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党建中爱国主义教育有效性的实践探索
2017-04-13华荣
华荣
摘 要:爱国主义教育是当代大学生思政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阐述了高校党建中爱国主义的科学内涵,分析了在当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并着重提出了在新形势下加强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有效途徑。
关键词:爱国主义;大学生;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7)09-0199-02
一、爱国主义的科学内涵及实到价值
爱国主义不仅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当代大学生应当具备的基本素质。爱国主义体现了人民群众对祖国的深厚感情,反应了个人对祖国的依存关系,是人们对自己故土家园、种族和文化的归属感、认同感与荣誉感的统一。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动力,是实现个人人生价值的力量源泉。
高校的爱国主义教育不仅是党建基础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校对大学生教育的主旋律质疑,如何促进党建钟爱国主义教育的有效性对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二、高校党建中爱国主义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随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逐渐渗透大学生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支部书记、辅导员等党建工作者和思想政治引领者对爱国主义教育的引导,总体上来看,当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是比较理想的。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经济全球化的冲击
经济全球化使国家之间的联系更为紧密,促进了我国从一个闭关锁国的国家到从经济政治与其他国家互相依赖,西方文化的渗透对我国高校党建中爱国主义教育起了一定的负面影响。主要表现在民族意识的削弱,这对当前爱国主义教育带来了一定挑战。
(二)网络技术发展的冲击
从一定程度上讲,网络技术的发展对我国经济起了积极作用,但也促进了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融合,导致了当代中国大学生意识形态领域的价值多元化。意识形态领域的多元化导致了部分大学生对爱国主义的认识存在偏差,如错误的认为爱国主义和爱社会主义可以割裂,爱国主义和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可以割裂。
(三)爱国主义思想和行动相关度低
在当今高校,虽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者大学生的思想,但是对行动的指导作用却非常有限。这让爱国成为一句口头的空话。不少大学生认为在学校只是单纯为了学知识,并没有把爱国主义教育的思想转化为行动,也没有把理论转化为实践。因此,说一套做一套,爱国主义成为空话成为高校党建工作开展的一大障碍。
三、加强高校党建中爱国主义教育的有效途径
(一)重视隐性课程在爱国主义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隐性课程与道德教育有着天然的关系。隐性课程的开展同党建工作的开展和当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一般来说,党建中爱国主义教育的性课程主要包括支部书记或思政工作者举办的爱国主义讲座、学校制度和校园文化三个方面。在实践中,部分专业老师认为,将有关价值观、爱国主义之类的话题带入课堂不太现实,因为课堂时间是有限的,大部分时间需要用来讲授专业知识,插入过多的延伸性话题在实施上是存在问题的。因此,通过支部书记、辅导员或党员老师举办爱国主义讲座,通过讲座的形式,树立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和价值观。并且,可以通过当党员教师举办专业宣讲,将专业宣讲同爱国主义教育结合。例如对于艺术类课程,可以通过对我国艺术作品的赏析,来宣传我国深厚的文化底蕴。通过激发学生对我国文化的认识来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也可以将爱国主义教育同校园文化建设、党团组织建设和班级建设结合起来。通过举办爱国主义征文活动、知识竞赛活动等形式来营造高校的爱国主义氛围。
(二)引导大学生学习祖国历史,深入理解祖国优良文化传统
我国伟大领袖邓小平同志特别强调:爱国主义教育的主要内容,是中国历史;了解自己的历史个很重要;我们要用历史教育青年、教育人民。了解我国历史,将成为党建工作中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内容。了解我国的历史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
第一是让大学生了解我国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第二是中国近代史的教育,使学生了解我国上个世纪初到新中国成立之间所受的凌辱和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我国奋起反抗的决心,以增强大学生的忧患意识。
第三是进行中国现代史的教育,将习近平同志的重要讲话精神、两学一做的核心内涵等融入校园教育。让大学生意识到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历史的必然,是最先进的执政党。历史是一个国家的无形资产之一,通过对历史的了解,会树立起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意识,大学生不但应当了解我国的历史,更应当将我国历史中存在的优秀人物的品质发扬光大。
(三)加强爱国主义信念教育
理想信念是爱国主义教育的根基,也是中华民族奋发向上的动力。当代大学生应当坚定理想信念,有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想信念。
高校的党建工作开展,必须要让大学生深刻领会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我国唯一的选择,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唯一选择。加强爱国主义信念教育,将个人理想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结合起来,将大学生把坚持爱国主义、社会主义和党的领导有机结合起来,不断坚定跟着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想信念。促进我国大学生以爱国之志指导爱国之行,肩负起历史赋予的社会责任。
(四)重视国情教育
我国大学生的年龄一般在18-23岁之间,从心理上讲,正处于迅速走向成熟而又未真正走向成熟的阶段。呈现出来的特征是情绪波动大、情感丰富、很多时候对事物处于矛盾状态、容易被外界事物所影响。近年来,我国社会政治经济和科学技术发展取得了傲人的成绩,例如2008年奥运会举办成功,经济总量超过英、法、德,位居世界第二;载人航天的成功等等,这些傲人的成绩极大的激发了广大大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但是,在改革发展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例如贪污腐败、贫富差距的扩大。这导致了大学生出现了一系列不满情绪甚至激进行为。鉴于这种情况,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必须同形势政策紧密结合起来。
在形势政策教育时,应该注意到大学生理性认知水平在不断提高,爱国主义教育不应当再以情感熏陶的方式,更不能简单的说教,应当注重培养大学生的批判能力,认识清楚什么才是真正的爱国,应注重新媒体、互联网等方式,善于把各类元素融入到爱国主义教育活动中来,切实增强对大学生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参考文献:
[1]张向阳.大中小学爱国主义教学内容的建设与分级实施[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4(19)
[2]张海涛.浅论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途径[J].经济师,2012(01).
[3]张岩.学风建设中本科生课堂建设的信息不对称问题研究[J].经济师,2012(07).
[4]毕强.本科生刚性导师制的理论分析、问题与对策研究[J].经济师,20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