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苏轼的《枯木竹石图》看中国画中的枯槁之境

2017-04-13吴双

文艺生活·中旬刊 2017年3期
关键词:中国画

吴双

摘 要:苏轼是中国绘画史,文学史上的大家,给后世留下了许多诗词,但是绘画作品现仅存有几幅。他《枯木竹石图》中的枯木、丑石,却蕴含了“大美”,其中的枯槁境界是一种大美,是一种对生命的态度,是一种智慧。

关键词:中国画;枯木竹石;枯槁之境;生命智慧

中图分类号:J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7)08-0164-02

以山石为题材的是中国画中最常见,在宋元之前的中国画中画家用郁郁葱葱的树林和精美的山石来表现出生命力。但是宋代时期的大文豪苏轼却一反常态,将枯槁之木和怪异的丑石作为描绘的对象,他将绘画的境界提升到了对于生命的意义的思考,超越了美与丑,巧与拙,有用与无用。苏轼说:“园无石不秀,斋无石不雅。”苏轼爱石,不是爱一个外在的物,而是通过这片顽石来体现生命的价值,积累了对于生命的思考,體现出独特的生命精神。苏轼的所提出的“士人画”和“画工画”的区分,他提出“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苏轼爱画枯树和怪石,为何他不去画繁密的树,不去画精美绝伦的石头,而是选择了枯槁的树木和丑陋的怪石?他是如何通过枯槁来表现生机,如何通过丑石来表现“美”的?这些事物中又蕴含了哪些生命的意义?笔者将结合苏轼的生平经历和绘画理论来探索此中寓意。

苏轼的枯树和怪石表现的是一种“外枯”的状态,其中蕴含的是“大巧若拙”“大美不言”的精神,也是苏轼对于自身精神世界和生命的态度的一种追求。这是画中欲传达出来的思想情感,与之共鸣。笔者以苏轼的生平经历为导火索试做三点进行分析。

一、苏轼的生平经历对艺术创作的影响

苏轼,号东坡居士,一生经历坎坷,命运大起大落,跌宕起伏,无论身居何处,都能随遇而安,有所作为。在《自题金山画像》一诗中,他对自己做了这样的总结:“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这样的人生际遇对于他的绘画创作有着必然的联系。他所流传的绘画作品不多,史籍上记载的绘画作品多于顽石有关,在《苏轼集》中他这样写道:“饮醉后作顽石乱筱一纸,私甚惜之。”今藏北京故宫博物院的一幅《枯木竹石图》就是他一件著名的作品,在这幅画作中集中体现了他的绘画体系的核心——形、理、境。元丰七年,苏轼被邀至有人家中,趁兴画下了这幅画作,画中的主体,就是枯木、丛竹、怪石。图中左边画一怪石,看似圆润却不失棱角,阴阳面的处理十分巧妙,地面的阴影亦为恰当,增添了柔美感,怪石的画法也是“似卷云皴,实则无皴法。信手写出,不求形似,不具皴法。”这样的石头是丑的,在苏轼的《东坡志林》中写道:“梅寒而秀,石文而丑,竹瘦而瘦,是为三益之友。”这样的丑石其实是“美”的,这些看似丑陋的石头却蕴含着天地之大美——枯槁之美。黄山谷曾有《题子瞻枯木》诗:“折冲儒墨阵堂堂,书中颜杨鸿雁行。胸中元自有丘壑,故作老木蟠风霜。”山谷认为,苏轼的画别有衷肠,别有世界。苏轼的自题诗中这样来描述心底的世界:“散木支离得自全,交柯蚴蟉欲相缠。不须更说能鸣雁,要以空中得尽年。”

苏轼的绘画思想中蕴含了儒道之家学说,庄子认为无可适用的木以不材得终其天年,一棵怪树、老树,没用的丑树,正因为它的没用,所以能全其天年。枯、怪、丑,比不上枝叶繁茂的参天大树,但却得天全、得道。苏轼的《枯木竹石图》中蕴含的就是这样的庄子之道。他说,“外枯而中膏,似淡而实美”;“绚烂之极,归于平淡”。枯树本身不具有美的形式,,没有繁密的树叶,没有挺拔粗壮的枝干,此为“外枯”。苏轼所提倡的“中膏”,其实是蕴含的丰富的内在。他的内在是丰满的,枯木隐含着生机,丑石隐含着美丽。在中国的美学上来看,大巧若拙,稚拙才是巧妙,平淡才是真实,生命的低点孕育着生机。

