对低碳生活产品的需求,这样一来,那些高碳产品就会逐步退出市场的需求范围。
4.完善城市低碳的配套设施。配套的城市低碳设施是城市居民实践低碳生活方式的基础。政府需要不断地建立和完善城市低碳配套设施,为城市居民践行低碳生活提供设施的保障,这就需要政府加大投资,让居民感受到政府的重视程度。如在人口较多的城市中心地带多设立免费公共自行车站点,让居民使用身份证或市民证就可以骑行。总之,政府需要加大投资,表示出创建低碳生活的决心,让城市居民能够更容易更好的参与进来。
创建城市低碳生活,还有很长的一条路要走。这条路并不简单,这需要城市里每一个人参与进来,包括居民,企业,政府,从大家的心里出发,朝着城市低碳生活这个有意义,伟大的目标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付允,汪云林,李丁.低碳城市的发展路径研究[J].科学对社会的影响,2008(02).
[2]张一鹏.低碳经济与低碳生活[J].中外能源,2009(04).
[3]吴晓江.发展低碳经济 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J].环境保护,20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