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颜真卿的书法艺术
2017-04-13宋思瑶
宋思瑶
摘 要:在中国书法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名家辈出,群星灿烂,唐代中期杰出书法家颜真卿便是其中之一。颜真卿成为唐代书法家的骄傲,更是历朝历代效仿的榜样,他为官正直,受到百姓的爱戴,书法作品犹如人品一样,质朴浑厚。理论上,颜真卿强调了书法的实用价值,将楷书的艺术特色和艺术表达方式進行总结和创新,推动了书法理论的发展。颜真卿所创立的书法艺术使楷书有了新的标准和规范,使得中国的书法内容更加丰富、成熟。
关键词:颜真卿;书法艺术;特色
中图分类号:J292.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7)08-0135-01
一、颜真卿与书法艺术
颜真卿是唐代杰出的书法家,字清臣,别号应方,小名羡门子,祖籍在山东临沂,但由于长安被设为国都,所以颜氏一族迁入了长安,并在此定居。颜真卿热爱祖国,成为唐朝的大功臣,在政治上政治清明,在艺术上又是一位大书法家。颜真卿从小喜欢书法,对书法艺术始终钻研,自幼就与书法结下了不解之缘,并受到家族书法风气的熏陶。对书法的态度城恳有耐心,凭借自己的努力好学,认真钻研,在书法艺术中创新了楷书艺术风格,他的认真好学,不断创新,不断将楷书推向了一个巅峰,为我国书法艺术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颜真卿的艺术历程以《多宝塔碑》为转折点。颜真卿继承和发扬了书法艺术,颜真卿为了学好书法,刚开始向褚遂良学习,使得自己的楷书作品更贴近生活,更接地气。后来和张旭学习草书,张旭的《古诗四帖》是中国书法史上极为重要的艺术作品。张旭是唐代首屈一指的大书法家,尤其擅长草书。颜真卿在张旭的耐心指导下,学会了更多的书法艺术和书法练习技巧,从而开始临习。《多宝塔碑》迅速流传之后,时年49岁他完成了千古绝唱的《祭侄文稿》,作品情感真切,让人感动至深。这一阶段是“颜体”的发展阶段,“颜体”逐渐走向成熟,颜真卿完成了40多幅作品,至今仍存的著名作品有《争座位帖》、《麻姑仙坛记》、《大唐中兴颂》、《刘中使帖》、《颜勤礼碑》、《颜氏家庙碑》、《自书告身帖》等,最终确立了颜真卿的书法地位。
二、颜真卿的书法艺术特点
书法艺术的美再现了艺术中独有的特色,它能体现出一个人的灵魂深处,如颜真卿的书法艺术,从形式到意境,充满了“浩然之气”和“阳刚之美”。颜真卿是继东晋王羲之之后的又一位书法大家。颜真卿努力探索,继承前人的书法艺术风格,创作属于自身的书法艺术特色。颜真卿的书法作品广为流传,大约有130多种。
楷书作品有:《多宝塔碑》、《东方画赞碑》、《麻姑仙坛记》、《郭家庙碑》、《颜勤礼碑》等,这些碑刻楷书,个性特点鲜明,内容具有情感是真实写照,在用笔上能够独树一帜,如在笔画横细竖粗及捺脚空腹过大之处,在学习时应求其神韵,不应单纯追求形似,从而在艺术特点中再现出其独有的特色。
《祭侄季明文稿》是颜真卿怀着悲愤的心情创作出来的佳作,被称为天下第二行书。作品的书写背景是颜真卿追祭在平定“安史之乱,维护国家统一”的战争中壮烈牺牲旳侄儿颜季明的手稿。作者缅怀激动的心情和沉痛的打击创作出这幅书法作品,堪称千古绝唱。作品中通篇文字排列组合错综离合,变化多端,并多处涂抹圈点,毫不掩饰其情感变化的波澜起伏,悲痛之情跃然纸上,在文字与文字中可以看到错综复杂的文字排列,笔法圆润,有张力,墨色浓墨和淡墨均有变化。在整个作品中的右起第一行里,作品布局紧密,作品从文字大小匀称而沉稳,笔法的轻重缓急,抑扬顿挫真实可见颜真卿尚能驾驳自己的情感。墨色的浓淡干枯,渴笔的大量运用,丰富了作品的艺术内涵。颜真卿的书法具有深厚的情感,将书法的挥洒自如与自身的情感深深地联系在一起,在作品中充满张力和弹性。作品的艺术特点与自身的人格魅力相呼应,真实再现了书法精神和书法文化底蕴。书法作品中透露出了一种精神,一种志气,使人感到精沛气充,具有一种激发人的精神积极向上的感召力。
三、颜真卿对书法艺术的影响
颜真卿一生忠烈,在书法作品中再现出刚正不阿、威武不屈的人品,在艺术史上流露出艺术中与艺品的高度统一,受到历代书家与书法评论家的推崇。颜真卿创立了“颜体”,成为楷书书法艺术的一面旗帜。
颜真卿的书法与艺术见长,更多地将书法中表现自身情感的内容加以升华,又溶进了个人和时代的特色,卓然成家。颜真卿的书法艺术早在唐代就传播到了朝鲜、日本等国,对这些东方国家的书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颜真卿的书法中,楷书端庄,成为如今现代人临摹学习的范本,楷书的运笔形态和轻重缓急,都是十分值得借鉴的地方。仔细分析他的作品,不难看出颜真卿的书法打破了初唐以来楷书严谨的风格,开辟了唐代的新书体。
正如宋代苏轼在《东坡题跋》中所说:“故诗至于杜子美,文至于韩退之,书至于颜鲁公,画至于吴道子,而古今之变,天下之能事毕矣。”真实表达了颜真卿在中国古代书法历史上独树一帜的历史地位。
参考文献:
[1]严杰.颜真卿[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5.
[2]徐世平.颜真卿祭侄文稿[M].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12.