二、《枯木竹石图》中的枯槁之境是一种生命态度

北宋以来,学术界就有关于枯朽中有无生意的讨论。朱熹的学生曾问他:“枯槁之物亦有性,是如何?”他答曰:“枯槁无生意则可,谓之无生理则不可,如朽木无可用,止可复之焚灶。……一草一木,皆元化和平之气。”他认为天下万物都有生理。在东坡的这幅画里,看上去画的是枯木磐石,是一个死物,实则表现的却是生命的精神,就是要通过它们来表现生机。中国艺术追求生命精神的传达,没有直接在画面中表现活泼景物的描写,而是通过枯朽和怪诞来寻找生机。在枯朽中更能体现出生命的坚强,在生机中能见出枯朽的精神。这样的描绘手段跟画家本人的人生经历和思想精神是分不开的,所谓“画品即人品”。红尘的繁华,官场的得意只能扰乱平静的内心,平淡纯真才会永恒,苏轼虽然一世都未脱离官场,但是他的内心却是渴望着出离世俗,渴望平淡的愿望。

枯槁之境表现的是大巧若拙的智慧。老子提出“大巧若拙”,大巧,是最高的巧;拙,是不巧。大巧是超越人工能达到的巧。以苏轼的绘画水平,他完全可以画出精美的画作,但是在这幅画面上我们看到的是枯槁之木,怪诞之石,这是一种拙境,他强调的画面是一种朴素自然,无心机,不造作,不追求浮华的美,不刻意求取,放弃目的、理智、欲望的追求。老子曰:“慧智出,有大伪。”巧是对本真天然的破坏,只有回归恬淡无目的才是最终的追求。

枯槁之境表现的是存养生命的精神。拙是存养之方,强调恢复生命的本然。

神宗元丰三年,苏轼谪贬到黄州,开始精深的研究佛禅,这也是他创作的转折点。苏轼终其一生并未归隐,仕途上的碰壁,让他的内心有意向佛禅寻求解脱。在贬谪途中写下:“我今身世两悠悠,去无所逐来无恋。”他对人生的思考显得更为深刻,人生到底追求的是什么?人生的目的和意义在哪里?他最终感悟到的是人生的无常和悲凉。命运的跌宕起伏让苏轼越发的以平常心来对待这和世界,“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表现的就是他内心的豁达乐观。

枯槁之境表现的回归本真的境界。中国美学归复于拙,其核心在于建立生命本然真实。这样的枯槁之境就是作为提高生命的重要方式,就如陶渊明所说的“守拙归园田”,说明苏轼的内心是想要拥有他自己的一片净土,尤其是在官场上跌跌落落之后,这幅《枯木竹石图》也是在他经历过贬谪之后所表现出来全部情感的表达——回归本真。

三、《枯木竹石图》中传达出来的境界对于后世绘画的影响

“人生到处知何似?营私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和子由渑池怀旧》)这是苏轼25岁时候写的一首诗,人生就像飞鸿雪泥地上留下的抓痕,偶然无定,他殊不知今后自己命运皆是如此,但他始终以一颗“平常心”来对待人世间的辛酸。

苏轼认为书画的最大作用在于自娱,作为寄托个人情感的一种媒介,但是又不会沉溺其中而得病。他提出的“士人画”的观念,认为绘画不必追求形似,解胸中盘郁即可,这一绘画理论的提出影响了画坛一千多年。《枯木竹石图》画面清淡简散,逸笔草草,不求形似,布局皴法,但却从中传达出了苏轼最重要的绘画思想和人生境界。

后世画家中的倪瓒、朱耷和陈洪绶亦爱画枯木与怪石。倪瓒认为绘画是“聊以自娱耳”,他笔下的山石再平淡不过,看似简单的构图,漫不经心的简笔淡墨蕴含了“万古长空,一朝风月”的境界。朱耷的怪石怪鸟制造出了生命的张力,从这些枯槁之物和怪异之形上体现出生机与活力。

四、结语

通过以上分析解读,苏轼的《枯木竹石图》中蕴含的这些绘画思想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想要纾解胸中意气的画家,不恋于物,无所执着,方能安时处顺。蓬勃的生命在繁茂郁葱中可以得到,从枯槁中也可以求得,大师在枯槁中求生机会显得更加微妙,更能体现出生命的顽强,笔枯则秀,林枯则生。

参考文献:

[1]朱良志.真水无香[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

[2]王斐.心哉美矣——中国艺术里的道悟禅韵[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

[3]朱良志.曲院风荷[M].北京:中华书局,2016.

猜你喜欢

中国画
同舟共济 共克时艰
书画名人汇
中国画名家作品适时行情
中国画名家作品适时行情
中国画名家作品适时行情
中国画名家作品适时行情
中国画名家作品适时行情
中国画名家作品适时行情
中国画名家作品适时行情
中国画名家作品适时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